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丹青的意思是什麼
.丹砂和青雘,可作顏料 《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史記·李斯列傳》:「江 南金錫不為用, 西蜀 丹青不為采。」《漢書·司馬相如傳》:「其土則丹青赭堊。」 顏師古 註:「 張揖 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2.紅色和青色。亦泛指絢麗的色彩 漢 陸賈 《新語·道基》:「民棄本趨末,伎巧橫出……丹青玄黃琦瑋之色,以窮耳目之好,極工匠之巧。」唐 陳子昂 《江上暫別蕭四劉三旋欣接遇》詩:「山水丹青雜,煙雲紫翠浮。」 3.指畫像;圖畫 唐 杜甫 《過郭代公故宅》詩:「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閣。」 楊倫 箋註:「丹青,謂畫像也。」宋 陸游 《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詩:「涉江親到 錦屏 上,卻望城郭如丹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輸與丹青。」 4.畫工的代稱 三國 魏 曹丕 《與孟達書》:「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勛。」唐 李白 《於闐採花》詩:「丹青能令丑者妍, 無鹽 翻在深宮里。」明 徐渭 《為杭人題畫》詩之二:「無端士女如雲集,也要丹青費筆描。」《西遊記》第九五回:「國王傳旨,召丹青圖下聖僧四眾喜容,供養在 華夷樓 上。」 5.繪畫,作畫 《晉書·文苑傳·顧愷之》:「尤善丹青,圖寫特妙。」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清 周亮工 《題許子韶郁李》:「 子韶 服道有年,嘗棄人間事,閉閣學仙,則丹青伎倆宜非所措意,而工逸至此。」 楊朔 《茶花賦》:「我把這心思去跟一位擅長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畫。」 6.丹青色艷而不易泯滅,故以比喻始終不渝 《後漢書·公孫述傳》:「陳言禍福,以明丹青之信。」晉 傅玄 《董逃行歷九秋篇》:「妾心結意丹青,何憂君心中傾。」 7.指史籍 古代丹冊紀勛,青史紀事。 漢 王充 《論衡·書虛》:「俗語不實,成為丹青;丹青之文,賢聖惑焉。」宋 文天祥 《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清 秋瑾 《精衛石》第五回:「不思名譽揚中外,不思勛業染丹青。」 8.謂使增輝,生色 唐 張九齡 《祭張燕公文》:「故能羽翼聖後,丹青元化;陳 皋陶 之謨謀,盡 仲山 之夙夜。」唐 杜牧 《代裴相公讓平章事表》:「伏乞俯回天鑒,更擇時賢,必能丹青帝圖,金玉王度。」宋 蘇舜欽 《杜公謝官表》:「蓋以師表外廷,丹青萬務,天下之所想望,王者之所仰成。」 9.丹墀、青瑣的合稱 見「 丹青地 」 10建築的木造部分上的花紋或圖案 這樣不僅可以使木料耐久,而且能給建築增添裝飾美。丹青花紋的種類,本來是按建築的部位不同各有規定的,但實際上,丹青卻是根據建築的構造、性質和用途的不同,各具特色的,所以沒有一所建築的丹青是和別的建築相同的。丹青的形式雖然是多樣的,但根據裝飾類型的特點可以分:為普通丹青、中等丹青和錦丹青。普通丹青最素凈,用粗的黑線條和細的白線條構成,它適於畫在額柁、檁、斗拱、椽子和雙層椽子上,即多畫在人們不大注意的建築背面或室內。這種丹青的特點就是使建築顯得素雅。中等丹青,既不象普通丹青那樣單調,也不象錦丹青那樣富麗堂皇,是居中的一種。因此,這種丹青應用最廣,各種類型的建築幾乎都能適用。這種丹青是畫在額柁、檁子、梁等的頂端接頭上的。這種丹青的紋樣有:螺紋、石榴紋、鈴鐺紋、魚鱗紋等。有的建築里外都畫了同一式樣的中等丹青,但在畫了錦丹青的建築的背面,畫中等丹青的例子最多。