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糖誰發明的

糖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1 04:46:01

㈠ 是誰發明了糖果

傳說「士的」糖(sugarstick) 是由一位希望見證耶穌的糖果商人發明的。「士的」糖是硬的,正如耶穌基督是萬古磐石;「j」形的糖身,代表耶穌(jesus)第一個字母或牧羊人的杖;白色代表耶穌的純潔;紅色的紋代表基督為我們的罪流血,另外三條較細小的紅紋,是他為我們所受的鞭痕;有些「士的」糖有綠色的紋,這代表耶穌是神給我們的禮物。「士的」糖是用薄荷造的,因薄荷是牛膝草類(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時,兵丁以海絨浸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唇邊),而且牛膝草代表潔凈和犧牲。耶穌是純潔的羔羊,他來是為世人的罪犧牲,捨身流血為我們贖罪。手杖上端捲曲狀使它像牧羊人的拐杖,倒過來看,手杖形似字母"j",耶穌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但很多象徵及意義現今並不太廣為人知。

悠久的歷史

在古代,人們利用蜂蜜來製造糖果。最先是在羅馬周圍的地區出現了糖衣杏仁這種糖果。製造者用蜂蜜將一個杏仁裹起來,放在太陽底下曬干,就可以得到糖衣杏仁了。這種糖果一直以來廣受人們的喜愛。位於MEUSE的VERDUN地區是今天最有名的糖衣杏仁製造地。這里的BRAQUIER公司製造多種形狀和顏色的糖衣果仁,有巧克力的、烤杏仁的、開心果的,均採用古老的方法精心製作。製造糖衣果仁的過程超過10天。

FLAVIGNY修道院的茴香糖相比之下要小一點、圓一點。這種糖果是1650年的時候在位於BOURGOGNE地區的FLAVIGNY小城被發明的,現在已被出口到20個國家。

由於糖果的價格昂貴,直到18世紀還是只有貴族才能品嘗到它。但是隨著殖民地貿易的興起,蔗糖已不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眾多的糖果製造商在這個時候開始試驗各種糖果的配方,大規模地生產糖果,從而使糖果進入平常百姓家。這就是今天我們能見到如此眾多的糖果的重要原因。

小小的糖果講述了法國的歷史

從北到南,糖果講述了法蘭西大地的歷史和傳統。RHONE河谷的果園為APT的糖果製造商提供了高質量的原料,從而令他們生產出美味的果醬和水果餡餅。在諾曼底地區(NORMANDIE),製造者在美味的麥芽糖中加入了當地蘋果的滋味,生產出「蘋果糖」。

糖果製造商也從當地的工業部門中吸取製造糖果的靈感。比如礦工糖片這一糖果名稱就源於法國北部的煤礦。這種糖果是什麼顏色的呢?黑色,就像煤一樣。在出產板岩的ANGERS地區以及法國中部地區,那裡有一種裹著巧克力的扁平方型的甜食,被稱做QUERNONS,顏色就像板岩一樣。有一些比較普通的糖果,比如CARAMELS(一種焦糖制的糖果),在法國各地都有生產。但一些地區給這種糖果加上特別明顯的地域特徵,比如BRETAGNE地區就在CARMELS糖果中加入咸奶油。在COTES D』UZES地區,製造者經常在糖果中加入甘草。在HARIBO牌子(它製造的ZAN和甘草汁糖最著名)的糖果博物館里,就展示了甘草汁糖、糖片、塗抹甘草糖。

㈡ 糖果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

糖果作為日常消費品,被列為五大享受食品之一,已成為世界零售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糖果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中國古書上出現「飴」字是在漢代,飴糖可能是最早的硬糖。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利用蜂蜜、椰棗和無花果做成甜食;唐朝時期,甘蔗由印度傳入我國種植;十六世紀末期至十八世紀中期法國人從甜菜中提出結晶糖;十六世紀歐洲人發現可可,十九世紀才把可可製成巧克力;十九世紀後期糖果生產工藝才逐步形成。用一口鍋熬糖生產的簡單操作在二十世紀初才被摒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最早推出膠母口香糖。

