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陶行知創造了

陶行知創造了

發布時間:2021-08-11 21:18:16

① 陶行知創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個理論,三大原理,四種精神,五大主張。

1、一個理論即生活教育理論,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稱。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3、四種精神是:

「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張是:行是知之始、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學思想,認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都是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勞力上勞心,即主張手腦並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張教學相長;即知即傳,則是主張隨學隨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為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原則。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眼睛、時間和空間,還兒童以自由,從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1)陶行知創造了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

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2]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

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參考資料:網路-《陶行知教育名篇》

② 陶行知創造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培養創造性的人才與真善美的人

③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三代詩》「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

實踐出真知,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實實在在的做事,才能將書本上的理論轉變為自己擁有的知識,要想獲得知識必須進行行動,所以行動是知識的老子。

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創造創新不是憑空就能進行了,只有在充分掌握一個事物的運行規律,知道它的本質,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所以創造的前提是擁有知識,知識是孫子的老子。

(3)陶行知創造了擴展閱讀:

這首詩創作於1917年秋,當時陶行知從美國留學回來在國內任教,開始提倡教學合一,強調行動的作用。於是有學校的同事和他開玩笑,既然先生認為行是知之始,為何名為知行,陶行知一聽,向大家宣布,從現在起,不再叫 陶知行,改名叫 陶行知。為此,他還當場寫了這首《三代詩》。

行動是老子是說行動像一個家庭的父親一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在實踐行動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知識是行動的產物,又能夠促進和升華行動。行動需要運用知識,同時又可以獲得知識。正是這些新的更多的知識,把獲知者推上了更高的層次。

創造是孫子指的是社會的每一項進步,人生的每一個輝煌,都來自於創造。所謂的創造,就是想別人沒有想過的,做別人沒有做過的,製造出既是社會需要,又是自己獨創的成果和產品。創造需要行動,也需要知識,只有把知識和行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與眾不同,一鳴驚人。

④ 「陶行知」寫的詩有哪些

1.《自勉並勉同志》

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

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發翁,蹉跎悔歧路。

寄語少年人,莫將少年誤。

《自勉並勉同志》是陶行知的一首教育詩。此詩寫於1924年3月15日。當時作者已留學回國,他要自勉並勉同志,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報效社會。

2.《一文錢》

公家一文錢,百姓一身汗。

將汗來比錢,花錢容易流汗難。

3.《中國人》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中國現在不得了,將來一定了不得。

4.《罵人》

你罵我,我罵你。

罵來罵去,只是借人的嘴巴罵自己。

5.《每事問》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

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

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從問開始,世界才會有發明、有創造,社會才能進步。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⑤ 陶行知的作品有哪些

陶行知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鍾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等。作品《陶校長的演講》選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9冊,《自立立人歌》四首中前兩首選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10冊。

《中國教育改造》上海亞東圖書館 1928 年4月初版本

《齋夫自由談》上海《申報》館 1932年4月30日初版本

《教學做合一討論集》上海兒童書局 1932年10月初版本

《中國大眾教育問題》上海大眾文化社 1936年8月初版本

《普及現代生活教育之路和及其方案》生活教育社 1945年10月10日自刊版本

《行知書信》上海亞東圖書館 1929年1月初版本

《行知詩歌集》上海兒童書局 1933 年7月初版本

《行知詩歌前集》上海兒童書局 1935年12月初版本

《行知詩歌三集》上海兒童書局 1936年11月初版本

(5)陶行知創造了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

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⑥ 陶行知的名言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漢。

2.教育為公以達到天下為公。

3.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4.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5.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6.學校是為社會設立的。學校沒有改造社會的能力,簡直可以關門。

7.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育。他應該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他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與民主組成之和諧的生活,即和諧的教育。

8.要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

9.把公民和讀書的精神,化合在一處,以培植其做國民的能力。

10.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11.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12.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13.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表的地步。

14.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15.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6)陶行知創造了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達的思想和實踐,代表了近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近代中國的危機多難,又使「教育救國」成為許多知識分子的夢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

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最可貴的是,他不僅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又以「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踐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為人所同欽,世所共仰。

