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時鍾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
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
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鍾;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
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鍾,創立了擺鍾。
⑵ 最早的鍾表是誰發明的
水鍾是伽利略發明的,擺鍾是惠耿斯發明的,鬧鍾是湯若望發明的。 鍾表是一種計時工具,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有兩層含義,一是各類鍾和表的總稱,另一個是專指體積較大的表,尤指機械結構的有鍾擺的表。 分類 鍾表技術是計時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是現代機械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技術源頭之一。 有擺鍾表 是由阿拉伯工匠最早設計出來的。其工作原理是等速運動原理。 機械鍾表 機械鍾表的動力系統是發條,計時單位是小時、分鍾、秒,分別採用了12進位制和60進位制。
⑶ 最早的鍾是出現在什麼時候的是什麼樣的
是在我國古代的時候,那時不叫「時鍾」,學名叫「日晷」,是通過太陽光線印照在指針的陰影來確定時間的。
⑷ 世界上最早發明鍾表的人是我國哪個朝代的
人皆知中國古代有偉大的四大發明——造紙、印刷、火葯和指南針,但很少有人知道對人類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鍾表,也是由中國人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明的。近日,筆者在上海遇見世界著名的鍾表大師、香港鍾表歷史學家矯大羽時,他激動地對記者說,經過數年的努力和求證,他提出的「中國人開創了鍾表史」這一觀點,已被世界鍾表界認可。
矯大羽說,中國古代有日晷、水鍾、火鍾、銅壺滴漏等,這只能算是古人的計時器。沒有嘀嗒嘀嗒的鍾表聲,都不能稱作鍾表。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台水運儀象台,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而且,它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就是鍾表與計時器的區別。國際鍾表界都把擒縱器視為鍾表的心臟。在瑞士,他找到了一本世界鍾表界的權威書刊上寫到:「現代機械鍾表中使用的擒縱器源自中國古代蘇頌的發明。」之後,他又在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的一本書中,找到了他的一段話:「蘇頌把鍾表機械和天文觀察儀器結合以來,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他比羅伯特·胡克先行了六個世紀,比方和斐�與胡克同被西方認為是天文鍾表的發明人�先行七個半世紀。」由於矯大羽知道擒縱器在鍾表發明中所佔的決定性作用,他在實地考察和查找了大量有關水運儀象台的資料後,翻閱了蘇頌所著的《新儀象法要》一書,並找到了西方權威人士的話作為旁證,大膽斷言是中國人開創了人類鍾表史,並影響了後來西方鍾表的進展。摘自《新民晚報》
⑸ 鍾表是誰發明的 鍾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樓主來問的應該是「現代鍾表源」--基於鍾擺原理的計時器(周期計時器),這是惠更斯於1657年發明的!!!
而這之前的天文鍾,水漏沙漏,水運儀象台,甚至歐洲教堂的重錘鍾,等等,都是非周期計時器,實用性很差,應該不算是「現代鍾表」!!!
⑹ 最早的鍾是誰發明的
水鍾是伽利略發明的,擺鍾是惠耿斯發明的,鬧鍾是湯若望發明的。
鍾表是一種計專時工具屬,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有兩層含義,一是各類鍾和表的總稱,另一個是專指體積較大的表,尤指機械結構的有鍾擺的表. 分類 鍾表技術是計時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是現代機械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技術源頭之一. 有擺鍾表 是由阿拉伯工匠最早設計出來的.其工作原理是等速運動原理. 機械鍾表 機械鍾表的動力系統是發條,計時單位是小時、分鍾、秒,分別採用了12進位制和60進位制。
⑺ 最早的機械鍾是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大約600年前發明的,但不是很准確,直到300年後才有所改善,那是因為義大利的內科學家容伽利略(1564—1642)發現了鍾擺原理。他發現鍾擺搖晃一次所花費的時間是一定的,所以要確定時間,只需要計算鍾擺搖晃的次數即可。更理想的方法是,在時鍾裡面裝個鍾擺,時鍾就會自己計算鍾擺搖晃的次數。鍾擺每晃一次,時針就會往前移一點,而指出當時的時間。現在你仍然可以看到根據這個原理製造的、舊式的落地時鍾。
⑻ 世界上第一個鍾表是誰發明的他是根據什麼發明的鍾表
世界上第一個鍾表是中國東漢的張衡發明的。張衡利用天象知識,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就能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轉一圈剛好就是一天。
⑼ 鍾是中國古代什麼時候發明的
據《世本》、《禮記》、《呂氏春秋》、《山海經》等文獻記載,相傳鍾由垂版、鼓、延權、伶倫所造,表明其歷史已很久遠。在考古發現中,有原始形態的「陶鍾」。河南陝縣廟底溝仰韶文化遺址(前3900—前3000)陶鍾,由細泥紅陶製成,光素無飾,有柄,高約9、徑約5厘米。其肩部兩旁各有小孔與內腔相通,也可能是一件可系舌的鈴。陝西長安縣客省庄龍山文化遺址(前2800—前2000)陶鍾,長方形,柄實,形似商代的鐃(《中國音樂史圖鑒》Ⅰ—47至48)。湖北天門石家河青龍泉三期文化遺址(前2400左右)陶鍾,扁圓形,通高5.6、口徑10×7.1厘米。鍾體兩面陰刻獸面紋。頂部正中有透孔,可系舌。也似鈴。上述三件陶製品的腔體橫截面均呈非正圓形,有後世銅制鍾的特點。
⑽ 世界上最早的鍾誰發明的
北宋丞相蘇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時鍾的國家,早在周朝,中國就已經有了"銅壺滴漏"的計時方法.此後,中國人又發明了根據太陽運行來確定時間的"圭表"和"日晷".雖然鍾表在外國應用的較早,但是第一個發明鍾的卻是中國人,1090年,北宋丞相蘇頌創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裝置有擒縱機構的機械計時器——"水運儀像台".而外國人使用擒縱器記時,那是在300年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