早期糖果主要以砂糖和液體糖漿為主體,經過熬煮,配以部分食品添加劑,經過調和、冷卻、成型等工藝操作,構成具有不同質構、形態,具有不同色、香、味,不同包裝,耐保存、便於攜帶的甜味固體食品。糖果組織結構為無定型或微晶型固體,對糖果的質量要求:較小的吸水性,較強的抗結晶性,低甜度,細膩度高,保型性好等五個方面的指標。

糖果分類有:硬糖、夾心糖、充氣糖、凝膠糖、焦香糖、拋光糖、膠基糖、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等幾大類。

我國糖果、巧克力生產量在2001年已經達到84.71萬噸成為世界第三大生產國。排在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但是人均年消費量只有0.7公斤(俄羅斯4.5公斤、美國4.3公斤、土爾其3公斤、日本1.4公斤)。巧克力方面,世界巧克力消費量占糖果市場的43%的份額,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量為10公斤,而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僅50克,可見我國糖果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特別是巧克力市場更為可觀,但是路程漫漫,因為除了幾個大城市初步達到小康,我國大部分地區離小康還需幾十年的努力。

引導當代國際糖果發展潮流的特色,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 引導國際糖果新潮流的是新型功能配料的加入。

由於營養與醫療關系密切,消費者在食品消費中逐步形成健康衛生的新觀念,開發功能性糖果步伐加快,如:護齒防蛀、瀉火解毒、護膚美容、消咽潤喉、清新口氣、補氣養血、提神健腦、抗疲勞、補充微量元素、消食健胃、清酒等。由於我國葯食同源,根據我國衛生部發布的既是中草葯、又是食品的有六、七十種之多,而且開發的其他功能性食品配料,都可以經過臨床實驗,充分配置。

2.糖果作為休閑食品,不單單只是甜,完全可以讓人強勁的體驗酸、辣、咸、香、涼不同的感覺。如果能夠在配料上填加可以在嘴裡起泡、跳躍等趣味。完全適合追求刺激的「酷」類、「另類」的年輕人。還可以用卡通包裝,更讓人聯想翩翩。

3.傳統奶糖的開發:加入鮮奶,提高奶糖的鮮味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個亮點;在無定型奶糖中加入微晶糖膏,適宜的溫度下進行老化成為微晶奶糖(或者叫砂質奶糖),使奶糖更加細膩、滑軟、耐嚼,高溫不變形,已經是喔喔集團的專利;奶糖夾心也是發展的空間。

4.改良膠基口香糖:口香糖的膠基污染環境是它最大的缺憾,使膠基能夠化解,成為口香糖發展的重要前途;口香糖加入功能性配料,如防蛀齒、美白牙齒、提神防瞌睡、降糖降脂、瘦身、清新口氣等都是發展空間。

5.無糖糖果:對於世界糖尿病人,蔗糖消化需要他們的胰島素對他們是致命的傷害。利用木糖醇、寡糖類代替蔗糖,適合這一人群的需要,給予無糖糖果更大的空間。

6.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在我國大城市和富裕人群中把巧克力做成「愛情商品」和老少皆宜的巧克力製品,特別是吸收歐、美製造巧克力技術和先進經驗,吸引高消費階層進行消費,把巧克力市場從人均年消費量50克達到1000克,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路漫漫。

7.糖果包裝技術也是重要的一環,如何把糖果包裝成具有時代特色,又恰如其分,吸引消費者的青睞是糖果包裝的前途。糖果包裝不能過分,特別是喜糖讓人眼花繚亂,有的達到了其價值的100%的包裝,造成浪費。

8.糖果的標識和標註:由於糖果功能性的發展和品牌效應,在糖果標簽上根據時代和發展的要求,恰當的表示出來,讓消費者有選擇的空間是必要的,也是市場的規范的要求。

㈢ 是誰發明了糖果

傳說「士的」糖(sugarstick) 是由一位希望見證耶穌的糖果商人發明的。「士的」糖是硬的,正如耶版穌基督是萬古磐權石;「j」形的糖身,代表耶穌(jesus)第一個字母或牧羊人的杖;白色代表耶穌的純潔;紅色的紋代表基督為我們的罪流血,另外三條較細小的紅紋,是他為我們所受的鞭痕;有些「士的」糖有綠色的紋,這代表耶穌是神給我們的禮物。「士的」糖是用薄荷造的,因薄荷是牛膝草類(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時,兵丁以海絨浸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唇邊),而且牛膝草代表潔凈和犧牲。耶穌是純潔的羔羊,他來是為世人的罪犧牲,捨身流血為我們贖罪。手杖上端捲曲狀使它像牧羊人的拐杖,倒過來看,手杖形似字母"j",耶穌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但很多象徵及意義現今並不太廣為人知。

