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四大發明什麼是造紙術

四大發明什麼是造紙術

發布時間:2021-08-11 12:54:42

㈠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嗎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這個造紙術是西漢時期發明的,東漢時期的蔡倫改進的,之後在魏晉時期進一步改良,才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的紙張

㈡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主要過程和用料是什麼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㈢ 古代四大發明是指造紙術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火葯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北京是我國古代十大古都之一
這樣 北京是我國古代四大古都之一

㈣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什麼什麼怎麼和造紙術

中國四大發明是指: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印刷術。指南針在戰國時被發明,宋代是用於航海,造紙術西漢就被發明,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火葯在唐代被煉丹家發明,唐末開始用於軍事,唐代即有雕版印刷了,到北宋時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

㈤ 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自從造紙術發明之後,紙張便以新的姿態進入社會文化生活之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傳播開來,以後又傳布到世界各地。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㈥ 四大發明造紙術的介紹

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是專指東漢蔡倫所改進的造紙術,在蔡倫之前就已經有了紙張和造紙術的存在。

只不過那時候的紙是草紙,不能用來書寫,動動就爛了,基本沒啥用。

後來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所以並不是他發明的,這一點要清楚。



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前,全世界用什麼記錄文字,傳承文化?

歐洲:最多的是羊皮紙。這玩意很貴,基本只有宗教和皇室才會有一定量的使用,因為其他人根本用不起。而且這個玩意也不輕,不過質量確實不錯,比紙耐保存。

印度:好像是樹葉,樹葉不易保存,還容易壞,動動就碎了。

中國:我國使用紙之前就厲害了,竹簡,這個大家應該不陌生,那時候讀書人都會做,竹子做的,然後用刻刀刻上去,要是把那些讀書人放在21世紀,關雕刻這一項就餓不死,這可是他們的基本功。竹簡呢用起來很不方便,第一個記載數量不夠,光一本《史記》估計就要堆滿整個屋子。用幾個牛車都裝不下,在現代不過是一本書的事。順便說下,書本還沒出現的時候,一個讀書人讀過一屋子的竹簡,那就是大才啊,並且竹簡不好找,儒家都是典藏,不會隨意讓你看的。那時候的讀過十萬字都是大儒級別人物,擱在我們現代也就幾本書的事,小學生都有這個量。不過他們讀的比我們細,有的還反復看,做批註,比我們認真十倍百倍不止。

㈦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

所謂的蔡倫造紙其實是不準確的。蔡倫其實是改進了造紙術,使紙張的製作更簡單,質量更好,使用更廣泛。最早的紙是在甘肅出土的西漢時期的紙質品。對於是誰發明了紙並沒有詳細而准確的記載,可以說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吧!而蔡倫對於造紙術的改進是真正使紙張得到了推廣…貢獻是巨大的。

㈧ 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怎麼樣發明出來的

蔡倫 東漢桂陽(衡陽耒陽)人,字敬仲。和帝時,為中常侍,曾任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龍亭候。他總結西漢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技術,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時有「蔡候紙」之稱。《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蔡倫生活在東漢和帝時候,他是桂陽人,桂陽就是現在的湖南來陽一帶。在蔡倫出生的幾十年前,我國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統治,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東漢初年到漢和帝時期,農業和手工業都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紙張的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倫從小就到皇官里去當太監,擔任職位較低的職務——小黃門,後來得到漢和帝信任,被提升為中常侍,參與國家的機密大事。他還做過管理宮廷用品的官——尚方令 ,監督工匠為皇室製造寶劍和其他各種器械,因而經常和工匠們接觸。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給了他很大的影響。

當時,蔡倫看到大家寫字很不方便,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大貴,絲綿紙不可能大量生產,都有缺點。於是,他就研究改進造紙的方法。

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裡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還可能經過蒸煮,然後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就變成紙了。

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紙,體輕質薄,很適合寫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東漢元興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倫把這個重大的成就報告了漢和帝,漢和帝贊揚了他一番。從此,全國各地都開始用這樣的方法造紙。

造紙技術很復雜,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憑空想出來的;事實上,在蔡倫之前,勞動人民已經用植物纖維來造紙了。所以我們不能說紙是蔡倫發明的,但是也應該肯定蔡倫對改進造紙技術是有很大貢獻的。

蔡倫帶領工匠改進造紙方法,造出了質量較高的紙。他提出用樹皮、麻頭、破布、破魚網來做原料,也是造紙技術的一大進步。這些原料來源廣泛,價錢便宜,有的還是廢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產。至於用樹皮做原料,更是一個新的發現。後代人用木漿造紙,就是蔡倫用樹皮造紙的啟發。

蔡倫改進造紙方法成功,這是人類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從此,紙才有可能大量生產,給以後書芨的印刷創造了物質條件。

在蔡倫以後,別人又不斷把他的方法加以改進。蔡倫死後大約八十年(東漢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紙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來的紙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當時人們稱這種紙為「左伯紙」。可惜歷史上沒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製造方法記載下來。

閱讀全文

與四大發明什麼是造紙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