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視劇神話中易小川發明的發電機的線圈放在哪裡圖片
電視劇里的東西不要太認真了
如果有空可以做一個小的直流發電機玩玩
❷ 交流電發電機是誰發明的
電燈是愛迪生發明的,不過,那時候的電燈是用直流電作為電源的。直流電照明系統是直接將電流從發電機輸向客戶,不再從客戶流回發電機。而這種輸電方式只能把電壓局限在250伏之內,超過這一標准就會燒毀電燈的燈絲,危及用戶安全。同時,由於受到升高電壓的限制,長途輸電就會造成巨大浪費。直流供電系統的這一缺點,在早期的供電系統中不是特別重要,因為當時的電廠就建在人口密集地區。後來,隨著用電的普及,那些遠離發電廠的、居住在人口稀疏地區的用戶也要求供電,於是,直流供電系統無法遠距離供電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相比之下,當時還不普及的交流電供電方式,在這方面顯示出它巨大的優越性。因為交流電的電壓通過變壓器很容易升高,這有利於遠距離輸電。然後,在輸入用戶或工廠之前,再利用變壓器把電壓降下來,以適應用戶的安全要求。
交流電發電機是由愛迪生的競爭對手南斯拉夫發明家特斯拉發明的。這種發電機簡單、靈巧。而特斯拉早先發明的變壓器又能解決長途輸電中的電壓升降問題,再加上特斯拉又得到美國工業家威斯汀豪斯的支持,因此,交流電供電系統的發展勢頭強勁。由於有人用交流電把馬路上的小狗小貓這些小動物電死,一座監獄的牢頭又用交流電通到電椅上把一名殺人犯處死,所以在許多人心目中,交流電一度成了死神的同義詞。
但是,交流電一方所受的挫折只是暫時的,在其後幾年裡它逐步佔領了市場。特別是1895年,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尼亞加拉大瀑布上建立了交流電的發電站,這在當時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從而使交流電供電系統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❸ 發電機是誰發明的
邁克爾·法拉第發明的。
邁克爾·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斯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進而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
由於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電學方面成就
(1)紀錄中法拉第最早的實驗乃是利用七片半便士、七片鋅片以及六片浸過鹽水的濕紙做成伏打電池。他並使用這個電池分解硫酸鎂。
(2)1821年,在丹麥化學家韓·克利斯汀·奧斯特發現電磁現象後,戴維和威廉·海德·渥拉斯頓嘗試設計一部電動機,但沒有成功。法拉第在與他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後,繼續工作並建造了兩個裝置以產生他稱為「電磁轉動」的現象:由線圈外環狀磁場造成的連續旋轉運動。
他把導線接上化學電池,使其導電,再將導線放入內有磁鐵的汞池之中,則導線將繞著磁鐵旋轉。這個裝置現稱為單極電動機。這些實驗與發明成為了現代電磁科技的基石。
(3)法拉第在1831年,他開始一連串重大的實驗,並發現了電磁感應,此發現仍可稱為法拉第最大的貢獻之一。
(4)他的展示向世人建立起「磁場的改變產生電場」的觀念。此關系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建立起數學模型,並成為四條麥克斯韋方程組之一。這個方程組之後則歸納入場論之中。法拉第並依照此定理,發明了早期的發電機,此為現代發電機的始祖。
(5)法拉第也提出電磁線的概念:這些流線由帶電體或者是磁鐵的其中一極中放射出,射向另一電性的帶電體或是磁性異極的物體。這個概念幫助世人能夠將抽象的電磁場具象化,對於電力機械裝置在十九世紀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❹ 發電機是哪位發明家發明的
