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與科技創造出

與科技創造出

發布時間:2021-08-10 09:27:24

發明創造的含義和區別

一、發復明與創造的區別

  1. 在數制量上有區別

    創造是將兩個或以上按照一定方式聯系,製造新的實物,發明不是

  2. 在對象上有不同

    創造多是指的事物,發明不一樣,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一種方案或者一種過程


二、含義

發明

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發明出來產品。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創造

創造,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主觀地製造客觀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 簡而言之,創造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這明顯的是一種典型的人類自主行為。因此,創造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意識地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

② 與科技創新有關的一句名言是什麼

對新的對象務必創出全新的概念。

在創造家的事業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人類的創新之舉是極其困難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視為神聖的遺產。

③ 中國古代的科技創造

我國古代科技文化的萌芽較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稍晚,奴隸制時代的科技文化與古希臘科技成就相比也有距離。但由於我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比西方差不多提前了1000年,而且我國封建社會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封建社會相比具有較合理的形態,這一巨大的社會制度優勢,使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從秦漢開始以不斷加速的態勢向前發展。

秦漢兩代,中國封建社會如日東升,國家空前的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形成,都為生產力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從而也促進了科學和技術上新的進步。秦漢時代技術上的成就首推冶鐵術的成熟。不僅在農具和武器的製造上鐵基本上取代了銅,而且還出現了炒鋼技術。它的出現和逐步推廣改變了整個冶鐵生產的面貌,這是鋼鐵發展史上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情。相比之下,歐洲用炒鋼法冶煉熟鐵的技術直到18世紀中葉才出現,比我國要晚約1900餘年。秦漢時代還是建築、交通及陶瓷、紡織技術迅速發展的年代。萬里長城的修築,不僅顯示了秦代建築技術的高超水平,而且反映了那個時代閡闊的文化精神。秦漢時代還修建了許多馳道與棧道,開鑿了靈渠,不僅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更直接帶動了車、船技術的發展。從東漢開始,瓷器和絲綢一起成為中國舉世聞名的特產。漢代出現的造紙術,對整個人類文明史更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秦漢大一統政治格局的形成,對技術的發展總體上是有利的,而對科學的發展則復雜微妙得多。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的「獨尊儒術」,結束了百家爭鳴,在一定意義上阻礙了中國以理解自然為目的的純科學發展的進程。所以秦漢時代,一方面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科學知識的進步在整體上沒有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那樣的大繁榮,人們追求科學知識和研究自然的風氣已從春秋戰國時代向後退了一步。」另一方面,廣闊的社會生活和大一統政治統治的需要又推動著與生產和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那一部分學科的迅速發展,這就開始形成中國古代科學重實用重經驗的特點和技術化、倫理化的傾向。

秦漢時代科學的最大成就是農、醫、天、算四大學科的成熟。中國以農業立國,農業歷來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秦漢時代,牛耕技術趨於成熟。漢代還出現了以《氾勝之書》為代表的數家農書,這標志著農業技術已發展到創立農學的階段。秦漢時代醫學在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就。被稱為醫聖的東漢人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傳統中醫辨證施治的理論基礎;而同時代的華佗,以其精湛的外科手術技藝流譽千古。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葯學專著。漢代天文學成就非凡,出現了張衡這樣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古代宇宙理論在這一時期也有新的進展,除了最早的蓋天說,又出現了渾天說和宣夜說。漢朝雖然沒有人寫出一部全新的數學巨著,但春秋戰國時流傳的一些已基本成書的著作被整理出來,其中漢代問世的《九章算術》是我國最早的傳世數學專著。它的問世標志著以算籌為計算工具的、具有獨特風格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秦漢時期也還是中國古代化學的奠基時期,煉丹術作為原始形式的化學,自戰國時代興起,到東漢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除此之外,生物學和物理學的知識也有了新的進步。

