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站APP是哪個國家哪個人發明的
據我所知,必乾的AB就是中國人發明的,開發一個APP軟體,也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含量
B. 手機出現在哪個年代哪國人發明的
我知道電話是貝爾發明的,手機好像是從1994年才出現的,那時候還是大哥大
C. aeroplane是哪國人發明的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製造的飛機進行了成功的飛行,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重於空氣航空器的有動力、可操縱飛行。
D. 手機是哪國人發明的
美國
第一部真正的攜帶型手機是摩托羅拉公司的馬丁·庫珀(美國)發明的。
E. 選擇題是哪國人發明的
兄弟你這個問題比較沒有意義哦!選擇題是哪國人發明的,問天才知道啊!
F. 微信是哪國人發明的
中國人發明的。微信是騰訊公司於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 ,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 。2005年3月16日,騰訊收購Foxmail軟體,張小龍加盟騰訊公司。2010年11月20日,騰訊微信正式立項,由張小龍負責,微信取得巨大成功後,張小龍也被譽為「微信之父」。
「2013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委會評語:
「17年前,Foxmail在他手中誕生,造福了400萬郵箱用戶;
6年前,他帶領團隊銳意創新,以七星級的產品追求重塑了QQ郵箱,使這一產品起死回生;
3年前,他成功開發微信這一劃時代的產品,開創了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
2013年,他繼續完善微信,微信支付風生水起,億級用戶遍布世界。崇尚技術的他是天生的完美主義,產品不斷更新迭代,用戶體驗一次次接近極致。他把一款互聯網產品打造得老少皆宜。他信奉簡單就是美,他崇尚顛覆性思維。
他,就是微信開發者、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小龍。」
(6)hippo聊天app是哪國人發明的擴展閱讀
張小龍個人信息——
中文名:張小龍
外文名:Allen Zhang
別名:微信之父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3日
職業: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
畢業院校:華中科技大學
主要成就:Foxmail創始人 ;微信創始人
代表作品:Foxmail; 微信
張小龍個人榮譽——
2012年底,被《華爾街日報》中文版評選為「2012 中國創新人物獎」科技類得主。
「微信由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經理張小龍 (Allen Zhang) 領導的一支團隊打造,它甚至不是中國發布最早的同類產品,比中國手機公司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的 「米聊」(Miliao) 晚了幾個月。然而據騰訊的數據,微信首次發布以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積累了 2 億用戶,這些用戶主要在中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版《2012 中國創新人物:微信之父張小龍》
「2013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中張小龍為10位獲獎者之一。
2015年02月11日,張小龍入圍「2014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活動年度人物獎。
2017年05月11日,「微信之父」張小龍被授予「華中科技大學傑出校友」。
G. 電話是哪國人發明的
貝爾 出生於英國 後定居美國 填美國人
H. 手機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美國人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通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
到今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0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經遍地開花,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丁·庫帕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
其實,再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三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
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
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它顯得輕巧得多,而且容易攜帶。盡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像一塊大磚頭。
從那以後,手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1991年時,手機的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說,一部手機比一枚雞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質量和體積越來越小外,現代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話功能,新型的手機還可以用來收發郵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網、玩游戲、拍照,甚至可以看電影!這是最初的手機發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訊技術方面,現代手機也有著明顯的進步。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