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飛釣誰發明的

飛釣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0 09:42:51

⑴ 中國最好的飛釣地點在哪裡

FLY Fishing-飛釣在中國大陸地區是和路亞同時期傳入的,就此種釣法的推廣和發展在大陸地區不如路亞來的迅猛。但飛釣這種擬餌釣法的歷史在西方已經有幾百年,可以講也是西方大多數地區的傳統釣法。

飛釣也是種以毛鉤擬餌來獲得漁獲的釣魚模式,歷史上西方多用此種釣法來釣取溪流魚種。但隨著當今科技的快速發展,飛釣這種以毛鉤擬餌來釣魚的方式已經可以廣泛的釣獲江河湖海眾多魚種。只是在中國用這種毛鉤擬餌來釣本土魚種的作釣模式還有待於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中國有著廣闊的疆土和豐富的漁業資源魚類的品種繁多,我去過多個省市尋找飛釣的目標魚種,但現實情況都不是很理想,自然環境多被人為的過度開發和破壞。在此只能建議您尋找一些人工管理的釣場進行作釣(現今全國各地的路亞基地很多)。多個題外話其實不用追尋啥夢幻釣場,玩好周邊的水域魚種就已經是功夫了得了。草魚、鯿魚、翹嘴都是很好的飛釣魚種。在此恭祝您多多上魚多多上大魚,多多放流做好環境保育,以一個高尚的飛釣人身份大力支持和推廣飛釣這種環保、健康科學的釣魚運動。

