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能力、智力、創造力三者的關系。
創造力來與智力的關系:推孟、吉源爾福特、托蘭斯等人分別做過大規模的研究得出如下結果:
⑴低智力者難以有創造性。
⑵創造力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間;⑶智力高的人未必都有高創造力。
所得結論:智力是創造力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至於創造力與能力之間的關系沒有相關專業的表述,我們大多數認為創造力是能力的一個表現方面。
② 有人說:創意來源於富有創造力的頭腦。請運用哲學道理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
1.該觀點合理,創意離不開人腦。2.從意識的生理基礎上看,意識是人腦專的技能……沒有人腦就沒有意屬識的產生。3.意識來源於客觀存在……(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是指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中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③ 什麼的腦袋
腦袋,學名: Mr.Dr、腦。人腦是從低等動物的原始神經組織經過長期的演化歷程發展而來的。人腦達到高度的發展,主要在於大腦兩半球的不斷擴大和復雜化。大腦兩半球的表面積擴大到一定程度,由於顱腔容量的限制而出現溝、回,並逐漸增加其數目。
大腦兩半球主要由灰質表層、白質和皮下神經節,即大腦皮質、神經纖維髓質和基底神經節組成。由聯合神經纖維(主要是胼胝體)聯結在一起的大腦兩半球劃分為額葉、頂葉、枕葉與顳葉,而且它們各有一定的機能分工。
腦的基本構成單位是神經細胞(神經元)和膠質細胞。人腦的神經元數約達1011(正負10倍)。大腦皮質(亦稱皮層)的神經元約為140億,一般是6層的結構模式。
其中,感知從外周傳來刺激的細胞主要位於第4層;實現加工和將興奮由一個皮質區傳遞給另一皮質區的細胞,多半在第2層和第3層;把傳出沖動引向外周的細胞主要在第 5層。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以電的和化學的方式相互傳遞信息。
每一個神經元通常擁有幾百個以至幾千個突觸聯結,人腦的全部突觸數約達1015之多。突觸的聯結型式是復雜多樣的,整個腦是通過這種聯結而組成的一個巨大的自調控、自組織、自學習的神經網路系統。
(3)腦袋的創造力擴展閱讀:
腦電波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知道,人腦工作時會產生自己的腦電波,可用電子掃描儀檢測出,至少有四個重要的波段。經過研究證實大腦在至少有四個不同的腦電波。
一、「α」(阿爾法)腦電波,其頻率為8-12Hz(赫茲)。
當大腦處於完全放鬆的精神狀態下,或是在心神專注的時候出現的腦電波。在「放鬆活躍」狀態時,當代一些流行的「快速學習」技巧,就是基於「巴洛克」音樂背景下的訓練方法,聽著能震撼意識的音樂,音樂能讓我的大腦更加集中注意力,思維反應也更加活躍,思索問題得出的答案也更快,條理清晰,不容易出錯。就是許多巴洛克音樂作品的速度(即每分鍾60-70拍),與大腦處於「放鬆性警覺」狀態下「波長」是相似的。如果在那種音樂的伴奏下將信息讀出,信息就『飄進了潛意識』。
二、「β」(貝塔)腦電波,其頻率為14—100Hz。
這種腦電波反映的是人類在一種通常的、日常的清醒狀態下的腦電波情況。它是一般清醒狀態下大腦的搏動狀況,在這種狀態下,你和我就會出現邏輯思維、分析以及有意識的活動。當你睜著雙眼,目光盯著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或者你在執行專門任務,比如解決問題和談話。你頭腦警覺、注意力集中、行動有效。但可能還有點情緒波動或焦慮不安,這就是典型的β腦波狀態的人有時的反映,說出現煩惱、氣憤、恐懼、惱火、緊張以及興奮狀態。
有的神經科學家進一步將腦波分成不同等級。有12-16Hz;還有高波(16-32Hz);K復合波(33-35Hz);以及超高級β波(35-150Hz)。K復合波僅僅呈短期、迸發式出現,在此情況下你可能會找到高創造力與洞察力的焦點。出現超高級β波時,你會有種超脫體外的感覺
三、「θ」(西塔)腦電波,其頻率4-8Hz。
這個階段的腦電波為人的睡眠的初期階段。即當你開始感覺睡意朦朧時——介於全醒與全睡之間的過渡區域——你的腦電波就變成以4~8Hz的速度運動。
四、δ」(得爾塔)腦電波,其頻率為0.5-4Hz。
它為人的深度睡眠階段的腦電波。當你完全進入深睡時,你的大腦就以0.5~4HZ運動,即δ波。你的呼吸深入、心跳慢、血壓和體溫下降。
④ 為什麼我腦袋有很多創意出現 而且有很多大膽 想法 我能感覺到 我那種想法一定會成功
網上有太多買點子的,把你的點子賣給別人吧。一樣能成功,先找好伯樂吧。
⑤ 請你嘗試深思和挖掘自己頭腦中對創造、創造力或創新的理解與洞見,盡量用新穎方式回答
想嘗試深思和挖掘自己頭腦中對創造、
創造力或創新的理解與洞見,
那就應該先好好的讀書,多學一些新的知識,
同時也能夠在網上吸取很多人的新的見解,
自己還要獨立思考,有所創造
⑥ UI設計需要極強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嗎我的腦袋感覺不太有創造力
哈哈,不要太擔心,加油
⑦ 2、人的創造力是怎樣產生的
1機會
例如:被蘋果砸到腦袋
2堅持
例如:所有有創造力的人都是最好的例子!
