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反向法發明了哪些東西,最好有故事!!
反向思維方法是激發思維創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何謂反向思維?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實例。
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共和國首都馬拉瓜發生了大地震,一座現代化城市頃刻間化為廢墟。死亡萬餘人。令人驚奇的是,在被震毀的房屋廢墟中、唯獨
18層的美洲銀行大廈競安然無恙。如此奇跡,轟動了全球。奇跡的創造者就是世界著名的工程結構專家、美籍華人林同炎教授。他在設計時把思維的著重點放在反
面:採用框筒結構,剛柔相濟。在一般情況下,建築物有足夠的強度來承受外力;而當受到突如其來的強烈的外力作用時,可由房屋內部結構中某些次要構件的開
裂,使房屋的總剛度驟然減弱,從而大大減少對地震力的反應。這種以建築物次要構件開裂的損失來避免整個建築物倒塌的設計思想就突破了一般常規思維的框架,
突破了以剛對剛的正面思維模式.從而創造了世界建築史上少有的奇跡。
反向思維是發散性思維中的一種。發散性思維的特點是富於變通性和靈活性,即在一定條件下.探索者的思維能夠機動靈活地轉移到各種不同的方向。而反向思維就
是把思維改變到與原來思路相反的方向。例如:吊扇,一支吊桿在上,扇在下。若把它顛倒過來,就變為吊桿在下、扇在上的落地「吊扇」。愛迪生將「聲音引起振
動」顛倒思考為」振動還原為聲音」,於是產生了發明留聲機的設想;赫柏布斯把吹塵器的原理反過來,設計出新的除塵裝置,結果發明了吸塵器。
反向思維為什麼具有創新效能?因為人們的思路一般是根據背景知識或傳統觀念來確定的,而任何時代的背景知識和傳統觀念只是人類認識事物的一個暫時階段,它
不可能完全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客觀規律。人的認識必須在不斷揚棄背景知識和傳統觀念的過程中,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當你面對一個史無前
例的新問題,沿著某一固定方向思考而百思不得其解時,如果你能靈活地調整一下思維方向,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思路,甚至把事情整個反過來
設想一下,那麼就有可能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由「山重水復」的歧途,而步入」柳暗花明」的佳境。過去的圓珠筆芯常漏油,開始人們循著一般的思路去想問題:
因為筆珠被磨損而慢慢變小,筆油就隨之流出,所以應該增強筆珠的耐磨性;可是又產生了新問題,筆珠的耐磨性強了,筆芯頭部內側與筆珠接觸的部分便容易被磨
損,以致口變大,漏油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後來,日本的中田藤三郎採取了反向思維的方式,分析出漏油的另一個因素——油墨過剩,隨之想到控制油墨的裝填量。
他想,當圓珠筆寫到2.5萬字左右時.筆珠就變小、漏油,那麼將筆芯容量減少,寫到兩萬字時筆芯就沒有油墨了,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他採用這個方式,
很巧妙地解決了圓珠筆漏油的問題。
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科學家都是採用反向思維而取得重大發現、發明的。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在測量氮氣密度時,分別採用哈考特法和雷尼奧法,結果得出的氮氣密度相
差千分之一。這么小的差別有何意義呢?一般人可能對此漫不經心。但瑞利認為這個差別超出了實驗誤差的范圍。於是他採用反向思維法,即不是減少差值,而是擴
大差值去探索個中原因。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發現了氬原子,他也由此而獲得1904年諾貝爾物理獎。另一位是蘭米爾,他發明充氣電燈泡也是採用此法。當時的
電燈泡有個致命傷,鎢絲通電後容易發脆,使用不久燈泡壁就會變黑。一般人都認為要克服這個毛病必須大大提高燈泡的真空度。蘭米爾的想法卻與眾不同,他不是
忙於提高燈泡的真空度,而是分別將氫氣、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和水蒸氣等充人燈泡,研究它們在高溫低壓下與鎢絲的作用。當他發現氮氣有減少鎢絲蒸發的作用
時,作出了「有可能在大氣壓下鎢絲在氮氣中長期工作」的判斷。1928年,他由於充氣燈泡的發明和對高溫低壓下化學反應的研究等突出貢獻而榮獲帕金獎章。
《老子》第三十六章中說過:「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因與之。」蘭米爾的想法和作法,與老子這句話恰好是不謀而合。反向思維雖然能幫助創造發
明,但學習反向思維,不要把它當作單純的技能,首要的是敢於摒棄僵化的思維習慣,摒棄經驗的程式,以新的視角去觀察問題,拓展思維的空間。
2. 什麼是逆向思維
一)逆向思維法。
l、什麼是逆向思維法?
