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張大千山水畫創造了新的技法稱為

張大千山水畫創造了新的技法稱為

發布時間:2021-08-11 13:03:48

⑴ 為什麼張大千被譽為當代第一大畫家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張大千作品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其創作達「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
張大千的畫風,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花費了一生大部的時間和精力,從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們的作品,從臨摹到仿作,進而到偽作。
張大千的畫風,先後曾經數度改變,晚年時歷經探索,在57歲時自創潑彩畫法,是在繼承唐代王洽的潑墨畫法的基礎上,揉入西歐繪畫的色光關系,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山水畫筆墨技法。可貴之處,是技法的變化始終能保持中國畫的傳統特色,創造出一種半抽象墨彩交輝的意境。
張大千(4張)張大千30歲以前的畫風可謂「清新」,50歲進於「瑰麗」,60歲以後達「蒼深淵穆」之境,80歲後氣質淳化,筆簡墨淡,其獨創潑墨山水,奇偉瑰麗,與天地融合。增強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

⑵ 張大千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什麼他有哪些重要的繪畫作品和繪畫理論著作

張大千是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山水畫大家,國畫大師,與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畫派」)。
可以回答藝術上最大成就在山水畫方面嗎?...總之網路介紹,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志。
重要的繪畫作品《愛痕湖》《長江萬里圖》《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園雅集》《晴麓橫雲》

⑶ 張大千的個人簡介

張大千,生於1899年,去世於1983年,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出生在四川省內江縣城郊安良里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省內江市人。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影響巨大,又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他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開創潑墨與潑彩,發展了中國畫新的藝術風格。

無論山水、人物、花鳥都在中國繪畫歷史上寫下了濃重一筆,他是中國畫史上少見的最具全方位的畫家。由於其技法獨到,創立了名聞爾的大風堂畫派,俗稱「大千畫派」。

(3)張大千山水畫創造了新的技法稱為擴展閱讀

張大千的主要作品有:1971年《可以橫絕峨嵋巔》(潑彩山水圖);1973年《青城天下幽》潑彩山水圖;1979年《闊浦遙山系列》潑彩山水圖、《摩耶精舍外雙溪》潑彩山水圖、巨幅金箋《金碧潑彩紅荷花圖》;1981年《台北外雙溪摩耶精舍》潑彩山水圖。

1982年《人家在仙堂》潑彩山水圖、《春雲曉靄》潑彩山水圖、大風堂作潑彩山水圖、《水殿幽香荷花圖》、《水墨紅荷圖》等作品。

⑷ 張大千為了臨摹敦煌壁畫,成為藝術的「破壞者」,為何這么說呢

張大千,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中區城郊安良里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游歷世界,和各國藝術大師切磋繪畫,並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術繪畫界稱贊為"東方之筆",與畫家齊白石稱為"南張北齊。"

1983年4月2日,張大千在台灣因心臟病發離開人世,在他臨終前,將所有的收藏品都捐給了海峽兩岸的博物館,就連她的住所房子都捐獻出來。

愛國藝術大師黃澤金評價:"張大千先生,最偉大的藝術,不是他創作的潑墨山水畫,而是他臨摹的敦煌莫高窟壁畫。他讓臨摹的敦煌莫高窟壁畫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宏偉的輝煌的中國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

張大千之所以成為張大千,除了他畫藝高超,對藝術的熱愛和探索,更重要的是他的為人,他用他的博愛完成了文化藝術的最佳傳承方式。

⑸ 國畫大師張大千有什麼藝術成就

張大千,四川內江人,生於1899年。他的家世很大,是內江的望族。原籍廣東番禺,先世於康熙年間遷徙入蜀,定居內江,從事鹽業。幼年時,張大千就在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子的熏陶指引下,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除臨摹歷代名畫外,他還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刻苦鑽研。

青年時期,張大千就能畫出具有石濤、八大山人畫風的作品,幾乎可以亂真,有「南方石濤」之稱。他早年畫的《石濤畫冊》,被著名鑒賞家、畫家陳半丁作為石濤「真跡」珍藏起來。這足以證明,張大千臨摹古人繪畫的功力十分驚人。

1940年前後,張大千用兩年半的時間,對我國敦煌洞窟逐個整理編號,並進行臨摹。這不僅豐富了繪畫技法,也保留了大量的珍貴藝術品。這時,張大千的畫風以臨古、仿古為多。他從隋唐到清代,逐一研究古人的作品。

1949年,張大千定居海外。遠離故土,鄉戀之情久而愈深。他慨嘆道:「看山還是故鄉青。」他在海外創作謳歌祖國山河的作品難以數計;如1968年所作的《長江萬里圖》,自灌縣至崇明,萬里江山,收於一卷,節奏跌宕,激情滿紙,為極難得的巨制。

另外,張大千還為保護國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很愛收藏古字畫,無論中國人或外國人,給多少錢他都不賣。而1951年他卻決定出售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五代南唐董源的《瀟湘圖》和元代方從義的《武夷山放棹圖》三幅無價國寶,以最低的價格轉讓給他的一位朋友。原來,張大千怕自己寓居海外,國寶難保不會流失。於是他決定將畫留在大陸。不久,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當時任國家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的鄭振鐸趕赴香港,從張大千那位朋友手中購回這三幅國寶。