⑧ 如何讓自己的腦袋、思想更有創造性、創新性
給你推薦一本非常好的文章:《下級創新:走出定勢思維的誤區》,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291719.html?from=like
節選:
第一頁。。。 創新是對傳統的突破與發展,思維創新是對模式化的思維形式的否定。在現實中,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刻使用的都是傳統的思維方式,比如問「8」的一半是幾,人們多半回答是4。這種在慣性軌道上思考的形式,我們叫它「思維定勢」(也叫思維的慣常定勢)。所謂思維定勢,就是。過去的思維影響當前的思維」。
思維定勢對我們思考問題是有好處的,它能使思維者省去許多摸索、試探的思考步驟,不走或少走彎路,大大縮短思考的時間,提高思考的效率;還能使思考者在思考過程中感到駕輕就熟,輕松愉快。但思維定勢卻不利於創新思考。換句話說,定勢思維(慣常思維)是創新思維的誤區,下級要學會創新思維,必須首先走出定勢思維的誤區。比如「8的一半是幾」用創新思維的方式則可回答為0或3(橫切或縱切)。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說:「妨礙人們學習的最大啄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⑨ 腦袋裡面空空的 曾經的創造性思維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都沒有了
各種思維和智力復的發展不制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有起有伏的波浪式或螺旋式發展模式的!每個人的思維能力都會有好、壞的時候,現在不好,不等於過段時間也不好。不好的時候學會積極閱讀思考、積累和醞釀各種相關知識,等到時機成熟了、積累豐富了,又會迎來新一輪的思維能力的狂飆期了!
⑩ 腦門大聰明有科學依據嗎
在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誇小孩腦袋大,長大以後肯定很聰明,人們聽了心裡都很覺得很高興,但是這個說法真的可靠嗎?人們口中所說的聰明也就是智力高,能力強。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抽象概括力,創造力等都屬於能力,其中抽象概括力是最重要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聰明了。德國解剖學家弗雷德里克·泰德曼說過:「毫無疑問,一個人頭腦的大小與他所能擁有的精神能量大小之間有一定關系」。之後,很多科學家對泰德曼的觀點是否正確做過很多研究,大部分研究都是針對腦袋大小與智力高低的關系進行研究的。最後得出了,普遍來講,腦袋大的人智商會比較高的說法。
但是又經過很多研究發現表明,人類從遠古時代到今日,人類的腦容量大小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卻智商越來越高了,成為了地球的最高統治者。卡爾文在《人類心智的進化:冰川時期出現的高級智力功能》的論文中認為,是人類大腦中各部分的通信聯系和協調運作使得智力有顯著進步,而不是腦容量。從各位科學家的角度來說,智力高的人大部分擁有一個比較大的腦袋,也就是腦容量比較大,為其智力的開發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可能性;而有些腦袋大的人不聰明的原因是沒有好好地開發「大腦袋」。
也可以說是,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很多平時成績一般般的學生,突然在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試中,成為了一匹黑馬,這就是潛力。只有大家想不到,沒有大家做不到的。所以多動腦子、多思考問題,智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開發,人就會變得聰明些,不然,聰明的腦袋由於缺少思考就會變成的平庸甚至愚笨。
成績不好的孩子,總是被老師說要多動腦子,多思考,腦子才會靈活,不會生銹。越是懶得用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懶惰的,變得不靈活,觀查力低,可能也會導致情商低。懶於用腦子思考,腦子也就會放棄思考。在中國,有些老年人會得老年痴呆症的原因也跟腦子靈不靈活有很大關系,人到老年也可以適當打打牌,靈活一下腦子,不讓腦子退化。所以是聰明還是不聰明更加取決於個人努力,而取決於腦袋的大小的可能性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