⑵ 晚上可以飛釣嗎

老大說得灰常對!我主飛晚上一般選擇附近有路燈的地方方便點。 查看原帖>>

⑶ 飛釣的拋投技術

關於飛釣技術(Fly Cast),單純用文字和圖片描述有一定困難。朋友們可以用文章中提到的英文關鍵字,去YouTube等視頻網站搜搜看,看Video的話,更直觀一些。這里只是根據自己的體會,給大家一個粗略的介紹。
飛釣的手法多種多樣,特別是熟練掌握以後,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根據地形、水流、風向、障礙物等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拋投方法,不是很拘泥於形式。但其中比較關鍵的要求就是:節奏感、角度掌握、發力技巧,還有放鬆,這個是基本的內在精華,不管外表怎麼變,這幾個因素是要嚴格遵守的,飛投中這幾個要素只要一亂,整個拋投就亂了。
飛釣拋投,練習很重要,特別是開始。首先將裝備准備好,只是Leader使用普通魚線,長度大約0.5-1米,先短後長,逐步擴展到3米;Leader最前端先拴一撮色彩鮮艷的毛毛球,例如用毛線,大約拇指甲蓋大小就可以了,代替Fly鉤練習。場地最好是草地,前後左右有10幾米的空間即可。注意練習時盡量不要在粗糙的乾地上進行,會磨損飛釣線。
練習時的一個基本原則需要注意:很多新手把投遠作為目標,作為「練成」的標志,而不是去體會和練習完美的「圈」(Loop)的概念。這種想法會影響基本功的練習,導致動作走形,越想投遠、越投不出去、越纏線……
下面按照練習的次序,也許算是難度次序,介紹一下基本的方法,要點貫穿其中。
Pick up和Drop
我們稱之為提線和放線吧。在一般飛釣資料中基本不強調這個,是最簡單的,但個人覺得還是很重要,對以後的練習和實戰還是很有幫助。
拉出5-6米左右的飛線,使其在正面呈一條直線平躺在草地上,飛釣桿往前平伸(9點鍾方向,和地面平行),和飛線成一條直線。
握桿方法類似手桿握法,單手,握桿手在握桿的同時,握住飛線,使飛線不會來回亂跑(固定長度)。以肘關節為軸,四拍(ABCD)為節奏:
A: 逐漸向上(後)揮桿,力量逐漸加大,到2點鍾位置停;
B: 停一拍,使得飛舞成一個半環的線向後拉伸,走完其行程;
C: 逐漸向前揮桿,力量逐漸加大,到10點鍾位置停;
D: 輕輕將桿放平(9點鍾位置)。
此時,飛線應該恢復為提桿前的狀態,即平躺在前面,呈直線狀。如果不是這樣,說明揮桿方法、角度、用力方式不對,一直練習,直到可以做到很輕松的提線--往後飛--往前飛--放下。熟練後,可加大線的長度,直到10米左右即可。
容易犯的錯誤,主要有三點:一是用力方式不對,「發動」不要太猛,力量最大的位置應該是在12點鍾位置,「停止」倒是可以急停。整個過程要放鬆,不要太用力;二是後飛角度過大,大大超過了2點鍾,使得後飛的線會碰到地面,然後前飛就沒戲了;三就是B的那一拍掉了,變成了A-C-D,線形不成完美的環,從而失敗。
Roll Cast
Roll Cast (卷拋)在飛釣技術中很重要,很多高級玩法,都是將Roll Cast組合在動作之中,以它開始,或者以它結束。Roll Cast其實不好練,剛開始要求也不要太高就好了。
Roll Cast看起來類似舞台上抖動綵帶,形成一個往前滾動的環(Roll),將線打出去。Roll Cast基本不用背後的空間。
拉出7、8米左右的飛線,使其在正面呈一條直線平躺在草地上,飛釣桿往前平伸(9點鍾方向,和地面平行),和飛線成一條直線。單手握桿的同時握住飛線。
以肘為軸,輕輕向右上方(右手握桿為例)舉起桿子(不是揮啊),到腦後位置(2點鍾方向),此時線貼著地面往回收了一點,在身體右側;逐漸用力,向前揮桿,10點鍾方向急停。此時飛線會形成一個向前滾動的環,直到線重新滾直。
Roll Cast,這個揮桿有點像我們普通的海桿揮桿動作。有時候在水面練習
,比在草地上效果好一點,因為水對線梢,有些阻力,容易形成比較好的環。單手練習後,可以改為雙手,即一手握桿,另一隻手拉住線。
標準的Fly Cast
先拉出6-8米線,單手握桿,練習時可以先單手同時握住線,也可以另一隻手拉住線。個人總結的Fly Cast要點和注意事項,最基本的還是「節奏、角度、用力方式」:
1):嚴格按照4拍制來做:A—後飛;B—停;C—前飛;D—停;然後周而復始,直到最後一個前飛:停—--放下;
2):用力方式不要以爆發力開始。若能明顯聽到桿子揮舞時發出「嗖嗖」聲,甚至是飛線發出類似甩鞭子的「啪啪」聲音,說明用力方法不對了;
3):角度要對,初學者總是角度過大,特別是後飛的角度,萬萬不可太大,太大會導致線梢太低或碰地;
4):練習過程,就是要練習飛線在空中如何形成完美的開放環,像一個躺倒的「U」形。環不完美,例如線梢碰線身、碰桿尖、形成類似roll cast的閉環、線梢碰地等情況,就是「角度不對」或「使力不對」或「節奏不對」;
5):練習時揮舞次數隨意,以Drop結束(最後的前飛或後飛我們稱之為shooting),普遍容易犯的錯誤是shooting不要使用太多額外的力量。飛釣Cast中「Loop」決定一切,越用勁,造成節奏和用力方法不對,loop形成的不好,則事與願違;
6):實際飛釣時,多飛幾次,是為了每次前飛的時候,放出部分線,直到最後一投。練習時,可以固定長度,單純練Cast過程,慢慢才開始在飛的過程中放線;