1831年,法拉弟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發電機。1832年,法國人皮斯庫又發明了手搖發電機
在公元1831年,法拉第將一個封閉電路中的導線通過電磁場,導線轉動有電流流過電線,法拉第因此了解到電和磁場之間有某種緊密的關連,他建造了第一座發電機原型,其中包括了在磁場中迥轉的銅盤,此發電機產生了電力。在此之前,所有的電皆由靜電機器和電池所產生,而這二者均無法產生巨大力量。但是,法拉第的發電機終於改變了一切。
發電機包括一個能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磁場間迅速旋轉的電磁鐵,當二個磁場相互交錯,就產生了電,由電線從發電機中導出。電子工程師依發電機線繞的方式和磁鐵的安排,而獲得交流電(AC)或直流電(DC),大部分發電機都是產生交流電,它比直流電更易由傳輸線作長距離的傳送。
學過物理課的人都會記得,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於1831 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這一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原理是說:「當磁場的磁力線發生變化時,在其周圍的導線中就會感應產生電流。」
法拉第曾煞費苦心,通過研究和反復實驗,終於發現了這一影響巨大的科學原理,而且他確信,利用此原理肯定能製造出可以實際發電的發電機。
就在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的第二年,受法拉第發現的啟示,法國人皮克希應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了最初的發電機。
皮克希的發電機是在靠近可以旋轉的U 形磁鐵(通過手輪和齒輪使其旋轉)的地方,用兩根鐵芯繞上導線線圈,使其分別對准磁鐵的N 極和S極,並將線圈導線引出。這樣,搖動手輪使磁鐵旋轉時,由於磁力線發生了變化,結果在線圈導線中就產生了電流。
由這種發電機的裝置可以知道,每當磁鐵旋轉半圈時,線圈所對應的磁鐵的磁極就改變一次,從而使電流的方向也跟著改變一次。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使電流方向保持不變,皮克希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在磁鐵的旋轉軸上加裝兩片相互隔開成圓筒狀的金屬片,由線圈引出的兩條線頭,經彈簧片分別與兩個金屬片相接觸。另外,再用兩根導線與兩個金屬片接觸,以引出電流。這個裝置,就叫做整流子,在後來的發電機上仍得到應用。
皮克希發明的這種發電機在世界上是首創,當然也有其不足之處。需要對它進行改進的地方,一是轉動磁鐵不如轉動線圈更為方便靈活;二是通過整流子可以得到定向的電流,但是電流強弱還是不斷變化的。為改變這種情況,人們採用增加一些磁鐵和線圈數量,並稍微錯開地將變化的電流一起引出的辦法,使輸出電流的強度變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從皮克希發明發電機後的30 多年間,雖然有所改進,並出現了一些新發明,但成果不大,始終未能研製出能輸出像電池那樣大的電流,而且可供實用的發電機。
1867 年,德國發明家韋納馮西門子對發電機提出了重大改進。他認為,在發電機上不用磁鐵(即永久磁鐵),而用電磁鐵,這樣可使磁力增強,產生強大的電流。
西門子用電磁鐵代替永久磁鐵發電的原理是,電磁鐵的鐵芯在不通電流時,也還殘存有微弱的磁性。當轉動線圈時,利用這一微弱的剩磁發出電流,再反回給電磁鐵,促使其磁力增強,於是電磁鐵也能產生出強磁性。
接著,西門子著手研究電磁鐵式發電機。很快就製成了這種新型的發電機,它能產生皮克發電機所遠不能相比的強大電流。同時,這種發電機比連接一大堆電池來通電要方便得多,因而它作為實用發電機被廣泛應用起來。
