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陀螺儀感測器簡介
導語: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陀螺,當陀螺開始轉動後,無論是否傾斜,陀螺都會一直將重心放置在中心線上,保持平衡。利用這一特性,人們想是否可以讓某些無法定重心的物體通過某些設備讓其產生類似陀螺的的可以控制重心的效果,慢慢的通過研究,陀螺儀就出現了。陀陀螺儀感測器雖然沒有陀螺的外形,但是卻能產生體現陀螺的特性,那麼陀螺儀感測器到底是何物?小編幫你解答。
什麼是陀螺儀感測器?
陀螺儀感測器是簡單輕巧的電子感測器,可以用於設備的自由移動,即跟隨設備的移動而移動,還可以用在定位和控制系統上。傳統的陀螺儀感測器用於直升機的模型上,以控制直升機的平衡。但是現在的科技讓陀螺儀感測器用於手機等移動設備,以實現重力感應和體感觸發。陀螺儀感測器還會產生諸如,控制設備實行遠程同步控制游標等。
陀螺儀感測器的原理
陀螺儀感測器類似陀螺,旋轉的物體無論是否受到外力影響,本身的旋轉軸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所以陀螺的會一直保持著直立,那麼陀螺儀感測器也會利用這一點保持物體的方向。物體可以通過某些方式讀取可以產生旋轉軸的旋轉方向,並且進行數據傳輸,將方向數據傳給控制系統,讓設備實現一定的反應。陀螺儀感測器的靈敏度很高,工作穩定可靠,體積小巧,功能強大。
陀螺儀的分類及應用
陀螺儀感測器發展經過很多年,出現了好多類別和分類,從最初的機械式陀螺儀感測器到光纖式陀螺儀感測器,同時代的還有環式激光陀螺儀感測器。根據框架數目和支承形式的不同還分為二自由度陀螺儀感測器和三自由度陀螺儀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目前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等終端移動設備,用於產生重力感應使得移動設備可以根據陀螺儀的方向讓設備自行執行相應方向的操作,比如說可以玩重力感應游戲。
最後,傳統的和新型的陀螺儀感測器原先在智能設備未普及的時候,被應用於國防工業方面,用於航海航天等的精確定位和確定移動方向。還有就用於開門警報器方面,當因為門框的移動使得陀螺儀內部產生傾斜,觸發警報就會報警,雷達加陀螺儀可以雙重保險。
B. 陀螺儀是中國發明的嗎
我想一定是人發明的!這我肯定!無論是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不是人,我都答對了一一半,給賞錢吧!謝謝
C. 什麼是陀螺儀
陀螺儀又叫角速度感測器,可以對手機轉動、偏轉的動作做很好的測量,從而對手機做相應的操作。應用到陀螺儀的有游戲、相機防抖、導航等。配置陀螺儀的機型,是默認開啟這個功能的。
D. 汽車陀螺儀!
。。螺旋儀是什麼不知道。。。
不過應該告訴你的是現在汽車已經進入了電子時代。。汽車裡面的大部分零件都受著汽車電腦檢測。。。
而且汽車發展至今,人們已經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電子系統來保證駕駛安全舉幾個例子:
剎車抱死,車頭不受控制等:由ABS防抱死系統防止。
突然轉向導致車輛打滑,轉圈: 由行車穩定系統監控。
加速中打滑,路面情況不一樣,汽車加速時車輪會打滑導致甩尾等:這事又牽引力控制系統檢測,經過汽車電腦,分配適合制動力給車輪。(牽引力控制是在防抱死系統基礎上的)
可能你覺得應該放個東西來穩定車身。。加大重量什麼的。。。
恰恰相反,現代汽車是減低重量為目標,而且車身前後比例都接近50 50 。。。加大重量,意義不大。
E. 誰知道電子陀螺儀的歷史
非原創,找的資料:
電子陀螺儀其實就是機械式陀螺儀的進化,機械式是利用真實的陀螺等機械製作的,而電子是利用晶元來實現陀螺儀的功能,其工作原理類似(電子只不過是模擬出來的而已)。 所有陀螺儀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廣泛應用於航海、航空和航天領域,種類很多,其中陀螺羅盤就是代替羅盤的裝置。 陀螺儀的原理就是,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是不會改變的。人們根據這個道理,用它來保持方向,製造出來的東西就叫陀螺儀。陀螺儀在工作時要給它一個力,使它快速旋轉起來,一般能達到每分鍾幾十萬轉,可以工作很長時間。然後用多種方法讀取軸所指示的方向,並自動將數據信號傳給控制系統。 最基礎的陀螺儀的結構:基礎的陀螺儀是一種機械裝置,其主要部分是一個對旋轉軸以極高角速度旋轉的轉子,轉子裝在一支架內; 歷史:1850年法國的物理學家萊昂·傅科(J.Foucault)為了研究地球自轉,首先發現高速轉動中的轉子(rotor),由於慣性作用它的旋轉軸永遠指向一固定方向,他用希臘字 gyro(旋轉)和skopein(看)兩字合為gyro scopei 一字來命名這種儀表。 陀螺儀是一種既古老而又很有生命力的儀器,從第一台真正實用的陀螺儀器問世以來已有大半個世紀,但直到現也,陀螺儀仍在吸引著人們對它進行研究,這是由於它本身具有的特性所決定的。陀螺儀最主要的基本特性是它的穩定性和進動性。人們從兒童玩的地陀螺中早就發現高速旋轉的陀螺可以豎直不倒而保持與地面垂直,這就反映了陀螺的穩定性。研究陀螺儀運動特性的理論是繞定點運動剛體動力學的一個分支,它以物體的慣性為基礎,研究旋轉物體的動力學特性。