從以上所述的科技成果來看,我們可以說在秦漢時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已形成自己成熟而獨特的體系和研究風格。在同一時期,西方正是希臘科學衰退,羅馬文明興起和發展時期。因而中國科技發展超過西方的態勢正在形成。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動盪和政治混亂的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精神比較自由,文化多元化發展的特殊時期。所以這一時期古代科技的發展也呈放出獨特的異彩。社會動盪,戰爭不斷,使這一時期的武器製造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從而也帶動了機械技術向精巧化方向發展。

三國時曹魏的馬鈞不僅發明了戰爭中使用的石車,而且將東漢發明的翻車改進為龍骨水車。在水泵發明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提水工具之一。與此同時,佛教和道教的蓬勃發展,打破了漢代儒學一統天下的局面。道教以長生成仙為目標,煉丹術的發展不僅推動化學進一步發展,而且帶動了醫葯學的進步。這一時期,著名的道士葛洪和陶弘景同時又是著名的醫學家和葯學家。道教文化成為推動中國醫葯學,特別是養生學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佛教寺院建造,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國古代的建築技術水平。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數學研究和數學教育又有了顯著的發展。這一時期撰寫的數學書不下數十種,其中一部分被收入有名的《算經十書》一直流傳至今。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劉徽和祖沖之這樣兩位數學大家,這表明中國古代數學繼秦漢之後,又一次出現了高潮。天文學也非常活躍,東晉天文學家虞喜發現了歲差現象,生活於北魏北齊時代的張子信,在海島上堅持了30多年的觀測,從而發現了太陽視運動的不均勻性。這一時期,在恆星觀測,歷法計算和天文儀器製造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新成就。這一時期醫學發展的特點一方面是對《內經》與《傷寒雜病論》的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則是內容豐富的臨床經驗的系統總結。而農學最突出的成就是北魏時期賈思舞所著的《齊民要術》的問世,這是現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中國古代農學名著。與此同時地理學也有不少新的創造,出現了裴秀的制圖理論和傑出的地理著作《水經注》。

在整個中國古代科技史上.這個時期科技發展最突出的特徵是科技非實用趨向的出現。譬如這個時代兩大數學家劉徽和祖沖之的工作具有明顯的純理論探討的性質。與科學的非實用化傾向相呼應,奇器製作也出現了一個高峰。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科技文化之所以在某些方面突破了秦漢時期形成的實用性和經驗性的特徵,根本原因在於文化的多元化。這同時也表明,中華民族並不是先天缺乏理論建構的能力,造成中國科學實用化特性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主義大一統的政治專制和「重政輕技」的思想文化禁錮。

④ 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有哪些

1、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

人可以看見東西,因為光照到東西上,然後反射進人的眼睛。假如陽光照到鍾表上,然後反射進人的眼睛的那個時刻,人以光速後退,那麼後面的光就無法再進入眼睛,那麼人的眼睛始終看到的是特定時刻的光線,因此看到鍾表的指針就不走了,而是停留在特定的時刻,在此理論的基礎上,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2、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一個蘋果砸到牛頓的頭上,牛頓覺得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在空間上是平等的,為什麼蘋果要向下掉,而不向上掉,或向左掉,或向右掉,所以認為大地吸引了蘋果。

3、愛迪生發明燈泡:

愛迪生為了選取燈絲的材料,實驗了2000多種物質,就連自己的頭發絲都實驗了,最終選取鎢絲作為燈絲。

4、機器人替代人類的體力勞動

未來智能機器人負責采礦、生產、加工、運輸、建築、清潔等體力勞動,未來搬磚機器人完全自動化的搬磚蓋房,或者用電腦控制遙控機器人搬磚蓋房。

5、腦電波控制電腦

不同的思維產生不同的腦電流,不同的腦電流產生不同的腦電波,腦電波控制電腦,取代鍵盤和滑鼠。這項技術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了。未來人類可以用意念溝通:意念轉化為腦電波,對方的接收器再把腦電波轉化為聲音,傳到耳機里。

