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團結協作「或「合作」題材的古文
古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白話譯文:
孟子說:「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尖利,糧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疆域的界限,使國防鞏固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會背叛他。
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內外親屬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出處:出自戰國時期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魚我所欲也》和《寡人之於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1)創造團隊合作古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出身於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煊赫一時的孟孫。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後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狀況,今已不可考。流傳下來的只知孟子幼年喪父,與母親過活。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一怒斷機。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反對兼並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
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志。
② 關於團結配合的古詩句
1、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先秦:佚名《秦風·無衣》
釋義:怎能說沒有衣裳?我願和你同披一件戰袍。
2、二人同心金不利,天與一城為國蔽。——明代:李東陽《睢陽嘆》
釋義:兩個人心齊力量大,連金屬都可以可以截斷。我與你在城裡為國而戰。
3、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釋義: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 。
4、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秦國:呂不韋的門客《呂氏春秋》
釋義:眾人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射不中的。
5、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西漢:劉安及其門客集體《淮南子》
釋義:運用眾人的力量, 就沒有不能戰勝的。
6、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西漢:劉安及其門客集體《淮南子》
釋義:利用眾人的智慧,就沒有不能勝任的。
③ 形容團隊合作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團隊合作的詩句有:
1、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不韋《呂氏春秋》
譯:眾人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射不中的。
2、二人同心,其力斷金。——孔子《易經》
譯: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泛指團結合作。
3、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譯:利用眾人的智慧, 就沒有不能勝任的; 運用眾人的力量, 就沒有不能戰勝的。指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就能無往而不勝。
4、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薛宣
譯:只有寬容的心態才可以包容別人,只有厚重的品德才可以擔當大任。
5、人生交結在終始,莫以開沉中路分。——賀蘭進明
譯:人和人結交朋友不僅要說開頭,關鍵在於要能堅持到最後,千萬不要因為地位的升降和境遇的順逆而半路上分手。
6、人心齊,泰山移。獨腳難行,孤掌難鳴。——佚名《古今賢文》
譯:人齊心協力,連泰山也能移動;一隻腳走不成路,一個手掌拍不響。比喻做事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靠大家的力量。
團隊合作精神的名言
1、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境,都會向我們投降。 ——毛澤東
2、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鋒
3、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樣。 ——列夫·托爾斯泰
4、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系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范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高爾基
5、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韋伯斯特
6、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歌德
7、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8、一切使人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惡與丑。 —— 列夫·托爾斯泰
9、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會團結,因為它關繫到一切人都共同擁有的東西。 —— 席勒
10、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 —— 莎士比亞
11、為了達到偉大的目標和團結,為此所必需的千百萬大軍應當時刻牢記主要的東西,不因那些無謂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 恩格斯
12、團結就有力量和智慧,沒有誠意實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誠的團結。 —— 歐文
13、勞動者的組織性、紀律性、堅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勞動者的團結一致,是取得最後勝利的保證。 —— 列寧
14、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我們的團結是堅強的。 —— 約·迪金森
15、只要千百萬勞動者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跟隨本階級的優秀人物前進,勝利也就有了保證。 —— 列寧
16、工人階級的團結就是工人勝利的首要前提。 —— 馬克思
【 團隊精神的故事】:
三隻老鼠結伴去偷油,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們只能聞到油的香味,卻喝不到油,老鼠很焦急。突然,一隻老鼠想出一個很棒的辦法,它提出三隻老鼠一隻咬著另一隻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大家經過討論取得了一致的共識,並決定輪流喝油。有福同享啊,誰也不能獨自享用。
於是,第一隻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下想:「油只有這么一點點,大家輪流喝多不過癮啊,今天算俺運氣好,第一個下來喝油,不如自己先喝個痛快。」加在中間的第二隻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沒多少,萬一讓第一隻老鼠把油喝光了,俺豈不是要喝西北風嗎?
