① 克隆羊多莉的多莉誕生
1997年2月27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維爾莫特科學研究小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莉」(Dolly)誕生,這一消息立刻轟動了全世界。
「多利」的產生與三隻母羊有關。一隻是懷孕三個月的芬蘭多塞特母綿羊,兩只是蘇格蘭黑面母綿羊。芬蘭多塞特母綿羊提供了核內全套遺傳信息,即提供了細胞核(稱之為供體);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無細胞核的卵細胞;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羊胚胎的發育環境——子宮,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個克隆過程簡述如下:
從芬蘭多塞特母綿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將其放入低濃度的營養培養液中,細胞逐漸停止了分裂,此細胞稱之為供體細胞;給一頭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並立即將其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此細胞稱之為受體細胞;利用電脈沖的方法,使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發生融合,最後形成了融合細胞,由於電脈沖還可以產生類似於自然受精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使融合細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樣進行細胞分裂、分化,從而形成胚胎細胞;將胚胎細胞轉移到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子宮內,胚胎細胞進一步分化和發育,最後形成一隻小綿羊。出生的「多莉」小綿羊與多塞特母綿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從理論上講,多莉繼承了提供體細胞的那隻芬蘭多塞特母綿羊的遺傳特徵,它是一隻白臉羊,而不是黑臉羊。分子生物學的測定也表明,它與提供細胞核的那頭羊,有完全相同的遺傳物質(確切地說,是完全相同的細胞核遺傳物質。還有極少量的遺傳物質存在於細胞質的線粒體中,遺傳自提供卵母細胞的受體),它們就像是一對隔了6年的雙胞胎。
② 克隆羊多利名字的由來
多利
多利羊誕生於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眾披露。它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也是當年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新聞之一。科學家認為,多利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的來臨。
在培育多利羊的過程中,科學家採用了體細胞克隆技術。也就是說,從一隻成年綿羊身上提取體細胞,然後把這個體細胞的細胞核注入另一隻綿羊的卵細胞之中,而這個卵細胞已經抽去了細胞核,最終新合成的卵細胞在第三隻綿羊的子宮內發育形成了多利羊。從理論上而言,多利繼承了提供體細胞的那隻綿羊的遺傳特徵。培育多利羊的技術,已經成為如今培育體細胞克隆動物的標准過程。
克隆動物、包括克隆人,如今成為爭議最大的科學話題。在技術上,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科學家實驗了兩百多次才成功培育出一個多利,而且它在2001年就被發現有類似關節炎的症狀。科學家認為,這在某些方面反映了當前克隆技術的缺陷。多利的早夭,估計會進一步引發有關的爭論。
多利羊患肺病而死
據羅斯林研究所透露,在被確診之前,多利已經不停地咳嗽了一個星期。2月14日,經獸醫診斷,多利患有嚴重的進行性肺病。
所謂「進行性」疾病是指患者病情不斷發展惡化,生命危在旦夕。鑒於這種情況,研究所決定為多利實施「安樂死」,他們實在不忍眼睜睜地看著多利鬱郁而終,希望這只曾經享受過生命的快樂、並且為全世界帶來過無數驚喜的可愛的小綿羊平靜安詳地離開人世。
早夭引發爭論
多利的死亡再次引發了關於克隆動物是否會「早衰」的爭論。多利由羅斯林研究所的伊恩·威爾莫特教授等人通過體細胞克隆法培育問世。伊恩·威爾莫特教授說,他在大約一年前已經發現多利羊的左後腿患上了關節炎,而這種典型的「高齡病症」對當時還年輕的多利而言,很可能意味著目前的克隆技術尚不完善。
繼多利問世之後,克隆技術在近年來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各國科學家相繼克隆出牛、鼠、豬等動物,但與此同時也陸續有科學家發現一些克隆動物表現出「早衰」跡象,這被認為是克隆技術自身不完善而對克隆動物的健康造成的危害。但是,科學界對此還沒有最後的結論。
威爾莫特說,他們將對多利屍體進行仔細檢查,以進一步確定其死因。他同時表示:「重要的是,不僅僅是我們,而應該是那些所有克隆出動物的科學家們,都對克隆動物整個生命期間的健康狀況進行持續觀察。」
多利的不朽貢獻
多利是人類首次利用成年動物體細胞克隆成功的第一個生命。多利的誕生揭開了分子生物學領域嶄新的一頁,它使得科學家不得不重新審視現有的胚胎發育理論,並預感到人類有一天也可能克隆自己。同時,體細胞克隆技術也為將來從培育細胞的角度治癒帕金森症等疑難病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多利生前曾不斷給我們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它先是與一隻名叫戴維的威爾士山羊「喜結良緣」,後來於1998年4月產下它們的第一個「愛情結晶」邦尼,從而證明了克隆動物也能生育。1999年,多利一家又迎來了三個可愛的羊寶寶。
多利難題亟待破解
世界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動物多利羊在給我們帶來振奮、困惑和爭論之後,永遠離開了我們。如同它問世時一樣,壽命僅6歲半的多利羊壯年早逝,再次引起世人關注。作為克隆技術及其應用的象徵,多利羊帶來了爭論,也留下了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謎就是克隆動物是否早衰,有人稱之為多利羊難題。
所謂多利羊難題是指,克隆動物的年齡到底是從0歲開始計算,還是從被克隆動物的年齡開始累積計算,還是從兩者之間的某個年齡開始計算,就多利羊而言,由於它是用一隻6歲母羊的體細胞克隆的,那麼,它的終年到底是6歲半,還是12歲半,還是8歲或10歲?