錦丹青,用它可把建築的各個側面和角樓都用各種錦紋裝飾起來。這種丹青所用色彩、花樣、構圖使人眼花繚亂,顯得非常華麗。錦丹青只畫在中心建築上,而且畫在最令人注目的建築的正前面。丹青的基本顏色是紅、淺綠、藍、黃、黑等五種,但可以把不同顏色調和成各種綜合色。畫丹青時,先在要上丹青的物體表面全部塗上淺綠色,再勾上圖案,花紋,然後再塗以選定的顏色。朝鮮的丹青最富有特點:花紋的構圖多樣而大方;圖樣雖復雜、細膩,卻有一定的規則,因此可以很快的進行塗色作業;圖畫既富麗又有明快感;色彩豐富而鮮艷。建築的裝飾從外向里,從下向上繪制,越向里、越向上越精美;花紋與建築周圍環境相和諧,在總體上給人以新穎的感覺。
㈡ 水墨和丹青區別以及聯系
區別:水墨,即「水墨畫」,中國畫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畫。由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產生豐富的變化,表現物象,有獨到的藝術效果。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青色,故稱畫為「丹青」。
聯系:水墨畫是中國畫的表現形式,與水墨畫並列的表現形式還有工筆重彩,白描,彩墨,當然這是按形式分的。還可以按表現題材,那就分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在山水畫中按畫法著色又可以分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沒骨山水等。而丹青其實就是中國畫的另一種說法。水墨是技法 丹青是顏色,中國畫中以墨色為主,以丹青色彩為輔,這樣的中國畫也稱為「水墨丹青畫」。
(2)創造與丹青擴展閱讀:
丹青,實際代表了兩種繪畫中常使用的兩種顏色,即紅色和青色。
丹(紅色)由硃砂製作而成,青(青色)由青臛製作而成,兩種均為礦物質顏料。故丹青常用來借指畫作,或者畫家,如丹青妙手。使用這兩種礦物質原料著色,可歷經千年而不褪色。後也常借指某人功績卓著,名垂史冊。
㈢ 妙筆丹青是什麼意思
妙筆丹青
妙筆(妙筆)--- 1.神妙之筆。 宋 仲殊 《減字木蘭花》詞:「誰將妙筆,寫就素縑三百匹?」 元 貢奎 《贈任丹碧煉師》詩:「丹葩碧樹光熌爍,妙筆可作詩無聲。」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只消三個字,把我輩滿肚的牢騷,發舒殆盡,就煩妙筆寫起來。」 2.指書畫或文字的高手。 宋 梅堯臣 《觀楊之美盤車圖》詩:「 子虔 與 賢 皆妙筆,觀玩磨滅窮歲年。」 元 虞集 《題范德機詩後》詩:「玉堂妙筆交遊盡,投老 江 南隔死生。」 3.猶佳作。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王氏圖畫》:「卿所進墨跡並古畫,復遍看覽,俱是妙筆。」
丹青--1.丹砂和青雘,可作顏料。《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史記·李斯列傳》:「 江 南金錫不為用, 西蜀 丹青不為采。」《漢書·司馬相如傳》:「其土則丹青赭堊。」 顏師古 註:「 張揖 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2.紅色和青色。亦泛指絢麗的色彩。 漢 陸賈 《新語·道基》:「民棄本趨末,伎巧橫出……丹青玄黃琦瑋之色,以窮耳目之好,極工匠之巧。」 唐 陳子昂 《江上暫別蕭四劉三旋欣接遇》詩:「山水丹青雜,煙雲紫翠浮。」
3.指畫像;圖畫。 唐 杜甫 《過郭代公故宅》詩:「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閣。」 楊倫 箋註:「丹青,謂畫像也。」 宋 陸游 《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詩:「涉江親到 錦屏 上,卻望城郭如丹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輸與丹青。」
