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現代創造技法

現代創造技法

發布時間:2021-08-11 22:09:11

① 藝術創造方法要劃清哪兩條界限

1、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2、與藝術唯心主義劃清界限。

② 現代主義創作方法和後現代主義的區別

後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區別:
「冰起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現代主義是起源於現代主義內部的一種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純理性的反叛,終日面對冷漠呆板的設計人們已感到厭倦,它表達了人們對於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產品需求的心聲。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在風格上更是兩個極端,但在諸多方面互有異同。例如哈桑在《後現代主義轉向》中對二者的部分進行了如下
哲學上:現代主義是以理性主義、現實主義作為哲學基礎,而後現代主義則是以浪漫主義、個人主義為哲學基礎。
思想上:現代主義強調對技術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與邏輯性,後現代主義則推崇高技術,高情感,強調以人為本。
方法上:現代主義遵循物性的絕對作用,標准化,一體化,產業化和高效率、高技術。後現代主義則遵循人性經驗的主導作用,時空的統一性與延續性,歷史的互滲性及個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設計語言上: 現代主義遵循功能決定形式,「少就是多」,「無用的裝飾就是犯罪」 (洛斯語);後現代主義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規則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雙重解碼,強調歷史文脈、意象及隱喻主義和「少令人生厭」(less is bore)。

現代主義
十九世紀後期,第二次工業革命震碎了人類千百年來的文化傳統。現代工業的興起,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冷漠,社會變成了人的一種異己力量,作為個體的人感到無比的孤獨。二十世紀初期的兩次世界大戰中,人類開始用人類發明的槍支彈葯大規模屠殺自己的同類,西方的自由、博愛、人道理想的觀念被戰爭蹂躪得體無完膚,西方文明被拋進了一場深刻的危機之中,現代主義應運而生。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被神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始經常使用的一個詞。起初出現於二、三十年代,用於表達"要有必要意識到思想和行動需超越啟蒙時代范疇"。後現代主義認為對給定的一個文本、表徵和符號有無限多層面的解釋可能性。這樣,字面意思和傳統解釋就要讓位給作者意圖和讀者反映。

③ 現代詩歌創作技巧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內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容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編輯本段: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以樂襯哀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編輯本段: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秋夢 回答採納率:21.9% 2009-07-26 20:39 現代詩歌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0

④ 常用的創新技法有哪些

1.組合法。2.移植法。3.聯想法。4.設問法。5.列舉法。6.靈感法。7.頭腦風暴法。8.綜攝法。

⑤ 現代英語中創造詞的方法有哪些

有詞義升格,降格,擴展法,如garage過去指馬廄現指車庫倉庫,有反向法,如回television 反向構成televise 電視廣答播,有詞性名轉動,形轉名,如fly 飛,也是蒼蠅,有詞形對立法,如push 和pull推和拉,,take 和make 取和予有人名現象變成名詞動詞,如水門引發各種丑聞的gate,等等。

⑥ 現代詩歌主要有哪些常見的創作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編輯本段: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以樂襯哀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編輯本段: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秋夢 回答採納率:21.9% 2009-07-26 20:39 現代詩歌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0
滿意請採納

⑦ 現代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一、豐富的想像——超現實的情節。
浪漫主義是文學藝術上的一種創作方法,指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引述亞里士多德的話將浪漫主義定義為「按照事物應有的樣子去模仿」,強調其「理想」與人的主觀因素。可以說,豐富的想像是浪漫主義最為本質的特徵.二、大膽的誇張——無法考究的細節。
誇張指文藝創作中突出描寫對象某些特點的手法。作為修辭方式,它是指為了啟發聽者或讀者的想像力和加強所說話的力量,用誇大的詞句來形容事物。應該說,大膽的誇張是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三、強烈的抒情——極端鮮明的愛憎。
在文學史上,浪漫主義文學都特別重視對於自己的理想的描繪,並把它和現實對立起來,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由於在描繪理想的過程中,必須從作者的內心感受出發,抒發出自身強烈的主觀願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別濃烈。重理想的

