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周和東周時期。都城都建在了哪裡
西周都城:鎬京(宗周),洛邑(成周)
東周都城:雒邑(成周)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1)創造家鄉都城擴展閱讀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
豐京和鎬京一起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稱宗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參考資料:網路-周朝
❷ 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建中都城
因為群臣激烈反對。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一度想以故鄉鳳陽作為中都,於是在鳳陽大肆營造宮室,雕龍畫鳳,一切堪稱精美。從現今中都鳳陽故宮遺存還可看出當年華麗程度。在營建鳳陽中都的同時,也開始為朱元璋父母營造明皇陵。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不想此舉遭到群臣反對,緣由大略是:鳳陽並不適合作為都城,不能因為是皇上您的故鄉就執意勉強為之。此外,營造如此奢靡、耗費巨大的工程,和元末勞民傷財驕奢淫逸行徑一樣,群臣的意見猶如當頭棒喝,把朱元璋敲醒了,遂停建中都,開始著力營建南京城。
(2)創造家鄉都城擴展閱讀:
有了鳳陽的前車之鑒,朱元璋下令營建南京城之原則就是不求華麗,但求堅固。事實上也做到了,南京城牆歷經600多年風雨,甚至在日軍炮火下依然頑強挺立。
由此可見,中都鳳陽與南都南京兩者營造思路完全不同:中都鳳陽以奢侈華麗為目的,南京以堅固簡朴為主旨。原本准備營建中都的那些材料,大多被運往明皇陵繼續使用了。所以在洪武十四年
(1381)前後動工的明孝陵,往往只有比較簡單的卷草紋等圖案,和中都的精雕細刻形成鮮明對比。
❸ 周朝的都城在哪裡
一、先王時期
1、豳地。今中國陝西省彬縣,旬邑縣西南一帶。後稷的兒子不窋晚年,因為夏朝不注重農業生產,不窋丟失官職,來到此地創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公劉的兒子慶節時,在豳地建國。
選擇原因:
(1)政治上「三不管」的地界。夏朝與西戎的邊界處。
(2)當地相對穩定,沒有太多的軍事行動。夏朝末年,商朝在東部崛起,在吞並周邊小國之後,揮師西向,中原地區戰火紛飛,西部相對穩定。
(3)要有一定的農業生產基礎,容易接受農耕文明,與周先祖們的農業技術相匹配。
(4)但當地多山地,土壤不夠肥沃,沒有險要的大山或大河,基本上無險可守,不適合長遠的發展。
2、岐下。今中國陝西寶雞的東北部,古公亶父時期遷都到岐下。
遷都原因:
(1)為了避免戎狄的騷擾,也為了國家長遠的發展。
(2)戎狄要攻打的時候會比較困難,且遠離商朝的核心勢力范圍,適合發展階段建都。
(3)岐下與西安同處於關中地帶,而西安則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國十六朝古都。當地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地勢險要。
二、西周時期
1、豐。今西安西南,周文王時期遷都到豐。
遷都原因:經過多代人的努力,周朝國力強盛,周文王伐犬戎和密須解除了周朝北部和西部的威脅;伐耆國(黎)和邘實際上是構成了對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脅;伐崇侯虎,加強對關中地區的管理;之後再次遷都到豐(今西安西南),加強對關中地帶的控制,也是為未來攻打商朝做好准備。西周時期,周朝的都城都在豐。
三、東周時期
1、洛邑,今河南洛陽
遷都原因:周武王時期做測量,周成王時期,周公營造洛邑,但一直沒有遷都。一直到周平王時期,申國聯合申國、西戎和犬戎,在驪山腳下殺死周幽王,關中地帶都被西戎和犬戎佔領,周平王為了避免犬戎的侵擾,遷都洛邑。
洛陽雖然處於中國的中心位置,方便管理,但沒有天險可守,實在不適合建都,東周一路衰敗下去了。
2、西周(地名,具體在今天的哪個位置,沒查到相關資料)
周赧王時期,東西周各自為政,周赧王把國度遷到了西周。之前是東西周都在洛邑。
3、狐(地名,具體在今天的哪個位置,沒查到相關資料)
秦國攻打西周,西周君舉國投降,秦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寶器物,把西周公遷到狐,但狐已經算不得周朝的國度了,僅作為補充資料了解歷史吧。
❹ 明朝的三個都城分別是哪裡
明朝的三個都城分別是北都北京、南都應天和中都鳳陽。明太祖朱元璋佔領了應天之後,向西討伐陳友諒,向東擊敗了張士誠,徹底站穩了腳跟。應天可謂是朱元璋的崛起之地,但是朱元璋打下江山後,想要定都他的故鄉,安徽鳳陽。
❺ 中國歷史上各朝創立的大致時間,人物都城名稱以及推行的制度與創造發明
中國歷史上各朝創立的大致時間,人物都城名稱以及推行的制度與創造發明?
