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火箭發明

中國火箭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9 22:56:50

㈠ 中國火箭發展史

火箭是以熱氣流高速向後噴出,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的噴氣推進裝置。它自身攜帶燃燒劑與氧化劑,不依賴空氣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氣中,又可在外層空間飛行。火箭在飛行過程中隨著火箭推進劑的消耗,其質量不斷減小,是變質量飛行體。現代火箭可用作快速遠距離運送工具,如作為探空、發射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的運載工具,以及其他飛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於投送作戰用的戰斗部(彈頭),便構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導的稱為導彈,無制導的稱為火箭彈。

大家知道中國是火葯的故鄉,也是火箭的祖先。中國人發明火箭這樣一個事實已經被世界所公認。中國早在三國時期就開始使用火箭,不過當時這個火箭還不是採用噴氣推進的,而是在箭桿上綁上柴草、棉布。澆上油,點燃用弓箭射出去。到了唐朝末年和宋朝初年的時候,這個時候火葯替代了早期的易燃物,就成為了真正利用噴氣推進的火箭。當時火箭用於戰爭,就是這個,左邊帶著箭頭就是飛槍劍,右邊這個帶了一個刀,就叫飛刀劍。宋朝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煙花爆竹,這些爆竹也是噴氣的原始火箭。明朝時期的毛元儀在他的著作裡面就記載了30多種火箭的基本原理和結構,像其中有飛火飛天、火龍出水等。中國是從明朝開始發射火箭的,大明史嘉靖年間,萬戶進行最早的火箭升空試驗,成為現代載人飛行先驅,現在月球和火星均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環形山。全世界最早的宇航員,他那次升天中壯烈殉職。最後在189米高空中爆炸。啟動裝置為36筒火箭,外置安全帶和座椅,4個氣球,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震撼的場面!可以這樣說古代火箭的基本結構和原理,為現代火箭的設計和製造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世界火箭的起跑線!
從1970年4月,長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開始,到今年10月底,我國已經完成研製生產並正式發射過的長征運載火箭的型號有9種,它們是: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丙改,長征二號丁,長征二號捆,長征三號,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以及長征四號。其中,長征二號丁和長征四號由上海航天局研製,其他7種火箭都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火箭已經累計發射了49次,成功42次,兩次由於星箭協調原因而失敗,總成功率為87.75%。


一、 長征一號

長征一號是為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而研製的三級運載火箭。它的一、二級火箭採用當時的成熟技術,並為發射衛星做了適應性修改,第三級是新研製的以固體燃料為推進劑的上面級。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火箭首次發射,將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送入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1971年3月3日,長征一號火箭第二次發射,把實踐一號科學試驗衛星准確送入軌道,又一次取得圓滿成功。相對於70度傾角、440公里高的圓軌道,長征一號火箭的運載能力為300公斤,此火箭共進行了兩次發射,均獲得成功。長征一號的研製成功,揭開了我國航天活動的序幕。


二、 長征二號

隨著推力為120噸的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和推力為50噸的YF-77氫氧發動機先後完成長程試車,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審批立項,中國新一代、組合化的運載火箭系列長征-5 號的研製也進入關鍵階段。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系列以120噸和50噸兩種發動機為基礎,構成5米直徑、3.35米直徑和2.25米直徑三種模塊,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其中5米模塊包含兩個50噸級的YF-77發動機,3.35米模塊則包含兩個120噸級的YF-100發動機。模型便是長征-5號運載火箭系列中最為強大的型號,以5米模塊(2個50噸YF-77)為芯級,以4個3.35米模塊(2個120噸YF-100)為助推器。

㈡ 火箭是誰發明的

К.E.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設計原理,R. H.戈達德試飛了第一枚火箭。

1903年,俄國的К.E.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了製造大型液體火箭的設想和設計原理。1926年3月16日美國的火箭專家、物理學家R. H.戈達德試飛了第一枚液體火箭。

20世紀50年代以來,火箭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其中尤以各類可控火箭武器(導彈)和空間運載火箭發展最為迅速。從火箭彈到反坦克導彈、反飛機導彈和反艦導彈以及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各類戰術導彈和戰略導彈。

