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泥是誰發明的

泥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1 02:51:25

⑴ 水泥最早是誰發明和使用的

1756年,英國工程來師J.斯米源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制;用於水下建築的砌築砂漿,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這個重要的發現為近代水泥的研製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水泥: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cement一詞由拉丁文caementum發展而來,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早期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建築、水利、國防等工程。

⑵ 水泥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824年。

1824年,英國建築工人約瑟夫·阿斯譜丁(Joseph Aspdin)發明了水泥並取得了波特回蘭水泥的專利權。他用石灰答石和粘土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在類似於燒石灰的立窯內煅燒成熟料,再經磨細製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後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於建築的石頭相似,被命名為波特蘭水泥。它具有優良的建築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2)泥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水泥最早的發現過程:

1756年,英國工程師J.斯米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制;用於水下建築的砌築砂漿,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這個重要的發現為近代水泥的研製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早期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建築、水利、國防等工程。

⑶ 陶泥誰發明的

通俗地講: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包括的范圍較廣,有些能耐水,有些並能耐酸.廣泛應用於建築,化工,電力,機械等工業及日用裝飾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依陶瓷製造的工藝方法製成的製品,也叫做陶瓷,如塊滑石瓷,金屬陶瓷,電容器陶瓷,磁性瓷等.廣泛應用於無線電,原子能,火箭,半導體等工業.目前,將所有陶瓷製品通稱為"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
陶器和瓷器是人們經常接觸的日用品,有時從表面看來很相似,但是,它們畢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燒制陶器的溫度大體在900-1050℃之間.若溫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燒壞變形.陶器的胎體質地比較疏鬆,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較強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無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溫釉.
我國燒制陶器的歷史約有1萬年之久.原始社會製造陶器,開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製成一定器形,後來發展為將陶土搓成粗細一樣的泥條,再把泥條盤築成一定器形,將其內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會階段出現了輪製法.進入封建社會後,又發明了模製法,即將陶泥填入模中,脫出器物的全形.人們推測,最原始的燒制方法是堆燒法,把曬乾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燒.在六七千年前,開始使用陶窯燒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據陶器的顏色,把陶器分為紅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繪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紅陶是原始社會最常見的一種陶器,它的顏色有如紅磚色.這是在燒窯時,充分供應氣體,形成氧化氣氛,使陶土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便呈現出紅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為灰色或灰黑色.這是在燒窯後期,控制火候,形成還原氣氛,由於窯中缺少氧氣,陶土中鐵的氧化物轉化為二價鐵,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見,一般都比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窯前,在陶坯上進行彩繪,燒後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盆即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這是新石器時代後期才有的,主要是因為陶土中氧化鐵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擾便呈現白色了.
彩繪陶也是帶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區別是陶器燒成後再著色.由於顏色沒有經過焙燒,與坯體粘結不牢,很容易脫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馬俑就屬於彩繪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見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這是在焙燒後期用濃煙熏翳,使煙中的碳微粒滲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現黑色.黑陶製品中有的壁像蛋殼一樣薄,被稱為「蛋殼陶」,十分珍貴.

⑷ 水泥是誰發明的

1824年英國工程師阿斯普丁(AsPdih)獲得第一份水泥專利標志著水泥的發明。水泥的發明為建築工程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
礎,使其由陸地工程發展到水中、地下工程一。水泥發明至今已有一
百多年的歷史,它始終是用途最廣、用量最多的一種膠凝材料。
膠凝材料是指在建築工程中能將散粒材料(如砂、石)或塊狀
材料(如磚、瓷磚等)膠結成一個整體的材料。
水泥呈粉末狀,與水混合後,經過物理化學過程能由可塑性漿
體變成堅硬的石狀體,並能將散粒材料膠結成為整體,是一種良好
o
的礦物膠凝材料。水泥不僅能在空氣中硬化,還能更好地在水中硬
化,保持並發展強度,所以水泥屬於水硬性膠凝材料,它可以用於
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
為了適應不同建築工程的需要,水泥品種不斷增加,已達200多種。因此水泥常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分類。
(1)按照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物質分:硅酸鹽類水泥(主要水硬
性物質是硅酸鈣)、鋁酸鹽類水泥(主要水硬性物質是鋁酸鈣)、硫
鋁酸鹽水泥(主要水硬性物質是硫鋁酸鈣)等。因為它們的水硬性
物質不同,它們的性質也各異,如鋁酸鹽類水泥凝結速度快。早期
強度高,耐熱性能好而且耐硫酸鹽腐蝕;硫鋁酸鹽水泥硬化後體積
會膨脹等。
(2)按照水泥的用途分為:通用水泥(用於一般的建築工程,主
要是硅酸鹽類的五種水泥)、專用水泥(是指適應於專門用途的水
泥,有大壩水泥、油井水泥、砌築水泥等》特種水泥(具有比較突出的某種性能的水泥,如膨脹水泥、低熱水泥、彩色水泥、白水泥等)。
在諸多的水泥品種中,硅酸鹽類水泥是最基本且用量最多的
一類水泥,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中也常用到這類水泥。此外,裝修
中還用到的是白水泥和彩色水泥。