4.畫工的代稱。 三國 魏 曹丕 《與孟達書》:「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勛。」 唐 李白 《於闐採花》詩:「丹青能令丑者妍, 無鹽 翻在深宮里。」 明 徐渭 《為杭人題畫》詩之二:「無端士女如雲集,也要丹青費筆描。」《西遊記》第九五回:「國王傳旨,召丹青圖下聖僧四眾喜容,供養在 華夷樓 上。」
5.繪畫,作畫。《晉書·文苑傳·顧愷之》:「尤善丹青,圖寫特妙。」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清 周亮工 《題許子韶郁李》:「 子韶 服道有年,嘗棄人間事,閉閣學仙,則丹青伎倆宜非所措意,而工逸至此。」 楊朔 《茶花賦》:「我把這心思去跟一位擅長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畫。」
6.丹青色艷而不易泯滅,故以比喻始終不渝。《後漢書·公孫述傳》:「陳言禍福,以明丹青之信。」 晉 傅玄 《董逃行歷九秋篇》:「妾心結意丹青,何憂君心中傾。」
7.指史籍。古代丹冊紀勛,青史紀事。 漢 王充 《論衡·書虛》:「俗語不實,成為丹青;丹青之文,賢聖惑焉。」 宋 文天祥 《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清 秋瑾 《精衛石》第五回:「不思名譽揚中外,不思勛業染丹青。」
8.謂使增輝,生色。 唐 張九齡 《祭張燕公文》:「故能羽翼聖後,丹青元化;陳 皋陶 之謨謀,盡 仲山 之夙夜。」 唐 杜牧 《代裴相公讓平章事表》:「伏乞俯回天鑒,更擇時賢,必能丹青帝圖,金玉王度。」 宋 蘇舜欽 《杜公謝官表》:「蓋以師表外廷,丹青萬務,天下之所想望,王者之所仰成。」
9.丹墀、青瑣的合稱。見「 丹青地 」。
㈣ 丹青是什麼意思詳細介紹
丹青:
①中國古代繪畫常用紅、青兩色,故稱畫為「丹青」。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也可稱繪畫藝術為「丹青」。《晉書·顧愷之傳》:「尤善丹青,圖寫甚妙。」民間稱畫工為「丹青師傅」。
②比喻堅貞。因丹青兩色不易變易:丹青不渝。
(4)創造與丹青擴展閱讀:
丹青的形式雖然是多樣的,但根據裝飾類型的特點可以分:為普通丹青、中等丹青和錦丹青。
普通丹青最素凈,用粗的黑線條和細的白線條構成,它適於畫在額柁、檁、斗拱、椽子和雙層椽子上,即多畫在人們不大注意的建築背面或室內。這種丹青的特點就是使建築顯得素雅。
中等丹青,既不象普通丹青那樣單調,也不象錦丹青那樣富麗堂皇,是居中的一種。因此,這種丹青應用最廣,各種類型的建築幾乎都能適用。這種丹青是畫在額柁、檁子、梁等的頂端接頭上的。
這種丹青的紋樣有:螺紋、石榴紋、鈴鐺紋、魚鱗紋等。有的建築里外都畫了同一式樣的中等丹青,但在畫了錦丹青的建築的背面,畫中等丹青的例子最多。
錦丹青,用它可把建築的各個側面和角樓都用各種錦紋裝飾起來。這種丹青所用色彩、花樣、構圖使人眼花繚亂,顯得非常華麗。錦丹青只畫在中心建築上,而且畫在最令人注目的建築的正前面。丹青的基本顏色是紅、淺綠、藍、黃、黑等五種,但可以把不同顏色調和成各種綜合色。
畫丹青時,先在要上丹青的物體表面全部塗上淺綠色,再勾上圖案,花紋,然後再塗以選定的顏色。
中國北方的丹青最富有特點:花紋的構圖多樣而大方;圖樣華美、細膩,有規則性,因此可以很快的進行塗色作業;圖畫既富麗又有明快感;色彩豐富而鮮艷。建築的裝飾從外向里,從下向上繪制,越向里、越向上越精美;花紋與建築周圍環境相和諧,在總體上給人以的感覺。
丹青在建築的木造部分花上各種顏色的花紋或圖案。這樣不僅可以使木料耐久,而且能給建築增添裝飾美。丹青花紋的種類,本來是按建築的部位不同各有規定的。
㈤ 求五字古風唯美詩意的名字,要求帶丹青和霓裳
輕吟那丹青、月影隨霓裳、指尖的丹青、多胤雲漸暖、霓裳素衣嘆、世間丹青客、無意畫霓裳、霓裳不解愁、素手繪丹青、霓裳紙上舞、霓裳曾錦綉、丹青畫不成、霓裳風月間、予醉伴丹青、書生敬丹青、獨酌霓裳淚、丹青唱別離;
