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關於創造的新聞

關於創造的新聞

發布時間:2021-08-10 21:51:11

Ⅰ 寫一則有關祖國建設新成就的新聞(短一些)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今日全線開通試運營,並創造中國乃至世界多項鐵路史上的紀錄。
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高原鐵路。
在這世界高原最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上,中國鐵路建設者破解並攻克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

三峽工程造福百姓
在世界能源日益緊缺、江河開發與保護備受重視的今天,三峽大壩橫空出世,再次顯現出決策者的高瞻遠矚。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到185米設計高程,主體工程提前9個月完工,這一跨越世紀、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偉大工程,開始顯現其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中新網4月4日電據東方早報消息,昨天下午,中國航天員系統的「掌門人」———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在上海參觀「神六實物展」時表示,目前航天員們正在進行「神七」出艙行走訓練。
相關航天專家介紹,「神七」的發射時間預計為2008年,與「神六」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出艙活動,包括行走、操作、擰螺釘、安裝設備等項目,均是為今後建立太空空間站作準備。 或者青藏鐵路創造中國乃至世界多項鐵路史紀錄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今日全線開通試運營,並創造中國乃至世界多項鐵路史上的紀錄。
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高原鐵路。
在這世界高原最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上,中國鐵路建設者破解並攻克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自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開工以來,鐵道部根據由北向南,逐步推進,分段建設,分段鋪軌的總體部署,二00一年在格爾木至望昆段展開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鐵路鋪架基地,凍土工程試驗段開始建設,首戰告捷;
二00二年展開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點工程施工,鋪軌到達望昆站,取得了重點突破;
二00三年展開唐古拉山越嶺地段「無人區」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橋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堅年喜獲全勝;
二00四年全線路基橋涵隧道基本完成,並在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結束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整體推進年再傳捷報;
二00五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鋪軌架梁全線貫通,全線決戰年勝券在握,為建設世界一流高原鐵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00六年三月一日,青藏鐵路貨物列車工程運營試驗時速目標達到每小時一百公里。五月一日旅客列車(不載客)工程運營試驗時速目標達到每小時一百公里,部分地段達到每小時一百二十公里。七月一日全線開通試運營時速線路要求凍土地段每小時一百公里,非凍土地段全部達到一百二十公里。
青藏鐵路總投資逾三百三十億元人民幣;全線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萬立方米,橋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萬延長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萬七千六百六十二橫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長米。
與此同時,青藏鐵路在凍土攻關、衛生保障、環境保護、質量保證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屢創佳績。
青藏鐵路七月一日投入試運行,屆時可望成為沿線基本實現「無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鐵路。
二OO八奧運會,「神七」問天.

三峽工程造福百姓
在世界能源日益緊缺、江河開發與保護備受重視的今天,三峽大壩橫空出世,再次顯現出決策者的高瞻遠矚。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到185米設計高程,主體工程提前9個月完工,這一跨越世紀、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偉大工程,開始顯現其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國家體育場於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4年7月30日因設計調整而暫時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復施工,預計2008年3月完工。工程總造價22.67億元。
「鳥巢」外形結構主要由巨大的門式鋼架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國家體育場建築頂面呈鞍形,長軸為332.3米,短軸為296.4米,最高點高度為68.5米,最低點高度為42.8米。
體育場外殼採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台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了完美得到的解決。

Ⅱ 有關發明創造的事例

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小罐子老師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 泡。 美國來客兄弟--飛機
中國袁隆平--雜交水稻
俄科學家發明隱身衣
據悉,奧萊格·加多姆斯基教授是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量子和光電子學系的一名知名教授,在過去許多年中,加多姆斯基教授一直在進行著黃金納米粒子的實驗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加多姆斯基教授發現,一個物體只要覆蓋上一種由黃金膠體粒子製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從肉眼前消失,也就是達到了隱形的效果。

加多姆斯基教授發明的「隱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加多姆斯基教授說:「現在,我們只能使靜止的物體隱形,因為物體移動時,光的輻射頻率會發生改變,所以我們目前無法使移動的物體保持隱形。然而,我相信科學家不久就會製造出類似哈利·波特魔法斗篷之類的移動隱身衣。」

