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 少陰 厥陰 這六者按照陰陽大小怎麼排列
仲景的六經辯證中順序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1天中是:
少陽:寅卯辰
3am-9am
太陽:巳午未
9am-3pm
陽明:申酉戌
3pm-9pm
太陰:亥子丑
9pm-3am
少陰:子丑寅
11pm-5am
厥陰:丑寅卯
1am-7am
⑵ 上帝為何要創造太陽
光明與黑暗、男人與女人。這個家是陰陽第一的家。缺一不成宇宙自然而然
⑶ 太陽崇拜的陰陽源於太陽崇拜
原始人類關注的兩大主題是:生與死。生是一種永恆的渴望;而關注死,是希望再生。因此古代先民們對具有長生不死以及死而復生能力的萬物非常崇拜,稱之為圖騰崇拜,這種圖騰崇拜在上古時期非常普遍。太陽每天清晨從東方升起(重生),給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傍晚從西邊落下(死亡),給自然以黑暗與死寂,具有死而復生的能力,以及給萬物以生機的能力;同時先民的農耕生產,特別是稻作生產對陽光的需求和依賴,希望太陽多給人們一些光和熱,讓人們有吃有穿、身體健康。先民們就自然而然地對「生生之謂易」(《易傳?系辭》)的太陽產生了敬畏的心理,而萌發了崇拜太陽的思想,尊之為神,稱太陽神。古人崇拜太陽,必然要仔細觀察太陽,研究太陽的運動。而陰陽二字就是對太陽運動(生與死)的形象白描。白天,太陽升起(生),光芒四射屬陽字表述的意蘊,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與活力。黑夜,太陽落山(死),光芒被遮屬陰字表述的意蘊,自然界呈現一派死機與蕭條。於是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然界萬事萬物就是在太陽的生與死即陰與陽的變化中而變化著的,自然而然地太陽就上升成為宇宙主宰之神的地位。
學者何新在《諸神的起源》中認為:日神信仰雖然在商周以後逐漸沉沒於較後起的對天神、地示、人鬼多神系統的信仰中了,但是其痕跡和遺俗,同東、西方(包括美洲在內)各大文明區同樣,卻仍然比比皆是。何氏認為「所謂『華族』,就是崇拜太陽和光明的民族。而日華之華,可能就是華夏民族得名的由來。」何氏主要從中國新石器時代器物中大量被表現的十字、亞字以及類十字的裝飾圖案、大量有關太陽崇拜的實物遺跡、古文獻資料以及世界上一些文化最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日神和火神來佐證日神信仰是華夏先民上古圖騰宗教的基礎觀念。而所謂的「後羿射日」反映了上古人類對太陽運動認知的深化,即由直觀中的太陽中心,向復合化太陽天文運動及黃道運動的推理認知的理性深化。由於「太陽的光和熱不僅是農作物生長的保證條件,太陽的規則運行本身亦為定居的農夫們提供了最基本的行為模式(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提供了基礎的空間和時間觀念,成為人類認識宇宙秩序,給自然萬物編碼分類的坐標符號。」保爾?拉定在《作為哲學家的原始人》一書中也指出,太陽的規則運動對於原始哲學的發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許多原始民族的信仰中太陽能充當了至高之神的角色。由於人類是藉助於太陽的升落而確定東西方位和晝夜之別的,所以它實際上是空間意識和時間意識得以建立的最主要的天然尺度。在神話思維的投射作用下,「產生出如下神話命題:太陽是時、空的創造者和管理者。這種神話命題的直接表現便是奉太陽神為諸神之主。」吳天明先生也認為:「『華』的本義就是『曄』,即太陽;如同金文中的『皇』字,取太陽光芒萬丈,照耀大地之意。」而隨著人類對更大的天文周期,周年季節的周期和行星周期的觀察,導致對天球軌道多元性的認識。當古人認知了在天球上太陽並非中心,而黃道的中心是北極時,天道的觀念即不可能不發生根本性的革命了。即使日神的中心地位動搖,而逐漸沉沒於較後起的對天神、地示、人鬼多神系統的信仰中了。以致憑現存僅有的一些資料,很難使諸多學者支持中國上古存在日神信仰,因此何氏的日神信仰引起了學術界的軒然大波。 正是有了日神信仰,才會使由本來很原始樸素的「陰陽」概念上升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至為深遠的陰陽學說。作為一種系統的方法論,陰陽學說確乎形成於晚周秦漢之際,但其基本概念,即早就孕育在中國上古日神信仰觀念的母腹中了。而這樣的文化尋根,有助於我們對中國傳統燦爛文化的重新認識,更有助於解讀陰陽學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乃至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⑷ 萬物來自陰陽,陰陽來自哪