㈣ 糖果是誰發明的

悠久的歷史 在古代,人們利用蜂蜜來製造糖果。最先是在羅馬周圍的地區出現了糖衣杏仁這種糖果。製造者用蜂蜜將一個杏仁裹起來,放在太陽底下曬干,就可以得到糖衣杏仁了。這種糖果一直以來廣受人們的喜愛。位於MEUSE的VERDUN地區是今天最有名的糖衣杏仁製造地。這里的BRAQUIER公司製造多種形狀和顏色的糖衣果仁,有巧克力的、烤杏仁的、開心果的,均採用古老的方法精心製作。製造糖衣果仁的過程超過10天。 FLAVIGNY修道院的茴香糖相比之下要小一點、圓一點。這種糖果是1650年的時候在位於BOURGOGNE地區的FLAVIGNY小城被發明的,現在已被出口到20個國家。 由於糖果的價格昂貴,直到18世紀還是只有貴族才能品嘗到它。但是隨著殖民地貿易的興起,蔗糖已不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眾多的糖果製造商在這個時候開始試驗各種糖果的配方,大規模地生產糖果,從而使糖果進入平常百姓家。這就是今天我們能見到如此眾多的糖果的重要原因。 小小的糖果講述了法國的歷史 從北到南,糖果講述了法蘭西大地的歷史和傳統。RHONE河谷的果園為APT的糖果製造商提供了高質量的原料,從而令他們生產出美味的果醬和水果餡餅。在諾曼底地區(NORMANDIE),製造者在美味的麥芽糖中加入了當地蘋果的滋味,生產出「蘋果糖」。 糖果製造商也從當地的工業部門中吸取製造糖果的靈感。比如礦工糖片這一糖果名稱就源於法國北部的煤礦。這種糖果是什麼顏色的呢?黑色,就像煤一樣。在出產板岩的ANGERS地區以及法國中部地區,那裡有一種裹著巧克力的扁平方型的甜食,被稱做QUERNONS,顏色就像板岩一樣。有一些比較普通的糖果,比如CARAMELS(一種焦糖制的糖果),在法國各地都有生產。但一些地區給這種糖果加上特別明顯的地域特徵,比如BRETAGNE地區就在CARMELS糖果中加入咸奶油。在COTES D』UZES地區,製造者經常在糖果中加入甘草。在HARIBO牌子(它製造的ZAN和甘草汁糖最著名)的糖果博物館里,就展示了甘草汁糖、糖片、塗抹甘草糖。 既好吃又好看 CAMBRAI的薄荷糖、FLAVIGNY的茴香糖以及NACY的香檸檬糖之間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那就是它們具有地區特色,都很有名,包裝也不錯。這些糖果通常包裝在金屬盒中,不但外部美觀漂亮,而且這樣的包裝也有利於存放糖果。在今天,這些糖果經常被人收藏,或當作饋贈他人和褒獎自己的好禮

