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述從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出發,幼兒文學作品的語言應符合哪些要求
幼兒喜愛故事性強的作品,在幼兒文學讀物中,有情節的作品要佔絕對優勢。作家為幼兒設計作品的情節時,既要注意生動有趣,又要注意幼兒理解人物活動、行為的能力。幼兒受生活經驗及思維水平的限制,對遠離他們生活的英雄、模範人物行為動機的理解水平是很低的。
幼兒文學作品情節要符合以下要求:情節單純。情節單純是指在一個作品中,最好反映一個事件,涉及到的人物要盡量少,事件邏輯關系要簡單。4歲以下幼兒的讀物,其情節連貫性不必太強,因為這個階段的幼兒還難於理解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
幼兒文學讀物的題材需要廣泛多樣,以利幼兒在體、智、德、美育各方面的發展;幼兒文學作品的題材應以他們熟悉的生活為主;幼兒文學中知識性題材要佔較大的比重。
(1)幼兒文學創造對題材的要求是擴展閱讀:
完整地評析一篇幼兒文學作品,應從該作品的題材、主題、形象、情節、結構、語言和體裁等方面是否符合幼兒心理發展的哪些特點;該作品作品的文學性與教育性能對幼兒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鑒於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為他們創作文學作品和知識讀物,在題材、主題、形象、情節、結構、語言等方面,都有的特殊要求;孩子處在人生打底階段,這「人生打底」的意思,說的是人在未成年的歲月里得打好人性的基礎,即通常說的「做人」的基礎。孩子也還要在這一時期里給自己一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打好底子。
2. 簡要論述一下幼兒文學創作的基本要求
一、兒童文學作者應具有的條件
①要有對兒童的愛心好責任感。
②要有獨特的生活積累。
③要有特殊的審美意識。
4 要有特殊的藝術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 從創作動機看, 兒童文學作者的分類
(一):自覺型。 即 他們具有明確「為兒童創作」的目的。
①教育型。 例 張天翼
②社會使命型。 例如曹文軒
③娛樂型。 例鄭淵潔
(二):自發型 即他們並沒有的「為兒童創作」的目的。
① 童心型。泰戈爾《新月集》
②兒童崇拜型。③ 童年回憶型。 例陳丹燕 《中國少女》
⑵從社會職業身份來看, 兒童文學作者的分類
①專業作家
②少年兒童出版社或少年兒童雜志的編輯
③教師,尤其是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教師
④中小學生
三、兒童文學的創作過程有哪幾個階段?和成人文學創作相比 各階段有什麼特殊性?
①題材
②構思
③文學表達
四、你是怎樣理解兩種審美意識的協調作用的?試以你自己的兒童文學創作實踐的例子說明
文學創作是一種審美活動。如前所說,兒童文學作者的創作心理共存著兩種審美意識:成人審美意識和兒童審美意識。兩種審美意識的協調作用自始自終支配著整個兒童文學創作過程:一方面,成人審美意識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它清醒地把著審美水平的關,提高和深化著兒童的審美水平;並且自覺而熱情地調動著兒童審美方式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兒童審美意識又始終發揮著制約作用和能動作用。它隨時提醒作者要顧及讀者的審美能力,防止成人審美意識的排斥和取代。又當仁不讓地處處表現自己在審美方式上的才幹,使自己居於台前,而把成人審美意識推到幕後。
五、兒童文學有哪三大母題?試舉例簡述每個母題的特點(表述方式)?