所謂逆向思維法,就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標,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中引導啟發思維的方法。
面臨新事物、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從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分析研究新事物、解決新問題。我國古代有「曹沖稱象」的故事,曹沖沒有按通常思路去考慮如何直接稱象,而是反過來考慮大象的等重量物,即一堆石頭如何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逆向思維法應用的例子。19世紀40年代,英國的物理學家焦耳(1818-1889年)曾致力於研究不消耗能量的永動機,他用去了許多時間,但毫無結果。以後,焦耳等學者採用逆向思維法。用反證法做了大量的實驗,驗證水動機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從而發現了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
3. 逆向思維的歷史例子
1820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物理教授奧斯特,通過多次實驗存在電流的磁效應。這一發現傳到歐洲大陸後,吸引了許多人參加電磁學的研究。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懷著極大的興趣重復了奧斯特的實驗。果然,只要導線通上電流,導線附近的磁針立即會發生偏轉,他深深地被這種奇異現象所吸引。
當時,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思想已傳入英國,法拉第受其影響,認為電和磁之間必然存在聯系並且能相互轉化。他想既然電能產生磁場,那麼磁場也能產生電。
為了使這種設想能夠實現,他從1821年開始做磁產生電的實驗。無數次實驗都失敗了,但他堅信,從反向思考問題的方法是正確的,並繼續堅持這一思維方式。
十年後,法拉第設計了一種新的實驗,他把一塊條形磁鐵插入一隻纏著導線的空心圓筒里,結果導線兩端連接的電流計上的指針發生了微弱的轉動!電流產生了!
隨後,他又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如兩個線圈相對運動,磁作用力的變化同樣也能產生電流。
法拉第十年不懈的努力並沒有白費,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電磁感應定律,並根據這一定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發電裝置。
如今,他的定律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法拉第成功地發現電磁感應定律,是運用逆向思維方法的一次重大勝利。
與常規思維不同,逆向思維是反過來思考問題,是用絕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運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實際上就是以「出奇」去達到「制勝」。因此,逆向思維的結果常常會令人大吃一驚,喜出望外,別有所得。
4. 逆向思維是誰發明的
逆向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並不是一個發明呀!
5. 逆向思維法的逆向思維法三大類型簡介
1、反轉型和逆向思維方法。
這種方法指的是在與已知事物相反的方向思考時產生想法的方式。事物的反方嚮往往是由功能、結構、因果三個方面構成的。
2.、轉型反向思考。
這意味著在研究一個問題時,由於解決問題的手段是受阻的,而轉向另一種手段,或改變思維的角度,以使問題順利解決的思維方法。
3、逆向思維方法的不足。
這是一種利用事物的缺點,把缺點變成可以利用的東西,把被動變成主動,把缺點變成優點的思維發明方法。這種方法不是為了克服事物的缺點,而是化缺點為優點,找到解決方法。
(5)反思維發明擴展閱讀:
正反向思維起源於事物的方向性,客觀世界存在著互為逆向的事物,由於事物的正反向,才產生思維的正反向,兩者是密切相關的。
人們解決問題時,習慣於按照熟悉的常規的思維路徑去思考,即採用正向思維,有時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然而,實踐中也有很多事例,對某些問題利用正向思維卻不易找到正確答案。一旦運用反向思維,常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6. 什麼叫逆向思維
人們習慣於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使解決它變得輕而易舉,甚至因此而有所發現,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奇跡來,這就是逆向思維和它的魅力。
有一道趣味題是這樣的:有四個相同的瓶子,怎樣擺放才能使其中任意兩個瓶口的距離都相等呢?可能我們琢磨了很久還找不到答案。那麼,辦法是什麼呢?原來,把三個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頂點,將第四個瓶子倒過來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來了。把第四個瓶子「倒過來」,多麼形象的逆向思維啊!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通過逆向思維取得成功的例子。
