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塑料的意義

發明塑料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8-10 23:03:47

A. 發明塑料的人帶來什麼影響

塑料既可以帶來正面影響,也能帶來負面影響,塑料的發明是有兩面性的,塑料給人帶來了方便,它的成本很低,做手提帶或其他物品都很實惠,這是正面的。但也有負面,塑料埋在土裡很難腐爛,污染了環境。

B. 塑料最初的作用是製造什麼東西(第一樣東西)

一個攝影師在暗房裡的實驗導致了最初的塑料的產生。亞歷山大·帕克斯有許多愛好,攝影是其中之一。19世紀時,人們還不能夠像今天這樣購買現成的照相膠片和化學葯品,必須經常自己製作需要的東西。所以每個攝影師同時也必須是一個化學家。
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膠棉」,它是一種「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鹽纖維素溶液。當時它被用於把光敏的化學葯品粘在玻璃上,來製作類似於今天照相膠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紀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使他驚奇的是,混合後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鈕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上圖: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和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繼續發展帕克斯的成果並從中獲利就留給其他發明家去做了。約翰·韋斯利·海亞特這個來自紐約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這個機會,當時一家製造檯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亞特改進了製造工序,並且給了「帕克辛」一個新名稱—「賽璐珞」(假象牙—譯注)。他從檯球製造商那裡得到了一個現成的市場,並且不久後就用塑料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產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著火,這就限制了用它製造產品的范圍。第一個能成功地耐高溫的塑料是「貝克萊特」(即酚酣塑料—譯注)。利奧 ·貝克蘭德在1909年獲得了該項專利。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又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塑料製品色彩鮮艷,重量輕,不怕摔,經濟耐用,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也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然而,塑料的發明還不到100年,如果說當時人們為它們的誕生欣喜若狂,現在卻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充斥在生活中,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的東西而煞費苦心了。
塑料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石油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很難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目前,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O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全世界塑料年產量為1億噸,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中國的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到4O%,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油色污染」。
目前,很多國家都採取焚燒(熱能源再生)或再加工製造(製品再生)的辦法處理廢棄塑料。這兩種辦法使廢棄塑料得到再生利用,達到了節約資源的目的。但由於廢棄塑料在焚燒或再加工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污染環境,所以可以說廢棄塑料的處理至今仍是環保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一大難題

C. 塑料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又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塑料製品色彩鮮艷,重量輕,不怕摔,經濟耐用,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也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然而,塑料的發明還不到100年,如果說當時人們為它們的誕生欣喜若狂,現在卻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充斥在生活中,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的東西而煞費苦心了。

塑料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石油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很難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目前,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O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全世界塑料年產量為1億噸,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中國的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到4O%,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油色污染」。

目前,很多國家都採取焚燒(熱能源再生)或再加工製造(製品再生)的辦法處理廢棄塑料。這兩種辦法使廢棄塑料得到再生利用,達到了節約資源的目的。但由於廢棄塑料在焚燒或再加工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污染環境,所以可以說廢棄塑料的處理至今仍是環保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一大難題。

D. 塑料是誰發明的他的靈感來自何處

發明者:貝克蘭
靈感:由照相紙的苯酚和甲醛反應,發現黏糊的東西,裝置控制化學反應生成酚醛樹脂,得到硬塑料。
具體: 貝克蘭是個天才的發明家,他1889年開始到美國從事化學研究,為紐約一家攝影供應商工作,幾年後發明了Velox照相紙,這種相紙可以在燈光下而不是必須在陽光下才能顯影。
1893年,貝克蘭辭職創辦了Nepera化學公司,後來經過兩次談判,攝影器材商柯達以8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1500萬美元)的天價買斷了Velox照相紙的專利權
從1904年開始,貝克蘭開始研究苯酚和甲醛的反應。

盡管早在1872年,德國化學家拜爾就發現了這個反應能產生一些粘糊糊的東西,但拜爾的興趣在合成染料上,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後來的科學家也對這個反應進行過研究,但因為無法精確控制化學反應沒找到它的利用價值。

貝克蘭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發明了一種名叫貝克利澤(Bakelizer)的實驗裝置,可以精確調節加熱溫度和壓力,能有效控制化學反應。貝克蘭用這種裝置成功得到了酚醛樹脂,將其模壓後得到半透明的硬塑料,這種塑料不易燃燒,成型後不再熔化,也不能溶解到溶劑甚至是酸液中去。

他用自己的名字給這種新材料命名為貝克利特(bakelite),並於1907年7月14日注冊了貝克利特的專利。從這一天起,第一種合成塑料———酚醛塑料貝克利特誕生了。貝克利只比他的英國同行詹姆斯·斯溫伯恩爵士早一天遞交專利申請,否則英文里酚醛塑料可能要叫「斯溫伯萊特」了。酚醛樹脂以煤焦油為原料合成,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樹脂,向粉狀的酚醛樹脂中添加木屑混合均勻後在高溫高壓下模壓成型就得到了酚醛塑料。毫無疑問,它是人類所製造的第一種全合成材料,它的誕生標志著人類社會正式進入了塑料時代。它的發明被認為是20世紀的煉金術,它的發明人貝克蘭於1924年被選為美國化學學會會長,被1940年5月20日的《時代》周刊稱為「塑料之父」。

E. 塑料的發明曾稱20世紀人類的一大傑作,它具有什麼優點呢

【塑料與其它材料比較有如下的特性】

〈1〉 耐化學侵蝕
〈2〉 具光澤,部份透明或半透明
〈3〉 大部份為良好絕緣體
〈4〉 重量輕且堅固
〈5〉 加工容易可大量生產,價格便宜
〈6〉 用途廣泛、效用多、容易著色、部份耐高溫