西門子的新型發電機問世後不久,義大利物理學家帕其努悌於1865 年發明了環狀發電機電樞。這種電樞是以在鐵環上繞線圈代替在鐵芯棒上繞制的線圈,從而提高了發電機的效率。
實際上,帕斯努悌早在1860 年就提出了發電機電樞的設想,但未能引起的人們的注意。1865 年,他又在一本雜志上發表了這一獨創性的見解,仍未得到社會的公認。
到了1869 年,比利時學者古拉姆在法國巴黎研究電學時,看到了帕其努悌發表的文章,認為這一發明有其優越性。於是,他就根據帕其努悌的設計方案,兼採納了西門子的電磁鐵式發電機原理進行研製,於1870 年製成了性能優良的發電機。
在帕其努悌的發明中,對發電機的整流子部分進行了重要改進,使發電機發出的電流強度變化極小。而採用帕其努悌設計方案製成的古拉姆式發電機,其發出的電流強度變化也很小。這是古拉姆發電機的優良性能的表現之一。
古拉姆發電機的性能好,所以銷路很廣,他不僅發了財,而且被人們譽為「發電機之父」。
有些人看到古拉姆發明發電機獲得成功,也想對發電機進行改進從而製造出更先進的發電機。在這些人中,就有德國的西門子公司研究發電機的工程師阿特涅。他發明了古拉姆發電機不同的線圈繞線方式,製成了性能良好的發電機。
古拉姆發電機的電樞是將鐵絲繞成環狀,在環與環之間夾上紙進行絕緣,然後將環捆在一起作為鐵芯,在其上面繞上導線線圈,再由線圈的不同部位引出一些導線,接向帶整流子。而阿特涅發電機的電樞,是用許多薄圓鐵板以紙絕緣後重疊起來,製成鐵芯,然後在上面繞上導線線圈。人們把這種方法叫做「鼓卷」,意思是像鼓一樣的形狀。經過這種改進後,發電機無論是外觀或是性能,都比原來有了很大起色。
西門子公司由於阿特涅的這項發明而益發馳名。於是,德國以西門子公司為核心,大力研製各種發電機,從而使電力工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隨著發電機的逐漸大型化,轉動發電機的動力也發生了變化。其中以水力作動力更使人們感興趣。這是因為用水力轉動大型發電機較方便,而且不消耗燃料,成本低。因此,西門子公司又投入水力發電的研究工作。
利用水力發電與水力發電不同,前者必須將發電機安裝在水流湍急的地方,也就是水流落差大的地方。這樣,就必須在山中河川的上游發電,然後再輸送到遠方的城市。
為了遠距離輸送電,就要架設很長的輸電線。但是,在輸電線中通過很強的電流時,電線就要發熱,這樣,好不容易發出的電能在送向遠方的途中,卻因為電線發熱而損耗掉了。
為了減少電能在長距離輸送中的發熱損耗,可以採用的辦法有兩個:一是增加電壓的截面積,即將電線加粗,減小電阻;二是提高電壓而減小電流。
前一個措施因需要大量的金屬導線,而且架設很粗的導線有很多困難,因而很難得到採用。比較起來,還是後一個措施有實用價值。然而,對於當時使用的直流電來說,使其電壓提高或降低都是難以實現的。於是,人們只得開始考慮利用電壓很容易改變的交流電。
看來,將直流發電機改為交流電發電機比較容易,主要是取掉整流子就行了。所以,西門子公司的阿特涅便於1873 年發明了交流發電機。此後,對交流發電機的研究工作便盛行起來,從而使這種發電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❺ 第一台發電機是誰發明的
第一台發電機是法國人畢克西發明的。
發電機是指將其他形式的能源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它由水輪機、汽輪機、柴油機或其他動力機械驅動,將水流,氣流,燃料燃燒或原子核裂變產生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傳給發電機,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
發明歷史:
1832年,法國人畢克西發明了手搖式直流發電機,其原理是通過轉動永磁體使磁通發生變化而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並把這種電動勢以直流電壓形式輸出;
1866年,德國的西門子發明了自勵式直流發電機;
1869年,比利時的格拉姆製成了環形電樞,發明了環形電樞發電機。這種發電機是用水力來轉動發電機轉子的,經過反復改進,於1847年得到了3.2KW的輸出功率;