事實上,加多姆斯基教授不是第一個在「人造隱形」領域取得成功的科學家。2005年3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阿魯和英奎特曾宣布他們發明了使物體「隱形」的理論方法。研究使用的是等離子體激光。

俄羅斯科學家的發明與美國科學家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基於銳減散射光的概念。人類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上後,物體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斷這個過程,人就看不到物體。

加多姆斯基教授的「隱身衣」發明已經申請了科學專利。研究人員相信,像飛機和太空船這樣的大型物體,只要塗上了這種特殊物質,將能夠從雷達屏幕前「消失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

Ⅲ 發明創造事例有哪些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是愛迪生發明的。但是貝爾比愛迪生提早了兩個小時遞交專利申請書。所以首先奪得了專利權。但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8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公元1847~公元1931 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於1847年在俄亥俄州米蘭鎮出生,他只受過三個月的正規教育,他的老師認為他是一個智力遲鈍的學生! 愛迪生在他年僅二十三歲時就做出了他的首項發明——電子投票計錄器,這樣的儀器沒有銷路,從此愛迪生專心致志地發明他預計能夠容易打入市場的東西。在發明了記錄器以後不久,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改進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以此換取四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收入。愛迪生隨之又做出了一系列其它發明,很快就名利雙收。也許他的最有創造性的發明是留聲機,1877年他獲得該項發明的專利權。但是對世界來說更重要的是1879年他發明了一種實用的白熾燈泡。 第一個發明電照明裝置的人,並不是愛迪生。早在幾年前巴黎就使用孤光燈為街道照明。然而愛迪生的燈泡連同他所發明的輸電裝置一起使普通家庭實現了用電照明,1882年他的公司在紐約市開始生產家用電,此後電的家庭使用迅即傳遍了整個世界。 愛迪生建立了第一家輸電公司,把電力送到私人家中,為一種巨大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天使用這種電源的畢竟不僅僅是電燈,而是從電視機到洗衣機的一整套系列家用電器。由於愛迪生所建輸電網的電力便於利用,因此它極大地促進了電在工業上的應用。 愛迪生對電影、照相機和放映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電話(他的碳精送話器顯著地提高了可聽性)、電報和打字機均做了重要的改進。在他的其它發明中有留聲機、油印機和蓄電池。總計起來,愛迪生獲得了一千多個單項發明的專利權,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目。 