兒童文學創作的三個最基本的母題是:
① 愛的母題。「愛的母題」所體現的,是成人對於兒童的眼光,有一種 「親切溫馨」 (母愛)或「端莊深邃「(父愛)藝術氣氛。( 成人身份的表述方式 ) 《猜猜我有多愛你》《愛心樹》
② 頑童的母題。「頑童的母題」則體現著兒童自己的眼光,有一種 「奇異狂放」 的藝術氣氛。( 兒童身份的表述方式 )《大海的盡頭在哪裡啊》
③ 自然的母題。「自然的母題」所體現的則是人類共同的目的,有一種「 悠遠率真」 的藝術氣氛。( 人類共同身份的表述方式 )
3. 論述兒童文學主題的要求
幼兒文學的創作必須顧及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幼兒文學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形式方面,都有特殊的創作要求。 主題是文學作品中通過其形象體系顯示出來的中心思想。 幼兒文學的主題主要有:道德性主題,即培養幼兒優良品德,如誠實勤勞、勇敢團結、愛祖國;知識性主題,即豐富幼兒知識量的作品,趣味性主題,即純娛樂性作品,不過分強調「意義」的作品。 幼兒文學的主題要求單純、淺顯、鮮明。幼兒知識積累少,辨別能力差,過分復雜、隱晦的主題不宜出現在幼兒文學作品中。例如,幼兒對主人公的認識,常常只簡單地用「好人」和「壞人」來區分,因此作品中的形象刻劃就必須鮮明,為什麼好、為什麼壞也需明確。 幼兒文學的主題要鮮明,但同時又要防止「主題先行」的寫作陋習。看見小孩不講衛生,就編一個小貓不愛清潔的故事;看見小孩不誠實,就編一個小猴撒謊的故事。這樣簡單對應的創作方式,其作品質量肯定不會高。幼兒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常常由於生活經驗的限制而停留於表面現象,比較簡單、膚淺,有時很難歸納出來一篇作品的主題,甚至他們的理解會同作者的創作意圖相去甚遠。例如,克雷洛夫的寓言《蜻蜒和螞蟻》,寫蜻蜒在整個夏天玩得很開心,入冬後只有求助於螞蟻。這篇寓言的主題不言而喻,但閱讀結果卻發生了有趣的偏差:孩子們喜歡蜻蜓更甚於螞蟻,他們對蜻蜓逍遙自在的生活十分羨慕,對螞蟻整日忙碌地生活卻不感興趣。這種現象也應引起初習幼兒文學的作者的注意。 幼兒文學的主題還應注意表現的角度,要努力從幼兒能理解的內容上去表現。如「愛」的主題,如果一開始便給幼兒講愛祖國、愛人民等抽象的內容,幼兒不易理解。如果先從愛父母、愛家庭講起,效果會好得多。又如反映社會主義建設內容的作品,幼兒比較生疏。而金近寫的童話《小鯉魚跳龍門》卻很成功地反映了這方面的內容,易為幼兒接受。
4. 幼兒文學活動中要求教室具備哪些技能
第一節幼兒文學創作的特點
幼兒文學的接受者是幼兒,但其創作者大都是成人。無論是知識經驗還是審美意識,幼兒和成人都有著巨大的差別。怎樣調適並融合兩種審美意識的距離,是幼兒文學創作面臨的最大難題。
幼兒文學創作的難度,決定了幼兒文學作家必須具備必要的藝術修養。藝術修養是指創作者從事幼兒文學創作所必須的對幼兒文學創作規律性的知識的掌握和積累,以及藝術傳達本領的培養和鍛煉。藝術修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審美感受能力。對事物有強烈的興趣,對生活有敏銳的觀察力,對素材有準確的記憶,對作品中的」人物」有形象的概括力;
②情感。兒童文學作家的「基本品格應該首先是熱愛兒童」,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幼兒文學作家;
③想像力。要善於創造性想像,善於構思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的形象和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件;
④傳達技巧。幼兒文學作品的傳達技巧,直接顯示著作家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創造能力的大小,影響著整個作品美的構成;藝術傳達的技巧是在的實踐中逐漸積累的。
第二節幼兒文學創作的基本要求
(一)題材。幼兒文學的題材,首先要廣泛多樣,既包括反映幼兒生活的題材(幼兒家庭的、幼兒園的等),又包括反映成人生活的題材(英雄事跡、成人發明創造、科學家的刻苦鑽研等),還包括富於幻想色彩的探險、偵破方面的題材等;其次,幼兒文學的題材必須適應幼兒的理解水平。
(二)主題。幼兒文學的主題主要有道德性主題、知識性主題和趣味性主題三種。幼兒文學的主題要力求單純、淺顯、鮮明,但同時又要防止「主題先行」的寫作陋習,還應注意表現的角度,努力從幼兒能理解的內容上去表現。
(三)情節。幼兒文學作品的情節要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情節要求單純、生動有趣;情節應是完整的,有頭有尾,主要情節可適當重復。
(四)結構。幼兒文學作品結構的基本要求就是條理清楚,應盡量用順敘的方法,最好一條線索貫穿到底;幼兒文學的結構安排還應注意故事的起伏跌宕,切忌平鋪直敘。
(五)形象。塑造鮮明生動、對幼兒有吸引力的形象是幼兒文學創作中的核心問題。
(六)語言。幼兒文學語言的特殊性是由幼兒言語發展特點所決定的,要求有二:其一,可接受性,即作品中的語言要適宜幼兒的理解水平;其二,超前性,即作品中的語言要稍超出幼兒的實際理解能力,以不斷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要符合這兩個要求,應做到:語言淺顯而且豐富,淺顯是幼兒文學語言的基本特徵;語言有音樂性、節奏感;語言形象,摹狀、比喻、擬人、誇張這四種修辭手法,是增強語言形象性的主要方法。
5. 幼兒文學創作過程包含哪幾個環節他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第一節幼兒文學創作的特點
幼兒文學的接受者是幼兒,但其創作者大都是成人.無論是知識經驗還是審美意識,幼兒和成人都有著巨大的差別.怎樣調適並融合兩種審美意識的距離,是幼兒文學創作面臨的最大難題.