1882年,美國的戈登製造出了輸出功率447KW,高3米,重22噸的兩相式巨型發電機;
1896年,特斯拉的兩相交流發電機在尼亞拉發電廠開始勞動營運,3750KW,5000V的交流電一直送到40公里外的布法羅市。
發電機在工農業生產、國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發電機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於電磁感應定律和電磁力定律。因此,其構造的一般原則是:用適當的導磁和導電材料構成互相進行電磁感應的磁路和電路,以產生電磁功率,達到能量轉換的目的。
發電機主要結構:
發電機通常由定子、轉子、端蓋及軸承等部件構成。
定子由定子鐵芯、線包繞組、機座以及固定這些部分的其他結構件組成。
轉子由轉子鐵芯(或磁極、磁扼)繞組、護環、中心環、滑環、風扇及轉軸等部件組成。
由軸承及端蓋將發電機的定子,轉子連接組裝起來,使轉子能在定子中旋轉,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從而產生感應電勢,通過接線端子引出,接在迴路中,便產生了電流。
發動機使用注意事項:
起動前的准備工作:
1、機房操作人員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穿工作服和絕緣鞋,機組人員應分工明確;
2、檢查飛輪及發電機部分防欄桿罩是否完好;
3、檢查各變速箱、離合器、調速器、油位、各緊固件等,確認完好,油水溫度不低於20度時,方可起動;
4、將各系統管路閘門設置在「工作」位置;
5、檢查傳動機構的鏈接螺栓,並緊固好;
6、將離合器手柄壓力是否正常,超速保險裝置是否定位;
7、檢查貯氣瓶壓力是否正常,超速保險裝置是否定位;
8、打開打氣泵的排污閥;
9、檢查循環水泵、機油泵、燃油泵是否正常;
10、將勵磁電阻置於最大的電阻位置,並將送電開關斷開。
起動和運行操作:
1、對於停機超過24h的機組,須先打開試動閥,並起動機油泵;
對於停機超過7天的機組,應測量勵磁機及操作電路的絕緣電阻,必須符合要求;
2、起動燃油泵,放出管路中的空氣,觀察電壓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若正常,方可進行正式起動;
3、察看起動電源的電壓是否符合要求。若電壓正常,按下起動按鈕等柴油發動機正常運行後即松開;
4、當柴油發動機運轉後,觀察機油壓力表的指示值,當升到規定值以上時,停止機油泵,並關閉掃氣泵排污閥,穿好前離合器螺釘;
5、當發電機起動後,即認為發電機及全部電氣設備均已帶電,人體不得接觸帶電部位;
6、發電機起動後,應逐漸提高柴油發動機的轉速,並進行送電前的檢查;
7、逐漸調整柴油發動機的轉速,但在調整時應注意觀察發電機運轉是否正常。正常時,集電環及換向器上的電刷應無跳動、無冒火花現象、無異常響聲;
8、調整發電機輸出的電壓和頻率,其電壓值應穩定並達到380v+-10v,頻率應達到50Hz+-0.5Hz。
網路-發電機
❻ 自製簡易發電機的線圈是不是一根線繞多少圈好求具體方法。
不是。將定子鐵心平放在嵌線架上,嵌線須順著鐵心毛刺方向,插好槽底絕緣,其伸 出鐵心兩端長度相等,不允許剪短。
嵌線工藝採用「活」引槽或「死」引槽兩種工藝:1.3.1 採用活引槽工藝的:將引槽紙放入待嵌入的槽內,把A相第一隻線圈(A相,線頭在上層邊)上的扎線由直線部位移到端部(嵌每槽相同),用左手指將下層邊捻扁從引槽紙中間塞入槽口。
右手穿過鐵心內圓,捏緊線圈右端,順勢拉入槽內,插好覆蓋絕緣。將上層邊推到節距處在襯有墊紙的鐵心上,輕撳線圈二端使上層邊嵌入後端部不致高於鐵心,然後抽出引槽紙,打入槽楔。
(6)監獄發明線圈發電機擴展閱讀:
槽絕緣、槽楔、層間絕緣、線圈繞組露出鐵芯的位置,其兩端長度應分別相等。開始嵌線暫不嵌的上層邊要理好,下面墊上墊紙,並用手輕輕壓平,以免損傷線圈絕緣。上層邊和下層邊連線要理好,嵌入線圈下半部里邊,防止連線彎曲和擦破漆膜,造成匝間短路。
墊相間絕緣時,應覆蓋住層間絕緣上面,且與槽楔相碰。每嵌完一個(或一組)線圈後,應將其端部壓下或用敲板輕輕敲打,使其稍向外擴張,以利後面線圈嵌線。嵌線要仔細整好線型,撐開到比節距大一槽的距離,把線理直,理入槽中,必要時分幾次理入。