霓裳引魂簫、丹青薄涼客、本是丹青客、霓裳生姿嬌、霓裳清酒付、醉眼望丹青、渾似丹青客、素酒霓裳賢、霓裳低綠枝、霓裳飲塵霜、一曲丹青賦、霓裳猶未歸。
(5)創造與丹青擴展閱讀
取網名的原則:
1、符合自己的形象定位
符合自己的形象定位要求,網名是自身形象綜合的,直接傳達,自己不喜歡的網名,不能算得上是好網名。
2、要合情合法,不得使用網名貶低、傷害他人或詆毀歷史人物
取一個愉悅自己吸引大眾的網名實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在網路活動中我們應當樹立起自己的道德法律觀念,不得惡搞、傷害他人(歷史人物)情感,以免引來口水與法律的懲罰。
3、結合自己的特點
如果說名字是父母取得,未能展示自己的志向、意願,以及特點,那麼取網名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憾,取網名之前,最好先明確自己的目的,明了自己想要通過網名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之後或根據自己的愛好,或性格、或意向、或職業等等,讓人一看網名,就有初步了解。
㈥ 未央和丹青分別是什麼意思
wèiyāng
未央
(1).未半。《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傳:「央,中也。」《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托沉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 顏師古 註:「未央,猶未半也。言年歲未半而早落蕃華,故痛惜之。」 宋 蘇軾 《竹間亭小酌懷歐陽叔弼季默》詩:「盎盎春欲動,瀲瀲夜未央。」 柔石 《別》:「夜未央,人聲寥寂……於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問:『什麼時候?』『十一點四十五分,離半夜只差一刻。』」
(2).不久,不遠。《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王冰 註:「央,久也,遠也。」 清 龔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賦》:「有氣自東南隅來者,冉冉兮若青雲之始翔,藹藹兮若初日之未央。」
(3).未盡;無已。《楚辭·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王逸 註:「央,盡也。」《漢書·禮樂志》:「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 唐 皎然 《隴頭水》詩之二:「 秦 隴 逼 氐 羌 ,徵人去未央。」 宋 秦觀 《虞氏夫人墓誌銘》:「惟夫人,胄 東陽 。嬪德門,家有光。命雖絕,慶未央。」 明 屠隆 《彩毫記·遠謫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廣……願萬歲千秋,聖壽未央。」
(4).無邊無際。《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 註:「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註:「荒兮其未央,猶雲茫茫無極耳。」《楚辭·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白雪遺音·南詞·義俠英雄》:「義俠英雄美少年,艷陽春景未央天。出門遊玩長生樂,綠暗紅稀翡翠園。」
(5). 漢 代官名。
(6).見「 未央宮 」。