在海外的30多年中,張大千還來往於亞、歐各國,舉辦畫展,聲噪國際,被譽為「當今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他也為宣揚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作出了卓著的貢獻。早在30年代初,張大千的作品初次參加赴歐展出時,徐悲鴻先生就曾說他的畫「實令歐人神往」、「為國人臉上增色」。張大千是天才型畫家,池的創作「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無一不精。張大千57歲時創立潑彩畫法,創造出一種半抽象、墨彩交輝的意境。這是在繼承唐代王洽的潑墨畫法的基礎上,揉入西歐繪畫的光色關系發展出來的一種山水畫筆墨技法。

張大千的畫風先後幾度改變,30歲以前可謂「清新俊逸」;50歲時「瑰麗雄奇」;60歲以後達「蒼深淵穆」之境;80歲後氣質淳化,筆簡墨淡,其獨創潑墨山水,奇偉瑰麗,與天地融合,增強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

除繪畫外,張大千還對詩詞、古文、戲劇、音樂以及書法、篆刻等方面有所涉獵。他的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

⑹ 張大千的潑墨彩畫的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如何論述,急求。。。

張大千潑墨潑彩山水是對傳統形式因素的繼承與發展。
張大千在晚年所創造的「潑墨潑彩」繪畫,極大地發揮了色彩的能量, 麗、絢爛。潑墨潑彩畫不僅是一種結合了中國古典美學特質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新型藝術形式,同時也包含了大量的抽象表現藝術元素。它不僅是張大千一生繪畫藝術的高峰,更是中國藝術和世界文明的重要財富。
藝術特色:張大千的潑墨潑彩作品呈現出來的是濃墨、淡墨與色彩的互破互融。在他的潑墨潑彩作品中,線的減少是以色墨的面的擴大為前提的,張大千大膽突破了傳統中國畫以線造型的原則,將面作為主體在畫面中鋪開,通過不同顏色的塊面穿插來經營畫面。這種藝術形式是他長期研究中國畫墨法的結果,張大千對傳統的設色法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其潑墨潑彩山水畫色彩單純明麗,畫面以冷色調為主,其中又最重石青和石綠,這種色彩是中國畫中青綠山水所特有的。
藝術形式:其潑墨潑彩山水畫在經營布局上,一方面承繼了文人畫尤其是董其昌以來的文人畫通過畫面虛實、黑白的對比的空間布局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師造化,打破了文人畫通過「組合」與「填充」式構圖模式。根據他對自然的體驗,將自身的感受通過墨與色自由地展現。對比更多的張大千的繪畫,此種感受更加強烈,在他的筆下,山水樹石都是自由的,各有其獨特的形態。

⑺ 張大千山水畫+評論

張大千善於模仿古畫

⑻ 張大千擅長畫什麼

山水畫。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游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他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

(8)張大千山水畫創造了新的技法稱為擴展閱讀

主要作品:

1、喬木高士

一九八二年,八十四歲高齡的張大千仍然作畫不止,此圖為張大千帶病繪之。在簡筆淡墨的山石上以花青重染,色調清新淡雅,遒勁蒼老的喬木卻茂然有生氣;一持杖高士仰望喬木,似對生命幾何若有感悟。從此圖也可看出大千晚年對自己人生的思考。

2、阿里山浮雲

為張大千八十二歲時憶游之作,以潑墨為主,幾不見勾勒皴擦,然山腳幾筆房屋的勾勒,頓使抽象筆墨轉化為萬千氣象,實乃「筆簡意周」、意趣天成。

大千還曾作《阿里山曉色》,其憶游作品在簡化實景的同時卻增強了對神氣的表現,增強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更有真情的流露。

3、峨嵋金頂圖

為大千八十一歲時在台灣摩耶精舍所作,此圖是大千夢中的峨嵋勝景,創造出一種半抽象墨彩交輝的意境,虛實相生,在墨線立骨的山石形體上揮灑石青石綠,更讓畫面顯得「瑰麗雄奇」,流淌出山之神韻和濃烈的思鄉情緒。

⑼ 張大千的繪畫特點是什麼

張大千的繪畫特點:

1、張大千30歲以前的畫風特點可謂「清新俊逸」,50歲進於「瑰麗雄奇」,60歲以後達「蒼深淵穆」之境,80歲後氣質淳化,筆簡墨淡,其獨創潑墨山水,奇偉瑰麗,與天地融合。增強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

2、畫家張大千在早年和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他耗盡了將近大半生的精力與時間,從清朝到隋唐,一個個的專研他們的作品,從臨摹到仿作。

3、畫家張大千的畫風在57歲的時候自創了潑彩的畫法,在繼承了唐代王洽的潑墨畫法的基礎上,並且還融入了西歐繪畫的色光關系,進而發展成了另一種的山水畫筆墨技法。難得可貴的是技法的變化一直保持著中國畫的特點,並創造了一種半抽象墨彩交輝的意境。

(9)張大千山水畫創造了新的技法稱為擴展閱讀:

張大千的繪畫特點增強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了潑墨,創造了潑彩、潑彩墨藝術,同時還改進了國畫宣紙的質地,然而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孤獨的。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其繪畫創作特點「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

⑽ 張大千山水賞析

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張大千山水畫最為出名,工筆畫最為精細,一樹一花一葉都不能馬虎,在張大千山水花中,從險峻突兀的山石、狀若虯龍的奇松、蒼皮嶙峋的枝幹、勃勃生機的松枝等等都表現的非常好。

閱讀全文

與張大千山水畫創造了新的技法稱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