幼兒文學創作的難度,決定了幼兒文學作家必須具備必要的藝術修養.藝術修養是指創作者從事幼兒文學創作所必須的對幼兒文學創作規律性的知識的掌握和積累,以及藝術傳達本領的培養和鍛煉.藝術修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審美感受能力.對事物有強烈的興趣,對生活有敏銳的觀察力,對素材有準確的記憶,對作品中的」人物」有形象的概括力;
②情感.兒童文學作家的「基本品格應該首先是熱愛兒童」,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幼兒文學作家;
③想像力.要善於創造性想像,善於構思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的形象和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件;
④傳達技巧.幼兒文學作品的傳達技巧,直接顯示著作家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創造能力的大小,影響著整個作品美的構成;藝術傳達的技巧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積累的.
第二節幼兒文學創作的基本要求
(一)題材.幼兒文學的題材,首先要廣泛多樣,既包括反映幼兒生活的題材(幼兒家庭的、幼兒園的等),又包括反映成人生活的題材(英雄事跡、成人發明創造、科學家的刻苦鑽研等),還包括富於幻想色彩的探險、偵破方面的題材等;其次,幼兒文學的題材必須適應幼兒的理解水平.
(二)主題.幼兒文學的主題主要有道德性主題、知識性主題和趣味性主題三種.幼兒文學的主題要力求單純、淺顯、鮮明,但同時又要防止「主題先行」的寫作陋習,還應注意表現的角度,努力從幼兒能理解的內容上去表現.
(三)情節.幼兒文學作品的情節要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情節要求單純、生動有趣;情節應是完整的,有頭有尾,主要情節可適當重復.
(四)結構.幼兒文學作品結構的基本要求就是條理清楚,應盡量用順敘的方法,最好一條線索貫穿到底;幼兒文學的結構安排還應注意故事的起伏跌宕,切忌平鋪直敘.
(五)形象.塑造鮮明生動、對幼兒有吸引力的形象是幼兒文學創作中的核心問題.
(六)語言.幼兒文學語言的特殊性是由幼兒言語發展特點所決定的,要求有二:其一,可接受性,即作品中的語言要適宜幼兒的理解水平;其二,超前性,即作品中的語言要稍超出幼兒的實際理解能力,以不斷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要符合這兩個要求,應做到:語言淺顯而且豐富,淺顯是幼兒文學語言的基本特徵;語言有音樂性、節奏感;語言形象,摹狀、比喻、擬人、誇張這四種修辭手法,是增強語言形象性的主要方法.
6. 幼兒文學的題材和主題應符合哪些要求
應該積極,樂觀,有朦朧的純真,有童話的天真
7. 幼兒文學里的幼兒文學創作要求作家有哪些藝術修養
有童心,有愛心,熱愛生活,感情細膩,情感豐富
8. 9. 幼兒文學創作對題材的要求是( )
9. 幼兒文學創作對題材的要求是(ACD )
A. 對幼兒有教育意義
B. 注重知識性
C. 反映一定的道德准則
D. 廣泛多樣而適宜於幼兒的理解水平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好!
有問題可以追問或者直接聯系我。
工作順利,學習進步哦!