這一難題自多利羊問世時就困惑著人們。最初幾年,多利羊正常生長、發育、生子,曾給第一種推測帶來了很大的希望,但2002年1月科學家發現多利羊的左後腿患上了關節炎這中典型的「高齡病症」,這一早衰現象又使第二種和第三種推測的可能性增大。現在,多利羊壯年死於老年羊常得的肺部感染疾病,無疑又加重了第二種推測的砝碼。
克隆動物出現早衰到底是偶然現象,還是克隆技術不可避免的結果,還是目前的克隆技術不完善所致?這有待於科學家進一步研究。
目前,克隆動物健康問題很多,世界各地的克隆動物流產、夭折、畸形現象都非常嚴重。多利羊在目前問世的大批克隆動物中算是健康長壽的,它經歷了出生、發育、生子和死亡的全過程。科學家們關於克隆動物的爭論很多,但有一點卻是普遍認同的,那就是克隆技術遠未成熟,應用克隆技術時需格外慎重,多利羊難題需要盡快破解。
③ 克隆羊多莉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多莉的誕生震驚了世界。
1997年2月22日,英國生物遺傳學家維爾穆特成功地克隆出了一隻羊。克隆羊「多莉」的誕生震驚了世界。克隆是英語Clone的音譯,指人工誘導的無性繁殖。動物克隆試驗的成功在細胞工程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此之前,台灣已用胚胎細胞復制出了目前最長壽且能繁殖的克隆豬。多莉以後,美國又復制出人類的近親——兩只猴子。
克隆技術的成功,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它意味著人類摘取了生物學上的禁果,篡奪了上帝的專利,人類掌握自己的命運已經不再是一個比方。許許多多的人們反對把克隆技術擴展到人類身上,因為那是「不道德、不合法且毫無道理的」。
④ 克隆羊多莉是哪一個國家製造的
1997年2月22日, 英國生物遺傳學家維爾穆特成功地克隆出了一隻羊。克隆
羊「多莉」的誕生震驚了世界。克隆是英語Clone的音譯,指人工誘導的無性繁
殖。 動物克隆試驗的成功在細胞工程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⑤ 克隆羊多利是哪個國家的
1997年2月27日的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了一項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Roslin)的伊恩·維爾穆特(Wilmut)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一隻小母羊。這是世界上第一隻用已經分化的成熟的體細胞(乳腺細胞)克隆出的羊。克隆羊多利的誕生,引發了世界范圍內關於動物克隆技術的熱烈爭論。它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也是當年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新聞之一。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多利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來臨。繼多莉出現後,克隆,這個以前只在科學研究領域出現的術語變得廣為人知。克隆豬、克隆猴、克隆牛……紛紛問世,似乎一夜之間,克隆時代已來到人們眼前。
⑥ 是誰創造了克隆羊多利
是誰創造出了綿羊多利a達爾文,b愛迪生,c揚.維爾莫特。最佳答案: c
⑦ 誰發明了克隆羊
1997年,生物學界發生了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莉誕生。
距愛丁堡市10公里遠的郊區,有一個羅斯林村,這是一個風景優美的「世外桃源」。羅斯林研究所就建在這里,它是英國最大的家畜家禽研究所,也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學研究中心,這里便是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地。
1996年7月5日對羅斯林研究所伊恩·維爾穆特科學研究小組全體成員,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日子;對全世界也是值得慶賀的一天。因為一隻妊娠了148天,體重為6.6千克,編號為6LL3的小綿羊,來到這個世界,它是科學家們用克隆技術「復制」出來的。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呵護,這隻身世不凡的小綿羊茁壯成長,並獲得了一個動聽的名字--多莉。這是維爾穆特用他喜愛的鄉村歌手多莉·帕頓的名字命名的。
⑧ 克隆羊多莉是哪個國家培育的
英國
1997年2月27日的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了一項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Roslin)的伊恩·維爾穆特(Wilmut)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一隻小母羊。這是世界上第一隻用已經分化的成熟的體細胞(乳腺細胞)克隆出的羊。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引發了世界范圍內關於動物克隆技術的熱烈爭論。它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也是當年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新聞之一。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多莉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來臨。繼多莉出現後,克隆,這個以前只在科學研究領域出現的術語變得廣為人知。克隆豬、克隆猴、克隆牛……紛紛問世,似乎一夜之間,克隆時代已來到人們眼前。
⑨ 克隆羊是誰發明的
1997年,生物學界發生了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莉誕生。 距愛丁堡市10公里遠的郊區,有一個羅斯林村,這是一個風景優美的「世外桃源」。羅斯林研究所就建在這里,它是英國最大的家畜家禽研究所,也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學研究中心,這里便是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地。 1996年7月5日對羅斯林研究所伊恩·維爾穆特科學研究小組全體成員,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日子;對全世界也是值得慶賀的一天。因為一隻妊娠了148天,體重為6.6千克,編號為6LL3的小綿羊,來到這個世界,它是科學家們用克隆技術「復制」出來的。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呵護,這隻身世不凡的小綿羊茁壯成長,並獲得了一個動聽的名字--多莉。這是維爾穆特用他喜愛的鄉村歌手多莉·帕頓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