7):練習時隨意一些,開始可以是垂直角度飛,慢慢的可以桿子和身體呈45度角度斜飛,再慢慢的可以任意角度飛(如平飛,實際釣魚很有用),甚至腳步來回走動,動態飛……越飛越熟練,越飛越放鬆!
8):Drop不一定完全是拋到前面,還可以在後飛時drop。有的時候,河岸上樹木比較多,只有很狹窄的一個特定空間可以利用,此時可以面對河岸Cast,因為面對那些障礙,可以比較精準,不容易掛樹,然後用後飛+drop,使飛線最後拋到河水裡面。
基本技術組合
實際飛釣中,一般很少單純使用一種拋投方法,他們是組合使用的。
舉個例子:真正釣魚,來回飛的次數不是很多,而是根據需要。很多時候就是飛一個循環就夠了。例如,先做一個roll cast,使得飛釣線離開水面騰空,接一個標准Cast(後飛--前飛),Drop結束,很快的一套動作,就包含了以上三種,練習時可以有意結合這些方法。
如果這幾樣已經練熟了,可以比較准確、輕松的拋投10米以上的距離,不經常纏線、掛線、Leader打結(Windy knot),那麼,就可以出動實戰訓練了!
前面是基本的方法,熟練以後就不可避免的面向更為復雜的問題:如何才能遠拋?河岸灌木太多,根本無法使用標準的Fly cast,怎麼辦?如何繞過障礙物?流水狀況下如何來飛?如何對抗風的影響?等等。這就要接觸到更為復雜的技術。
Haul,拽線技術
Haul就是拉線,Haul的目的是在Fly cast中,一手揮桿,一手握線,握線的手隨著Cast的動作,拉拽和放鬆飛線,增加飛線在空中運動的速度,從而在不額外費力的情況下,增加拋投距離的一種方法。它分single Haul和Double haul兩種。
將Haul融合到Fly Cast(也包含Roll Cast)中,雖然有節奏的聯系,但兩手動作不太一樣,剛開始很不習慣,有點像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擊術,需要多練習,最後形成習慣性動作就好了。
以標准Cast為例,括弧裡面是另一隻手的動作: A:開始後飛(拉線);B:停(送線但不松開);C:開始前飛(拉線);D:停(送線但不松開)…………最後一個C:前飛(用力拉線);D:停(松開手!),此時線會被shooting出去,直到不再出線,Drop結束。
上面過程中一個循環有兩次拽線,稱為「Double haul」,也可以在後飛時僅僅停止線,不拽,前飛時haul,叫做「Single haul」。
Haul技術可以說是飛釣者需要必備的高級技術。初始練習時,一是容易顧此失彼;二是容易忘掉「送線」的步驟,如果不「送」,「拽」就沒有一點意義;三是拽、飛時,過多的增加了力量,造成節奏亂掉。
Spey Cast
說到Spey Cast,有點犯愁。一是不知道如何翻譯才准確;二是Spey Cast是飛釣技術中最復雜、最多變、也是最華麗的一種技術,不像前面介紹的幾類,它完全沒有定式!是一類拋投技術的總稱。
總的來說:Spey Cast,就是不用或少用背後空間的飛釣技術動作總稱。有幾個特點:
A: 不用後飛的飛釣拋投;
B: 動作的前面部分千變萬化,沒有定式,但全部以「Roll Cast」結尾;
C: 動作一般不像標准前後飛那樣循環重復多次;
D: 大部分都要用到Haul技術;
很多釣魚場合,因地形影響,不能提供背後的空間,例如灌木密集的河邊、背後河岸高聳、密林中的溪流等等,但Fly fishing Cast需要空間,沒有背後空間,只好從左右、前方想辦法了。Roll Cast本身不需要背後空間,但一般Roll Cast因為水的阻力,距離不是很遠。因此在Roll cast拋投之前,利用一切方法先將線飛離開水面。
一種華麗的手法,將飛釣桿劃圈,飛線在前方空中形成一個飛舞的螺旋,然後再接Roll cast拋出,這個動作巨好看,就像藝術體操裡面的綵帶舞。
還有一種叫做「Snake Roll Spey」,將線在釣者前方或側前方橫著拉出一個蛇形,然後再Roll Cast拋出。Snake Roll Spey有很多變種。
這里介紹一下最常用的一種:Single Spey和Double Spey。是兩個動作,但根據地形、水流和操作者的左右手習慣,特定情況只使用一種。
我們假設:飛釣者右手握竿,面向河水,流水方向是從左邊流向右邊,此時就要採用「Double Spey」。拋投前飛線已經在河水中,順水而下,在飛釣者的右邊,已經和河岸平行,此時需要收回再次拋投,方向正前方(或者前方偏左,即上游),垂直於河水。步驟是:
A: 向身體左方揮桿,類似pick up動作。此時飛線被提離水面,在面前從右飛向左邊;
B: 桿子再次揮向右邊,線從左至右飛行;
C: 桿子不停,劃一個弧到右邊腦後(2點鍾方向),為Roll Cast作準備;
D: Roll Cast, shooting飛線往正前方或左前方。
以上假設條件如果不同,例如河水往左流,則拋投前飛線已經在河水中,順水而下,在飛釣者的左邊,此時就要用「Single Spey」,步驟比上面少一個飛的過程:
A: 向身體右方揮桿,類似pick up動作。此時飛線被提離水面,在面前從左飛向右邊;
B: 桿子不停,劃一個弧到右邊腦後(2點鍾方向),為Roll Cast作準備;
C: Roll Cast, shooting飛線往正前方或右前方。
Spey Cast飛起來,大開大闔,既有氣勢又很優美,而且因為是幾個動作一氣呵成,看上去非常輕松!!!基本上,當玩飛釣玩到能熟練的Spey Cast,應該已經算是高手了吧。