愛迪生的工作效率如此驚人,其原因之一是在他生涯的早期,他在新澤西曼婁公園建立了一個研究實驗室,聘用了一批有才乾的助手協助他做工作。自從那時以來許多工業公司部建立了大型的研究實驗室,它們的原型就是愛迪生的這個實驗室。愛迪生創辦的現代的、裝備精良的研究實驗室——在實驗室里許多人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是他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雖然這項發明他肯定不會獲得專利權。 愛迪生不僅是一位發明家,還從事製造工作,並且組建了幾個公司,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後來成為通用電氣公司。 雖然愛迪生沒有純理論科學家的氣質,但他做出了一項重要的科學發現。1882年他發現在接近真空狀態下,電流可以在彼此不相接觸的電線之間通過,這個現象叫做愛迪生效應,它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實際應用,終於導致了真空管和電子工業的創立。 愛迪生一生的大部分時期都患有嚴重的失聰症,但是他工作刻苦,毅力超人,因而完全補償了這一缺陷。愛迪生結過兩次婚 (他的第一個妻子年輕時去世),兩個妻子均給他生三個孩子。他於1931年在新澤西奧蘭治去逝。
電椅、電刑
備受爭議的死刑刑具之一「電椅」,其實是在兩家對立公司的明爭暗鬥中產生的。這兩家公司為了各自使用的兩種不同電力(交流電和直流電)的利益,進行了激烈的競爭。1882年,最早的發電機系統在美國紐約建成。八年後,在奧本監獄執行了第一例電椅死刑。 在留聲機的發明者托馬斯·愛迪生的電力照明公司里,第一台發電機於1882年開始運營。 發明了火車氣閘和鐵路信號系統的工程師喬治·威斯汀豪斯,在購買了一些和電有關的專利後和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於1886年建立了電力公司,開始和愛迪生爭奪電力市場。 商場失利 愛迪生用輿論反擊 兩家公司的沖突首先從技術設計上開始。托馬斯·愛迪生生產和發送直流電,而尼古拉·特斯拉發明的交流電由於在使用上適合遠距離傳輸,被認為比直流電更具有競爭優勢,而且利潤更大。 愛迪生一點點地喪失了市場份額,許多技術和銷售人員離開了他,加入了威斯汀豪斯公司。被公司股東糾纏的愛迪生決定反擊,展開一場輿論攻勢,將交流電說得極其危險,試圖讓其名譽掃地。他和他的支持者們認為,在公眾的思想中,如果將交流電與死亡連在一起,那麼直流電就會在家用市場上獲勝。 死亡「表演」激發靈感電刑呼之欲出愛迪生找到了一個最佳合作夥伴——哈羅德·布朗。他們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巡迴演出。在貴族、記者、商人等面前,對狗、貓、猴子甚至馬實施電刑。為了證明愛迪生的直流電在未來的家庭和工業用途中是最好的選擇,他還用實驗顯示,受到1000伏直流電電擊的動物仍然活著,而在受到350伏交流電電擊時它們就會被電死。 演出結束後,哈羅德·布朗還在哥倫比亞舉行了全國性的新聞發布會,他不僅邀請了全國所有的記者,還邀請了許多職業電工。 在觀眾面前,他電死了一匹很重的馬,再次證明了交流電的危險性。然後,他鄭重地宣布:「交流電只適於處死待領場的狗或屠宰場的動物。」接著又開玩笑似的補充,「還有處決死囚。」之前,美國執行死刑的主要方式是絞刑。到了十九世紀後期,美國人開始覺得絞刑太殘酷。紐約州的立法機構開始成立委員會專門研究比絞刑更人道的行刑方式。哈羅德·布朗的「表演」和玩笑正好給了委員會創新的靈感,萌生了用電作為行刑方式的念頭。 將交流電與「死亡」相連 為了能在商業競爭中消滅對手,愛迪生採取斷然措施,迎合委員會的需要,從泰國進口六隻猩猩來作電刑實驗,證明電刑迅速而無痛,當然,前提條件是使用威斯汀豪斯的交流電。