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在青銅時代創造了解歷史

在青銅時代創造了解歷史

發布時間:2021-08-10 14:46:46

⑴ 在青銅時代創造的物質文化,被稱為「青銅文化」,青銅文化又成為奴隸社會文明的代稱,該文明是指( )

D.夏、商、西周時期

⑵ 青銅器產生於哪幾個朝代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在中國,距今50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青銅器介紹:

青銅器文化的載體是以青銅為材料的青銅器,古代採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工藝(今人稱之為青銅鑄造工藝)製作出來的器物,青銅器成為古代燦爛文明的載體之一。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文化十分發達,並以製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於世。奴隸主把青銅器作為宴享和放在宗廟里祭祀祖先的禮器。

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

由於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中國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遠,青銅器則是其縮影與再現。

(2)在青銅時代創造了解歷史擴展閱讀:

青銅器的歷史地位:

青銅時代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大約從夏代開始,中國進入青銅時代。到了商代,青銅器的應用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由於青銅工具的銳利遠勝於石器,加以當時的鑄造技術可以製作出適合於不同用途的各種手工工具和農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因此,擁有眾多人口的都邑出現了。

在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宮殿;修造大型王陵;構築起城垣與壕溝之類的防禦設施。在都邑與各地之間有馬車與舟船等交通工具相連結。

還出現了契刻的甲骨文,用於記錄社會生活中的事件;天文、歷法、醫學等科學也發展起來。青銅工具用於采礦業,可以采出更多的礦石。

冶煉業發展的結果,反過來又促使青銅鑄造業的發展。這種良性循環,使中國的青銅時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它所創造的燦爛的青銅文化,在世界文化遺產中佔有獨特的地位。

⑶ 青銅時代有什麼歷史事物!急急急!!!

中國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屬於甘肅馬家窯文化。

最早提出「青銅器時代」觀念的是張光直院士,他在《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明確指出夏、商、周三代為鼎盛期,而後還有春秋戰國時代,現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不過依照杜正勝院士在《古代社會與國家》的看法,從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生產工具其實還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只有階級和社會的轉變,因為青銅器主要作為禮器和兵器是政權的象徵。

根據考古的發現,商朝前期,以鄭州的二里崗為中心,輝縣的琉璃閣、洛陽的東干溝等殷商時期的遺址屬於這個時代;商朝的後期,以安陽的小屯村為中心,鄭州公園區的上層、洛陽的泰山廟遺址和墓葬屬這個時代;周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遺址以西安市豐鎬村地帶、寶雞西周時期的墓葬;春秋時期以洛陽澗濱(澗濱)為中心、上村嶺虢墓、新鄭鄭墓、壽縣蔡侯墓為這個時期的代表;戰國時期,洛陽澗濱為中心,輝縣琉璃閣、古圍村,長沙和唐山的戰國墓地屬於這個時代。

根據最新的發掘成果,中國南方也在商朝前期進入了青銅時代,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武漢的盤龍城遺址,湖南長沙的炭河裡遺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等的出土青銅器,證實了長江流域也有發達的青銅文明。

在青銅時代,中國已經建立了國家(郭沫若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分法認為屬於奴隸制國家,有爭論),有了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並且漢字也已經發展成熟