⑸ 混凝土最早由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混凝土最早由英國人亞斯普丁發明的。

英國人亞斯普丁發明"波蘭特水泥",

法國人莫尼埃取得了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專利。

1865年的一天,法國園藝師莫尼埃在觀察植物的根系時,發現植物根系在松軟的土壤里互相交叉、盤根錯節,形成一種網狀結構,從而把土壤抱成了團。

莫尼埃從植物根系的這個現象中得到啟示:如果在做水泥花壇時,在混凝土裡面先加上一些網狀的鐵絲,不就可以使建成的花壇抗拉強度增加、更加結實了嗎?於是他馬上開始動手試驗,效果很好。

鋼筋混凝土就這樣被發明了,並且一直到現在還是建築業中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建築材料。

(5)泥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考古人員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製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

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

5000年前的凌家灘人不是只會簡單的搭建屋舍,事實證明,當時的凌家灘人已懂得「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這和如今的鋼筋混凝土非常相似。

工作人員說,原始先民要用經過火燒過土作為房基槽與牆體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內用木棍作為牆體的支撐柱,然後填埋紅燒的土塊,並在牆體兩側表面敷上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還可能用蘆葦桿加固。

1900年,萬國博覽會上展示了鋼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法國工程師艾納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看到莫尼爾用鐵絲網和混凝土製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後,受到啟發,於是設法把這種材料應用於房屋建築上。

1879年,他開始製造鋼筋混凝土樓板,以後發展為整套建築使用由鋼筋箍和縱向桿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梁。僅幾年後,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樓時採用了經過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鋼筋混凝土主柱、橫梁和樓板。

1884年德國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爾的專利,進行了第一批鋼筋混凝土的科學實驗,研究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耐火能力。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

1887年德國工程師科倫首先發表了鋼筋混凝土的計算方法;英國人威爾森申請了鋼筋混凝土板專利;美國人海厄特對混凝土橫梁進行了實驗。

1895年——1900年,法國用鋼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橋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發表了著名的計算混凝土強度的水灰比理論。鋼筋混凝土開始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景觀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

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見無機膠凝材料)。

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

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

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⑹ 水泥的發明者是誰

水泥的發明者復是英國工程師J.斯米制頓。1756年,英國工程師J.斯米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制;用於水下建築的砌築砂漿,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

1796年,英國人J.帕克用泥灰岩燒制出了一種水泥,外觀呈棕色,很像古羅馬時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為羅馬水泥。因為它是採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經配料直接燒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別適用於與水接觸的工程。

(6)泥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水泥的分類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築工程通常採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2007規定的六大類水泥,即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

(2)專用水泥:專門用途的水泥。如:G級油井水泥,道路硅酸鹽水泥。

(3)特性水泥:某種性能比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膨脹硫鋁酸鹽水泥、磷鋁酸鹽水泥和磷酸鹽水泥。

⑺ 水泥是誰發明的

↗. Aspdin)獲得英國第5022號的「波特蘭水泥」專利證書,從而一舉成為流芳百世的水泥發明人。 他的專利證書上敘述的「波特蘭水泥」製造方法是:「把石灰石搗成細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摻水後以人工或機械攪和均勻成泥漿。置泥漿於盤上,加熱乾燥。將乾料打擊成塊,然後裝入石灰窯煅燒,燒至石灰石內碳酸氣完全逸出。煅燒後的燒塊在將其冷卻和打碎磨細,製成水泥。使用水泥時加入少量水分,拌和成適當稠度的砂漿,可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工作場合。」 該水泥水化硬化後的顏色類似英國波特蘭地區建築用石料的顏色,所以被稱為「波特蘭水泥」。

⑻ 橡皮泥是誰發明的

橡皮泥 發明者:Kutol Procts公司。 橡皮泥最初設計目的是作為清潔產品。它第一次進入市場的形象是作為骯臟壁紙的清潔物。這一發現拯救了即將破產的Kutol Procts公司,這並不是因為它的清潔效果有多麼好,而是因為小學生們開始用它製作聖誕裝飾物。

⑼ 發明水晶泥的人是誰

只是知道彩色水晶泥外觀晶瑩透明酷似水晶珠,它的主要成份是一種海藻酸納添加劑,還有氯化鈣、防腐劑、各色彩顏料粉劑。可以嘗試用於植物栽種。

閱讀全文

與泥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