㈤ 糖是誰發明的

蔗糖是人類基本的糧食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蔗糖根據純度的高低可分為三種;白糖、砂糖和片糖。甘蔗原產地可能是新幾內亞,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和印度。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
漢朝至隋朝
世界各國「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國古代的「西極石密」和「西國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來自梵文sakara。說明蔗糖發原地是古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世界各地。
敦煌殘卷中有一段關於印度製糖術的紀錄,說到印度出產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據季羨林解讀,「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譯,證明印度製糖術的確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將甘蔗榨出甘蔗汁曬成糖漿,再用火煎煮,成為蔗糖塊(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義。印度的「石」糖在漢代傳入中國,漢代文獻中的「石蜜」、「西極石蜜」、「西國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國」、「西極」正是梵文sakara的對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譯。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唐代
後來印度的煉糖術有進一步地高:將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煉,並不斷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攪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漿中的雜質凝結成渣,原來褐色的糖漿顏色變淡,經過反復的除雜工序,最後得到淡黃色的沙糖。《新唐書》中記載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說明印度的煉糖術在唐朝傳入中國。
宋代
北宋初期,三佛齊和大食等國貢白砂糖。白砂糖是從石蜜進一步提煉的,呈沙顆粒狀態,色淡黃,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現世界第一部甘蔗煉糖術專著《糖霜譜》。
製糖成為一門重要產業,糖製品種類繁多,有香糖果子、獅子糖、花花糖、膠牙糖、芝麻糖、錘子糖、楊梅糖等。
元代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游記》記述中國武乾的製糖業,開始不知道怎麼煉制像巴比倫地區出產的糖那樣精美,後來大汗得到來自巴比倫地區的人傳授用樹灰煉精糖的技術。又說福州地區煉制的糖「十分潔白」。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的《伊本·白圖泰游記》說:「中國出產大量的蔗糖,其質量較之埃及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代
明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第六卷《甘嗜》篇詳細敘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將過冬成熟的甘蔗,用軋漿車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結成黑沙糖;另備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溜(瓦質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瓦質漏斗中,等黑沙結定,除去稻草,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麵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現在的南洋)。
造冰糖法:將白糖煎熔,和入雞蛋清除雜質,待火候合適,將新青竹破成篾片,斬成一寸長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經過一夜就凝成冰糖。
季羨林在所著《中華蔗糖史》說:中國明代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並指出
馮·李普曼(von Lippmann)的《糖史》,沒有一個字提到黃泥水淋脫色法。
除《天工開物》外,《閩書南產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識》、劉獻廷著《廣陽雜記》、《興化府志》都有關於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的敘述。證明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人發明的。
中國從明朝開始將中國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島。
明朝中國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區,也傳播了中國製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據季羨林考證,孟加拉語和幾種印度語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即「中國糖」,就是中國製糖術傳入印度的證明。
明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廣州前後購買13028擔白糖和500擔冰糖。

㈥ 糖果是由誰發明的

法國糖果巡遊
http://fr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3日21:59 新浪法國

正如歌手JACQUES BREL所唱:「糖果如此美妙......」(LES BONDONS C』EST TELLEMENT BON...)。糖果的叫法有很多種:DOUCEURS、FRIANCISES、CONFIERIES,它們的大小形狀也是千姿百態。但是它們的歷史卻是相同的。最有名的糖果是哪一種?是誰發明了糖果?我們能參觀一個糖果製造廠嗎?以下便是對這些帶著「甜味」的問題的回答:糖果的種類有很多。小的、大的、圓的、方的、彩色的、水果的、焦糖的、香味的,區別真是太大了。可以被嘎吱嘎吱地咀嚼,也可以被慢慢地吮吸,糖果因而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在有小孩的家裡,到處都可以發現糖果的蹤跡。因為孩子們總是將手伸向那代表著快樂的糖果盒或糖果包。法國生產的糖果種類繁多,大約有600多種,每年的糖果產量約為220 000噸。

悠久的歷史

在古代,人們利用蜂蜜來製造糖果。最先是在羅馬周圍的地區出現了糖衣杏仁這種糖果。製造者用蜂蜜將一個杏仁裹起來,放在太陽底下曬干,就可以得到糖衣杏仁了。這種糖果一直以來廣受人們的喜愛。位於MEUSE的VERDUN地區是今天最有名的糖衣杏仁製造地。這里的BRAQUIER公司製造多種形狀和顏色的糖衣果仁,有巧克力的、烤杏仁的、開心果的,均採用古老的方法精心製作。製造糖衣果仁的過程超過10天。

FLAVIGNY修道院的茴香糖相比之下要小一點、圓一點。這種糖果是1650年的時候在位於BOURGOGNE地區的FLAVIGNY小城被發明的,現在已被出口到20個國家。

由於糖果的價格昂貴,直到18世紀還是只有貴族才能品嘗到它。但是隨著殖民地貿易的興起,蔗糖已不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眾多的糖果製造商在這個時候開始試驗各種糖果的配方,大規模地生產糖果,從而使糖果進入平常百姓家。這就是今天我們能見到如此眾多的糖果的重要原因。