⑷ 青銅時代的歷史沿革

青銅時代處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早於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范圍內的編年范圍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世界各地進入這一時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伊朗南部、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銅器,歐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銅器。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銅較晚,大約不晚於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將近公元11世紀,才出現冶銅中心。中國則在公元前3000年前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在青銅器時代,世界上青銅鑄造業形成幾個重要的地區,這些地區成了人類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在古代文化發達的一些地區青銅時代與奴隸制社會形態相適應,如愛琴海地區、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此時都是奴隸制國家繁榮的時期。但是也有一些地區,沒有經過青銅時代便直接過渡到鐵器時代。進入文明的地區在青銅時代已經產生了文字。
關於中國青銅時代的肇始時間,則眾說紛紜。部分學者認為龍山文化晚期或龍山時代已進入青銅時代,年代約當公元前3000年或稍晚。因用銅遺存僅有零星的發現,並不符合上述青銅時代的特點,故可以不考慮其可能性。
1980年代以降,一般把成批出土青銅禮容器、兵器、工具、飾物等的二里頭文化,作為中國青銅時代早期文化。由於1980年代當時二里頭文化碳素測年的數據落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所以一般認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上限 。
嗣後,有研究者將西北地區的早期用銅遺存納入青銅時代,認為存在西北地區和中原地區兩大獨立起源地,但在絕對年代上,仍認為二者大體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進入青銅時代 。
中原地區在二里頭文化之前,僅有零星的用銅遺存發現。如襄汾陶寺遺址發現有紅銅鈴和砷銅齒輪形器、容器殘片等,但未見青銅 ;登封王城崗遺址曾出土青銅容器殘片 ,新密新砦遺址曾出土紅銅容器殘片 等。二里頭文化第一期發現的銅器尚少,且均為小件器物。第二期開始出現銅鈴和嵌綠松石銅牌飾等製作工藝較復雜的青銅器,第三期始有成組的青銅禮容器和兵器等出土 。故就目前的考古材料而言,中原地區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至多是二里頭文化第二期。
就目前的認識,整個東亞大陸多地區大致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約當公元前1700年前後。第一批進入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只有四壩文化、齊家文化晚期、夏家店下層文化和二里頭文化。這些最早的青銅時代文化間的交流關系,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究。

⑸ 青銅時代的代表任務,重大發明事件,歷史作用

中國青銅時代便是歷史上的三代,從公元前2000年以前,一直持續到公元前500

年以後.

中國被公認為世界文化發達最早的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祖先為祖國留下了極

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青銅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代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大,而且質量高。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便是這高超鑄造技術的物證。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是現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尊的頸部鑄有蕉葉,蕉葉上的花紋叫夔形紋。蕉葉的底部飾有獸面紋,肩部有四條龍蟠纏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別鑄有四隻大卷角羊,突出尊外。羊的背部及胸部飾有魚鱗花紋。兩只前腿和尊的底部鑄在一起,上面也鑄滿夔形花紋。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中間合范的地方,都鑄有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遮蔽合范時可能產生對合不正的紋飾,從而增強了造型的氣勢,使方尊的形象在寧靜中有威嚴感。全器上下以細雷紋為地,線條光潔剛勁。羊角是事先鑄成後配置在羊頭的陶范內,再合范澆鑄的。如果沒有高超的合范技術,就很難達到整個器物渾然一體的效果,是古文明的瑰寶.

⑹ 青銅時代在人類歷史上屬於先列,下面請根據題目要求選一個正確答案

商朝,夏代不多,周代也不多。商代最多青銅器。

⑺ 青銅時代的由來是什麼

青銅器是我國先民在長期的辛勤勞動中所創造的燦爛藝術,它與陶器製作同樣在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以種類繁多,造型新奇,紋飾精美而著稱,因此這一時期也稱為「青銅時代」。「青銅器」是用銅與錫合金鑄成,其成分的比例,因器物的用途、類別的需要而有差異。這說明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在冶煉技術方面已具有合金的科學知識。

⑻ 青銅時代有什麼歷史事物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距今約5000年,止於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於文獻記載的炎黃時代,及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這與中國奴隸制國家的產生、發展及衰亡相始終。
朝代更迭,春秋時代,禮樂崩壞,各種事物太多了。

⑼ 青銅器的歷史起源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在中國,距今50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夏朝青銅器是中國青銅歷史上的快速發展時期,偃師二里頭遺址青銅鑄造作坊面積超過1萬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煉青銅器的出土,一期青銅鑄造遺跡里也有冶煉痕跡。

在商周時期,中國的青銅器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系列:容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等等。青銅器上布滿了饕餮紋,夔紋或人形與獸面結合的紋飾,形成神靈的圖紋,反映了人類從原始的愚昧狀態向文明的一種過渡。

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佔了主導地位。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自此以後,青銅器除了銅鏡外,可以說不再有什麼發展了。

(9)在青銅時代創造了解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奴隸社會時代大量製作的青銅器,不僅為奴隸主階級所佔有,而且是他們統治勢力的象徵。當時的奴隸主貴族,往往由於各種政治特權,如祭祀,戰功、冊命、賞賜等,驅使奴隸工匠雕鑄各種各樣的青銅器。另外還有樂器、兵器和生產工具等等,其名稱和造型樣式,遠較原始社會的陶器為繁復多樣。