⑷ 飛釣的裝備介紹

關於飛釣裝備,首先要介紹的是「號數」的概念。因為飛釣的技術復雜,對裝備之間的配合要求較高。飛釣裝備之中的飛釣桿、飛釣線、飛釣輪甚至Leader,它們之間的號數有的要嚴格匹配!例如#2桿,配合小號的飛釣輪,這樣揮桿時才能重量平衡、省力;#2桿需要配#2的飛釣線,才能順滑的拋投;#2的桿、線很輕便、柔軟,如果配合0X(很粗壯)的Leader,Fly的表現就不好等等。基本上,桿、線和輪子的號數是要求匹配的,例如從#2--#10,號數越高,桿子越強健、線越粗、輪子越大,目標魚也越大;Leader的號數是單獨的,例如分為0X—6X,號數越大,線越細,例如一般釣三紋魚,用0X,1X的強壯腦線,而釣鱒魚,可以用4X的細腦線。
號數在桿子上、線上、輪子上都有標號,有的桿子表明#5/6,就是5號線或6號線均可;輪子的匹配范圍寬一些,要求不是很嚴格,有條件盡量匹配就好了。
一般入門開始,選擇中間的號碼最好,最推薦的是#6的桿子和線,比較適中,大小魚通吃。等熟練後,可以根據喜好和目標魚,補充不同號數的裝備。所謂老手,一般不低於三套不同號數的裝備。 在飛釣的所有裝備中,個人認為桿子的選擇是最重要的。飛釣桿一般比普通海桿細長,長度在2米至3米多一點,最大特點是輕、細、彈性好。飛釣因為隨時在「飛」,因此要求桿子很輕,長時間揮舞才不會疲勞。
輪座在桿子的底部;導線環也比較特殊,以便出線順滑。之所以說桿最重要,一是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有的喜歡硬桿、有的喜歡軟;二是桿子的質量直接最大化的影響你的拋投技術練習。如果一開始桿子就不合適你,或者質量較差,會影響到你的技術根基。所以建議初學者,別的裝備可以暫時湊合,第一支飛釣桿還是不要選擇太便宜的,不要太硬、彈性要好。桿的選擇方法和其他桿(例如手桿、磯桿等)差不多。我個人是喜歡中度(軟硬度)的桿。
飛釣桿的價格差別很大,差的美金$30多,好的$700/800。一般入門,可以先購買價格在$150左右的桿,而且一定要自己揮舞試用,感覺一下長度、軟硬度、彈性等,適合自己的風格和喜好。目前市面上有兩節桿和多節桿,基本上隨著技術的發展,兩節和多節的質量和手感差別不大。
目前國產的飛釣桿質量其實大有提高,價格也便宜,不妨試試。例如fenwick的飛釣桿,Made in China,性能價格比其實滿高的。 其次重要的就是飛釣線的選擇。飛釣裝備中的線,分備線(Backing Line)、飛釣線和Leader三部分。
1) 背線
背線是一段普通的編織魚線,一端結在輪子的軸上,一端接飛釣線的最後端。它有兩個作用:一是飛釣線一般就是只有30米長,如果釣到大魚,溜魚時就不夠長了,需要背線起作用;二是很多飛釣輪軸很細,纏上背線後再連接飛釣線,可以擴充軸直徑,減少飛線的纏繞圈數,降低飛釣線的纏繞記憶。
背線沒有太特殊的要求:一般為編織線,20-30磅的拉力,長度50米—100米不等,如果目標魚是小魚、並且飛釣輪軸直徑本身較大(例如前打輪),也可以少用背線或者不用背線。
不太建議使用一般透明線做背線,容易老化,一旦溜魚時斷線,那麼昂貴的飛釣線可就損失了,不太合算。
2) 飛線
這個是飛釣裝備中種類最多的一部分。一般線長30米左右,這個就是「飛」的主體了。現分類介紹一下規格:
*根據浮力特性分類:
Floating Line,全浮線,一般顏色鮮艷,如黃色、草綠色、橘紅色等。在飛釣入門中,首先選擇的就是它,因為它完全浮在水面上,相對容易控制一些。等熟練了以後,再逐漸擴展到其它類型的線。
Sink Line,全沉水線,一般顏色較深,例如深棕色、黑色。沉水線種類比較多,主要是沉水的速度不同(規格為 xx尺/秒),有中度沉水線、快速沉水線、超速沉水線等。
Sink Tip Floating Line,前端沉水浮線。它是以上兩種的結合,主體為全浮線,最前端有一段沉水線(也有沉水速度規格之分),沉水線部分大約3-5米。
*根據形狀和功能來分:
飛釣線為了便於拋投,其形狀設計很奇特。一般不是粗細均勻的線,而是直徑有變化、重量有變化的線,設計目的就是為了便於飛遠、便於伸展、便於順暢出線。
Weight Forward,前端重量設計,即飛線最前端的線(線才和芯才)比較重。形狀也是錐形體漸變的,這是最常見的一種;
Rocket Tip,前端形狀類似火箭,利於拋遠;
Shooting Tip,很短的一段飛釣線,後面直接接備線,遠距離拋投用;
Double Taper,雙錐形漸變線,飛釣線一段比較粗,向前向後都逐漸變細;
Level,就是直徑完全一樣的線;
飛線的標稱,可以反映它的類型。例如WF5F線,就是Weight forward,#5, floating線;WF7F/S,就是Weight forward, #7,前端沉水浮線等。還有很多類型,例如新技術中的自我潤滑線等。