2、宇宙的起源
凡在時間范圍內的所有物體,包括天體宇宙,都有一個起源,都有一個誕生的時間和發展的過程,宇宙也不例外。宇宙誕生的時間和宇宙的終結時間就象是圓周率和黃金比率值一樣,是個神秘莫測的數,不是我的智慧能夠達到的,因為我的智慧與上帝的智慧相比,就象是滴水與海洋之比,相差十萬八千里的一百次方,我僅就我在靜心靜意狀態下認識到的宇宙誕生的過程簡要敘述如下:
當我探求宇宙中哪些東西是永恆的時候,當我思索《聖經》中所講的生命的復活的時候,當我默想佛教講「人生如夢,四大皆空」的時候,當我追溯《道德經》中講的「道」的來源的時候,當我問自己為什麼來到人間,又為什麼而存在,將來要去哪兒的時候,我知道了宇宙誕生的過程,但當我因自己發現了宇宙的一個奧妙,自我感覺良好之時,突然意識到宇宙誕生的過程已經被人(龍的祖先)在六千多年前解釋清楚了,就象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當他千辛萬苦終於攀上頂峰,卻發現有人已經在頂峰上留下了足跡,所以,我不敢妄稱我是第一個知曉宇宙誕生的人,我僅對賢仙們的智慧補充一些細節。
從河圖、洛書到《易經》和《黃帝內經》,告知我們,宇宙誕生的過程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宇宙萬象。
3、宇宙誕生之前為「無極」
那麼「無極」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無極」的狀態是:無外無內,無大無小,無邊無際,無虛無實,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沒有精神,是一派清明,又是一片混沌,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無。
要詳細解釋這種狀態,百萬言的書也難以解釋清楚,我只能抓住一個點,強作一點說明。按照古生物學家的推測,地球誕生於四十五億年之前,那麼地球誕生之前它在哪兒呢?我們只能說,地球誕生之前在「無極」中,就象我們人,在誕生之前在哪兒呢?誕生之前我們也在「無極」中,整個宇宙誕生之前在哪兒呢?就在「無極」中,所以「無極」中擁有一切,但是「無極」在哪兒呢?一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沒有精神、無外無內、無大無小、無邊無際、無虛無實的東西,我們只能用「虛無縹緲」來認識,我們無法說「它就在這里,」或說「它就在那裡。」所以說,「無極」是無。但這個「無」決不是常識認識上的「無」,因為它擁有一切,是擁有一切的「無」,要說有,它什麼也沒有,要說沒有,它卻擁有一切。這也就是為什麼《金剛經》高深莫測,很難理解的原因,比如: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等等,等等。
若不清楚宇宙的起源,就難以理解以上「佛法」,若能充分理解以上「非佛法」,就可以知曉宇宙的起源。
一切誕生之前都在「無極」中,所以「無極」是有。
我們用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一個事例來想像「無極」中的空間。
唐僧師徒誤入小雷音寺,孫悟空被妖王的金鐃合在中間,這個金鐃的空間有多大或多小呢?「行者急了,捻了一個訣,把身子長得有千百丈高,想掙破那金鐃,誰知那金鐃隨著它長;行者又捻了個訣,把身子變成芥菜籽般小,不料那金鐃也隨著他縮小。」宇宙誕生前的「無極」的空間就象是這個金鐃,你說它大,它大得無邊,你說它小,它小得無影無蹤。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所描述的空間,就指這種空間。空間的大小不是由能量來決定,而是由物質的存在來決定,能量轉換成的物質越多,空間就隨之越大;物質越少,空間就越小,沒有物質,就沒有空間。就象孫悟空與金鐃的關系,孫悟空大,金鐃的空間就大;孫悟空小,金鐃的空間就小。傳統科學認為,空間就象是一個箱子,而物質是擺放在這個箱子中的一個質點,質點不存在了,空間仍然存在。而實際上,空間不是這個樣子,質點不存在了,空間也就消失了,空間取決於物質本身的分布,空間隨著物質和它能量的大小而扭曲、膨脹、或縮小,甚至消失。
如何理解「無極」中的時間呢?