經過反復試驗,立法委員們和醫生均認為電刑可以引起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器官的癱瘓,導致快速死亡。美國最高法院經過慎重考慮,認定這種新的行刑方式沒有違背憲法八項修正案關於禁止「殘酷和非人道處罰」的原則。 紐約州1888年6月4日確認了電刑的合法性。如何實施電刑的研究在愛迪生的實驗室進行,哈羅德·布朗也被吸收到州法醫機構來解決技術細節問題,並設計製造出了第一把電椅。一家報紙聲稱:「交流電無疑將使絞刑劊子手在紐約州失業。」 監獄管理部門簽署了一項法令,允許哈羅德·布朗將他的電椅安置在奧本州立監獄中。為了將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同電椅聯系在一起,布朗試圖從尼古拉·特斯拉公司買入三台大馬力發電機,當然,這會遭到拒絕。 於是,愛迪生再次幕後操縱,讓湯普森電器公司通過波士頓的一個舊貨電器商買到了三台發動機。哈羅德·布朗和托馬斯·愛迪生認為他們終於如願了,因為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電很快就會被認為是「行刑的電流」和「死亡的電流」。接下來他們只需要靜候第一個「有幸」坐上電椅的囚犯,觀看精彩、「文明」的電刑表演。 用斧頭殺死自己女友的肉販子威廉·凱姆勒1890年8月6日走入奧本監獄的行刑室,他對監獄長說:「別著急,好好乾!」幾分鍾後,他還要求將頭盔里的電板再收緊些。 在行刑之前,好奇的人們花了二十幾分鍾觀察行刑器具。這是一把寬大、簡單、沉重的木質椅子,椅子後面是有三把操縱桿的控制板。控制板上引出兩根長四米的粗導線,連接著被弄濕的電板。 犯人被簡單的裝置固定在椅子上,頭上戴著一個形如臉盆的頭盔,長而平的地線電極用一根繞過胸部的皮帶安放在犯人的後背上。經過最後一次檢驗,犯人被通上第一次電流,電壓為300伏,時間17秒。凱姆勒猛烈地顫抖著,椅子也開始劇烈搖晃,差點兒翻倒在地。官員們當即決定,以後椅子必須固定在地上。 凱姆勒仍然活著,於是接通了第二次電流。犯人的身體變成紅色,肌肉開始燒焦,電源再次被切斷。 犯人好像仍然活著。於是人們再接上電源,這時犯人的後背燃起了藍色的火苗,他終於死了。在屍體解剖中,人們發現他的腦子像「燒焦了的水果蛋糕」,腦袋裡的血凝結成一塊黑炭,整個背部也燒成了炭。從此,電椅開始被囚犯們稱為「閃電」、「烤肉器」、「老火星」。 對凱姆勒不順利的行刑,使法醫學會和州議員們很是難堪,但兩個官方醫生還是對外宣布,犯人沒有經受痛苦。他們認為在第一次電擊後,犯人就失去了知覺,即使心臟繼續跳動,也感受不到其他的電擊了。然而,這一論斷被後來失敗的行刑推翻了。 路易斯安那州在1946年給17歲的黑人罪犯威利·弗朗西斯執行電椅死刑時發生了意外。目擊者稱,行刑者合上電源開關,那個受刑人的嘴唇向前突出並變大,身體綳緊並向前凸起。可是這時候罪犯並沒有死,行刑者嚇得大叫,他讓隔壁的操作員加大電流,可被告知,電流已經最大了。這時,電椅上的受難者突然大叫道:「關上電源,我喘不上氣!」 慌亂的看守們終止了死刑。這個黑人罪犯講述了自己經歷電椅死刑的感覺:「我感到腦袋裡和左腿上燒得厲害,我撲到皮帶上,我的眼前藍色、玫瑰色、綠色的電流跑來跑去。」事後,他的律師向美國最高法院爭辯,弗朗西斯雖然沒死,但他已經被處死過了。最高法院駁回了他的上訴,弗朗西斯於第二年被處死。 由於以電椅處決犯人常遺下燒焦的屍體及一陣惡臭,容易令主事者不安,後來,美國便以瓦斯毒氣室、毒針注射等方式逐步取代了電椅。 愛迪生在繼續堅持不使用交流電技術之後不長的日子裡,終於陷入困境。最終由摩根將愛迪生公司變成了通用電氣。愛迪生自己則將全部財產投入在一個磁化鐵礦場,而該場不久後也倒閉了