插小相角時,以使相鄰兩線圈之間不得直接接觸。當材料的尺寸及規格不符合圖樣及技術標准時,不得使用。在必須使用時,應徵得有關部門的認可同意並採取適當措施後,方可使用。嵌完線後,用開型工具將喇叭口整成圓形,拆去扎線,檢查相間絕緣是否墊好,線頭有無搞錯,然後貼上操作者工號,待檢。
❼ 越獄男李紅濤發明了什麼死刑改死緩 李紅濤無刷電機是什麼東西
他發明了無刷電機,中小型三相同步發電機主要分為無刷電機和有刷電機兩大類。
無刷電機,又稱無換向器電動機、無整流子直流電動機。它是用半導體逆變器取代一般直流電動機中的機械換向器,構成沒有換向器的直流電動機。由電動機主體和驅動器組成,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無刷就是沒有碳刷,沒有滑環跟碳刷的磨損更不需要更換。無刷發電機靠獨立的勵磁發電機提供磁場,調節勵磁發電機的磁場就等於控制發電機的磁場,優點是控制勵磁機的電流小發電機電壓穩定,有刷發電機是靠勵磁線圈整流後提供磁場。
無刷發電機的勵磁機是靠電子調壓板來控制磁場,一旦調壓板出問題維修條件不容易滿足只有換新的,這也是無刷發電機的缺點。
無刷發電機由五個部分組成: 1、主發電機;2、交流勵磁機;3、旋轉整流器裝置;4、自動電壓調節器; 5、永磁副勵磁機 (選用部件)。
(7)監獄發明線圈發電機擴展閱讀:
1992年12月8日,李紅濤越獄後第三次被抓獲。在逃亡中,唯一能讓李紅濤全神貫注的就是發明「無刷電機」的構想。他是學無線電的,對於機械有著非同尋常的興趣。第三次被捕後,在柳州關押了一段時間。
1993年2月,李紅濤被押解回昆明市第一看守所。1993年4月26日,李紅濤被公安機關正式逮捕。
在昆明第一看守所等待判決期間,李紅濤不厭其煩地向管教民警談起他做實驗的要求。最後,所里領導經認真研究,冒著風險同意了他的要求。看守所特地為李紅濤提供了一間監舍做實驗,從此,他便開始潛心實驗。
1993年12月,雲南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李紅濤的死刑,執行通知書下達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按照規定,判決書下達後,七天之內就必須執行死刑。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所長孫爾雲親自把雲南省電器科學研究所的幾位專家請到看守所,對他現場指導。專家的建議,使李紅濤茅塞頓開。
1993年12月31日,實驗成功了。當晚,所長孫爾雲趕緊寫了份請求暫緩執行李紅濤死刑的報告,送到了昆明市公安局,公安局局長親自批示,並以昆明市公安局紅頭文件的形式,向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提請暫緩執行請求。
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議很快答復,同意暫緩執行。在以後的一年裡,為了李紅濤能改判,為了爭取時間,看守所一邊為李紅濤申請專利,一邊經主管部門特批,帶李紅濤到電器研究所測試數據,完善模型。
1995年,李紅濤發明的「無刷電勵磁電機」,獲得第五屆中國專利發明博覽會金獎,雲南省優秀發明創造一等獎。據悉,李紅濤在申請專利時,化名為「楊紅俊」。隨後幾年,李紅濤有多項發明,獲得三項發明專利,三項實用新型專利。由於李紅濤的重大立功表現,符合法律改判和減刑規定,死緩改有期徒刑。
2002年,李紅濤聯想到當年他成功脫逃的兩次經歷,決定幫助監獄改善管理系統。李紅濤與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技術幹警研發的全電腦監獄監控管理系統獲得成功,昆明第一看守所躍入全國20家模範看守所之列。
❽ 自製發電機線圈的纏繞方法和原理
