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硫酸是誰發明的

硫酸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0 23:26:15

❶ 王水是何物,還有硫酸是誰發現的

王水,又稱王酸、硝基鹽酸,是一種腐蝕性非常強、冒黃色煙的液體,是硝酸和鹽酸組成的混合物,其中混合比例為1:3(體積比),這也是它的名字的來源。具有比濃硝酸或濃鹽酸更為強烈的腐蝕作用,是少數能夠溶解金和鉑的物質之一。不過一些非常惰性的金屬如鉭、銠、釕、鋨、銥、鈦等則不受王水腐蝕。

❷ 硫酸在中國古代是怎麼製造的

中國煉丹術士採用蒸餾膽礬的方式獲得硫酸,阿拉伯煉金術士,則採用將硝石和綠礬混合在一起蒸餾,再將得到的氣體(SO3)溶於水,得到硫酸

❸ 濃硫酸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工業上製造硫酸有兩種方法:一種叫做接觸法,一種叫做鉛室法。鉛室法的硫酸濃度低而且往往含有很多雜質,用途受到限制,已逐步被淘汰,目前應用最多的為接觸法。

接觸法原理是由於二氧化硫和氧氣是在催化劑的表面接觸時起反應轉化成三氧化硫,進而製得硫酸,一般的主要原料是硫鐵礦。接觸法製造硫酸的主要過程有:

1、造氣階段(二氧化硫的製造),反應裝置為沸騰爐,硫鐵礦在沸騰爐里燃燒時,就有二氧化硫氣體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FeS2+11O2=2Fe2O3+8SO2

2、接觸氧化階段,反應裝置為接觸室,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S02+O2=(釩催化劑)500度=2S03

3、三氧化硫的吸收階段,反應裝置為吸收塔,化學式為:

SO3+H2O=H2SO4

(3)硫酸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濃硫酸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礦物酸。在常壓下,沸騰的濃硫酸可以腐蝕除銥和釕之外所有金屬(甚至包括金和鉑),其可以腐蝕的金屬單質種類的數量甚至超過了王水。硫酸在濃度高時具有強氧化性,這是它與稀硫酸最大的區別之一。同時它還具有脫水性,難揮發性,酸性,吸水性等。

濃硫酸使用儲存注意事項:

1、濃硫酸一般不要大量儲存,必要的少量儲存由專人保管,儲存環境溫度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

2、濃硫酸存在密閉容器中,置於涼爽、乾燥、通風處,避免接觸氯酸鹽、鉻酸鹽、碳化物、雷酸鹽、硝酸鹽,金屬粉未。

3、防水,避免光照;儲存區地面應為耐酸、耐腐蝕的堅固水泥地面,嚴禁煙火。 

4、儲存處應使用防爆類電器設備。

5、禁用金屬容器儲存

6、稀釋或制備溶液時,必須在不斷攪拌下將硫酸順著容器內壁緩慢加入水中,禁止將水加入濃硫酸中,以免沸騰和飛濺。

❹ 最早的硫酸是用來干什麼

戰爭啊

❺ 硫酸最早在哪個國家發現

硫酸發現於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丹家賈比爾通過干餾硫酸亞鐵晶體得到硫酸。

在古代中國,稀硫酸被稱為綠礬油。 在公元650~683年(唐高宗時),煉丹家孤剛子在其所著《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就記載著「煉石膽取精華法」,即干餾石膽(膽礬)而獲得硫酸。若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則為:

CuSO4·5H2O=加熱=CuSO4+5H2O

CuSO4==高溫==CuO+SO3↑

SO3+H2O=H2SO4

至於用硫磺燃燒(通過鉛室法)制硫酸,則是17世紀以後的事,而用接觸法制硫酸則更是19世紀以後才出現的。

❻ 有關於硫酸的發現

漢晉南北朝是煉丹術的發展時期。東漢末魏伯陽撰《參同契》,總結了已往的煉丹成就。如關於黃金的化學穩定性,水銀易揮發、又易與硫黃化合,胡粉(鉛粉)遇碳 (C)可還原為鉛等。從世界化學史上來看,魏伯陽實為世界上最早的煉丹家。約與葛洪同時的煉丹家狐丘,其「九轉鉛丹法」是製取鉛丹(Pb3O4)的最早文獻,也是認識和實現化學上可逆反應的創舉。他的「煉石膽取精華法」,用干餾法從石膽CuNSO4·5H2O)中提取硫酸(H2SO4),比8世紀阿拉伯國家製取硫酸要早五六百年。東晉道士葛洪的煉丹成就,集中反映在《抱朴子內篇》中。他總結了水法煉丹中金屬間的置換現象;記載了從砷化合物中提煉單質砷的方法。雖然他未能對此生成物作出有關形質的描述,但他 的方法確比西方國家一致公認的最早發明家13世紀的日耳曼煉金家馬格魯斯要早九百年。

❼ 誰知道硫酸工業的發展歷史

硫酸工業已有 200多年的歷史。早期的硫酸生產採用硝化法,此法按主體設備的演變又有鉛室法和塔式法之分。19世紀後期,接觸法獲得工業應用,目前已成為生產硫酸的主要方法。
早期的硫酸生產 15世紀後半葉,B.瓦倫丁在其著作中,先後提到將綠礬與砂共熱,以及將硫磺與硝石混合物焚燃的兩種製取硫酸的方法。約1740年,英國人J.沃德首先使用玻璃器皿從事硫酸生產,器皿的容積達300l。在器皿中間歇地焚燃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與氧、水反應生成硫酸,此即硝化法制硫酸的先導。
硝化法的興衰 1746年,英國人J.羅巴克在伯明翰建成一座6ft(lft=0.3048m)見方的鉛室,這是世界上第一座鉛室法生產硫酸的工廠。1805年前後,首次出現在鉛室之外設置燃燒爐焚燃硫磺和硝石,使鉛室法實現了連續作業。1827年,著名的法國科學家J.-L.蓋-呂薩克建議在鉛室之後設置吸硝塔,用鉛室產品(65%H2SO4)吸收廢氣中的氮氧化物。1859年,英國人J.格洛弗又在鉛室之前增設脫硝塔,成功地從含硝硫酸中充分脫除氮氧化物,並使出塔的產品濃度達76%H2SO4。這兩項發明的結合,實現了氮氧化物的循環利用,使鉛室法工藝得以基本完善。
18世紀後半期,紡織工業取得重大的技術進步,硫酸被用於亞麻織品的漂白、棉織品的酸化和毛織品的染色。呂布蘭法的成功,又需大量地從硫酸和食鹽製取硫酸鈉。迅速增長的需求為初興的硫酸工業開拓了順利發展的道路。

❽ 硫酸在什麼時候出現的

一種最原始的硫酸製作方法是用中葯「綠礬」(硫酸亞鐵)放入陶制坩鍋高溫煅燒,分解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再用蒸餾設備收集起來,使三氧化硫與水蒸汽結合冷凝,在實驗了幾次之後,便得到一種相對較純的濃硫酸。這是8世紀時中國煉丹家發明的,比西方早了大約700年.

❾ 硫酸制備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嗎

現代製造硫酸的工藝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

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 多年前,我國發明了 製取硫酸的工藝。「煉石膽取精華法」,是用干餾法從石膽(CuSO4·5H2O)中提取硫酸的世界最早記錄,它比8世紀阿拉伯煉金家提出加熱礬,可蒸餾出「礬精」(硫酸),要早五六百年。

❿ 硫酸在中國古代是怎麼製造的

硫酸這種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始於8世紀,我們中國道士卻是拿來煉丹,生產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綠礬(硫酸亞鐵)為原料,放在蒸餾釜中煅燒而製得硫酸.古代煉丹士稱硫酸為」綠礬油」就是由這種方法而得名.生產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綠礬(FeSO4·7H2O)為原料,放在蒸餾釜中煅燒而製得硫酸.在煅燒過程中,綠礬發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三氧化硫與水蒸氣同時冷凝,便可得到硫酸.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 在18世紀40年代以前,這種方法為不少地方所採用.古代稱硫酸為「綠礬油」就是由於採用了這種方法的緣故.

閱讀全文

與硫酸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