各類火箭武器正在繼續向提高命中精度、抗干擾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方向發展。此外,反導彈、反衛星等火箭武器也正在研製和發展之中,在地地彈道導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運載火箭,已廣泛用於發射衛星、載人飛船和其他航天器等。

(2)中國火箭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火箭有箭頭、箭桿、箭羽和火葯筒四大部分。火葯筒外殼用竹筒或硬紙筒製作,裡面填充火葯,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小孔引出導火線。點火後,火葯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產生向前推力。

其實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葯筒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戰斗部。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起穩定作用,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而箭桿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箭體結構。中國古代火箭外形圖,首次記載於公元1621年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中。

火箭出現後,在中國被迅速地用於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10~13世紀,在宋、金、元的戰爭中,已應用了火槍、飛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葯武器。那時的飛火炮和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相似,是一種原始的火箭武器。

北宋後期,在民間盛行的煙火戲中,人們利用火葯燃氣的反作用力,製成了能夠高飛和升空的「流星」(或稱「起火」)、"爆竹"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從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點。

㈢ 中國什麼時候發明的火箭

歷史上的5月18日中國發射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

2007年05月18日13:50【字型大小大中小】【留言】【論壇】【列印】【關閉】

圖為運載火箭點火起飛。

1980年5月18日至21日,中國向太平洋海域發射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㈣ 火箭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岳義方、馮繼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以火葯為動力的飛行兵器——-火箭。這種火箭由箭身和葯筒組成,其中葯筒用竹、厚紙製成,內充火葯,前端封死,後端引出導火繩,點燃後,火葯燃燒產生的氣體向後噴出,以氣體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前,飛行中殺傷敵兵。

這種最早的原始火箭在工作原理上與現代火箭沒有什麼不同。公元12世紀中葉,原始的火箭經過改進後,廣泛地用於戰爭。

(4)中國火箭發明擴展閱讀:

發射方式

目前火箭發射有三種方式:一是地面發射,二是空中發射,三是海上發射。

早期,運送有效載荷的火箭都是從地面發射場發射的。地面發射場受地理位置的制約,限制了有效載荷的發射范圍,難以滿足各種有效載荷的需求,於是出現了從空中發射和從海上平台發射火箭的方式。

從空中發射火箭是用飛機將火箭運送到高空後,再釋放火箭,火箭在空中點火飛向預定軌道。採用這種發射方式,飛機可以在不同地點的機場起飛,從空中任何地點發射,它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這樣,不僅增加了發射窗口,而且還會擴大軌道傾角的范圍,因而具有很大的機動性。

與地面發射場相比,從海上平台發射火箭同樣具有多種優勢。首先,可以靈活選擇發射地點,當選擇在赤道附近海域發射時,能充分藉助地球的自轉速度,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其次,周圍沒有居民點,火箭落區的選擇范圍較大,從而可使多級火箭的設計更加優化,進一步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

㈤ 中國第一個火箭是誰發明的

明初,陶成道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萬戶,
原名陶廣義,後被朱元璋賜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書院山長,喜好鑽研煉丹技巧。一次煉丹事故後,轉為試制火器。元末,吳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乾弟子相投,獻火神器技藝。在歷次戰事中屢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賞「萬戶」,從此陶成道被人稱為「萬戶」。明初,陶成道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㈥ 中國火箭是誰第一發明的


.
布朗
(
德國人
)
13
世紀時
,火箭已被中國做為武器之用
;
但飛往外太空的火箭卻是
20
世紀後才製造的版
;
20
世紀後
,美國的哥權達特
.
蘇俄的卓可夫斯基
.
德國的奧貝爾特等人投入研究的行列使火箭得以復甦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德國的芬
.
布朗開發完成了
v2
號火箭
;
軍用武器中
v2
號火箭是外太空火箭的原形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投誠於美國的芬
.
布朗
,在美國陸軍繼續研究外太空火箭
,美國藉芬
.
布朗之力
,快速提升製造火箭的技術
;
1969

。阿波羅十一號成功地登陸月球表面

㈦ 發明火箭的人是誰〈中國〉

我國明朝人:萬戶

火箭的發明最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
公元1128年南宋政權建立後,南宋、金和蒙古頻繁交戰,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箭武器。

