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8至2010中國現代有哪些高科技發明
不是中國高科技的東西少~我們的晶元有龍芯~我們的發動機有太行發動機~我們有世界前列的自主大型電腦~我們有很多科技都是世界領先的~但是中國有個問題很嚴重~就是科技發展快~但是科技應用很慢~可能和相關部門職能有關系~所以很多外國科學工作者來到中國中觀村參觀之後都會感慨~你們在用驢車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走~中國現在高科技的生產應用還是處於瓶頸~希望能早日突破吧
2. 社會發展離不開新科技的發明,那麼誰又被稱為發明大王呢
發明大王:愛迪生。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
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2)當代高科技發展發明擴展閱讀
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
1、天真好奇孵小雞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很焦急並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里發現了他。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里,問愛迪生在干什麼,小愛迪生回答說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
當時,父親又氣又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2、初嘗試驗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經常到鄰居繆爾·溫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溫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見溫切斯特正在用一個氣球做一種飛行裝置試驗,這個試驗使愛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滿了氣,一定會升上天。
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原料配在一起,拿給父親的幫工邁克爾·奧茨吃,愛迪生告訴邁克爾·奧茨吃了這種東西人就會飛起來,結果奧茨吃了愛迪生配製的「飛行劑」後幾乎昏厥過去。愛迪生因此受到了父親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們的警惕,勸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與愛迪生玩並遠離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迪生
3. 現代科技發展中哪些發明給人類帶來了弊端
其實科技發抄展都是雙刃劍襲,毫無例外。汽車、飛機、電腦、手機,人類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在傷害自己。交通發達,環境就會受到破壞,遊人走到哪,哪就會充滿垃圾和污水。工業廢氣,汽車尾氣使霧霾越來愈頻繁,交通事故使無數家庭家破人亡。電腦手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冷漠,視力和體能傷害、退化不斷加劇。
發展,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是人類慾望的驅使,發展的極致一定是人類不希望看到的異化結果。因此只能取中,控制發展速度和質量,保持「科學發展」,使發展和道德倫理盡量達到一種平衡,讓人類真正能體會到幸福感。
4. 什麼是高科技發明
●一般認為,高科技是一種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風險版密集權、信息密集、產業密集、競爭性和滲透性強,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
高科技發明就是在這些高精尖前沿科學技術上的發明創新,會對人類有重大影響的發明創造。
●通俗的理解,就是高科技必須進行產業化,才能形成產業規模效益!並且高科技無國界!需要全球高科技產業聯合應對人類共同的命運問題!
●高科技的「高」,是相對於常規技術和傳統技術說的,因此它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而是帶有一種歷史的、發展的、動態的性質。今天的高科技,將成為明天的常規科技和傳統科技。有人估計,今天人們利用的技術和知識,50-60年後就只剩下1%了,99%將過時。
●從世界各國高科技的發展來看,高科技不是一個單項技術,而是科學、技術、工程最前沿的新技術群。這個群體的各種成分,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同時,由於高科技是與高技術產業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它又是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並且受到市場的大力推動。
●除此之外,高科技也不同於般科技意義上的所謂「經驗的積累」。它不是什麼積累起來的經驗,而是基於科學的發現或創造而產生的科技。
5. 20世紀的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詳細的舉幾個例子
1、溝通方式發生了改變。
在很久以前,兩個人相距很遠,只能通過寫信的方式來溝通,可是現在只要拿起聽筒,並撥打電話號碼,就能直接聽到對方的聲音,進行語言交流。這就是電話給人類帶來的奇跡,電話已經發明有100多年了,在現代社會中,它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過去,你必須寫一封信與某人溝通。這封信甚至可能需要幾天才能送達,你還必須跟蹤該信件,看它是否已被相應人員發送和接收。錯誤也經常出現,然而,今天科學科技已經彌補了這些不足。如果你想與社會上的某個人交流,你所要做的就是在社交媒體上給他們發信息。
2、交通方式發生了改變。
在過去,一個村莊里有一輛自行車都已經是稀奇,那時侯,不管是大學生,還是小學生都是走著去學校。而現在,高鐵,動車,飛機的陸續出現,人們出行的效率更高了。從這個國家到那個國家可能也只需要幾個小時,這個速度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3、建築發生了改變。
過去房屋都是用泥巴壘的,禁不起風吹雨打,人們最害怕下雨。而現在,一棟棟大樓拔地而起,五十層的摩天大廈隨處可見,人們再也不怕打雷下雨,鋼筋混泥土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4、科技使教育發生改變。
學生接受導師指導的方式已經改變,即使是導師也經歷過這種變化,因為他們更容易接觸到他們的學生。今天,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參加任何課程。更令人著迷的是,許多這些課程都是由頂尖大學教授推動的,就像遠程教育一樣,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到最好的資源,從而提升自己。它還使學生能夠靈活地在他們喜歡的位置和他們想要的時間學習。今天,任何人都可以去在線學校並獲得普遍認可的證書。
5、居住的環境發生了改變。
在過去人們只能忍受著自然的侵害,選擇逆來順受,自己卻不能做出反擊。就像以前夏天,人們只能扇扇子來降溫。而空調的發明,可以使房間里冬暖夏涼,改變了人民以前夏天悶熱冬天受寒的情況。
6. 科技發展利大的例子
1、人類基因研究:2000年2月12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六國科學家聯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其分析結果,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圖將於繪制出。
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這一計劃的實施將為人類自身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依據,給醫葯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2、航空航天技術:2000年12月21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它與2000年10月31日發射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起構成了「北斗導航系統」。
這標志著中國將擁有自主研製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深海技術:2012年6月30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區成功進行7000米級海試的最後一次下潛試驗,下潛最大深度達到7035米。「蛟龍」7000米級海試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潛試驗都突破七千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可以說這次海試獲得圓滿成功。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由國家海洋局下屬的中國大洋協會組織多家科研單位共同承擔研製任務,在長達10年的研製和試驗過程中,攻克了中國在深海技術領域面臨的一系列空白和關鍵技術瓶頸。
(6)當代高科技發展發明擴展閱讀:
科技發展的作用:
1、經濟發展
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發達國家的1/40。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其作用大大超過了資金、勞動力對經濟的變革作用。
2、軍事上戰鬥力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強國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的共同選擇。
3、政治上影響力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籌碼和大國地位的象徵。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可能成為較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4、社會進步
科學技術所開拓的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對科學技術的使用不當,又引發了世界范圍內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