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避雷針是誰發明的
避雷針是由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
富蘭克林在研究閃電與人工摩擦產生的電的一致性時,他就從兩者的類比中作出過這樣的推測:既然人工產生的電能被尖端吸收,那麼閃電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設計了風箏實驗,而風箏實驗的成功反過來又證實了他的推測。他由此設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種尖端裝置,就有可能把雷電引入地下。
富蘭克林把一根數米長的細鐵棒固定在高大建築物的頂端,在鐵棒與建築物之間用絕緣體隔開。然後用一根導線與鐵棒底端連接。再將導線引入地下。富蘭克林把這種避雷裝置稱為避雷針。經過試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
避雷針的主要作用
常規防雷電可分為防直擊雷電、防感應雷電和綜合性防雷電。防直擊雷電的避雷裝置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接閃器又分為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
以避雷針作為接閃器的防雷電原理是:
避雷針通過導線接入地下,與地面形成等電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電場強度增加到極限值的雷電雲電場發生畸變,開始電離並下行先導放電。
避雷針在強電場作用下產生尖端放電,形成向上先導放電;兩者會合形成雷電通路,隨之瀉入大地,達到避雷效果。實際上,避雷針是引雷針,可把周圍的雷電引來並提前放電,把雷電電流通過自身的接地導體傳向地面,避免保護對象直接遭雷擊。
② 有一種什麼雷帽子
雷鋒帽,屬於冬季帽子,具有防風護耳的功能
③ 撞擊式雷帽槍的發射方法,比如裝葯或者清理槍管
裝葯還是前裝式的,取消了火石,變成了一次性銅質的雷帽發火。因為不需要外露火葯,密閉性更好。燧石槍因為要預留火葯,也不是瞬發的。據說雷帽是一個英國獵人打鴨子的時候因為燧石槍不能瞬發而發明的。
裝葯和裝彈的步驟都不變,但是先拉擊錘還是先放雷帽,不太清楚。
④ 避雷針的發明時間和發明人
1744—1750年富蘭克林進行的關於一系列實驗,例如著名的風箏實驗,第一次向人們揭示了雷電只不過是一種大氣火花放電現象的秘密。1749年富蘭克林創議:接地的高聳的尖形鐵棒可以用來保護建築物,並設計了避雷針的實驗。到18世紀末,避雷針獲得公認,被普遍採用
⑤ 雷管是誰發明的
雷管是於1865年瑞典化學家,發明家,諾貝爾(全名: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發明的。
⑥ 雷鋒發明過什麼東西
雷鋒不是發明家,沒發明過什麼東西。
一、雷鋒的個人信息: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今望城區雷鋒鎮)人,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毛主席曾為他三次題詞。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幫助人無數,一部《雷鋒日記》令無數讀者為之動容,他發揚了社會主義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毛澤東同志於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1962年8月15日雷鋒被一根桿子砸到,當場昏倒,經202醫院搶救無效,不幸身亡,年僅22歲。
二、雷鋒的格言:
1、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2、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3、我願永遠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4、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
5、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6、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7、我們是國家的主人 , 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8、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9、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般毫不留情,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10、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
11、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12、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13、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
14、凡是腦子里只有人民、沒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榮譽和威信。反之,如果腦子里只有個人、沒有人民的人,他們遲早會被人民唾棄。
15、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
16、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
17、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 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18、我覺得一個革命者就應該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19、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20、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奮圖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21、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
22、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23、驕傲的人,其實是無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幾碗干飯,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滄海一粟。
24、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25、我們要真正的學到一點東西,就要虛心。譬如一個碗,如果已經裝得滿滿的,哪怕再有好吃的的,像海參,魚翅之類,也裝不進去,如果碗里是空的,就能裝進很多東西。裝知識的碗,就像神話中的「寶碗」一樣,永遠也裝不滿。雷鋒留言手跡。
三、雷鋒幫助過的人:
雷鋒幫助過的人有名有姓的不多,更多的是沒有名字的平民百姓。
示例1: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子,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示例2: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如今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⑦ 雷電是誰發明的
是人發明的!因為它叫雷電!
記得採納啊
⑧ 手榴彈是誰發明的呢
出現在彝族居住的西南邊境地區。雲南哀牢山彝族人民曾發明一種「葫蘆飛雷」。其造法是,將曬乾的葫蘆掏盡籽實,然後把火葯、鉛塊,鐵礦渣、碎鐵片等物裝進去,再在葫蘆的頸里塞上火草作引信。火草是當地的一種野生植物,有大葉和細葉兩種。人們把葉背上的一層白色皮棉剝下來曬干,捻成線,投入木炭熱灰中炮製成一種一點即燃的火草。狩獵時,先將葫蘆放在網兜中,點燃火草,掄起來,甩出去。關鍵是掌握好火草燃燒的時間,有經驗的獵人甩出去的葫蘆飛雷是在最接近目標的時候爆炸,其殺傷力很大。葫蘆飛雷也是一種手榴彈。
1856年,哀牢山地區以彝族雇農李文學為首的彝、漢、白、傣、苗各族人民舉行聯合反清大起義。1858年秋末,起義軍兩三千人進攻
嘉城。
嘉城位於哀牢山中斷東麓。那裡盛產鐵、鉛、銅等礦物,有官紳經營的礦場。
嘉是滇西哀牢山的經濟中心和軍事要塞。防守
嘉城的清軍有六七千人,他們不僅人多勢眾,又擁有火炮、火槍等先進武器,根本不把手持刀矛的兩三千起義軍放在眼裡。起義軍進據
嘉城西和城北外圍三四十里的地方,遲遲不發動攻擊,清軍誤以為起義軍害怕他們的火槍火炮。其實,起義軍是派人專門趕制葫蘆飛雷,同時專門培訓一批使用葫蘆飛雷的戰士。起義軍完成戰前准備工作以後,趁清軍守備鬆懈,接近
嘉城。守城清軍見起義軍戰士每人腰裡都系著大葫蘆,他們誤以為彝族人愛喝酒,是酒葫蘆,根本不在意。黎明前,起義軍突然向西門和北門發起猛攻。一時間,葫蘆飛雷滿天飛,劇烈的爆炸聲連成一片,震天動地,鉛塊、鐵片、礦渣,橫飛四射,清軍守城的炮手、槍手被炸得頭破血流,不戰自亂。城裡的內應迅速打開城門,起義軍一擁而入,清軍如落花流水,潰敗而逃。起義軍輕而易舉地攻佔了
嘉城。這大概是手榴彈在戰爭中的首次應用。
外國人使用手榴彈,始於1904年日俄戰爭。手榴彈無論是用於生產上,還是戰爭中,外國人都要比我們中國人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