電磁調速電機是一種控制簡單的交流調速電動機,由Y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渦流離合器(又稱電磁轉差離合器或滑差離合器)和測速發電機組成,通常與JZT系列及YGT系列控制器(或其他控制裝置)組成一套具有測速負反饋系統的交流無級調速驅動裝置,能在比較寬廣的轉速范圍內進行平滑的無級調速,結構簡單,運行穩定,實用可靠,維護方便。設備投資少;起動性能好,起動轉矩大,起動平滑;控制功率小;調速精度高,調速范圍廣,無失控區等優點,作為工業恆轉矩或遞減轉矩的負載機械的無級調速之用,尤其適宜作流量變化較大的泵和風機負載拖動之用,能夠獲得良好的節能效果。
JZT系列及YGT系列電磁調速電動機(滑差電動機)相配套的控制設備。用於手動操作,能向單台電機離合器的勵磁繞組提供可調直流電壓,使之實現寬范圍無級調速。為了提高滑差電機的機械特性硬度和抗干擾性能,本控制器採用速度負反饋及電壓微分負反饋電路的反饋系統。
故障排除方法
故障現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離合器轉速不能調節、僅能告訴運行不能低速運行(失控) (1)滑差空載運行。
(2)「速度反饋」調節電位器在極限位置(未加反饋) (1)加上一定的負載(大於10%的額定轉矩)
(2)轉動「反饋電位器」並按五章方法調整。
2.電壓電網波動嚴重影響轉速穩定。 (1)WB穩壓管損壞 (1)更換穩壓管WB並調整W5使至電流不致過大或過小,測量WB兩端電壓18V左右為正常。
3.某一轉速運行時、周期性擺動現象嚴重。 (1)勵磁線頭接反(周期振盪)
(2)電容損壞(非周期性振盪) (1)改變接線極性。更換徑向磁鋼。
(2)更換 電容
4.接通電源保險絲熔斷。 (1)引出線接錯
(2)續流二極體ZP接反或擊穿
(3)變壓器初級短路
(4)壓敏電阻Ry被電源過壓擊穿而短路
(5)KP可控硅損壞短路
(1)檢查及整理線路。
(2)檢查續流二極體ZP及可控硅KP,若損壞應更換。
(3)檢查及修理變壓器TB。
(4)更換壓敏電阻。
5.接通電源指示燈、轉動調速電位器,離合器不轉。 (1)調速電位器短路
(2)接線開路
(3)晶體管損壞
(4)變壓器次級沒有電壓
(5)晶體管開路或損壞
(6)可控硅KP開路。
(7)電路插板插腳有塵污接觸不良
(8)可控硅供電的電壓與同步信號電壓極性接錯
(9)脈沖變壓器極性接反
6.當突然升速時離合器不轉動,而在極緩轉動調速電位器時,離合器才能轉動,或動一下就停止。
(1)由於譴責放大器輸出電壓過高即「移相過頭」供KP開放角度過大而關閉,其原因一般是溫度升高引起。 抽出控制箱底座,調整控制賄賂板上的電位器使之阻值增加到使KP開方角回復為止,最後亦可加大R4阻值進行溫度補償。
7.特性硬度下降,調速電位器已到零位仍有勵磁電壓輸出。 (1)起始零位調節不當
(2)環境溫度過高。 (1)調整調速電位器在零位時可控硅無輸出為止,
(2)降低溫度45℃以下
8.表頭指示轉速與實際轉速不一致,或無法調節(過低)。 (1)由於永磁式速測發電機退磁造成。
(2)速測發電機有一相短路或斷線。 (1)調節電位器(轉速表校正)使之阻值減少
(2)測量測速發電機三相電壓是否對稱。
9.離合器只能低速運行不能升速。 (1)續流二極體損壞後開路
(2)反饋量過大。 (1)更換二極體
(2)調節「反饋量調節」電位器使之運行正常。
❾ 法拉第經過十年研究發現了什麼現象人們根據這一發現發明了發電機
法拉第經十年的時間終於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人類根據電磁感應發明了發電機,從而使電能大規模生產;
當電表中有電流通過時,指針會發生偏轉,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由於受到磁場力而會發生轉動;
故答案為:電磁感應;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或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❿ 誰發明了發電機
是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19世紀發明的,但是由於法拉第文化水平尤其是數學差,因此最後電磁學由物理教師麥克斯韋給完善了。有一篇文章專門講述了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