小小的糖果講述了法國的歷史

從北到南,糖果講述了法蘭西大地的歷史和傳統。RHONE河谷的果園為APT的糖果製造商提供了高質量的原料,從而令他們生產出美味的果醬和水果餡餅。在諾曼底地區(NORMANDIE),製造者在美味的麥芽糖中加入了當地蘋果的滋味,生產出「蘋果糖」。

糖果製造商也從當地的工業部門中吸取製造糖果的靈感。比如礦工糖片這一糖果名稱就源於法國北部的煤礦。這種糖果是什麼顏色的呢?黑色,就像煤一樣。在出產板岩的ANGERS地區以及法國中部地區,那裡有一種裹著巧克力的扁平方型的甜食,被稱做QUERNONS,顏色就像板岩一樣。有一些比較普通的糖果,比如CARAMELS(一種焦糖制的糖果),在法國各地都有生產。但一些地區給這種糖果加上特別明顯的地域特徵,比如BRETAGNE地區就在CARMELS糖果中加入咸奶油。在COTES D』UZES地區,製造者經常在糖果中加入甘草。在HARIBO牌子(它製造的ZAN和甘草汁糖最著名)的糖果博物館里,就展示了甘草汁糖、糖片、塗抹甘草糖。

既好吃又好看

CAMBRAI的薄荷糖、FLAVIGNY的茴香糖以及NACY的香檸檬糖之間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那就是它們具有地區特色,都很有名,包裝也不錯。這些糖果通常包裝在金屬盒中,不但外部美觀漂亮,而且這樣的包裝也有利於存放糖果。在今天,這些糖果經常被人收藏,或當作饋贈他人和褒獎自己的好禮
參考資料:http://france.sina.com.cn/art/2003-08-23/37.shtml

㈦ 糖是誰發明的我想謝謝他/她~

蔗糖是人類基本的糧食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蔗糖根據純度的高低可分為三種;白糖、砂糖和片糖。甘蔗原產地可能是新幾內亞,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和印度。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 漢朝至隋朝世界各國「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國古代的「西極石密」和「西國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來自梵文sakara。說明蔗糖發原地是古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世界各地。 敦煌殘卷中有一段關於印度製糖術的紀錄,說到印度出產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據季羨林解讀,「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譯,證明印度製糖術的確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將甘蔗榨出甘蔗汁曬成糖漿,再用火煎煮,成為蔗糖塊(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義。印度的「石」糖在漢代傳入中國,漢代文獻中的「石蜜」、「西極石蜜」、「西國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國」、「西極」正是梵文sakara的對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譯。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唐代後來印度的煉糖術有進一步地高:將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煉,並不斷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攪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漿中的雜質凝結成渣,原來褐色的糖漿顏色變淡,經過反復的除雜工序,最後得到淡黃色的沙糖。《新唐書》中記載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說明印度的煉糖術在唐朝傳入中國。 宋代北宋初期,三佛齊和大食等國貢白砂糖。白砂糖是從石蜜進一步提煉的,呈沙顆粒狀態,色淡黃,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現世界第一部甘蔗煉糖術專著《糖霜譜》。 製糖成為一門重要產業,糖製品種類繁多,有香糖果子、獅子糖、花花糖、膠牙糖、芝麻糖、錘子糖、楊梅糖等。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的《伊本·白圖泰游記》說:「中國出產大量的蔗糖,其質量較之埃及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代明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第六卷《甘嗜》篇詳細敘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將過冬成熟的甘蔗,用軋漿車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結成黑沙糖;另備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溜(瓦質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瓦質漏斗中,等黑沙結定,除去稻草,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麵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現在的南洋)。 造冰糖法:將白糖煎熔,和入雞蛋清除雜質,待火候合適,將新青竹破成篾片,斬成一寸長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經過一夜就凝成冰糖。 季羨林在所著《中華蔗糖史》說:中國明代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並指出 馮·李普曼(von Lippmann)的《糖史》,沒有一個字提到黃泥水淋脫色法。 除《天工開物》外,《閩書南產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識》、劉獻廷著《廣陽雜記》、《興化府志》都有關於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的敘述。證明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人發明的。 中國從明朝開始將中國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島。 明朝中國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區,也傳播了中國製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據季羨林考證,孟加拉語和幾種印度語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即「中國糖」,就是中國製糖術傳入印度的證明。