⑧ 求教「後現代藝術的創作方法和特點」

1977年,英國建築批評家查爾斯·詹克斯煞有介事地宣布:現代建築已於1972年7月15日下午3時32分在密蘇里的聖路易斯「死亡」。壽終正寢的是嚴格的功能主義精神,取而代之的則是表示全新時代的「後現代主義」。然而,空中畢竟難以建造樓閣,詹克斯的「後現代」方案不過是一種「執衷主義」的思路:現代形式與歷史慣用手法的雜交。

哈哈,美史P216頁上半頁都是,只不過沒提到是後現代藝術
最早提出「後現代」概念的是英國畫家查普曼,他在1870年以此指稱比法國印象派繪畫更前衛的作品。恰好在100年之後即1970年,博德里拉、利奧塔和哈桑等理論家重新啟用該概念,宣稱在當代高科技媒體社會中,新近出現的變化和轉型過程正在產生一個新的後現代。至80年代,他們發出了與現代性決裂的號角,而他們所提供的「後現代」定義和理論總是互相沖突的。破碎不堪可算是「後現代」理論的明確特徵。其唯一的共性是極端的「終結」思想:「哲學的終結」、「歷史的終結」、「藝術的終結」等等是「後現代」理論家的口頭禪。歸根結底,「後現代」理論與查普曼的用意無甚區別,無非是想用以描述一種新的歷史現象,或尋求一種新的規范去包容新的理論、文化和政治話語與實踐。

1985年,文學批評家哈桑首次將70年代流行於文化理論家中的「後現代」觀念歸還藝術界。他用此觀念概括杜尚、凱奇之輩藝術家的實驗。他給「現代」和「後現代」所下的區別性定義是:現代性追求「深度與確定性」,而後現代性注重「表面和非確定性」。詹姆森同年所提出的一個看法好象是為哈桑的定義作了注腳:從現代性走向後現代性是一條脫離個人獨特風格的「深度」美學而進入風格多樣混成的「平面」美學之路。在此之前,有些藝術批評家也曾這樣區分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前者注重「起源「與「本質」,而後者則力圖排除「作者的在場」。諸如此類的定義,都是隨意的,無以揭示兩者的特性。

凱奇的表演藝術旨在沖破現代藝術的「封閉」觀念即「藝術作品是完美的完成物象」,強調「藝術的過程性」,亦即向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開放。這種後現代意識似乎證實了上述批評家的定義。如果說現代藝術為了永恆的完美性而逃脫歷史時間的限制,那麼後現代藝術則將自身交付於歷史的詭計,擁抱時間。就此而論,前者是「在場」的美學,後者是「缺席」的美學。但是,也可找出反證來否定這種區分。英國畫家培根說過:「我在畫任何東西時,都感覺到自我,一旦我不能從身體上感覺到這一點,便知手中畫筆的運作是無效的。」「作者的在場」是顯而易見的。

定義的混亂反映了現象的混亂。後現代藝術是一種沒有統一目標的散亂現象,從中只能理出兩種對立的極端傾向:一是完全拋棄對象,運用語詞、身體語言和戲劇化表演技巧表現觀念;二是轉向巨大無比的實體化物象,大地藝術和環境藝術即屬此類。

對觀念藝術家來說,藝術的價值不存在於所創造的物質實體之中,它猶如數學公式,是自證自明的。真正的藝術與對現實的再現和關乎形式特質的美學毫不相干。但觀念藝術否認視覺內容與形式,反而招引了「照相寫實主義」的盛行;後者超越了波普藝術的逼真性,復興了被觀念藝術的純粹形式主義所禁止之物,重新關注政治、社會、環境和個人傳記性內容。後現代藝術破除了藝術與一般人工產品的界限,不僅將日常生活的材料視為題材,有時乾脆將之變成藝術作品。藝術與非藝術的世界呈現了一種不穩定的關系。安德烈的雕刻,史密森的裝置和環境藝術都企圖模糊這兩個世界的明確界線。高雅和低俗文化在此化為一體,其融合的目的不是要調和其對立的因素,而是強化它們之間令人啼笑皆非的游戲感。這更見於當代建築之中,熟悉的物象、日常的形式與古典形式往往混合「引用」,實施著詹克斯的後現代計劃。