6、電動且自動駕駛的汽車

這項技術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了。

7、空調服

未來的空調服,像宇航員的衣服,除了口部外,其它地方是密封的、不透氣的、隔熱的,背後背的是又小又輕的空調,夏天可以穿這樣的衣服逛街,廚師和煉鋼工人最需要這種衣服。

8、生態樓

分為:停車層、居住層、種植層、太陽能面板層。

例如:1-5層是停車場,6-20層是居住層,21-40層種植莊稼,41-60層鋪設太陽能面板。莊稼層和太陽能面板層要求透光好,因此要做成沒有遮光牆壁的、環形或條形的,以便在空隙間透光。未來的城市和農村完全一體化,不再有城市和農村的區別。

(4)與科技創造出擴展閱讀

1、傳統認為,科學是人類所積累的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

2、我們所說的「科學」指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一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但不包括與社會科學相應的技術內容。

3、科學與技術是辯證統一體,技術提出課題,科學完成課題,科學是發現,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發明,是科學的實際運用。

科學的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中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增長,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

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因歷史時期而不同,從技術領先到科學領先發展,從技術與科學分離到科學與技術精密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更加使科學的基礎研究與技術的應用開發之間的時間縮短,尤其系統科學的誕生,導致了自動化、計算機、通訊技術從科技到產業化的迅速轉化。

而系統科學應用於生物醫學又導致了系統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之間偶合,將迅速導致系統醫學與系統生物工程的應用,從而導致個體化醫學、轉化醫學與醫療工程化系統的生物醫學與生物工業革命,使科學技術越來越凸顯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生產力。

高科技就像溝通現實與未來的使者,引導人們不斷開拓發展的空間,走向的具有活力的新世界。

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當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標志著人類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歷史性跨越。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向數字化、高速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發展。它的高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引導著眾多高新技術領域的變革,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科技創新畫面。

⑤ 以後的科技將會創造出怎樣的世界面對未來,設備會先進到什麼地步

對於未來的展望永遠是無止境的,至於先進到什麼地步 我說在這一個世紀里會到達的最高科技成果吧 醫學方面:在未來50年內將實現大腦移植 大腦電子強化 到時候人們要學會一種新的語言只需要通過與互聯網短短的幾分鍾的數據下載即可實現 。與大腦結合的電子原件壞了怎麼辦 沒事有納米機器人 如何製造出最小最復雜的機器人呢? 科學家能做的就是製作出一個智能度高的小機器人在下指令讓他做一個更小的機器人以此循環 。

⑥ 科技創造發明創意方案。

科技小創意方案

一、宗旨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展示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舉辦科技活動。

二、活動主題

為貫徹落實建設節約型社會、創新型國家的精神,本次科技活動節的主題是:「節約 ,創新,發展」。 要求學生從節省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以及未來的能源入手,主動發現、自主研究、自主創新。

三.活動內容

(一)科普宣傳

1. 利用國旗下講話,做好校主題科技節宣傳發動工作。

2. 利用板報、廣播進行宣傳,班級出一期科普教育櫥窗和黑板報或手抄報。

3. 班級通過班會、團會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途徑,結合學生特點開展主題教育。

4.各學科也可根據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相關的科普知識教育。

(二)科普實踐

1. 利用班級活動,開展各項科普活動競賽選拔活動。

2.學生每人選讀一本科普讀物,寫出讀後感。通過網際網路在網路上學習科技知識,收集科技資料,在班會上互相交流。

3.開展一些科普實驗、飼養、栽培活動,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或觀察日記。

4. 舉辦一次科普知識講座,召開一次科技教育的班級活動。

5. 組織學生看一場科普錄相片。

(三)科普比賽

1、科技創新製作活動

科技創新製作活動分為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按所研究的領域分為數學、物理學、化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生物化學、醫葯與健康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等13個學科。以實物、模型或設計圖參展。參賽作品應圍繞科技節主題,有科技含量、創新性、實用性、美觀性與學生課餘生活聯系密切,提倡利用廢舊物品為材料進行科技製作。

可以下幾種形式:

(1)「科技創新小製作」——比如利用身邊的舊電器、舊玩具、舊包裝等物品,運用科學原理自主創新。比如:發現生活、學慣用品中的不足、缺陷,發明創造出可以彌補不足與缺陷的小發明。製作成可以操作使用的實物作品或實物模型。