這類青銅器,性質上雖屬於工藝品製作,但從設計塑型、雕模,尤其是器身的花紋裝飾,都屬於雕塑藝術的創作范圍。商、周青銅器製作特點,主要表現在器形和紋飾的構成上,是運用對稱、連續等富有裝飾性的藝術手法,用變化多樣的曲線、弧線,構成各種形象的浮雕、線刻。

不論器形整體或紋飾部分,都顯示出渾朴、莊重和精緻、瑰麗的氣質,但同時也具有威嚴、神秘的氣氛,反映了奴隸主階級的階級意識和審美觀點。

商、周青銅器與原始時代的陶器塑作相比,在雕鑄技術上遠為進步。而有關青銅器的製作過程也遠為復雜。從器形花紋設計到雕模鑄造,特別是花紋和雕模的工作,要按照不同的器物形象、用途,來決定花紋的內容和形式,分別施以不同的陽線、陰線和浮雕等手法。

如此,製作一件青銅器,就需要多方面才能的工奴雕塑家來集體完成。它的製作目的和要求,雖然是受著奴隸主階級思想的支配,但在多種多樣的器形和花紋的設計製作中,也體現了身受壓迫的工奴們的藝術才華和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⑽ 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青銅文化是哪個歷史時期

青銅時代(Bronze Age),又稱青銅器時代、青銅文明,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
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因為顏色青灰,故名青銅。由於青銅的熔點比較低,約為800℃,硬度高,為銅或錫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鑄造成型。青銅時代初期,青銅器具比重較小,甚或以石器為主,進入中後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銅器和隨之的增加,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水平提高,物質生活條件也漸漸豐富。青銅鑄造術的發明,與石器時代相比,起了劃時代的作用。
青銅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Three-age System)中的第二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Christian Jürgensen Thomsen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青銅時代的特色是青銅的廣泛使用,即利用銅與錫、鉛、銻或砷的合金製作工具和武器。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時代的是兩河流域和埃及等地,始於公元前3000年。希臘和中國於公元前約2500年進入青銅時代,歐洲較晚,約在公元前1400年。美洲並沒有青銅時代,因為歐洲探險家將鐵直接引進,使美洲直接從石器時代跳至鐵器時代。[1]。
[編輯]中國的青銅時代

中國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屬於甘肅馬家窯文化。
最早提出「青銅器時代」觀念的是張光直院士,他在《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明確指出夏、商、周三代為鼎盛期,而後還有春秋戰國時代,現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不過依照杜正勝院士在《古代社會與國家》的看法,從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生產工具其實還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只有階級和社會的轉變,因為青銅器主要作為禮器和兵器是政權的象徵。
根據考古的發現,商朝前期,以鄭州的二里崗為中心,輝縣的琉璃閣、洛陽的東干溝等殷商時期的遺址屬於這個時代;商朝的後期,以安陽的小屯村為中心,鄭州公園區的上層、洛陽的泰山廟遺址和墓葬屬這個時代;周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遺址以西安市豐鎬村地帶、寶雞西周時期的墓葬;春秋時期以洛陽澗濱(澗濱)為中心、上村嶺虢墓、新鄭鄭墓、壽縣蔡侯墓為這個時期的代表;戰國時期,洛陽澗濱為中心,輝縣琉璃閣、古圍村,長沙和唐山的戰國墓地屬於這個時代。
根據最新的發掘成果,中國南方也在商朝前期進入了青銅時代,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武漢的盤龍城遺址,湖南長沙的炭河裡遺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等的出土青銅器,證實了長江流域也有發達的青銅文明。
在青銅時代,中國已經建立了國家(但這是郭沫若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分法,如果依照Willian T.Sanders 與Barbara J.Price所提出的四個階段:游團、部落、酋邦、國家,那麼照此論述國家形成的必要條件有兩個,一是血緣關系在國家組織上被地緣關系所取代;二是擁有合法的武力,那麼商文化可能屬於酋邦而非國家),有了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並且漢字也已經發展成熟。

閱讀全文

與在青銅時代創造了解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