雜糅是後現代藝術的標識。現代藝術也使用混合媒介,立體主義的拼貼藝術即是一例,但其混合理念是要融合異質媒介以求統一效果,後現代藝術的理念卻截然相反,混合而不求統一,讓相異的媒介始終處於顯著的非同一性狀態。

後現代性聲稱是與現代性對立的觀念。概而言之,現代藝術重視作品的統一性和自主性,而後現代藝術則強調雜糅性及其上下文的復雜關系。現代性理論奠基於康德關於科學、道德和藝術的自主范圍的區分。康德提出了純粹審美的觀念,認為判斷藝術作品的唯一合適標准就是其自身的價值,一切外在和工具化的考慮都必須加以排除。現代性的兩大支柱是統一性和自主性,體現了對「理性」的尊崇。依據米什萊和布克哈特的觀念,對「人和世界的發現」是現代的標志,這種發現表明,人運用理性,不但可以發現和控制自然,而且可以求取自由。也就是說,現實是受規律支配的,而規律可以為人類的理性所掌握。掌握規律的途徑就是建立統一性。現代建築理論和文學批評典型地體現了追求這種理想的努力。理查茲、利維斯和美國新批評家堅信,藝術作品的成敗及價值的高低仰仗其調和、統一復雜的非連貫性事物的程度,仰仗從不協調中創造統一性的能力。後現代理論反其道而行之,認為現實是無序的,終究是不可知的,因而反對理性,提倡非理性主義、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它放棄了現代理論所設定的理性的統一主體,轉向被社會、文化和語言「非中心化」了的破裂主體。在時間和空間上,它肯定短暫性、偶然性。藝術作品的目的不在於確定現代性所追求的「非歷史的完整性」,而是將之暴露於歷史的偶然性。人類的經驗被再現為轉瞬即逝的、未完成的過程,而非向一個最終的智慧高點或永恆的事物的本質顯現挺進的歷程。

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事物都不具備自主性,藝術作品也不例外。藝術批評家格林伯格和弗里德認為,真正的藝術作品的任務不在於再現世界,而是探究其自身媒介的狀況,在每一種藝術效果中必須清除一切可能藉助於其他任何媒介的東西,使之純化,而正是這種「純粹性」是藝術品質的標准和獨立性的保障。弗里德嚴厲批評繪畫和雕刻模仿其他藝術效果的做法,這種做法轉移了人們對藝術內在特質的注意力,他將之稱為「戲劇性效果」。繪畫不應模擬敘事和戲劇效果,那種試圖建立藝術作品與展示環境的關系,將短暫的過程建構進藝術作品之中的企圖,都會損害藝術的自主性。他斷言:「藝術的成功乃至倖存,愈來愈取決於打敗戲劇的能力了。」

在後現代主義者看來,格林伯格和弗里德的「統一性」和「純粹性」是天方夜譚。實際有效的是它們的對立面:異質性、混合性和不純粹性。

⑨ 人們常把什麼稱為創新技法之母

設問來檢核創造源方法。

設問檢核創造方法是以提問的方式使問題具體化,以縮小需要探索和創新的范圍,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創新途徑。自檢核表法誕生以來,在實際應用中深受歡迎,產生大量的創造性設想。因此,設問檢查法被譽為「創造方法之母」。

主要特點:

1、以提問的方式尋找發明的途徑。設問檢查的首要特點是抓住事物帶普遍意義的方面進行提問,所以它的應用范圍很廣,不儀可以用於技術上的產品開發,還可以用於改善管理等范疇。因而有普遍的適用性。

2、是從不同的角度,多個方面來進行設問檢查,思維變換靈活,利於突破框框,以得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答案。

(9)現代創造技法擴展閱讀

設問檢核創造方法的提問問題:

1、現有的發明有無其他的用途?

2、現有的發明能否引入其他的創造性設想?

3、現有的發明可否改變形狀、製作方法、顏色、音響、味道?

4、現有的發明能否擴大使用范圍,延長它的壽命?

5、現有的發明可否縮小體積、減輕重量或者分割化小?

6、現有的發明有無替代用品?

7、現有的發明能否更換一下型號,或更換一下順序?

8、現有的發明是否可以顛倒過來使用?

9、現有的幾種發明是否可以組合在一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設問檢核創造方法

閱讀全文

與現代創造技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