(2)「電腦製作」 ——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網站(網頁)設計、程序設計、自動控制等。將作品製作成光碟參展,另附說明書。

(3)如無製作條件,也可以只寫出創造發明創意,包括設計思路、設計原理、設計圖紙等。

(4)其它科技小發明或者創意等。

2、科幻繪畫比賽

科幻畫採用「繪畫形式多樣化」的比賽方法,繪畫形式可以是油畫、國畫、水粉畫、水彩畫、鋼筆畫、蠟筆畫、剪紙畫、粘貼畫、電腦畫或綜合技法畫等多種技巧、風格、材質表現(但不包括非畫類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作品要具備想像力、科學性、繪畫水平(設計、色彩、技巧)、真實性(必須自己原創,不得臨摹或抄襲他人作品)。

3、科普手抄報比賽

4、科普小論文

比賽內容:各班通過開展實驗、栽培、飼養等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或通過學習查閱書籍、網路資料,結合科技興國、科技興縣、科技興校的思想,寫一篇科技小論文。體裁不限(如科技小論文、科普童話、科普幻想。)

(四)活動時間

宣傳動員階段: 2013年9月31日——2013年10月8日

活動競賽階段: 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4日

⑦ 科技創造小發明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 ,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帶刷子的干凈橡皮擦

寫錯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後,紙上總會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還是用嘴吹,都不衛生而又麻煩。做一塊干凈橡皮擦就不會這樣麻煩了。

材料:大橡皮、廢毛筆。

工具:剪刀、膠水。

製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頭挖一個淺淺的小圓孔 2.把廢毛筆的筆頭拆下來,洗凈晾乾。

3.把毛筆頭的尖端剪去,使它變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筆頭嵌進橡皮的小圓孔里,用膠水粘牢

好,干凈橡皮擦做成了。每當擦完橡皮後,你就可用刷子輕輕地把紙上的碎屑「掃」攏,再倒進廢紙簍里。

個很簡單,關鍵是思路。我上初中的時候也做過小製作,還得了三等獎。這種製作關鍵是要想出好的創意來,製作並非困難。我把我當年的小製作推薦給你吧。
我做的是個電子小天平模型,注意,這是個模型,只能稱量很輕的物體,比如說兩個小紙屑。製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塊木板(最好薄一點,不要太大),一個墊圈,曲別針,錐子,電烙鐵,幾根導線,兩個發光二極體,一節電池。這些材料都很好找,發光二極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去電子市場買到,很便宜的。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在木板中間用錐子轉一個小孔,將一個曲別針彎成勾形,與木板垂直的通過小孔固定在木板上,勾上能掛住墊圈就可以。然後取兩枚曲別針,將其一半拉直,只保留一個拐彎,實際上拉直的部分就是天平的臂,剩下彎曲的部分就是托盤。另一個曲別針也做同樣的操作。然後將兩枚曲別針和墊圈焊在一起,墊圈在中間,曲別針要成一條直線。然後將墊圈掛到勾上,調整勾與木板的距離,大約3mm即可。然後在兩個托盤下固定兩枚曲別針,曲別針旁邊准備用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在木板下面設立電路,天平就相當於單刀雙擲開關。這個電路就相當於兩個迴路,共用一個電源,兩個發光二極體。只要左邊沉,左邊的托盤就會和他下面的別針連通,從而電路接通,二極體發光;若兩邊重量相等,電路不通,兩個二極體均不亮。
這就是我的設計思路,歡迎參考。如果有問題我可以繼續幫你,祝你好運

⑧ 科技創造未來資料

<科技創造未來資料>
作者: 徐冠華 主編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內容提要 :
西門子的SIMATIC S7系列是市志上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可編程序控制器,它包括S7-200、S7-300、S7-4000三大類,其中S7-200是小型可編程序控制器,可以應用於各種小型自動化系統,具有緊湊的設計,良好的擴展性,安全可靠的通讀,界面友好的編程軟體,高速的處理能車,強大的指令集。
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新型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裝置,在今後的工業控制領域中它必將迅速發展並成為主統
編輯推薦 :