某時裝店的經理不小心將一條高檔呢裙燒了一個洞,其身價一落千丈。如果用織補法補救,也只是矇混過關,欺騙顧客。這位經理突發奇想,乾脆在小洞的周圍又挖了許多小洞,並精於修飾,將其命名為「鳳尾裙」。一下子,「鳳尾裙」銷路頓開,該時裝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無跟襪的誕生與「鳳尾裙」異曲同工。因為襪跟容易破,一破就毀了一雙襪子,商家運用逆向思維,試製成功無跟襪,創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機。
據說,逆向思維可以使人年輕。每個人都要走向明年,明年會比今年大一歲,所以今年比明年年輕一歲。對於老年人,這樣的逆向思維,可以讓人越活越年輕;對於年輕人,則可以珍惜時間,更加努力。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開染布作坊,小兒子做雨傘生意。每天,這位老母親都愁眉苦臉,天下雨了怕大兒子染的布沒法曬干;天晴了又怕小兒子做的傘沒有人買。一位鄰居開導她,叫她反過來想:雨天,小兒子的傘生意做得紅火;晴天,大兒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曬干。逆向思維使這位老母親眉開眼笑,活力再現。
在創造發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可以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間奇跡。
洗衣機的脫水缸,它的轉軸是軟的,用手輕輕一推,脫水缸就東倒西歪。可是脫水缸在高速旋轉時,卻非常平穩,脫水效果很好。當初設計時,為了解決脫水缸的顫抖和由此產生的雜訊問題,工程技術人員想了許多辦法,先加粗轉軸,無效,後加硬轉軸,仍然無效。最後,他們來了個逆向思維,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雜訊兩大問題。這是一個由逆向思維而誕生的創造發明的典型例子。
傳統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來壓碎冰塊的,因此它的頭部都採用高硬度材料製成,而且設計得十分笨重,轉向非常不便,所以這種破冰船非常害怕側向漂來的流水。前蘇聯的科學家運用逆向思維,變向下壓冰為向上推冰,即讓破冰船潛入水下,依靠浮力從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設計得非常靈巧,不僅節約了許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動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為提高。遇到較堅厚的冰層,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樣上下起伏前進,破冰效果非常好。這種破冰船被譽為「本世紀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由我國發明家蘇衛星發明的「兩向旋轉發電機」誕生於1994年,同年8月獲中國高新科技杯金獎,並受到聯合國TIPS組織的關注。1996年,丹麥某大公司曾想以300萬元人民幣買斷其專利,可見其發明價值之巨大。
說到「兩向旋轉發電機」的發明,也應歸功於逆向思維。翻閱國內外科技文獻,發電機共同的構造是各有一個定子和一個轉子,定子不動,轉子轉動。而蘇衛星發明的「兩向旋轉發電機」定子也轉動,發電效率比普通發電機提高了四倍。蘇衛星說,我來個逆向思維,讓定子也「旋轉起來」。這是他得以發明的思維基礎,也是他對創造發明思想的一大貢獻。
7. 用逆反思維解決問題的例子
是逆向思維吧 某時裝店的經理不小心將一條高檔呢裙燒了一個洞,其身價一落千丈。如果用織補法補救,也只是矇混過關,欺騙顧客。這位經理突發奇想,乾脆在小洞的周圍又挖了許多小洞,並精於修飾,將其命名為「鳳尾裙」。一下子,「鳳尾裙」銷路頓開,該時裝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無跟襪的誕生與「鳳尾裙」異曲同工。因為襪跟容易破,一破就毀了一雙襪子,商家運用逆向思維,試製成功無跟襪,創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機。 據說,逆向思維可以使人年輕。每個人都要走向明年,明年會比今年大一歲,所以今年比明年年輕一歲。對於老年人,這樣的逆向思維,可以讓人越活越年輕;對於年輕人,則可以珍惜時間,更加努力。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開染布作坊,小兒子做雨傘生意。每天,這位老母親都愁眉苦臉,天下雨了怕大兒子染的布沒法曬干;天晴了又怕小兒子做的傘沒有人買。一位鄰居開導她,叫她反過來想:雨天,小兒子的傘生意做得紅火;晴天,大兒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曬干。逆向思維使這位老母親眉開眼笑,活力再現。 在創造發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可以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間奇跡。 洗衣機的脫水缸,它的轉軸是軟的,用手輕輕一推,脫水缸就東倒西歪。可是脫水缸在高速旋轉時,卻非常平穩,脫水效果很好。