時間產生於物體的運動,無運動便無時間。
比如一個40歲的人,我們說他已經40歲了,是由於他肉體的細胞在分裂、在運動、在死亡,因此,他已經40歲了,假如他的肉體細胞不運動、不分裂,那麼,他到達不了40歲。大熱天的一塊新鮮肉,放置幾天就會腐爛發臭,但若我們把這快肉放到冰箱中,幾個月也不會腐爛發臭,為什麼?因為冰箱內肉細胞的運動減緩了,甚至停止了,運動減緩了,這快肉的時間就延長了,運動停止了,這快肉的時間就消失了。
假設一個人乾脆就沒有出生,那麼,他有時間嗎?假設地球沒有誕生,地球上有時間嗎?假設宇宙沒有誕生,宇宙中有時間嗎?沒有。
這就是「無極」中的時間。
量子力學中的核心是「測不準」,為什麼「測不準」?因為時間不是均勻地流逝的,時間是變化的,你如何能「測准」?
好!有關對「無極」的解釋就談這些。
4、「無極」生「太極」
「太極」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太極」是如何從「無極」中誕生的。
「無極」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無。說它是一切的有,是因為有能生成物質世界的能量存在,說它是一切的無,是因為這些能量還沒有形成任何物質形態,是無虛無實的狀態,是一片混沌。就象萬里晴空,什麼也沒有,但當雲層翻滾,雷電交加的時候,「一切」就有了。
「無極」中有無形的能量存在,這個無形的能量(區別於有形的能量)一直在做無規則運動,當這個無規則運動在一個任意點上偶然排列出了一種特定的順序或符號的時候,整個「無極」就以這個點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眾星捧月式的勢能箭式「龍卷風」。
這個勢能箭式「龍卷風」就是「太極」。(請大家注意,這個龍卷風只是一個態勢,只有勢能,它還沒有旋轉起來,還沒有動能。)
這就是「無極」生「太極」。
「太極」是這么一種狀態:是一、是無形、是無對立的統一體、是個極大能量團(就象是個積聚了億億個太平洋,但閘門尚未打開的水庫)。
這個「太極」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上帝」。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天體宇宙尚未出現之前,有一個「物」先形成了,這個「物」就是「太極」,就是上帝的靈。至於老子把這個「物」稱為「道」,那是因為他把上帝的質和靈混合了。
認識了「無極」,就可以理解佛和佛法;認識了「太極」,就可以理解「道」和「道法」。
5、「太極」生「兩儀」
什麼是「兩儀」?
「兩儀」就是相互對立的現象。
比如,在「太極」狀態中,一切是一,一切無形,但「兩儀」狀態中,無形能量以有形的方式出現了,比如太陽,它本身就是個能量團,它從「太極」無形的能量形態變成了一種有形的能量形態,從而能量形成了有形能量和無形能量,「有」和「無」就構成了「兩儀」,即對立的統一體。
「兩儀」的具體內容是:有無、虛實、陰陽、正負、順逆、動靜、左右、上下、表裡、前後、高低、尊卑、剛柔、大小、強弱、明暗、雌雄、貴賤、窮富、禍福、得失、功過、增減、正反、生死、真假、善惡、美醜、正邪等等,等等,是個矛盾的統一體。
我們所認識到的宇宙中的一切就是「兩儀」的表現形式。
那麼,「兩儀」是如何從「太極」中誕生出來的?
我們已經知道,「無極」中的無規則運動的能量,由於偶然排列出了一種順序,結果所有的能量以「一瀉千里」的方式瞬間積聚成了一種無形的勢能,勢能若不釋放出來,它永遠是一隻「嚇人的紙老虎」,但是,當所有的能量朝著一個中心點聚攏的時候,能量的中心就變質了,就象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被汽化了一樣,能量的中心,或者叫核心就不是一種能量,而成了一種被高能量環繞的特殊結構,當這個結構完善之時,意識就產生了。就象一個受精卵,它並沒有意識,但是,當它在母體子宮中不斷吸收能量,其結構完善後,一個有意識的動物(人)誕生了。
巨大的能量的團聚,導致了能量核心的異化,出現了一種結構,這個結構的不斷完善最終導致了意識的出現,意識的出現標志著生命的誕生,而積聚了一切能量的這個意識,開始了創造宇宙的行程。他就是我們的上帝。
上帝誕生後,「太極」中的能量就開始圍繞上帝的意識運行,也可以說,所有的能量沿著能量核心的結構運行,就象一個人體,當你意識中想要撒尿的時候,膀胱門就打開了,尿液隨之而出,當你想要看天空的時候,你的頭就自動抬起來,眼睛自動睜開看了,當你想男女交媾的時候,你的陰莖就開始充血,膨脹起來了......