目錄 :
第1章 物質
一、豐富多彩的物質
二、物質的基本構成——元素和原子-分子論
三、物質的層次結構
四、非實物形態的物質——電和磁、波和場
五、極端條件下的物質
六、合成物質
七、虛似的物質——熱質、燃素、以太
八、對深層物質結構的探索
第2章 宇宙
一、認識宇宙
二、宇宙的結構
三、太陽系
四、銀河系
五、恆星的演化
六、宇宙中的未解之謎
七、大爆炸宇宙模型
第3章 地球
一、地球的形狀
二、固體地球的構造
三、地殼的運動
四、藍色的水圈
五、多彩的大氣圈
六、我們能否准確地預報天氣
第4章 生命
一、生命的分類
二、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三、生命的物質基石——生物大分子
四、生命的代謝
五、生命的群體
六、生命的起源
七、生命的遺傳
八、生命的進化
九、控制生命
第5章 人體與健康
一、作為類的人
二、精緻、復雜的人體
三、人的一生
四、疾病及其治療
五、健康的意義
第6章 人腦、思維與人工智慧
一、對人腦的認識
二、對思維本質的追尋
三、「深藍」
四、人工智慧
五、機器人
六、機器人學三定律
七、電子人是否可能
第7章 資源與環境
一、物質資源
二、能源
三、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
四、環境保護
五、「第二十九日」和羅馬俱樂部
六、綠色文明
第8章 工業與農業技術
一、工業技術
二、農業技術
第9章 信息技術
一、信息
二、信息科學、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
三、電子計算機
四、通信
五、信息時代
第10章 高技術
一、生物技術
二、環境保護技術
三、新材料技術
四、新能源技術
五、激光技術
六、先進製造技術
七、空間技術
八、海洋技術
第11章 大統一之旅
一、科學及其進步
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和四大基本問題
三、統一之路上的里程碑
四、愛因斯坦的努力
五、統一的現代進展
六、對生命的物理規律和思維的生理

⑨ 科技創造了哪些美好生活

科技創造的美好生活無處不在。
這么熱的天,風扇和空調是不是能解暑,洗衣服不用手洗,煮飯不用柴火,電視可以在家看戲,不需要戲檯子了,網路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太多了,數不過來,自己開發下思維。

望採納

⑩ 人類怎麼創造出科技

人腦
大腦半球表面有許多彎彎曲曲的溝裂,稱為腦溝,其間凸出的部分稱為腦回。這些腦溝、腦回就像一塊皺攏起來的綢布,一旦展平,它的面積像半張普通報紙大小,約2250平方厘米。

19世紀以前的科學家以為大腦發揮它的各種功能是整體活動的結果。1870年德國青年醫師費里茨和希齊希,用電刺激狗大腦皮質區,發現某一皮質區域管理身體對側的運動,因此首先提出「運動區」的概念。後來發現在皮質運動區里還有更為精細的分工,有分管上肢、下肢、軀乾的特定部位。除此以外,還有其他功能區域(圖1)。

本世紀,加拿大醫生彭菲爾德用微電刺激法,全面而詳細地繪制出大腦皮質的分工圖,使人們不勝驚奇的是,人的運動和感覺功能在大腦皮質上的投射是倒置的,而且一些運動、感覺精細而靈巧的器官(如手和唇、舌等),比那些運動和感覺較簡單而遲純的部分(如軀干),在大腦皮質上投射的面積要大(圖2)。

緊接著,法國醫生布洛卡發現,右半身癱瘓的病人常伴有失語,死後屍體解剖發現病人是左大腦半球額葉有病變;而左半身癱瘓的病人不伴有失語症,因此首先提出了「語言中樞」的概念,並把左半球稱為「優勢半球」。習慣用右手的人(佔90%左右),所有有關語言活動,如閱讀和書寫、理解和命名、計算和推理等功能都在左大腦半球。