㈧ 甜甜的糖果到底誰發明的

傳說「士的」糖(sugarstick) 是由一位希望見證耶穌的糖果商人發明的。「士的」糖是硬的,正如耶穌基督是萬古磐石;「j」形的糖身,代表耶穌(jesus)第一個字母或牧羊人的杖;白色代表耶穌的純潔;紅色的紋代表基督為我們的罪流血,另外三條較細小的紅紋,是他為我們所受的鞭痕;有些「士的」糖有綠色的紋,這代表耶穌是神給我們的禮物。「士的」糖是用薄荷造的,因薄荷是牛膝草類(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時,兵丁以海絨浸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唇邊),而且牛膝草代表潔凈和犧牲。耶穌是純潔的羔羊,他來是為世人的罪犧牲,捨身流血為我們贖罪。手杖上端捲曲狀使它像牧羊人的拐杖,倒過來看,手杖形似字母"j",耶穌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但很多象徵及意義現今並不太廣為人知。

㈨ 糖是由誰發明的

中國先民很早就嘗到香甜的麥芽糖,這並非是某人一時的發明,而是與酒的發明相似,初時是一種自然發生的事。我們可以設想,在原始社會中,當人們步入農耕為主的時代以後,收獲的穀物越來越多,當時又沒有較好的儲藏設備和處所,被雨淋受潮的機會是很多的,於是穀物就會發芽。在穀物生長的過程中,便自發地產生出糖化酵素而使穀物中的澱粉水解生成麥芽糖以作為谷芽生長和生根的營養。當時的人們如果不捨得丟棄這種發芽的穀物,仍然取來加工、炊煮食用,就會發現它們變得香甜,更加可口,這就是說,嘗到了麥芽糖的味道。於是人們便會逐步總結經驗,慢慢優選出了谷芽(葯),風干後磨碎製成「曲」,像酒麴那樣,用它來糖化各種蒸煮熟的稻米、大小麥、黃米、高粱、糯米等,再經過濾、煎熬就會得到含有豐富麥芽糖的糖食了。這種糖食最初叫做「餳」或「飴」。這個餳字初時讀如「唐」,漢時則讀如「洋」,其後又改餳聲從唐,寫為醣,或從米為糖,即成為現在的「糖」字了。山從有關的各種文字,可以推斷知,約在公元前1000年,即周代甚至殷代時大概就已經出現了制餳的加工製作工藝了,例如戰國時成書的《書經·尚書》中的「洪範章」里就已有「稼穡作甘」的話,意思就是耕作收獲的穀物可製作出味甜的餳。

㈩ 誰發明了糖精

法利德別爾格。

1879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生Constantin Fahlberg正在繼續其甲苯系列衍生物合成研究。一天午餐時候,他發現手中的麵包格外的甜,於是邊對合成的系列甲苯化合物進行分析,最後發現了糖精。

這個偶然的發現給法利德別爾格開辟了一條通向新的發明的道路。從此,他集中全部精力,一心去研究這個煤焦油中提取出來的物質。

他從又黑、又粘、又臭的煤焦油中提煉出甲苯,經過硫酸磺化、五氯化磷和氨處理後,再用高錳酸鉀氧化,最後經過結晶、脫水而得到了一種特別甜的白色結晶體。他把它叫做「糖精」,並測出它比蔗糖要甜300~500倍。

法利德別爾格立即宣布了他的發明,並在美國獲得了專利。1886年,這位化學家遷居德國,並在那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從煤焦油中提煉糖精的工廠。糖精就此開始闖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

(10)糖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理化性質:

它為白色結晶性粉末,難溶於水。其甜度為蔗糖之300~500倍,不含卡路里,吃起來會有輕微的苦味和金屬味殘留在舌頭上。其鈉鹽易溶於水。

LD50為5000~8000mg/kg;每日攝取安全容許量(ADI)為0~2.5mg/kg。糖精可由鄰磺酸基苯甲酸與氨反應製得。主要用於食品工業,可用於牙膏、香煙及化妝品中。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糖精及其鹽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應用:

用作厭氧膠的固化促進劑和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助促進劑。還用於配製復合型氧化還原引發劑,例如叔丁基過氧化氫/正丁胺/糖精。

閱讀全文

與糖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