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四大發明是誰發明的年代,發明過程的簡歷
1·造紙術,造紙術最早出現於西漢時期,西漢馬王堆墓葬已經出土了最早的紙,之後東漢時期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改造,使造紙成本下降、工序變簡。其意義在於為文明保存提供了更為便捷、便宜的方式,有利於文明的保存和傳播。
2·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由北宋畢升發明,其意義在於大大加快了印刷速度,有利於加速文明傳播。
3·火葯。火葯出現的具體時間不可考,唐中期的書籍中已經有了相關記載,最初應該是由煉丹家所發現的。火葯的出現將人類由冷兵器時代推進到熱兵器時代,火葯傳到歐洲後大大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武力基礎。
4·指南針。指南針的具體出現時間也不可考,在春秋時期已經有了司南,而指南針的最終成型是在宋代。指南針的出現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傳到歐洲後為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活動提供了技術基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而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貳』 發明專利申請的簡介
發明是發明人運用自然規律而提出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的技術方案。所以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中指出「專利法所稱的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人只有將這種技術方案向專利局提出申請,並且通過一系列嚴格的審查,特別是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發明專利申請授予專利權。申請人還應按期辦理登記手續和繳納當年年費,這項發明專利申請才能正式成為一項具有專利多種屬性的發明專利。值得指出的是,發明不同於發現。發現是揭示自然界已經存在的但尚未被人們所認識的自然規律和本質。而發明創造則是運用自然規律或本質去解決具體問題的技術方案。發現是不能獲得專利的。只有發明才能獲得專利。這里還應當指出的是,專利法中所指的發明僅僅是一項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的技術方案,盡管這種技術方案的構思,在獲得專利權時,有的還沒有經過實踐證明可以直接用於工業生產,製造成某種具體的物品,所以這是一種無形的知識財產。但也不能將這種技術方案的構思與那些只是單純地提出技術名稱和設想,或者僅僅表示一種願望,而究竟如何實現,無明確的具體辦法,也不具備將來有實現的可能性的願望相提並論。顯然,後者是不能成為專利法中所稱的發明的。
專利法所稱的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如機器、儀器、設備和用具等)和方法發明(製造方法)兩大類。對於某些技術領域的發明,如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原子核變換方法取得的物質等都不授予專利權。計算機軟體的發明,則要視其是否屬於單純的計算機軟體或能夠與硬體相結合的專用軟體,並加以區別對待,後者是可以申請專利保護的。隨著審查標準的變化,當前,單純的計算機軟體也可以單獨申請專利了,不再必須與硬體結合了。至於涉及微生物的發明也是可以申請發明專利的。但要按期提交微生物保藏證明。
1、產品發明 (包括物質發明)是人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來的關於各種新產品、新材料、新物質等的技術方案。專利法上的產品,可以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產品,也可以是一個設備或儀器中的零部件。其主要內容包括:製造品,如機器、設備以及各種用品材料,如化學物質、組合物等具有新用途的產品。
2、方法發明 是指人們為製造產品或解決某個技術課題而研究開發出來的操作方法,製造方法以及工藝流程等技術方案。方法可以是由一系列步驟構成的一個完整過程,也可以是一個步驟,它主要包括:製造方法,即製造特定產品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如測量方法、分析方法、通信方法等;產品的新用途。
3、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發明專利 一般說來,在進行技術開發、新產品研製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術水平較高,都應申請發明專利。例如,對激光技術的應用進行開發研究,將激光全息或光柵光劉瘸蝕方法用於台成皮革製造,而研製出一種全息光柵合成皮革。那麼,無論是這種皮革本身還是其製造方法均應申請發明專利。再例如:用生化技術的方法研製出的葯品,該葯品和製造該葯品的方法都應該申請發明專利。還如:某廠提出了改進空氣壓縮機的設計方案,該方案是可實現的,其實施後的效果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機器性能,該方案就可以提出申請發明專利。
申請發明專利的技術既可以是對某一學科或某一技術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開拓型或開創型發明,也可以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加以局部的改進和發展的改進型發明。
『叄』 科學小發明的簡介
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對科學小發明的主要項目作了明確的規定:內
第一,發明,指容一切具有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科技成果;
第二,改進和革新,指對原有物品的形狀、構造或其他方面提出的改進技術方案;
第三,新品種,指人工培育的動植物新的品種;
第四,發現,是對前所未知的事物、現象及其規律的揭示。
『肆』 四大發明簡介
1)紙發明與西漢前期。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的出現,大大便利了內人民的書寫,有利於容人類文化的傳播。
(2)隋唐時,我國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即經濟,又省時,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3)戰國時,我國製成了能指示方向的「司南」。後來又製成指南針,北宋時開始用於航海。它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
(4)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宋元時期,火葯在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葯的使用,改變了單純依靠大刀、長矛和弓箭作戰的局面,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重大變革。
『伍』 五筆輸入法發明人簡介
王永民,漢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43年12月生於河南省南陽地區南召縣貧農家庭。
1962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通詩文、書法、篆刻和音樂。
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並發明被國內外專家評價為「其意義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五筆字型」(王碼),以多學科最新成果之運用、集成和創造,提出「形碼設計三原理」,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發明了25鍵4碼高效漢字輸入法和字詞兼容技術,在世界上首破漢字輸入電腦每分鍾100字大關並獲美、英、中三國專利。
1983年後,又以15年之力推廣普及,使之覆蓋國內90%以上的用戶;曾五次應邀赴聯合國講學,以「五筆字型」在全世界的廣泛影響和應用,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1984年又榮獲「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級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1988年4月成為國務院特別命名的十名「全國勞動模範」之一。
1994年後陸續發明「98王碼」、「閱讀聲譯器」、「名片管理器」等五項開創性專利技術。
1995年8月赴美學習,1997年5月回國。
於1998年2月「十年磨一鍵」發明了我國第一個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范、能同時處理中、日、韓三國漢字、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98規范王碼」,同時推出世界上第一個漢字鍵盤輸入的「全面解決方案」及其系列軟體,成為我國漢字輸入技術發展應用的里程碑。
王永民教授從1996年起研究用數字鍵輸入漢字的方法,首創「首部余部取碼法」,於2000年8月實施完成了「五筆數碼」漢字輸入專利技術,開發了「6鍵6碼」和「9鍵6碼」兩套成品軟體。
現任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北京王碼電腦公司、北京王碼網公司總裁。 自我白描是「一介書生,半個農民」,座右銘是「科學是一本永遠也寫不完的書」,行為准則是「愛國、務實、創新」。
『陸』 人物簡介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美國發明家、企業家、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1976年4月1日,喬布斯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1977年4月,喬布斯在美國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展示了蘋果Ⅱ號樣機。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顏色透明設計使得產品大賣,並讓蘋果度過財政危機。 2011年8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向蘋果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
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喬布斯同時也是前Pixar動畫公司的董事長及行政總裁。
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喬布斯因患胰腺癌病逝,享年56歲。
▪2012 美國最具影響力20人 (提名)
▪2009 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美國最佳CEO (提名)
▪2007 年度最偉大商人 (提名)
▪1997 最成功的管理者 (提名)
▪1989 十年企業家 (提名)
▪1987 傑斐遜公眾服務獎 (獲獎)
▪1985 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勛章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