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對科技發展貢獻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對科技發展貢獻

發布時間:2021-08-09 20:27:10

㈠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古代還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版材料比起過去用的權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蔡倫總結西漢(西漢武帝時期)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術,利用樹皮、碎布、麻頭、舊魚網等原料,經過精工細作,制出優質紙張。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受到漢和帝的稱贊,從此造紙術得到推廣
最早的「指南針」
戰國時代(公元前200),我國人民利用磁鐵造成了一種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㈡ 除了四大發明 你還知道中國古代對人類發展有什麼貢獻

太多了吧,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

㈢ 中國除了四大發明有什麼影響到現在的科技發明么

毛筆、豆腐、鋸子、水車、日晷、風箏、養蠶(絲綢)、筷子、織布機、舵、瓷器、馬蹬、拱橋、獨輪車、風箱、碾子、運河船閘、圍棋、雨傘、青銅器、冶煉金屬、雜交稻(康熙親手培育,即《紅樓夢》中提到的「御田胭脂米」)、四川鹽井(現代油氣井的正宗起源)、針灸、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周公觀景——天文台的設置、算盤、游標卡尺、走馬燈(最早的投影幻燈)、透光鏡、煤的開發與利用、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青銅時代——銅礦開采 、煮海為鹽——鹽鹵開采 、善其事 利其器——鐵犁的發明 、蓄力播種機——三角耬 、揚場工具——扇車 、水利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兩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魚塘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栽培技術 、地下渠道——坎兒井 、望齊侯之色——中醫的診斷術和治療術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免疫法——種痘術 、養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中國銀——含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 、水法冶金——膽銅法 、糧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記錄里程的車輛——記里鼓車 、縱橫馳騁——蹄鐵術與馬蹬的發明 、最高最占老的重樓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不沉之舟之奧秘——水密隔艙 、運河船閘 、風帆和帆車 、降落傘 、舵、櫓 、航空模型之始——風箏 、戰車戰船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嫘祖和原始紡織技術 、手搖腳踏紡車 、織機和提花機 、染料和染色 、甲骨文 、歷史悠久的中國古樂器 、中國古代保健體操——五禽戲 、中國功夫——武術 、中國古代足球——蹴球 、中國象棋

㈣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科技創新

那簡直是太多了寫不完了都,只不過沒有四大發明對人類古代發展那麼的有意義而已。比四大發明之一火葯更早的,就是弓箭,弓箭在中國早在一萬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就開始拿弓箭獵殺動物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堪稱是世界奇跡,這是世界水利文化之祖,還有人工河也是世界奇跡。

還有就是北宋創印交子,這是我國使用紙幣的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還有就是「神醫」華佗的麻沸散發明,從植物中提取製作的麻沸散,適用於外科手術麻痹作用,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是四大發明而已。

㈤ 古代中國除四大發明外的兩項科技成果是哪兩項

佗發明的『麻沸散』和張衡的『地動儀』 同樣影響巨大。只是個人觀點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茶文化,陶瓷,明朝強大的造船技術,祖沖之的圓周率,養蠶,黃帝發明的『軲轆』 等等..... 都是影響巨大。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起到幫助