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
9. 簡述兒童文學教育活動選材的要求
【兒童文學的概念】
兒童文學 (literature for children),是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特別要求通俗易懂,生動活潑。
兒童文學通常由成人所編著,深層動機可以說是重造童年或教育兒童,許多兒童文學也會改編自成人文學作品作。由兒童自行創作也雖可廣泛包含在內,但因兒童創作常流於鴨塗或不合藝術,仍須由成人鑒定是否為具文學價值。
不同年齡階段的讀者對象,兒童文學又分為嬰兒文學、幼年文學、童年文學少年文學,體裁有兒歌、兒童詩、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小說、兒童散文、兒童曲藝、兒童戲劇、兒童影視和兒童科學文藝等。偏於文學,適合9至99歲閱讀,老少均可品味。
【兒童文學的分類】
現時出版界普遍根據年齡劃分兒童文學的類別,這個分類亦與皮亞傑有關兒童成長發展的理論相吻合。這幾個類別分別如下:
0-5 歲的學前兒童
5-8 歲的初年級小學讀者
8-11 歲的高年級小學讀者
11-13 歲的初中讀者 (英語稱之為「Pre-teen」)
13-15 歲的青春期讀者
對於學前兒童,圖畫故事書對他們非常適合,因為故事的每一頁都有小量文字配襯著圖畫,使兒童不用明白文字的內容亦可以理解。在西方,圖畫故事書是課室里導讀課的好幫手。
另外,兒歌和兒童戲曲、少年小說都可廣義的列入兒童文學的范圍,但單純的兒歌旋律(如:嬰兒催眠曲)或表演舞蹈不在文學范疇。
16至19歲的讀者一般被稱呼作「年青的成人」(Young Alt),他們的年歲已超越了兒童文學的范疇。然而,這個年紀的青成人的特有問題,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已慢慢開始在青春期讀者群的生活里出現:戀愛、欺凌、濫用葯物、自殺、身份認同等問題現在也成為了以青春期讀者為對象的兒童文學題材。香港作家君比的《叛逆歲月》系列戶品就是這類型作品當中很受學生歡迎的一種。而日本以似漫畫包裝的輕小說,又是一類試圖把習慣了圖像思考的青少年讀者,拉回成年人抽象思考的作品。
【兒童文學的內容】
兒童文學包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成語故事、謎語大全、民間故事、兒童故事、格林故事、幽默故事、兒童詩歌、兒童笑話、上下五千年
司徒秀薇在《怎樣指導初小學生的閱讀》一書里指出:兒童的行為均以「追尋快樂,減少痛苦」為原則。如果在他的經驗中,覺得看書或聽故事是一件享受的事,他會將它們與積極的感受連成一片。因此,兒童文學的最基本原則,在於可以導引兒童享受閱讀的過程,否則,一本書的內容不管怎樣好,如果不能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也是失敗之作。
簡單而言,好的兒童文學該符合以下概念:
1)有大量高潮吸引兒童閱讀,避免過長的描述
2)人物角色鮮明,並有突出的故事骨幹
3)有教育意義
兒童文學教育活動選材的要求
教育性
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對教育性特別強調。兒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絲來作譬喻,說它:「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由於兒童的年齡特徵,使其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兒童文學特別注意教育性。
形象性
抽象的說教是兒童不容易也不樂意接受的。對兒童進行教育要藉助各種各樣的生動形象;兒童年齡越小,越依賴於形象化的手段。兒童小說要求和戲劇一樣富於動作性,更多的以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兒童詩需要更多的「比」、「興」,以加強形象性。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要有聲有色,娓娓動聽。兒童文學應調動一切藝術手段,創造出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來。
趣味性
兒童知識、生活經驗不豐富,理解力薄弱,對那些復雜的整理不易理解,對成人的生活經驗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難以體會。他們對於自己沒有興趣的內容就不喜歡看,甚至不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就是在輕松愉快地說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潛移默化地給孩子們講述一個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啟示。
故事性
兒童文學的故事情節,要求結構單純,情節緊湊、生動。強調故事性,並不是單純追求情節離奇,不從生活出發,不寫人,只寫事。兒童文學主要是寫人,刻畫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動物、植物,甚至無生物。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論寫人還是寫其他東西,他們的思想、性格都要著重藉助故事情節表現出來,不宜多用靜止的冗長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
知識性
兒童文學作品中應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識性的東西,以增加作品的藝術魅力,滿足少年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