塑料也區分為泛用性塑料及工程塑料,主要是用途的廣泛性來界定,如PE、PP價格便宜,可用在多種不同型態的機器上生產。工程塑料則價格較昂貴,但原料穩性及物理物性均好很多,一般而言,其同時具有剛性與韌性兩種特性。

塑料的優點

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蝕能力強,不與酸、鹼反應。
2、塑料製造成本低。
3、耐用、防水、質輕。
4、容易被塑製成不同形狀。
5、是良好的絕緣體。
6、塑料可以用於制備燃料油和燃料氣,這樣可以降低原油消耗。

塑料的缺點

1、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燒,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
3、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製成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F. 塑料的發明人是

塑料的發明人是帕克斯,在19世紀的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紐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6)發明塑料的意義擴展閱讀

塑料的鑒定方法

1、密度法:通過考查各種塑料的密度,用液體做介質看其沉浮現象,可粗略辨別塑料所屬大類,假設塑料放在水中可浮於水面,那麼可判定原料不是PVC。

2、燃燒法:通過燃燒塑料觀其火焰顏色以及燃燒時發出的氣味和煙霧,通常聚烯烴類原料燃燒火焰多為藍色或淡藍色,氣味比較溫和及淡、煙霧呈白色,而多數帶苯或氯的原料燃燒後易冒黑煙,且氣味濃烈,ABS就是了。另外,如PE、PP有滴燃現象,而PVC等則無滴燃,但有自熄現象。

3、光學法:通過觀察原料透明性進行鑒別,一般常用透明原料為:PS、PC、PMMA、AS;半透明原料為:PE、無規共聚PP、均聚PP、軟質PVC、透明ABS等,其它的原料基本不透明。

4、色辨法:不加助劑的原料,如果本身含有雙鍵,則顏色會顯略黃,如ABS,因有丁二烯共聚,聚合後聚合物中仍含有雙鍵,因此會顯略黃。

G.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此項發明具有什麼意義

塑料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非常多的問題。在人類越來越注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的情況下,新的塑料製造技術也應運而生。舊的塑料產品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油資源,在這種資源的儲備量本身已經十分匱乏的情況下,這樣的消耗無疑是非常可怕的。而新的仿生材料製造不需要利用原油資源,因此能夠減少這方面的消耗。而舊的塑料產品本身的特性也導致了它們會給自然環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一旦發生,未來將很難挽回。新的仿生材料實現了取之自然回歸自然,能夠最大程度降低環境面臨的壓力。新的塑料產品將擁有更加穩定的性質,更加適應人們多樣化的需求。該發明的意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概括。

一、節約石油資源

人類社會的發展一直沒能擺脫對於原油的依賴,人類可用的資源已經捉襟見肘。我國科學家進行的這項研究在保護原油方面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一旦最終成功對於人類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對於這種新的仿生材料你還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了解呢?

H. 塑料的發明

亞歷山大·帕克斯

一個攝影師在暗房裡的實驗導致了最初的塑料的產生。亞歷山大·帕克斯有許多愛好,攝影是其中之一。19世紀時,人們還不能夠像今天這樣購買現成的照相膠片和化學葯品,必須經常自己製作需要的東西。所以每個攝影師同時也必須是一個化學家。
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膠棉」,它是一種「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鹽纖維素溶液。當時它被用於把光敏的化學葯品粘在玻璃上,來製作類似於今天照相膠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紀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使他驚奇的是,混合後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鈕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上圖: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和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繼續發展帕克斯的成果並從中獲利就留給其他發明家去做了。約翰·韋斯利·海亞特這個來自紐約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這個機會,當時一家製造檯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亞特改進了製造工序,並且給了「帕克辛」一個新名稱—「賽璐珞」(假象牙—譯注)。他從檯球製造商那裡得到了一個現成的市場,並且不久後就用塑料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產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著火,這就限制了用它製造產品的范圍。第一個能成功地耐高溫的塑料是「貝克萊特」(即酚酣塑料—譯注)。利奧 ·貝克蘭德在1909年獲得了該項專利。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又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塑料製品色彩鮮艷,重量輕,不怕摔,經濟耐用,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也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然而,塑料的發明還不到100年,如果說當時人們為它們的誕生欣喜若狂,現在卻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充斥在生活中,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的東西而煞費苦心了。
塑料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石油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很難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目前,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O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全世界塑料年產量為1億噸,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中國的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到4O%,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油色污染」。
目前,很多國家都採取焚燒(熱能源再生)或再加工製造(製品再生)的辦法處理廢棄塑料。這兩種辦法使廢棄塑料得到再生利用,達到了節約資源的目的。但由於廢棄塑料在焚燒或再加工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污染環境,所以可以說廢棄塑料的處理至今仍是環保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一大難題

I. 塑料發明

塑料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polymer)},又可稱為高分子或巨分子(macromolecules),也是一般所俗稱的塑料(plastics)或樹脂內(resin),可容以自由改變形體樣式。是利用單體原料以合成或縮合反應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樹脂[2]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目前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聚物。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於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所謂塑料,其實它是合成樹脂中的一種,形狀跟天然樹脂中的松樹脂相似,但因又經過化學的力量來合成,而被稱之為塑料。

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時人列奧·亨德里克·貝克蘭,100年前的1907年7月14日,他注冊了酚醛塑料的專利。

閱讀全文

與發明塑料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