當初設計時,為了解決脫水缸的顫抖和由此產生的雜訊問題,工程技術人員想了許多辦法,先加粗轉軸,無效,後加硬轉軸,仍然無效。最後,他們來了個逆向思維,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雜訊兩大問題。這是一個由逆向思維而誕生的創造發明的典型例子。 傳統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來壓碎冰塊的,因此它的頭部都採用高硬度材料製成,而且設計得十分笨重,轉向非常不便,所以這種破冰船非常害怕側向漂來的流水。前蘇聯的科學家運用逆向思維,變向下壓冰為向上推冰,即讓破冰船潛入水下,依靠浮力從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設計得非常靈巧,不僅節約了許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動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為提高。遇到較堅厚的冰層,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樣上下起伏前進,破冰效果非常好。這種破冰船被譽為「本世紀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由我國發明家蘇衛星發明的「兩向旋轉發電機」誕生於1994年,同年8月獲中國高新科技杯金獎,並受到聯合國TIPS組織的關注。1996年,丹麥某大公司曾想以300萬元人民幣買斷其專利,可見其發明價值之巨大。說到「兩向旋轉發電機」的發明,也應歸功於逆向思維。翻閱國內外科技文獻,發電機共同的構造是各有一個定子和一個轉子,定子不動,轉子轉動。而蘇衛星發明的「兩向旋轉發電機」定子也轉動,發電效率比普通發電機提高了四倍。蘇衛星說,我來個逆向思維,讓定子也「旋轉起來」。這是他得以發明的思維基礎,也是他對創造發明思想的一大貢獻。 日本是一個經濟強國,卻又是一個資源貧乏國,因此他們十分崇尚節儉。當復印機大量吞噬紙張的時候,他們一張白紙正反兩面都利用起來,一張頂兩張,節約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學家不以此為滿足,他們通過逆向思維,發明了一種「反復印機」,已經復印過的紙張通過它以後,上面的圖文消失了。重新還原成一張白紙。這樣一來,一張白紙可以重復使用許多次,不僅創造了財富,節約了資源,而且使人們樹立起新的價值觀:節儉固然重要,創新更為可貴。 60年代中期,當時在福特一個分公司任副總經理的艾科卡正在尋求方法,改善公司業績。他認定,達到該目的的靈丹妙葯在於推出一款設計大膽、能引起大眾廣泛興趣的新型小汽車。在確定了最終決定成敗的人就是顧客之後,他便開始繪制戰略藍圖。以下是艾科卡如何從顧客著手,反向推回到設計一種新車的步驟:顧客買車的惟一途徑是試車。要讓潛在顧客試車,就必須把車放進汽車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辦法是對新車進行大規模、富有吸引力的商業推廣,使交易商本人對新車型熱情高漲。說得實際點,他必須在營銷活動開始前做好小汽車,送進交易商的展車室。為達到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場營銷和生產部門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時,他也意識到生產汽車模型所需的廠商、人力、設備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級行政人員來決定。艾科卡一個不漏地確定了為達到目標必須徵求同意的人員名單後,就將整個過程倒過來,從頭向前推進。幾個月後,艾科卡的新型車,野馬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了,並在60年代風行一時。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躍成為整個小汽車和卡車集團的副總裁。 逆向思維不但在現代生活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戰爭時期,有一個小八路,運用逆向思維成功地闖過了敵人的種種關卡,把重要情報送到了目的地。事情是這樣的: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敵人把一個村莊包圍了,不讓村裡的任何人出去,派了一個偽軍在村子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一個小橋上把守,正巧村裡有一個重要的情報要報告給在村外的八路軍領導人,在敵人看守如此嚴密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把情報順利、又安全送出去呢?村裡的一個小八路,勇敢地擔當起這個任務,這個小八路在黃昏時趁著夜色的掩護,悄悄的來到了小橋旁邊的蘆葦地,躲藏了起來,他認真地觀察小橋上發生的一切,他注意到守關卡的敵人打起了瞌睡,凡是由村外的人來,他總是頭也不抬就說,回去,回去,村裡不讓進,如此幾次,小八路心裡有了主意,於是小八路,鑽出了蘆葦地,悄悄接近並上了小橋,就在敵人抬頭發話之前他突然轉身向村裡的方向走來,並且故意把腳步聲弄得挺大,敵人聽到後,還是頭也不抬的說,回去,回去,村裡不讓進,結果小八路順利過關把情報安全的送了出去,為部隊打勝仗立下了汗馬功勞,這難道不也是成功運用逆向思維的結果嗎?由此可見,學會並靈活運用逆向思維是多麼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