明代中國火箭發展進入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出現了很多種類的火箭,除了單級火箭,還發展了各種集束火箭、火箭彈和原始的多級火箭,並且對各種火箭的製造、應用、配備和發射劑原料配比及加工製造等都作了詳盡的敘述。在當時的水、步、騎兵中火箭武器已作為必備的武器,甚至還有專門的火箭部隊,有關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陣、作戰技術和管理也都有條例規定。明代的《武備志》中曾有過這些火箭的記載

火葯火箭:其工作原理和固體燃料火箭是一樣的,以火葯燃燒產生的推力。早在唐代初年(約在7世紀)火葯就出現了,南宋時代火葯用來製造煙火。大約在13世紀製成火箭。我國古代製造的火箭和起花所用的是黑色火葯。

英國人康格里夫1793年畢業於劍橋大學,是學文科的,由於其父經管英國皇家兵工廠的影響,他對兵工機械懷有濃厚興趣,因此後來便棄文習武,進入這家兵工廠,並且開始在英國士兵從印度帶回的火箭資料的基礎上,研究改進火箭的速度和射程。經過幾年的探索,1805年,康格里夫採用新型火葯製造出了一種實用的火箭,重14.5千克,箭長1.06米,直徑0.1米,並且裝了一根4.6米長的平衡桿,射程可達1800米。這種火箭在英國擊敗拿破崙軍隊的戰爭中建立了卓著的戰功。由於康格里夫在火箭方面做出的貢獻,英國政府於1814年授予他爵位榮譽,並在1817年被選為議會議員。然而,康格里夫火箭還未能解決制導和控制問題,精度較差。1844年,英國的威廉·霍爾發明了一種自旋穩定器,並用來對康格里夫火箭進行改進。雖然與現代火箭相比,所有的這些火箭都十分簡陋,應用也不廣泛,但它們的出現卻為現代火箭的誕生奏響了序曲。

㈧ 火箭是誰發明的

是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發明的。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現代火箭技術之父,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是美國教授、工程師和發明家,液體火箭的發明者。

他於1926年3月16日發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體火箭。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

設立於1959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達德環形山(Goddard Crater)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8)中國火箭發明擴展閱讀: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的研究成果

他從1920年開始研究液體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馬薩諸塞州沃德農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而德國的V-2火箭試驗成功,已經是1942年以後的事了。

是美國最早的火箭發動機發明家,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1926年3月16日,在馬薩諸塞州的奧本,冰雪覆蓋的草原上,戈達德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液體火箭。火箭長約3.4米,發射時重量為4.6公斤,空重為2.6公斤。飛行延續了約2.5秒,最大高度為12.5米,飛行距離為56米。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宣告了現代火箭技術的誕生。

1930年12月30日,戈達德研製的一枚新的液體火箭發射成功,高度達到610米,飛行距離300米,飛行速度達到800千米/小時,打破了以往的火箭飛行記錄。

1931年,他在火箭發射試驗中,首先採用了現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統。

1932年,他首開先河,用燃氣舵控制火箭的飛行方向。同年,首次解決了用陀螺儀控制火箭飛行姿態的問題。

1935年,戈達德研製的的液體火箭最大射程已達到20千米,時速達到1103千米,是人造飛行器第一次超過音速。

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

事實上,美國是現代火箭技術真正起步的地方,戈達德也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㈨ 為什麼最早的火箭是中國發明的

「火箭」一詞根據古書記載,最早出現在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在敵我雙方的交戰中,人們把一種頭部帶有易燃物、點燃後射向敵方、飛行時帶火的箭叫做火箭。這是一種用來火攻的武器,實質上只不過是一種帶「火」的箭,在含義上與我們現在所稱的火箭相差甚遠。唐代發明火葯之後,到了宋代,人們把裝有火葯的筒綁在箭桿上,或在箭桿內裝上火葯,點燃引火線後射出去,箭在飛行中藉助火葯燃燒向後噴火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飛得更遠,人們又把這種噴火的箭叫做火箭。這種向後噴火、利用反作用力助推的箭,已具有現代火箭的雛形,可以稱之為原始的固體火箭。我國明朝人:萬戶火箭的發明最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公元1128年南宋政權建立後,南宋、金和蒙古頻繁交戰,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箭武器。

閱讀全文

與中國火箭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