(7).本為 漢 宮名,借指宮殿。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三:「樓前夜月低韋曲,雲里車聲出未央。」 宋 李綱 《次韻季弟善權阻雪古風》:「憶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應期來自天。千官朝賀未央里,仰視龍尾垂蜿蜒。」 清 孫枝蔚 《舊宮人》詩:「宮衣疊後未開箱,夢里承恩入未央。」
dān qīng
丹青
(1).丹砂和青雘,可作顏料。《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史記·李斯列傳》:「 江 南金錫不為用, 西蜀 丹青不為采。」《漢書·司馬相如傳》:「其土則丹青赭堊。」 顏師古 註:「 張揖 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2).紅色和青色。亦泛指絢麗的色彩。 漢 陸賈 《新語·道基》:「民棄本趨末,伎巧橫出……丹青玄黃琦瑋之色,以窮耳目之好,極工匠之巧。」 唐 陳子昂 《江上暫別蕭四劉三旋欣接遇》詩:「山水丹青雜,煙雲紫翠浮。」
(3).指畫像;圖畫。 唐 杜甫 《過郭代公故宅》詩:「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閣。」 楊倫 箋註:「丹青,謂畫像也。」 宋 陸游 《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詩:「涉江親到 錦屏 上,卻望城郭如丹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輸與丹青。」
(4).畫工的代稱。 三國 魏 曹丕 《與孟達書》:「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勛。」 唐 李白 《於闐採花》詩:「丹青能令丑者妍, 無鹽 翻在深宮里。」 明 徐渭 《為杭人題畫》詩之二:「無端士女如雲集,也要丹青費筆描。」《西遊記》第九五回:「國王傳旨,召丹青圖下聖僧四眾喜容,供養在 華夷樓 上。」
(5).繪畫,作畫。《晉書·文苑傳·顧愷之》:「尤善丹青,圖寫特妙。」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清 周亮工 《題許子韶郁李》:「 子韶 服道有年,嘗棄人間事,閉閣學仙,則丹青伎倆宜非所措意,而工逸至此。」 楊朔 《茶花賦》:「我把這心思去跟一位擅長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畫。」
(6).丹青色艷而不易泯滅,故以比喻始終不渝。《後漢書·公孫述傳》:「陳言禍福,以明丹青之信。」 晉 傅玄 《董逃行歷九秋篇》:「妾心結意丹青,何憂君心中傾。」
(7).指史籍。古代丹冊紀勛,青史紀事。 漢 王充 《論衡·書虛》:「俗語不實,成為丹青;丹青之文,賢聖惑焉。」 宋 文天祥 《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清 秋瑾 《精衛石》第五回:「不思名譽揚中外,不思勛業染丹青。」
(8).謂使增輝,生色。 唐 張九齡 《祭張燕公文》:「故能羽翼聖後,丹青元化;陳 皋陶 之謨謀,盡 仲山 之夙夜。」 唐 杜牧 《代裴相公讓平章事表》:「伏乞俯回天鑒,更擇時賢,必能丹青帝圖,金玉王度。」 宋 蘇舜欽 《杜公謝官表》:「蓋以師表外廷,丹青萬務,天下之所想望,王者之所仰成。」
(9).丹墀、青瑣的合稱。見「 丹青地 」。
㈦ 繪畫又叫「丹青」,這和顏色有什麼關系
在史書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人用「丹青」代指繪畫。其實「丹」和 「青」是古代繪畫所使用的兩種礦石顏料。「丹」就是硃砂;「青」指青腹。後來,「丹青」被特指為紅色和青色,也泛指絢爛的色彩。
工筆畫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工筆畫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 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
