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私下兼職給一公司開發一款設備。設備與現就職單位行業類別不同,專利權人寫的兼職單位,發明人能否寫我
《專利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發明人或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專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設計人屬。
作為發明創造的智力成果貢獻人,無論申請人/專利權人是誰,實際的發明人均有權利要求在申請文件/專利文件中註明自己的發明人身份。
基於《專利法》第十五條關於申請權的規定和第十六條關於發明人/設計人獎勵的規定,考慮到後續的產權糾紛和經濟利益問題,在兼職單位專利申請中註明自己是發明人,可能存在阻力,需要密切關注。
從專利申請實踐的角度出發,專利申請文件中的發明人以申請時提交的請求書中所記載的發明人信息為准;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當事人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地方專利局)可以對發明人、設計人資格糾紛進行調解。
② 知識產權作業題
1、專利法第6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2、職務發明創造分為兩類,一是執行本單位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包括三種情況:(1)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3)退職、退體或者調動工作後一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李某作為公司的銷售經理很明顯發明太陽能熱水器並不是他的本職工作,而李某隨公司展團出國參加國際展覽、考察也屬於他的本職工作(本人認為對於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作出的發明創造應當是與本職工作完全無關的任務,例如銷售人員從事科研工作而作出的發明創造才屬於職務發明)
職務發明的第二種情況是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綜上所述對於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李某並不是公司的科研人員而且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研究,獨立完成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發明創造,屬於非職務發明所以能作為申請人提出專利申請。
第二個問題,李某雖然利用工作時間進行研究,但並不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所以這種情況仍然屬於非職務發明,李某也可以作為申請人提出專利申請。
第三個問題,若李某利用單位的技術秘密才作出該發明創造,因為單位的技術秘密屬於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屬於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職務發明,所以A太陽能公司是專利申請人可以提出專利申請。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③ 工程師張某是A公司的員工,張某在完成公司項目過程中作出了一項新的發明創造,如果就該項技術方案提起
應該屬於職務發明吧,新的發明創造是在完成公司項目過程中完成的,也就是主要利用公司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力如果有約定按照約定執行,沒有約定申請權歸公司
④ 如果不利用公司資源自給用業余時間自己花錢做的知識產權也是職務發明
不利用公司資源,業余時間自己做的發明不是職務發明,知識產權歸自己所有。
⑤ 業余時間做的發明,也屬於職務發明嗎
一、職務發明與的非職務發明區別:
我國把發明創造分為職務發明創造和非職務發明創造兩類。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職務發明創造是指發明人或設計人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下列情況下完成的發明創造都是職務發明創造。
(1)發明人在本職工作中完成的發明創造;(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與本職工作之外(無關)的任務時所完成的發明創造;(3)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包括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完成的發明創造;(4)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一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上述情況以外作出的發明創造是非職務發明創造。
判斷是否屬於職務發明,不取決於發明創造是在單位內還是單位外做出的;也不取決於是在工作時間內還是在工作時間外做出的這些因素。只要屬於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主要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條件,即使發明創造是在家裡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的,也屬於職務發明創造。因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不同,腦力勞動不受特定場所和上下班時間的限制,發明創造思想不會因為下班回到家裡而中斷。所以,不能簡單的以地點和時間作為判斷是否屬於職務發明創造的標准。
二、何謂發明人或設計人?專利法上所說的發明人或設計人是限定在嚴格的范圍之內,並非所有參與范明創造的工作人員都屬於發明人或設計人。我國《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發明人或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的人。
這就是說,發明人或設計人指那些提出指對發明或設計思想的並在技術上將該思想具體化的人以及在技術上實現了某種雖也公知,但是並未實現或者具體化的發明或者設計思想的人。對於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員、為該物質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員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員,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不應該被認為是發明人或設計人。
具體地說,這類人員是指僅提供出過發明或設計的想法,但該想法並沒有具體到使本專業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的程度;僅下達科研任務的人或者僅提供出科研題目的人以及不負擔具體研究任務的領導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以及其他不做具體研究工作的管理人員;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僅提出過一些為構成發明創造實質性特點的一般性建議或者給予泛泛指導的人員;根據研究人員的指示,僅進行了一些數據處理或者僅進行了一些試驗的輔助工作人員,如繪制圖紙、製造模型、試驗測定、檢索資料、編制文件等人員;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為物質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以及給予資助或者委託的人員等。
三、需要說明的問題:
1、從上述兩個概念可以得出,對於企業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或設計人,雖然在人數上沒有限定,但《專利法》及其《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已經從概念上進行了限定。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就一項職務發明創造而言,由於該發明是由在公司或企業與發明人在承擔本公司或本企業的任務時完成的,因此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在的單位,而且,該發明創造也不能由個人申請專利。非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權利3、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即有專利申請權,同時當申請被批准後,該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又是專利權所有者。王澤坤(知識產權辦)
⑥ 在下班時間,利用公司設備做的發明,申請專利,算是公司所有專利嗎
要看是什麼發明 要做什麼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另個人的知識產權跟在哪裡做出的研究無關。。。不能因為在月球想出了個創意而這個創意就屬於月球人們了啊
⑦ 我在下班時間 在廠區宿舍做實驗 所得的專利是屬於我的還是工廠的
1.你沒有利用公司的東西,但你做的發明是與你現在本職工作有關的內容的,即使是在晚上和業余時間做出的,專利權也是屬於工廠的,而你任何時候都是發明人,可以署名和得到相應的報酬。
2.如果你辭職了、退休了,一年內作出的跟本職工作有關的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還是屬於工廠的。因為發明創造是腦力勞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出來的,如果你做的發明與原單位的工作有密切關聯,都在職務發明的范圍內。
專利法第六條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實施細則第十一條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一)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三)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新專利法詳解第30頁,有更加詳細說明。
⑧ 我是一名公務員,自己利用業余時間與人合作搞了個小發明,請問1:我可以申請專利嗎(自己不是專利局
業余時間弄的專利,完全可以個人申請,如果被第三方看中,當然可以收費
⑨ 利用業余時間為某家企業進行產品設計屬於什麼勞務報酬還是特許權使用費
肯定屬於勞務報酬。
特許權使用費一般是指收取的專利費和特許權使用費的收入。
還要明確一點,你的兼職收入,對方有沒有給你做到對方工資表中,是不是對方公司每月按時在在個稅系統中替你進行申報納稅。
若對方是這樣做的話,在個稅系統中就能查這筆收入,稅務局也會有您的收入記錄,是需要合並納稅的。
若是每月通過費用報銷把錢發給您的,可以不用合並納稅。
所以首先,您要確定對方是通過哪種方式付錢給您的。
⑩ 對合同中「職工在職期間所做出的一切發明創造都屬於公司」的約定進行理性分析
這些都是先有技術,十分簡單,
只不過是炒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