Ⅳ 怎樣創造新聞點

采訪中要注意營造「三境」氛圍

采訪活動是一種通過記者與采訪對象面對面的交談、提問來進行新聞采訪的社會活動,它是記者職業生涯中一項最重要、最經常的業務活動。善於與人打交道、與人溝通,是營造良好采訪氛圍的關鍵;而采訪氛圍又直接影響著采訪效果。那麼怎樣營造采訪氛圍,確保采訪順利進行呢?

首先,營造采訪的心境氛圍。有些采訪對象樂意接受記者采訪,是因為采訪活動符合他們的需要,認為記者的采訪是在支持他們的工作,或者報道本身有利於他們工作的展開。這時的采訪氛圍和整個環境十分有利於采訪活動的開展。但是,對這樣的采訪對象,記者要保持頭腦清醒,防止其談話中有水分,有些數字和材料要核實,以免報道失實。而對於另外一些采訪對象,盡管有許多感人的事跡,但出於廉虛的品德、內斂的性格,往往不願意宣傳自己,不積極向記者提供生動的材料。遇到這種「不合作」的情況,記者就要動一番腦筋精心營造采訪氛圍。根據幾年來的采訪經驗,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建立彼此的心理信任,因為「自己人效應」直接影響著采訪的成敗。「酒逢知己千杯少」是「自己人效應」的最通俗化的註解。所謂「自己人效應」是當采訪者與采訪對象在觀點上一致,或有某種意義上的相似性時,就會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視為知己者,宣傳效果也好。前不久筆者接到采訪一位女管理者的任務。出於平素的耳聞和女性的敏感,筆者感到要想讓她放下社會身份心理,首要的是讓她認定筆者是「自己人」———都是女性,都是母親,都是工作人員。這是筆者確定的與她交流的切入點,然後直言不諱地告之她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再問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傳說與實際的差異……絲絲入扣的交談如汩汩溪流融釋了交流的障礙堅冰,她像孩子一樣哭訴了她不同尋常的經歷和所忍受的常人無法忍受的磨難,她在別人眼中的成功並不是她渴望的生活。最後筆者的采訪出乎意料地成功!片子播發後她那鮮活的表述、真摯的情感摘掉了許多年來人們眼中的神秘面紗,還原了本色的她。我們也因此成為了朋友。

其次,營造采訪的語境氛圍。古人雲:「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安「說的是語言要適應交流對象。記者這一特殊職業決定了記者在采訪中要面對不同的對象,與不同的人打交道,跟不同的人進行語言交流,這就要求記者在新聞訪問中適應對象、因人設辭,語言表達不僅要適應對方的背景知識、文化修養,而且要適應對方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等。例如采訪文人雅士,出言吐語應溫文爾雅;訪問專家學者,不妨使用一些術語專名;與尋常百姓交談,則應質朴平實,通俗易懂……總之,記者在新聞訪問中要根據不同的采訪對象,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營造雙方熟悉的語言環境。唯有如此,采訪才能成功。

再有,營造采訪的環境氛圍。大部分人初次面對攝像機鏡頭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有的采訪對象不善言談、不善社交活動,或者性格內向,或者對采訪的問題沒有思想准備(隨機采訪)。越是緊張,越談不成。對於這類采訪對象要設法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先從輕松的話題談起,待采訪對象消除緊張情緒後,再談正題。或者提出問題後,讓對方有思考的餘地,然後再開機錄像。為使采訪對象情緒穩定,記者需要選擇恰當的訪問場所,比如采訪農民,最好是在田間地頭;采訪學生,最好是在操場、宿舍;采訪黨政幹部,則最好是在辦公場所或者公開場合。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中經常邀請一些普通平民參加節目,但是有的采訪對象看到攝像機前面的紅燈一亮就緊張,後來崔永元就嘗試讓攝像關掉紅燈,在采訪對象不知不覺中開機拍攝,結果取得較好的效果。

總之,采訪活動是個動態的過程,是同采訪對象進行語言交流的過程,由於采訪對象的心理、情緒和語言等多種因素,直接影響著采訪效果,這就要求采訪者注意營造良好的「三境」(心境、語境、環境)氛圍,讓被采訪者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表達自己。

Ⅳ 新聞創造和創造新聞有什麼不同

1.新聞抄創造是指以在采寫、編排、襲發布新聞的過程中進行創新。
2.創造新聞是指原本沒有發生新聞,自己組織事件製造新聞發布出來。
3.以上是個人的簡單解釋。因為新聞創造和創造新聞在新聞學課本里沒有定義。但有兩個類似的概念,是新聞策劃和策劃新聞。如果想詳細理解可以直接網路。