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素描的定義:素描從廣義上來講,是一切單色繪畫,用一種顏色深淺、濃淡,或一種筆墨的粗細變化刻畫出來的客觀物像;狹義范圍講,是指在室內或室外進行的、相對靜止的、時間稍長的單色繪畫。
㈧ 扇舞丹青是什麼意思
「扇起襟飛吟古今,虛實共濟舞丹青。氣宇沖天柔為濟,憐得筆墨嘆無贏。丹青傳韻韻無形,韻點丹青形在心。提沉沖靠磐石移,卻是虛谷傳清音。」
獲得2002年第二屆全國電視舞蹈大賽民族舞金獎的舞蹈作品《扇舞丹青》,是一部舞蹈精品,據此批拍攝的電視舞蹈作品更是讓舞蹈錦上添花。北京廣播學院的教授高鑫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扇舞丹青》,十分准確地把握住了中國古典文化精神,將中國古典舞蹈、繪畫和音樂熔為一爐,並利用現代電視藝術手段進行二度創作,營造了一個沖淡、雅緻、高遠的意境。在這部作品舞蹈環境的選擇上,編導採用了最具沖淡雅緻特色的中國水墨畫(《扇舞丹青》的丹青),或山水,或竹、荷、菊、梅,或前景,或後景,或以實景道具拍攝,或以特技圖像處理,布置了一個沖淡意境呼之欲出的舞蹈場景。這是繪畫語言通過實境對整體意境的刻畫和表達。在音樂的運用上,編導採用了以古箏彈奏的民樂。隨著環境的展開,獨具中國傳統特色的音樂或低,或高,或疾,或徐,或輕攏慢捻,或快彈連撥。這是音樂語言對整體意境的刻畫和表達。
扇舞則是意境的主要承載者和表現者。無論是從扇舞本身的動作,還是道具的選取來看,《扇舞丹青》中的扇舞具有傳統舞蹈的美學特徵。通過舞者王亞彬的扇舞表演,我們既欣賞到中國傳統舞蹈的擰、傾、圓、曲」的外化動作,更領略到中國傳統舞蹈以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舞姿所體現出來的內在精神:「以神領形,以形傳神。」
《扇舞丹青》是一個極富舞蹈本體特徵的作品,它的一大特點是重其韻律,不隨意亂用技巧,不張揚,不浮躁;未設置任何情節,沒有戲劇的沖突,無需更多外在手段的幫助,僅靠舞者的身體和那把扇子,通過舞者身體那快慢相宜、剛柔相濟、抑揚頓挫、錯落有致的運動,將扇子與肢體動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間相結合,將一個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與書法與繪畫筆韻之美比肩,讓《扇舞丹青》競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墨舞」佳作。與以往女子古典舞相區別的是,它的語言打破了陰柔為主的風格,增加了剛性質感的表現。作品所營造出灑脫、飄逸、靈動、穩重和突變等不同的效應,時而高山墜石、千里陣雲、忽而春蠶吐絲、綿里藏針的舞蹈形象、形式之美,令人如夢如幻、如痴如醉。編導創造了自己的空間,也創造了自己的時間,兩者有機結合所構成的底板則是舞者身體自由描畫的。這種典型中國式的身體運動與魏格曼提出的時、空、力舞蹈三要素不期而遇。而舞者那收與放、張與弛、急與緩、強與弱等動勢所展示的「重力(輕或重)、時間(快與慢)、空間(直接或延伸)、流暢度(限制或自由流暢)」,又與魏格曼之師拉班創造的人體力效表現有著本質的聯系。由此可見,藝術確實是相通的,好的藝術作品都遵循著科學的原理方法,藝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心靈與自然在溝通中的頓悟,各種自然情景均溶人人的主觀感受,傾人人性。在藝術心境與宇宙意象的互襯相映中返璞歸真。《扇舞丹青》作為當代中國古典舞的代表作,它「閃、轉、騰、挪」的動勢、其「回」與「流」的形態,以及瞬間止息如紅日欲出、滿弓蓄勢的感覺等,無不體現出了中國舞獨有的舞蹈韻味和獨特的精神氣質,當之無愧成為中國舞蹈藝術的佳作,讓人們在意醉神迷、出神入化中品味中國舞蹈向前發展的無窮神韻。