⑦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創造教育」的定義是什麼

創造教育:英國心理學家、優生學家高爾頓開創造教育研究之先河,著有《遺傳的天才》等。20世紀40年代美國奧斯本研究集體創造思考方法,著有《思考的方法》。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種教學在美國得到發展。如布法羅大學開設了指導學生創造性思維實驗課程。20世紀60年代以來創造教育在日本亦受重視,1960—1979年有關創造力培養著述譯作有250多種,並開展這方面的實踐活動,設「發明教室」等。德國則把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滲透在中小學各年級的課堂教學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創造教育受到廣泛重視,初步形成理論體系。創造教學已成世界性潮流。陶行知為中國創造教育開拓者,於20世紀30年代在育才學校設立「育才創造獎金」,後發表《創造宣言》。60年代後,台灣省教育界亦就此進行實驗研究。如賈馥茗1968年在國語科中進行小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實驗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創造教育在中國再度興起。如1982年中華創造力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在上海和田路小學進行實驗,運用一些專門編排和設計的教法。此後,這方面的研究在各地普遍開展。
陶行知是我國創造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開拓者,創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論體系的精髓,其創造教育實踐更是貫穿於他整個教育活動之中。創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針對中國傳統教育的種種弊端,結合中國教育實際,在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教育思想的基礎上而提出的一種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新的教育理論。
陶行知實施創造教育的目的,可以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來看。就學生而言,創造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手腦雙揮」「手腦聯盟」「手腦雙全」——這就是創造教育要達到的目標,又是實現創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經說過,「手腦結合,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就教師而言,教師的創造,不像宗教家、戀愛至上主義者、美術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教師「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先生、學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創造教育的手段。要解放兒童的創造力。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並認為「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盡量發揮出來。」
創造教育的三個關鍵:在培養兒童創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充分的營養、良好的習慣和因材施教三個關鍵」。

⑧ 陶行知的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歙縣。他自幼聰明好學,鄰村的一位塾師認定這孩子長大後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讓他免費入塾讀書。有一天下大雪,當他趕到塾館時老師已經開講,他硬是站在門外專心致志地聽老師把課講完。這種學習精神感動了塾館里的每一個人。1906年,他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免費讀書,在這里學習英文、數學、理化等課程,開始接受西方資產階級的新教育。但由於他一直生活在中國社會的底層,所以從童年時代起就對民間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關注中國的農村,立志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和廣大中國農民受剝削壓迫的悲慘處境去奮斗。因此,在崇一學堂讀書的時候,就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的座右銘。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反對「沿襲陳法,異型他國」。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運動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庄師范。1930年4月,國民黨反動政府以「勾結叛逆,陰謀不軌」為借口,武力封閉曉庄學校。陶行知受到通緝,被迫臨時避難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報》總管理處顧問,對當時《申報》的革新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晨更公學團」,「勞工幼兒團」,首創「小先生制」,成立「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開展「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運動。1934年主編《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為「行知」 「九.一八」事變後,陶行知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7月,與沈鈞儒、鄒韜奮、章乃器聯合發表《團結禦侮宣言》,毛澤東主席復信表示支持。接著,受全國救國聯合會的委託,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美、亞、非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出席「世界和平大會」,「世界新教育會議」第七次年會,「世界青年大會」,「世界反侵略大會」,當選為世界和平大會中國執行委員。為光大中華民族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38年8月,陶氏回國路過香港,倡導舉辦了「中華業余學校」,推動香港同胞共赴國難。 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古聖寺為兒童創辦育才學校,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兒童。1945年,陶行知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的斗爭。民主戰士李公朴、聞一多遭國民黨特務暗殺,陶行知被列為黑名單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著第三槍」的犧牲准備,一面繼續堅持斗爭,視死如歸,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終因「勞累過度,健康過虧,刺激過深」於1946年7月25日患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歲。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塗炭,國家多難、民族危急之秋度過的,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與勞苦大眾休戚與共,與共產黨人親密無間,為人民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爭事業鞠躬盡瘁,奮斗終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陶先生著作宏富,論述精當,與當前的社會主義教育學息息相通,堪稱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閱讀全文

與陶行知創造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