那麼,右大腦半球(非優勢半球)是否趨向退化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從左右大腦兩半球互相之間的聯系來看,首先它們藉著一束強大的神經纖維(約含2億條神經)——胼胝體相連,互相交流兩半球的信息。這樣既有分工又是一個整體。70年代,美國科學家斯佩里和同事們做了裂腦手術——切斷胼胝,來治療一些用葯不能控制癲癇發作的病人,並做了許多非常精細的心理實驗,結果發現大腦兩半球有各自獨立的功能。它們分別是:左大腦半球有語言、閱讀、書寫及邏輯、推理、計算的能力;右大腦半球則有圖形、空間結構的構思能力,有音樂欣賞能力,及形成非言語性概念的能力。左大腦半球的思維活動是人類特有的功能,由此可以說明人腦進化、發展的一側化趨勢,也提示人腦存在著巨大的潛力
人腦最多能記憶多少信息?

人腦細胞有140——160億條,被開發利用的僅佔1/10。人腦子里儲存的各種信息,可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50倍,即5億本書的知識。

大腦的容量
吉尼斯世界紀錄中記紙牌記得最多的是一名英國人,他只需看一眼就能記住54副洗過的撲克牌(共計2808張牌!)。
上世紀二十年代,亞歷山大.艾特肯 (Alexander Aitken) 能記住圓周率 小數點後1,000位數字,但這一紀錄在1981年被一位印度記憶大師打破,他能記住小數點後31,811位數字;這一紀錄後來又被一位日本記憶大師打破,他能記住小數點後42,905位數字!
您也許無法仿效這樣驚人的技藝,但您可以用與這些記憶大師們一樣的方法來改進和提升您的智力與記憶力。您有多聰明或曾受過多高的教育都沒有關系,有很多竅門和技巧可幫助您最大限度地利用您的腦細胞

大腦 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也是腦的主要部分。分為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二者由神經纖維構成的胼胝體相連。被覆在大腦半球表面的灰質叫大腦皮層。其中含有許多錐體形神經細胞和其它各型的神經細胞及神經纖維。皮質的深面是髓質,髓質內含有神經纖維束與核團。在髓質中,大腦內的室腔是側腦室,內含透明的腦脊液。埋在髓質中的灰質核團是基底神經節。大腦半球的表面有許多深淺不同的溝裂(凸處為回)。其中主要的有中央溝、大腦外側裂、頂枕裂。人的大腦半球高度發展。成人的大腦皮質表面積約為1/4平方米,約含有140億個神經元胞體,它們之間有廣泛復雜的聯系,是高級神經活動的中樞。大腦皮層通過髓質的內囊與下級中樞相聯系。腦的外部包有結締組織的被膜、腦脊液充滿於腦的腔、室、管內,有保護和營養作用。腦的血液供應從椎動脈和頸內動脈獲得。
人的大腦有100多億個神經細胞,每天能記錄生活中大約8600萬條信息。據估計,人的一生能憑記憶儲存100萬億條信息。
如能把大腦的活動轉換成電能, 相當於一隻20瓦燈泡的功率。
根據神經學家的部分測量,人腦的神經細胞迴路比今天全世界的電話網路還要復雜1400多倍。
每一秒鍾,人的大腦中進行著10萬種不同的化學反應。
人體5種感覺器官不斷接受的信息中,僅有1%的信息經過大腦處理,其餘99%均被篩去。
大腦神經細胞間最快的神經沖動傳導速度為400多公里/小時

人腦細胞有140——160億條,被開發利用的僅佔1/10。人腦子里儲存的各種信息,可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50倍,即5億本書的知識。
大腦的四周包著一層含有靜脈和動脈的薄膜,這層薄膜里充滿了感覺神經。但是大腦本身卻沒有感覺,即使將腦子一切為二,人也不會感到疼痛。
人的大腦平均為人體總體重的2%,但它需要使用全身所用氧氣的25%,相比之下腎臟只需12%,心臟只需7%。神經信號在神經或肌肉纖維中的傳遞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200英里。
人體內有45英里的神經。
人的大腦細胞數超過全世界人口總數2倍多,每天可處理8600萬條信息,其記憶貯存的信息超過任何一台電子計算機。

閱讀全文

與與科技創造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