Ⅵ 收集兩則新聞,評說說自己的看法最好是有關於發明創造之類的

一頭烏黑的長發,淡淡的眉毛,水靈靈的大眼睛,人見人愛,她就是我們班的班長周筠曄。可就是這位漂亮的女生成了我們的里大多數男生的眼中釘,肉中刺。你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好吧,我現在就告訴你。
一個星期三的中午,我早早的來到了學校,倒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來,不知什麼時候我被一陣敲桌子的響聲驚醒,原來是班長拿著教棒站在我面前,我嚇得大氣不敢出一下。她假笑著對我說:「呵呵,睡得好香嘛!跟周公有什麼好聊的啊?」「有啊,周公讓我跟你說,漂亮的女孩太凶了會變的不好看的。」我不服氣地說。周圍的男生聽了我的話都邪氣的大笑起來。「不好好看書還貧嘴,小心我把你的舌頭剪下來讓你不能跟周公聊天。」班長舉起了教棒杏眼圓瞪,嚇得我不敢再說。教室里馬上安靜了下來。你看你看,我們的班長真辣呀!非一般人可比。
就這樣,我們男生一直在她的管治下過著痛苦的生活,私底下我們男生都說「命苦啊!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啊!」為了不使我的壽命縮短,在她面前我就變的乖乖的,平時盡量不與其碰面。老師說,在班長的管治下,班風日漸良好。
我們班的班長辣不辣?雖然,她很令人害怕,但她也有溫和的一面,有一次同學的椅子壞了,上課的時候只能站著,她便拿來釘子替他修好。要是遇到哪個同學向,身體不好,缺課了,她還會主動幫助輔導。我漸漸覺的其實我們的班長是她辣的可愛的好班長!

從這學期開始,我漸漸地發覺,原來我們並不能少了那麼幾個「壞」男生,因為少了他們,班裡就少了一些歡聲笑語。
他們有的是運動健將,有的是整人專家,有的是故事大王,有的是學習強將。他們永遠是千姿百態的,深不可測的,並且是非常可愛的!最重要的是,他們是我們心中的「好人」,這個好人指什麼呢,你們想想看呢?
你看說著就來了!那個個子高高的,頭發前面向右偏的男生,他就是盧泛舟,(盧泛舟幾乎是「舉校聞名」)他旁邊那個頭發微黃,前面向上翹起,個子不算高的,就是孫鵬,他名氣也不小呢!這不,兩個人又「打」起來了,孫鵬用力一推,盧泛舟就倒在地上了,盧泛舟快忍不住了,可能因為太疼了吧,最後他靜靜的坐在那裡,孫鵬趕緊去道歉,沒有成功,過了一節課,下課了,看兩個人又樓在一起玩兒去了。哎,真是沒辦法,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不過他們的心胸好寬闊,真是讓人佩服。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就糟糕了!
你聽,上課了,老師提了一個問題,大家都在思考,程鵬把手舉了起來,一開口,居然說了一句:「沒辦法,我的長篇大論又要開始了。」這下可好,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但是,你可別看程鵬嘴頻,回答問題可是他的強項喔!(不過有時候廢話多的讓人頭疼)
體育課到了,「跑接力?耶!太棒了!」一聲聲歡呼真讓人振奮。你看,他跑得多快,就像受驚的兔子一樣,拔腿就跑,他呀,就是賈博文,看他現在不是很愛和其他人下課玩兒了,是因為他退出「演義圈兒」了,(這可是好多人公認的)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他的「緋聞」還是很多,這叫「人倒名不倒」。
「Oh!Mygod!」聽,這是同學門在尖叫,(幾乎全是女生)陳維在扔壘球,從操場這邊的大樹下,扔到了那邊的籃球架下,真是不可思議那!也不知道他的臂力是從哪裡來的,那麼大力氣。(我們可再也不能惹他了,免得惹火了,把我們扔到籃筐上去了!)
「王磊加油!加油!「這是運動會上,同學們在為跑800米的王磊加油的聲音。只見王磊飛一般的跑著,離終點越來越近,最終還是跑了一個第一名,也真夠厲害的。那時他腿還破著呢。
這些就是我們班可愛的「壞」的男生,夠格了吧!可能你會認為我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你放心,他們永遠是最好的、最完美也最講義氣的!我們誰都 不能離開他們那些樂觀、可愛並且「壞」的男生們!你們在我們心中,永遠位居——第一! <收起

Ⅶ 發明創造的事例

1、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和蓄電池等一千多種發明成果,所以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魔術師」。