好的飛線柔軟、不易產生記憶效應;外包皮耐磨;粗細變化均勻、壽命長等。飛釣線的價格不菲,好的飛線大於美金60塊,有的甚至上百塊。一般的美金20塊至50塊不等。初學者練習,飛釣線可以選擇便宜一些的,以後根據需要再買好的。只是要根據先練習浮線,然後擴展到沉水線、前端沉水浮線的原則循序漸進,因為浮線最易控制,也最常用,對初學者較好。
3) Leader腦線
Leader和其他釣法一樣,連接在飛釣線的最前端,作用也一樣。有三點不同的是:
*定製的飛釣腦線,也是從粗到細直徑漸變的。這主要是為了飛舞時的流暢,不容易打結,並且使得擬餌拋投翻轉更順暢;
*飛釣的Leader一般比較長,定製規格為9尺,也就是3米左右。長Leader對拋投技術要求也較高,初學者開始可以使用較短的普通leader線,例如0.5米,逐漸延長。一般沉水線可以配較短的Leader;
*定製的leader較貴(國產¥6左右),所以大部分飛釣者在leader前面加一截線,叫做Tippet,長度20-30厘米,屬於耗才,線材和普通leader一樣,磅數稍小一些,連接飛釣餌。一般斷線、剪線、磨線,廢掉的就是這一段。
Leader也可以自己做,用三種不同磅數的線連接,從粗到細,一樣使用,比較便宜。有的文章建議三種長度比例(從粗到細)為(50:30:20) + Tippet。
3. 飛釣輪
飛釣輪在飛釣裝備中,個人感覺最不重要,僅僅是個裝線的裝置而已,如果目標魚比較大,對輪子的質量要求還高一些,大部分情況下要求不高。輪子價格差別也很大,價格從10美金到500美金不等。
飛釣輪有兩種,一種沒有軸承,是一個齒輪阻尼裝置,一般比較便宜;另一種是蝶形剎車系統的,帶單向軸承,比較好,國內也有,就是那種「全金屬前打輪」,質量不錯。
現在市面上還有一種組合輪子,就是可以一個輪子更換不同的線芯,這對飛釣來說比較有用。因為出動時經常會有要根據情況換用不同類型的線的狀況(釣底、釣浮等),這種輪子就方便的多。
4. Flies飛釣擬餌
Fly擬餌,就是所謂的「飛蠅」,這個千奇百怪,品種繁多,是決定釣魚收獲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部分的飛釣者,都自己製作flies。高手們會在釣魚時,車內放著製作工具和材料,當鋪捉到本地的昆蟲等時,現場製作逼真的模擬flies。關於製作飛釣餌,最後一部分會詳細介紹。
從浮水性能上Fly基本上分「干」和「濕」兩種,所謂「干」,就是浮於水面(或上層),不下沉的flies;濕則相反,是下沉的,一般有重量。其實真正釣起來,乾和濕的界限有時不是很明確,有的浮餌,沾水時間長了,也會適當下沉;有的較輕的濕餌,如果拖動比較快,也會上浮。
從類型上分就多了,也沒有很統一的標准。比較典型的有:Nymph、Streamer、Minnow、Wooly bug……等等。當然,鉤子的大小也是個指標。Flies的選擇是個經驗和實踐過程,什麼水域用什麼有效、什麼魚種用什麼有效,完全是經驗,需要不斷的實踐。
5. 其它裝備
飛釣的其它裝備和其他釣魚方法類似。因為不用真餌、誘餌等,甚至還簡單些。常用的例如飛釣桿包(保護用)、釣魚背心(短式的)、水靠、涉水靴、剪子、止血鉗(摘鉤用)、抄網等等。飛釣中,有時候長時間站在水中,上岸拿取設備不方便,一般所有東西都是隨身的。一個斜挎包或者背包也是必需的。
由於一般使用長leader,有個小東西也是必備的,那就是Leader拉伸器。由兩片膠皮組成。當感覺leader不直的時候,用它夾住leader,拉伸,摩擦力產生一定熱量,使Leader柔軟、伸直。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飛釣的運動特性,flies在空中飛舞,即使是老馬,也經常有失蹄的時候。所以要注意保護眼睛等要害部位,保護眼(墨)鏡、棒球帽等是必需的。
6. 裝備的保養
其它裝備的保養就不多說了,和通常的裝備一樣。這里僅說說飛釣線的保養。
1) 飛釣線每次釣魚回來,都要清潔,有專用的清潔液。用紙巾浸一些清潔液,包住飛釣線,來回拉動一遍,就可起到清潔和潤滑飛釣線的作用,專用清洗劑能清除做釣水域中的雜質,保養劑能修復線在拋投和做釣過程的小碰傷和小劃痕,並能防止線過快的老化。
2) 使用一段時間後,飛釣線會有「記憶」,也就是不再直、順滑。此時需要拉伸一次。找一個光滑的環狀物,例如門閂、鋼柱等,線繞過這個物體,一手抓線頭,一手拿著線輪,逐漸往遠處走,走一段後,拉伸一下線,直到飛線全部放完並拉伸。然後再寬松的收回到線輪上。
3) 寒冷天氣飛釣,導線孔容易出現結冰現象,對線傷害很大。解決方法是在導線孔上塗抹一點凡士林膏,防止冰茬的出現以及磨損飛線。
4)飛釣桿需要定期保養,用棉簽、濕巾紙清潔導環和竿身污垢。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劃傷飛線。