㈨ 丹青意造本無法 的意思
出自毛澤東、郭沫若與齊白石「爭畫」 齊白石是一位畫壇巨匠。他的詩、畫、字、印都很精湛,在中國現代畫壇上堪稱一絕。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齊白石收到了毛澤東寫給他的親筆信。讀了毛澤東充滿真誠親切、廉遜有禮、尊老崇文之情的信,白石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為了表達對毛澤東的一片崇敬之情,齊白石精心選出了兩方名貴的壽山石章料,操起刻刀, 精心鐫刻了「毛澤東」朱、白兩方印章,用宣紙包好,托詩人艾青呈獻給毛澤東。 毛澤東收到齊白石贈送的兩方印章,看了又看,還發現包印章的是一幅畫,讓秘書保存起來,裱好。於是出現了一場「爭畫」的珍聞。 酷愛書法藝術的毛澤東收到齊白石贈送的兩枚印章,深為喜愛。為了答謝白石老人,毛澤東在中南海設宴,請郭沫若作陪。 一個偉大領袖、一個文壇巨匠、一個畫壇宗師,酒席間,三人談詩論畫,不亦樂乎。毛澤東首贊端起酒杯,向白石老人敬酒,感謝他贈送印章和國畫。齊白石為為一怔,問毛澤東:「 我什麼時候為主席作過畫?」毛澤東笑著對秘書說:「把畫拿來,請畫家親自下驗證。」 這是一幅國畫,上面畫著一棵鬱郁蔥蔥的李子樹,樹上有一群毛絨絨的小鳥,樹下有一頭憨厚的老牛側著腦袋望著小鳥出神,頗有意境。齊白石見畫後恍然大悟,這是他練筆的「廢品」,沒注意用來給毛澤東包印章了。毛澤東讓人用全綾裝裱起來,就成了一件珍品。 齊白石不好意思地說:「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這廢作說什麼她不能給您,您若喜歡這種筆墨,我回去馬上畫。」 「我喜歡的就是這一幅嘛!」毛澤東固執地說。 齊白石聽罷站起身來,一甩長髯,說:「主席再不允許,我可要搶了!」 郭沫若見勢忙走過來,用身體擋住畫說:「這件墨寶是送給郭沫若的,要想帶走,應當問我!」 「這不,畫上標著我的名字嘛!」郭沫若解釋說。 齊白石看看畫,畫上沒有一個字。搖搖頭,猜不透其中的含意。 郭沫若笑了起來,他指著畫說:「這樹上畫了幾只鳥?」 「五隻。」 「樹上五隻鳥,這不是我的名字嗎?「郭沫若把「上五」兩個字的語氣說得很重。 齊白石手捋長髯大笑起來:「好!郭老大號正是『尚武』,您真是詩人的頭腦哇!」 「快快與我鬆手,沒看見畫上標有本人的名字嗎?」毛澤東說。 「您的名字?」郭沫若和齊白石都愣了。 看著兩個人發愣的樣子,毛澤東哈哈大笑起來,怡然自得地說:「請問,白老畫的是什麼樹 ?」 「李子樹。」 「畫得茂盛嗎?」 「茂盛。」 「李樹畫得很茂盛——這不是敝人之名諱嗎?」 「李得盛」與毛澤東轉戰陝北時的代號「李得勝」同音,所以毛澤東說此畫是贈給他的。 齊白石樂了:「如此說來,拙畫還有點意思,那麼,勞駕兩位在卷上賞賜幾個字,如何?」 二人欣然應允,毛澤東揮筆題書「丹青意造本無法」,郭沫若接對「畫聖胸中常有詩」。 齊白石得此墨寶,喜出望外:「兩位這樣誇獎白石,我可把它帶走啦。」 兩位政治家斗不過一位藝術家,三人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書與畫在毛澤東與齊白石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
㈩ 與丹青有關的詩句
1.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2.試傍鸞台仔細看,何似丹青里.
3.背立欠伸花絮底,如無,未信丹青畫得知.
4.更時展丹青,強拈書信頻頻看.
5.丹青能令丑者妍,無鹽翻在深宮里.
6.丹青畫象麒麟台.
7.丹青早畫麒麟,貂蟬自屬王門.
8.憶秦娥晴空碧,吳山染就丹青色.
9.丹青非異色,輕重有殊倫.
10.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
11.山水丹青雜,煙雲紫翠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