上帝誕生後,「兩儀」出現了,天體出現了,天體的運行開始了,空間無限度地出現了,時間開始了,一切進入了生死循環的運行軌道。
6、「兩儀」生「四象」
「兩儀」的出現,帶來了「四象」的產生,從方位上講,就有了東西南北之分,從位置上講,就有了前後左右之別,從發展上講,就有了生、長、衰、亡之差,從函數圖象上講,就有了第一、二、三、四四個象限。。。。。。
7、「四象」生「八卦」
由於有了東西南北,所以就出現了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位,其卦名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每一個方位都有它特殊的含義,而氣機的變化在不同的方位上有了不同的內涵,具體到一個人,若他在南方身體健康,到了北方有可能就難以適應,若他在東方一塌糊塗,到了西方有可能一路順風,「丑小鴨」有可能是「白天鵝」。即使一棵小草,在不同的地方會有截然不同的生長方式和開花結果的時間。
8、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的相互排列組合衍生出了六十四卦
這六十四卦對應著宇宙中的64個因子,具體是哪些因子,已經牽扯到宇宙的全部奧秘,不是普通人要掌握的,即使《封神榜》中的周文王,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國道家中的個別大隱也只知幾個因子,釋迦牟尼最多也只掌握了一半,耶酥掌握的比釋迦牟尼只多了幾個因子。
常聽人說「天機不可泄露」,所謂的「天機」就全部隱含在64卦中,64卦的相互交合,導致了宇宙中的萬象的誕生和消失,一切的不可思議之事,也只是64個因子中某兩個因子的組合而已,耶酥的神通,全在於他掌握了這個因子之間的「配方」。
宇宙萬象的誕生和消亡、宇宙中無窮的奧妙、一切的神通變化皆在64卦的排列組合(配方)之中,「來無來,去無去,時空盡,顯原形。」
這就是宇宙誕生的簡要過程。
⑸ 曬太陽可以平衡陰陽
曬太陽可以促進鈣吸收 - -
⑹ 自古以來太陽就比月亮重要的多,好比太極陰陽,太陽可謂陽之極致,月亮為陰之極致
胡扯。。請列舉古代哪部書說明了太陽比月亮重要得多?古代人就知道太陽是恆星,月亮是衛星?在你看陽盛陰衰,那請你解釋解釋什麼是「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說的又是什麼?「上善若水」又擁有什麼樣的內涵?萬物都講求平衡,社會也如此,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本身就是自然陰陽平衡最佳的體現,何來孰輕孰重之說?
⑺ 求一首,有陰陽跟太陽月亮的詩,急
太陽當空情太熱,
月兒不敢來招惹。
陽台上有美人笑,
兩情相願陰陽合。
韻:e
⑻ 科學根據太陽創造了什麼
氫彈的原理與太陽是一樣的,屬於聚變反應。
⑼ 地球上所有自然現象都是太陽創造的嗎
地球上的所有自然現象都是太陽創造的嗎?這個並不是絕對的,也不是全部,比方說潮水就是由月亮的潮汐引起來的月亮絲狀和眼力引發大海的生長潮和落潮。
⑽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是有關太陽或陽光的詩詞嗎
不是,這句詩涉及光線,但是主要是說:(泰山給人的感覺如)造化鑄造出來的神秀作品,(如)陰陽交割出來的暮色。形象是說泰山壯麗秀美,暮晚時分黑白交錯。但雖然有景,卻不是寫景的,列出這些東西,主要是據此表達泰山是鬼斧神工的傑作,神秀和昏曉都是虛筆,屬於贊頌,而不屬於寫景。就像粉絲誇自家明星籃球打得好,與它的籃球沒關系,就是為了誇它而已。詩歌創作中賦比興層次分明,這屬於興的一種,如果是寫景/物的那類詩,特徵於此絕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