愛迪生最大的功績是發明了電燈,然而在他的發明創造中,最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於留聲機了。在1877年秋天,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

像潮水般地涌來報道這一特大新聞。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前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

疑心他是先在裡面藏了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

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的從機器中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確實不是虛假的,並且齊聲稱奇,報紙把留聲機稱之為19世紀的奇跡。

2、電話的發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

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

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

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

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

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

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裡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3、羅蘭·希爾發明郵票的故事

人類社會的發展,決定了人類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在地球上長期存活下去的。人類需要幫忙,人類需要交流,信息傳遞成了人類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動之一。

最初是打手勢,之後發明了語言,用馬拉松式的長跑傳遞口信。再以後發明了文字,開始書信傳遞,於是有了古代郵驛。當時的郵資是按郵件運遞路程和信件紙張數量逐件計算的。

即「遞進郵資制」,收費的標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濫、橋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幾百公里。總計下來,郵資高得嚇人。如此昂貴的郵資,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他們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19世紀30年代是改革的黃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羅蘭·希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世界郵政史上樹起了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

羅蘭·希爾經過多年的調查主張大幅度降低郵費,實行郵件不分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的均一郵資。他還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先支付郵資。這種紙的大小與郵資圖樣大小相仿。

背面塗上一層薄膠,人們只要沾濕背膠就能夠將其貼在信件上,這就是羅蘭·希爾關於郵票的最初創意。為此,羅蘭·希爾上書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薦。

1839年8月17日,維多利亞女王批准了這個議案,決定英國自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1便士均一郵資法。羅蘭·希爾也被女王任命負責郵政改革工作。為了把創意中的1便士郵票變成現實。

羅蘭·希爾要求就應使用具有防偽性能並能在公眾中取得信譽的圖案作為郵票的圖案。於是採用了威廉·懷恩創作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這樣既顯示了發行郵票的權威性。

又透過郵票宣傳了英國,宣傳了女王。郵票採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後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郵票——黑便士郵票。

4、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

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將相,也有很多的科學家,張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張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發明就是「地動儀」了。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好幾次。發生一次大地震,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認為是鬼神造成的。

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圍鑄著八條龍。

龍頭伸向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隻張著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

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告訴人們那邊發生地震啦。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動儀正對著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這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呀。

但是,那天洛陽一點地震的跡象也沒有,更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麼發生了地震。於是,朝庭上下都議論紛紛,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

過了沒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真正的信服了。

5、避雷針的發明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

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Ⅷ 誰能幫我起個關於創新新聞稿的名字。

難關齊心攻破,自主技術創新。

Ⅸ 關於發明創造的故事

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小罐子老師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 泡。 美國來客兄弟--飛機
中國袁隆平--雜交水稻
俄科學家發明隱身衣
據悉,奧萊格·加多姆斯基教授是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量子和光電子學系的一名知名教授,在過去許多年中,加多姆斯基教授一直在進行著黃金納米粒子的實驗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加多姆斯基教授發現,一個物體只要覆蓋上一種由黃金膠體粒子製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從肉眼前消失,也就是達到了隱形的效果。
加多姆斯基教授發明的「隱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加多姆斯基教授說:「現在,我們只能使靜止的物體隱形,因為物體移動時,光的輻射頻率會發生改變,所以我們目前無法使移動的物體保持隱形。然而,我相信科學家不久就會製造出類似哈利·波特魔法斗篷之類的移動隱身衣。」
事實上,加多姆斯基教授不是第一個在「人造隱形」領域取得成功的科學家。2005年3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阿魯和英奎特曾宣布他們發明了使物體「隱形」的理論方法。研究使用的是等離子體激光。
俄羅斯科學家的發明與美國科學家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基於銳減散射光的概念。人類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上後,物體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斷這個過程,人就看不到物體。
加多姆斯基教授的「隱身衣」發明已經申請了科學專利。研究人員相信,像飛機和太空船這樣的大型物體,只要塗上了這種特殊物質,將能夠從雷達屏幕前「消失 。
請勿盜版!!!

閱讀全文

與關於創造的新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