F. 「振動陀螺儀」是誰發明的
發明者:東南大學 裘安萍、王壽榮、周百令、蘇岩
G. 陀螺儀,什麼意思
陀螺儀是用高速回轉體的動量矩敏感殼體相對慣性空間繞正交於自轉軸的一個或二個軸的角運動檢測裝置。利用其他原理製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陀螺儀在手機上的應用:
1、陀螺儀自被發明開始,就用於導航,先是德國人將其應用在V1、V2火箭上,因此,如果配合GPS,手機的導航能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實際上,很多專業手持式GPS上也裝了陀螺儀,如果手機上安裝了相應的軟體,導航能力絕不亞於很多船舶、飛機上用的導航儀。還可以實現GPS的慣性導航:當汽車行駛到隧道或城市高大建築物附近,沒有GPS訊號時,可以通過陀螺儀來測量汽車的偏航或直線運動位移,從而繼續導航。
2、可以和手機上的攝像頭配合使用,比如防抖,在拍照時的維持圖像的穩定,防止由於手的抖動對拍照質量的影響。在按下快門時,記錄手的抖動動作,將手的抖動反饋給圖像處理器,可以讓手機捕捉到更清晰穩定的畫面。
3、各類游戲的感測器,比如飛行游戲,體育類游戲,甚至包括一些第一視角類射擊游戲,陀螺儀完整監測游戲者手的位移,從而實現各種游戲操作效果。有關這點,想必用過任天堂WII的網友會有很深的感受。
4、可以用作輸入設備,陀螺儀相當於一個立體的滑鼠,這個功能和第三大用途中的游戲感測器很類似,甚至可以認為是一種類型。通過小幅度的傾斜,偏轉手機,實現菜單,目錄的選擇和操作的執行。(比如前後傾斜手機,實現通訊錄條目的上下滾動;左右傾斜手機,實現瀏覽頁面的左右移動或者頁面的放大或縮小。)
5、也是未來最有前景和應用范圍的用途。那就是可以幫助手機實現很多增強現實的功能。增強現實是才冒出的概念,和虛擬現實一樣,是計算機的一種應用。大意是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的處理能力,讓人們對現實中的一些物體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大家不理解,舉個例子,前面有一個大樓,用手機攝像頭對准它,馬上就可以在屏幕上得到這座大樓的相關參數,比如樓的高度,寬度,海拔,如果連接到資料庫,甚至可以得到這座大廈的物主、建設時間、現在的用途、可容納的人數等等。
H. 什麼是陀螺儀
中文名稱:陀螺儀
英文名稱:gyroscope
定義:利用高速回轉體的動量矩敏感殼體相對慣性空間繞正交於自轉軸的一個或二個軸的角運動檢測裝置。利用其他原理製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
I. 陀螺儀是如何發明的
發端於孩子的玩具
——1908年陀螺儀的發明自動駕駛儀駕駛著客機精確地繞地球飛行,船舶在洶涌的海面上保持著相對穩定,潛水艇穿過海洋深處到達目的地,這一切多虧了孩子的一種玩具和一位富有想像力的、名叫埃爾默·安布羅斯·斯佩里的美國人。
1905年夏季的一天,孩子們在玩陀螺。斯佩里的一個孩子問他:「為什麼它旋轉時能立起來?」孩子的問題促使斯佩里去思索,思索的最終結果是陀螺羅盤的誕生和由此帶來的航空、航海技術的深刻變革。
斯佩里借來一台教學用的、演示地球自轉的陀螺儀,對它進行研究,看看它的運轉方式能否被工程師們用於實踐。後來,在去歐洲的一次航行中,船遇上了風暴,斯佩里被顛簸的船拋出了鋪位。他想,要是能用陀螺儀來使船保持平衡就好了。經過3年實驗,他造出了第一台穩定器,用在美國的沃登號驅逐艦上。
作為穩定器使用的陀螺儀,它的基本原理是:它的旋轉的、位置保持恆定的軸線能對船身的搖擺進行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減低船擺動的幅度。
1908年,斯佩里運用同樣的原理發明了陀螺羅盤。它能保持正北狀態,不受任何磁力的影響。陀螺羅盤於1910年首次投入使用。不久,它就被美國海軍採用,作為船舶的方位儀。
由斯佩里的發明衍化而來的有:自動駕駛儀,它有一個小巧的陀螺儀系統,使飛機能在雲中或黑暗中飛行;用於鑽探的測向器;顯示飛機相對於表觀重力姿態的相對傾斜儀,等等。
斯佩里於1930年逝世,終年69歲。他一生中取得400多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