㈥ 的,中國除了四大發明有什麼影響到現在的科技發明么

1.行種植:戰國時代—公元前6世紀
中國人公元前6世紀開始將作物以行種植。這種技術可以讓莊稼生長更快,更強壯。它有利於更有效的種植,灌溉,除草和收割。文獻表明人們還意識到風刮過成行的植物時產生的損害較少。這個顯著的發展在接下來的2200年裡在西方世界沒有得到實施。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說:'如果作物以行種植,他們會成熟得快,因為它們不會相互干擾彼此的增長。水平行必須很好地畫,垂直行也要熟練,因為如果線條筆直,那風將輕輕掠過。(按:'莖生有行,故速長;弱不相害,故速大。衡行必得,縱行必術。正其行,通其風,夬心中央,帥為泠風。)這大約是公元前240年的文獻。
2.指南針:戰國時代—公元前4世紀
指南針戰國時代 -
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造出了一個天然磁石羅盤來提示方向。這些羅盤指向南方,主要在陸地上使用,作為占卜工具和方向的尋找。公元前4世紀的《鬼穀子》里記載:「磁石..取針。」(羅盤的)勺子是天然磁石製成,而底盤由青銅製成。熱剩磁針在1040年前就已經被製造出來,為海員們所用。到1119年這種技術已經很常見。而一直沿用至今的熱剩磁技術,是威廉·吉爾伯特在1600年所'發現'的。
3.播種機:漢(約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約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播種機將種子播種到統一的深度並將其覆蓋。沒有這個工具時種子用手播種,引起種子的浪費和低效及不均的生長情況。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農民就已經在使用播種機。在歐洲第一個這樣的例子是在1566年向卡米洛·托列羅頒布的專利,但那還要等到十九世紀中期才成為歐洲人普遍使用的工具。
4.鐵犁:漢(約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對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發展之一是鐵制推板犁耙的使用。雖然可能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經出現並得到中央集權的推動,鐵犁是在漢代才開始流行。其中一個重大的發明是可調節的支柱,通過改變刀板與橫梁的距離,可以精確地設置犁的深度。這項技術直到17世紀才傳到到英國和荷蘭。
5.深鑽:漢(約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到公元前一世紀,中國人已經開發了深井鑽探技術。一些深井達到4800英尺(約1.5公里)的深度。他們使用的技術無論對一個現代的工程師和外行來說都很明了。吊桿會升到高達鑽孔上方180英尺。管狀或中空管狀的中心孔從地表到深石岩石層放滿石頭,以作為鐵轉的探頭,作用類似今天的導管。麻繩和竹管被深入到地下深處,以鑄鐵深鑽直到得到天然氣,並以此為燃料將鹵水中的水蒸發來生產食鹽。天然氣通過竹管運輸到需要之處,也有證據說明這些氣體也被用來照明。在美國,第一次有記錄的深鑽是十九世紀20年代在西弗吉尼亞州。
6.船舵:漢(約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中國海軍的發展出現遠早於類似的西方技術,西方使用船舵技術的最早記錄在是1180年。
公元一世紀製作的以精密吊軸舵(使舵在淺水中能被提起)為模型的中國陶器已經存在。早期舵技術(約公元100年)中還包括更易使用的平衡舵(部分舵葉在舵位之前),直到1843年才首先被英國採用——差不多是1700年以後了。另一個海軍技術,開孔舵,在13世紀時已普遍在中國船隻上採用,而直到1901年才被引入到西方。開孔舵葉上的開孔不影響方向但令船舵更易操作。後來這一創新使歐洲魚雷艇可以在高速(約30海里)航行的情況下還得以使用船舵。
7.馬的套具:三國及南北朝時期(約公元220—581年)
咽喉馬套在全世界都廣泛用於駕馭馬拉車和雪橇。這些馬套從馬項背壓下,從而限制了馬的全力。春秋戰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有套有木製胸軋的馬的畫卷(楚國文物),到了漢末的馬套使用的是更軟的帶子,並在全國普遍使用。到了公元5世紀,馬項圈(如圖)出現了,這使得馬可以用肩力拉車。這個重大發明大約在公元970年被引入歐洲,在之後200年內達到普及。由於馬比牛速度快且耐力大,整個歐洲的農業產量得以顯著增加。
8.瓷器:隋朝(公元581—618年)
瓷器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陶品,由瓷窯所產生的極端溫度打造。各種原料相互熔合,形成一種玻璃與礦物質的復合物,以其強度,透明度和美而聞名。該技術發明於隋朝(但可能更早),在唐代(618—906年)達到完善,其中以陶樂(608—676年)最為著名(註:景德鎮陶窯)。宋朝時(960—1279)瓷器藝術達到了頂峰。1708年,德國物理學家欽豪申發明了歐洲瓷器,從而結束了中國在瓷器上的壟斷。圖為南宋(1127-1279)黑釉葉紋茶碗。
9.衛生紙:隋朝(公元581—618年)
紙是一項中國的早期發明,而最早使用衛生紙的記錄出現在隋朝589年。公元851年,一位阿拉伯旅行者有些吃驚地報道說中國人用紙而非水來做清潔。到14世紀後期,中國每年生產近72萬張紙。而即使在殖民時期的美國(18世紀後期),玉米穗或樹葉仍是主要潔身工具。直到1857年,商業衛生紙才開始出現。

㈦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古代還有哪些科技成就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除了四大發明以外,中國古代的另一些科技,比如說是那種風車之類。

㈧ 遇到一個難題,除了四大發明外,中國對現代文明有哪些貢獻

科舉制、帝王集權、太監制,裹腳,永遠偉大光榮的和諧盛世……

㈨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對世界文明還有什麼貢獻

造船 最明顯 比如隔水倉
還有軍事36計孫子兵法
冶金 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馬鐙 是在秦末漢初發明的 並在漢時由絲綢之路傳入中東和歐洲
醫學 用種牛痘來防止天花的傳染 在體內產生抗體
文化 天地人 陰陽太極兩儀說 等哲學意義
農業最早種植水稻 小麥 棉花等農作物
工藝品 青花瓷 八寶琉璃 玉雕 泥塑 唐三彩等
先說這些`
世界上第一輛水陸兩棲「跑車」在中國
世界上抑制愛滋病最有效的葯劑配方是由中國醫學家發明的「雞尾酒」療法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兩棲裝甲車是我軍的
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 霸王別姬 青花 英雄 比較有中國特色

還有沒想起來 等想到再補

㈩ 除了四大發明以外,我國古代還為世界科學做了哪些貢獻

除了四大發明以外,我國古代依然有各種各樣的發明和創造,為世界科學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扁鵲發明瞭望聞問切四診法,張衡製造出了地動儀,祖沖之計算出了圓周率的前七位。這些貢獻百花齊放,為我國的文化科技水平奠定了基礎。

一、扁鵲:醫學貢獻

扁鵲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神醫,他被後世尊稱為中國的醫聖。他用了一生的時間艱苦學習醫術,總結自身的經驗,在民間實踐,發明出瞭望聞問切四診法,並且列出了很多療效十足的良方,治療了很多病人,為祖國的中醫葯與中醫診斷奠定了基礎,對後期中醫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

此外,中國著名的橋梁學家李春建造了趙州橋,沈括在著名的論述作品《夢溪筆談》中也提到了很多偉大的發明。他們都是貢獻卓越的科學家,都值得我們尊敬。讀者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

閱讀全文

與除了四大發明中國對科技發展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