我干嗎這么辛苦的吊在中間讓那小子獨自享受呢?我看還是把它松開,乾脆自己跳下去喝個痛快!」最上面的老鼠也在想:油就那麼少,等他們兩個吃飽喝足了,哪還有我的份呀,不行,必須立即做出決斷,於是最上面的老鼠就放開了中間這只老鼠的尾巴。它們爭先恐後的跳到缸底,渾身濕透,一副狼狽的樣子,加上腳滑缸深,它們就再也沒有跳出來。
④ 團結協作的古代名言 注名
1,人心齊,泰山移。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水漲船高,柴多火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語出清代周希陶《古今賢文合作篇》
白話文意思是只要人們的心往一處,共同努力,就能移動泰山。一隻腳不可能走路,一隻手不可能拍出聲音,水漲潮了船也高了,柴火多火就旺,三個臭皮匠的智慧,能超過諸葛亮。
2,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語出南宋范曄《後漢書·朱擕傳》
白話文意思是只要萬人一心,他們尚且不能擋住我們,更何況十萬呢。
3,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語出春秋時期兵法家孫武
白話文意思是吳國人和越國人相互厭惡,當他們共乘一船而遇風浪時,他們相互救助如同左右手般友好。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語出先秦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一節》
白話文意思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語出西周姬昌《易傳·系辭傳上·第八章》
白話文意思是二人同心,其鋒利足斷堅硬的金屬。同心的意思,是說二人精誠團結,心意齊同,其氣味的相投。
6,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語出春秋呂不韋《呂氏春秋·紀·孟春紀》
白話文意思是眾人(「萬人」指很多人)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射不中的。
⑤ 寫團隊合作的名言有那些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團結就是力量。——諺語
�3、一個人像一塊磚砌在大禮堂的牆里,是誰也動不得的;但是丟在路上,擋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腳踢開的。——艾思奇
�4、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語
�5、二人同心,其力斷金。——《易經》
�6、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氏春秋》
�7、民齊者強。——荀況
�8、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薛宣
�9、聰明人與朋友同行,步調總是齊一的。——法國諺語
�10、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於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勝。——孫武
�13、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齊,泰山移。——中國諺語
�15、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三國.孫 權
�16、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鄧中夏
�17、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 起,幾乎是萬能的。——美.韋伯斯特
�18、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英.莎士比亞
�19、團結就有力量和智慧,沒有誠意實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誠 的團結。——英.歐文
�20、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許多事業。——德.叔本華
�21、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他干什麼,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22、中國的問題,穩定需要團結,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 搞不成。穩定需要團結,才能穩定。要使社會長期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黨與人民群 眾鋼鐵般的團結。——鄧小平
�23、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就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 基本保證。在當前,加強黨的團結,加強黨與人民群眾的團結,具有特殊意義。— —毛澤東
⑥ 描寫團隊精神的句子
例子如下:
1、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境,都會向我們投降。——毛澤東
2、一堆沙子是鬆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後,比花崗岩還堅韌。——王傑
3、不管一個人多麼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
4、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席勒
5、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毛澤東
6、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頭。——華羅庚
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是協同合作,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並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
團隊精神的形成並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願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團隊精神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過合適的組織形態將每個人安排至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如果沒有正確的管理文化,沒有良好的從業心態和奉獻精神,就不會有團隊精神。
⑦ 求關於團隊合作的古詩詞多謝
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⑧ 形容團隊合作的詩詞
1、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不韋《呂氏春秋》
譯文:眾人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射不中的。
2、二人同心,其力斷金。——孔子《易經》
譯文: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泛指團結合作。
3、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宋代蘇軾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譯文:江潮如萬軍擊鼓呼叫,壯大的聲威使吳人震恐驚嚇,就好像當年王濬率領著水兵順流東下。
4、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唐代李白的《丁督護歌》
譯文:船夫為官吏役使,得把這些難開采盡的石頭運往上游。
5、人心齊,泰山移。——佚名《增廣賢文》
譯文:人們團結,心往一處想,泰山都可以移走。
⑨ 關於「團隊合作」的文言文有哪些
1、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氏春秋》
2、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孫武
3、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語
4、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
5、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毛澤東
6、上下同欲者勝。——孫武
7、人心齊,泰山移。——諺語
8、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鄧中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