中國歷史上各朝創立的大致時間,人物都城名稱以及推行的制度與創造發明?
中國歷史上各朝創立的大致時間,人物都城名稱以及推行的制度與創造發明?
中國歷史上各朝創立的大致時間,人物都城名稱以及推行的制度與創造發明?
❻ 手抄報愛家鄉創文明出自邯鄲的成語故事
詞目
邯鄲學步
發音 hán dān xué bù
釋義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邯鄲學步的故事
示例 寫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樣會像邯鄲學步一樣,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
近義詞 鸚鵡學舌 東施效顰 數典忘祖
反義詞 標新立異 獨辟蹊徑
❼ 遼建立概況(時間 人物 都城)
遼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公元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改國號為「遼」 。983年曾復更名「大契丹」,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恢復國號「遼」。1125年為金國所滅 。
❽ 各朝代的建立者,都城和都城在如今的地名。
夏:禹建立(一說他的兒子啟),定都陽耀(今河南登封郜城)
商:湯建立,建都亳(今河南商丘),盤庚時遷都殷(今河南安陽)
周:西周:姬發建立,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
東周:平王將都城遷往絡邑(今河南洛陽)
秦:嬴政建立,建都咸陽(今陝西咸陽)
漢:西漢:劉邦建立,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東漢:劉秀建立,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三國:魏:曹丕建立,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蜀:劉備建立,定都成都(今四川成都)
吳:孫權建立,定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晉:西晉:司馬炎建立,建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東晉,司馬睿建立,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北朝:南朝:宋:劉裕建立,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齊:蕭道成建立,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梁:蕭衍建立,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陳:陳霸先建立,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北朝:北魏:拓跛 王圭 建立
北齊:高洋建立,定都鄴城(今河北臨漳)
北周:宇文覺建立,,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隋:楊堅建立,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唐:李淵建立,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五代:(略)
宋:北宋:趙匡胤建立,定都汴梁(今河南開封)
南宋:趙構建立,定都應天(今河南商丘)
遼、金:略
元:完顏阿骨打建立,定都燕京(今北京)
明:朱元璋建立,定都南京,後改定北京
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1644年入關,定都北京
❾ 元昊建立什麼多少年建立的都城是什麼
李元昊(1003年-1048年),別名曩霄,小字嵬理,黨項族人,西夏開國皇帝。祖籍銀州(今陝西榆林米脂縣)。
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之後,遠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時因功再次被賜李姓。李元昊繼西平王之位後,棄李姓,自稱嵬名氏。
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修建宮殿,設立文武兩班官員,創造西夏文,並頒布禿發令。先後派遣軍隊攻擊並佔領了瓜州、沙州(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
李元昊建國後,西夏與宋朝的外交關系正式破裂。在此後的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中,西夏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河曲之戰中擊敗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李元昊為子寧林格所弒,謚號武烈皇帝,廟號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