⑸ 飛蠅釣法的介紹

飛蠅釣法是用仿生餌模仿飛蠅、蚊蟲、蜻蜓等有翅昆蟲落水,刺激水體中兇猛掠食性魚類的釣法。這種釣法靈活自由,拋用控線等對釣魚者的要求很高。因作餌的毛鉤的重量幾乎為零,所以拋投的動作都要靠本線的形狀和比重所決定的線性實現。現金已發展出八種飛蠅本線,即均徑線體、雙端漸縮線體、遠投線體、海釣專用線體、鱸魚專用線體、岩區專用線體及其他線體。其中雙端漸縮線體的釣線呈兩端漸縮的形狀,多為初學者使用。

⑹ 飛釣的擬餌季節性特徵

-10-27 11:53閱讀:201
這些日子光鑽研怎麼釣魚了,包括海釣、河釣、船釣、灘釣、磯釣等,還有今天說的飛釣。飛釣中用作釣餌的飛蠅原來都是手工做出來的,有的做的很逼真,做得越好越能吸引魚上鉤。發些圖片看看。

⑺ 飛釣什麼意思

「飛釣」可能就是指的「飛蠅釣」,是一種利用「飛蠅」假餌進行的垂釣,多在較深一些的溪中進行,需要不停的拋餌,使餌如同一隻飛蠅般落在水面停魚來就餌。此法老外用的比較多,還有專業的比賽。

⑻ 飛蠅釣法可以釣羅非魚嗎

可以的,只要選擇的飛蠅合適,飛蠅釣法基本上可以釣任何一種魚類。

閱讀全文

與飛釣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