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其發明成就

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其發明成就

發布時間:2021-08-10 08:07:56

1. 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貢獻

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稅政策,積累了巨額財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
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場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速度,棉紗頓時供不應求。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此後,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騾機、水利織布機等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
隨著機器生產的增多,原有的動力如畜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

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廠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
積極意義:
1大幅度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
2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對立的兩大新興階級——工 業資 產 階級和工業 無 產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勢力隨著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而膨脹,逐漸戰勝了封 建 勢力,掌握了政權:無 產階級逐漸覺悟,為改變自己受剝 削 受壓迫的悲慘地位,開始斗爭。3改變了社會生活,城市化興起。4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也不斷發展。歐洲爆發了三次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理論逐漸形成發展。5工廠制度形成,自由主義經濟盛行。6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客觀上把資本主義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使整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改變了世界面貌。7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二、 消極影響:
1無 產 階級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剝削和壓迫,越來越貧困2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大肆搶占商品市場,強占原料產地,拓展殖民地,奴役當地人民,加劇了當地的貧困落後,造成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局面3機器的使用造成了環境污染。
總的來說,
經濟領域:生產力極大的提高。
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工業結構發生了變化。
政治領域:是東方開始從屬於西方。

2.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

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2.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90年代義大利人可尼試驗無線電報取得了成功,都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3.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成就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場手工業新興的棉紡織業。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專高了織布速度,棉紗頓屬時供不應求。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此後,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騾機、水利織布機等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 隨著機器生產的增多,原有的動力如畜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形式——資產階級工廠了。 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廠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

4. 第一次工業革命代表人物有哪些

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代表人物:瓦特(發明蒸汽機)、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

5. 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麼

‍‍那肯定是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改寫了人類工業革命歷史。是推開工業革命向工業產品的規模數量飛猛前進的一扇大門。‍‍

6. 第一次工業革命代表人物是誰

第一次工業革命代表人物是:瓦特。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 —
1819年8月19日)是英國著名的發明家,是工業革命時的重要人物。1776年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
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的發明如下:
時間 發明人 發明
1733年凱伊·約翰飛梭
手工織機是將梭子從一隻手傳遞給另一隻手,因此紡織的幅度不能夠超過手臂的長度。1733年英國制梭工人凱伊(公元1704—1764)發現了這一存在的問題並由此發明了飛梭,只要織布工人牽動引繩,梭子就可以左右飛穿,這樣就可以織出更為寬幅的織品,並且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1760年,凱伊的兒子進一步加以改進,提高了飛梭的性能。
1764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珍妮紡紗機
珍妮機的發明是由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改革了舊式紡車,並於1765年發明了珍妮機,在1768年正式開始使用。他將水平放置的單錠紡車改造成為樹立的由多個紗錠構成的新式紡紗機,珍妮機的發明使得當時最初的8個紡錘擴展到了80個紡錘,到之後不斷增多的紡錘數量。
但是哈格里夫斯也遭到了同許多其他的發明家一樣的命運。紡紗工人闖入他的家,搗毀了他發明的機器。機器的發明導致手工技術工人技能作用的降低和失業,由此而引起的對於機器發明的抵制,這種事情在工業革命初期是屢見不鮮的。
1769年阿克萊特水力紡機,被譽為「近代工廠之父」
1785年 瓦特 改良蒸汽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抽水馬桶
1779年克倫普敦走錘紡騾
1785年卡特萊特動力織機
1796年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802年詹姆斯·瓦特改進了牛考門蒸汽機
蒸汽機的發明首先產生於煤礦井排水的需要。煤礦的發展是由鋼鐵工業所帶動的。鋼鐵工業里的煉鋼環節需要融化鐵,融化鐵又需要大量的熱量作為融化的條件。在那個時代,熱量主要來源於燃燒木材,這樣對於木材的需要不斷升高,導致樹木的荒蕪。當樹林的一點點消逝的時候,人們將新的動力源泉轉向了礦區,於是人們開始挖礦事業。當礦越挖越深的時候,地下水就不斷的湧出,剛開始人們依靠風力和水力來控制不斷湧出的地下水,隨著礦井越挖越深,越來越多的地下水也不斷的湧出,風力和水力的動力難以滿足,於是人們就需要更為強大的動力系統,也就是蒸汽抽水機。
蒸汽技術的開始並不是從英國開始的,而是從前50年古希臘的希羅,他發明的一種裝置,利用蒸汽噴射的反沖力而輕輕的帶動圓球轉動。達芬奇在,將水滴到一個灼熱的表面,利用水汽化所產生的驟然膨脹把炮彈射出。薩夫里在1698年發明了「礦山之友」,應用與礦山抽水的蒸汽泵。紐可門於1712年發明了活塞式大氣壓蒸汽機,被應用於各國,他的效率是馬提水的3倍,但是成本卻是馬提水的三分之一。
如果說紡織機的技術依靠的是工匠的技藝的話,那麼,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就是受到了科學的指引。瓦特是原格拉斯哥大學的儀器修理工,他在修理期間,發現動力機的效率低,僅僅為1%,經過研究並發現了其中的原因。瓦特在潛熱、外冷凝器、精密加工、油潤滑、設置絕熱層,由此幾項的改革,使得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在效率上提高到了3%以上。
經過瓦特發明和改進的蒸汽機很快的被應用於礦山的工作。1780年,已經製成了40台蒸汽機。到了1784年,瓦特有獲得了一項專利,即雙向動作的蒸汽機。此活塞的往復運動均由蒸汽來推動,瓦特還採用了連桿、飛輪等,後來又發明了離心調速器。
從此,動力機、傳動機、工作機組成的機器生產系統,這是技術史上的一次偉大的飛躍。1785年,第一批新設計的蒸汽機交付到紡紗廠使用,從此由原來的300-400隻紗錠,轉到了當時的10000隻紗錠。到了1800年,瓦特的專利失效了,無數生產製造的蒸汽機廠紛紛的建立起來了,以及由此引發的釀酒、磨粉、造紙、製革等部門。使新的行業不斷的涌現出來。轉至1821年,英國已經有將近1500台左右的蒸汽機投入到了使用之中,工廠也由於沒有水力的限制,所以不再受修建地點的限制了。
1807年富爾頓蒸汽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史蒂芬孫蒸汽機車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44年 威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

7. 第三次工業革命主要人物以及發明是什麼

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 如愛因斯坦、馮·諾伊曼等

8. 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及主要成就

1、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成就:蒸汽機的改良推動了機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廠制的建立,從而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

成就:利用了電並發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內燃機、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3、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成就:帶來基因組計劃、生物信息學的發展;創建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網(英文);2000年美國L.Hood、日本H.Kitano等建立系統生物學研究機構;2003年美國J.Keasling成立基於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合成生物學系;2005年法國F.Cambien和L. Tiret論述動脈硬化研究的系統遺傳學觀念等。

(8)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其發明成就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帶來的整體影響: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間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9.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主要標志進入時代和新成就影響科學家代表人物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間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主要標志是蒸汽機,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主要科學家是牛頓,瓦特。

10. 推動3次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很多,但關鍵人物每次只有一個。
第一次:瓦特——改良蒸汽機發明者,奠定了工業時代的方向
第二次: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發現者,奠定了電器時代的方向
第三次:愛因斯坦——相對論和質能定理提出者,奠定了微觀世界和原子能時代的方向。

閱讀全文

與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其發明成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