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海盜戰誰發明的

海盜戰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09 19:48:38

⑴ 米爾豪斯法力風暴,是他嗎誰設計的這種垃圾逗比卡

打快攻戰士強無敵 現在的海盜戰 不就沒啥法術么

⑵ 求一套jk海盜戰 爐石傳說

不知道你問的是狂野還是標准,所以兩個目前環境都說一下。先說標准,標準的戰士強度比較高的jk戰,不帶海盜。附圖。app是旅法師營地,可以下載一個抄抄卡組。

⑶ 為什麼海盜戰強度這么高

看了好多的回答,說什麼為了醜化,什麼受傷,一派胡言。很多船長包括海盜船長是獨眼,是因為在未發明現代的

⑷ 海盜戰為什麼一定要帶海盜帕奇思

好處很多,可以壓縮卡組,節奏更好,而且帕奇斯帶海盜屬性。

⑸ 誰能介紹一下美二戰時期的F4U海盜式戰斗機

F4U海盜式艦載戰斗機
F4U Corsair 海盜式艦載機

作為二戰中最傑出的艦載戰斗機,F4U「海盜」已經成了傳奇(晚期機型參加了朝鮮戰爭,是當時海航最快的飛機)。由於彎曲的鷗型翼和高殺傷率,它被日本人稱為「死亡的口哨」。「海盜」是美國第一種超過400 m.p.h.的戰斗機,作為美國海軍的第一線作戰飛機,它比F4F「野貓」有更好的表現。「海盜」除空戰外,亦擔當戰術轟炸機的角色。它可攜帶兩枚500磅炸彈、八枚火箭彈及一個附加油箱。(早期的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只能攜帶1000磅炸彈、F4F戰斗機只能外掛兩枚100磅炸彈,可見F4u性能之優越。)。不幸的,因為它的「長鼻子」限制了飛行員的能見度(尤其是在起飛和降落時),它被海軍指揮官認為不適合在航母上作業。根據慣例,當海軍認為自己的飛機不是那麼好時,它們就給海軍陸戰隊。「海盜」被限制在陸基飛行,為海軍陸戰隊提供空中支援。海軍陸戰隊非常高興有熱門的新式戰機替換老舊的「野貓」。不久之後,「海盜」也對所有人證明它的能力。Pappy Boyington和他的黑羊中隊就是把「海盜」性能發揮到極至的最好例子。在二戰的晚期,「海盜」作了一系列的改進使其能在航母上安全著陸。「曲翼鳥」在最後的幾個月中,幫助阻截了大量的神風戰斗機。

F4U戰斗機加速性能好,火力強大,爬升快,堅固耐用,機型兇猛粗曠,總體性能超過著名的日本「零」式戰斗機,是二戰初期美國空軍的主力。F4U戰機翼展12.47米,機長10.16米,機高4.6米,起飛重量635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684公里/小時(高度6100米),升限11280米,航程1635公里,爬升率867米/分。裝6挺12.7MM機槍,可掛裝2枚450公斤炸彈或8枚火箭。
零式戰斗機
撇開政治和情感因素來看,三菱 A6M 零戰是太平洋戰爭初期全球最好的艦載戰斗機。它是第一種性能全面超過陸基戰斗機的海軍艦載飛機。在珍珠港事件後的 6 個月中,零戰在與盟軍的陸海基戰斗機的作戰中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戰績,它優異的機動性和傑出的續航能力是戰爭初期的制勝法寶。直到今天,零戰仍是日本二戰太平洋地區空中力量的象徵。

二戰中零戰參加了日海軍的所有主要行動,從珍珠港到 B-29 轟炸日本本土,生產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三菱和中島公司一共生產了 10,449 架,是所有日本戰機中生產數量最多的。

A6M1 十二試艦戰

1937 年日本海軍剛剛裝備了 96 式艦戰(三菱 A5M,盟軍代號 CLAUDE),就開始准備發展 96 艦戰的後繼機。1937 年 5 月 19 日,海軍 12 試艦載戰斗機的初步規格書發到三菱和中島飛機公司手中。12 試中的 12 是指昭和 12 年,「試」表明了這是一架試制機。

三菱 A5M 也出自崛越二郎之手,本圖顯示了一架侵華 13 航空隊的飛機,起落架之間的半圓形物體是 A5M 早期的可拋副油箱

三菱重工那時已是涉足造船、飛機生產和發動機製造等業務的的綜合性公司,在日本多處擁有工廠。三菱內部專門為這個項目成立了設計小組,首席工程師是崛越二郎。

1937 年 10 月,日本海軍參考了在中國戰場的實戰報告後,發布了規格書的修訂版:要求最大時速超過 500 公里,航程 3,000 公里,能在 3 分 30 秒內爬升至 3,000 米高空,機動性不低於 96 式,武器要求裝有 20 毫米機炮 2 門、7.7 毫米機槍 2 挺;另外必須裝備一套完整的無線電設備,其中包括一具無線電測向儀。

中島公司認為這些條件太苛刻,在 1938 年 1 月 17 日退出競爭,三菱獨自繼續 12 試的試制。崛越二郎的小組提出的方案採用了許多新技術:如懸臂式下單翼、可收放起落架、座艙蓋為氣泡式,使用大塊透明玻璃,飛行員前後視野良好,甚至還為飛行員裝備了電熱飛行服。

原型機使用三菱瑞星 13 型雙重 14 缸空冷星形活塞發動機,驅動一具兩葉變距螺旋槳,瑞星 13 型最大起飛功率 780 馬力,3,600 米高度時最大功率 875 馬力,這種發動機後來在日本陸軍/海軍統一編號體系中的型號是 Ha.31/13。三菱瑞星 13 型被選中的原因是由於其重量輕直徑小,盡管崛越二郎更加青睞功率更大的三菱金星 46 型發動機。設計小組非常注重減輕重量,為此採用了住友金屬公司開發的特殊輕質鋁合金,選用小直徑的結構鉚釘,並盡量簡化鉚接點;在構件上鑽出大量小孔減重,甚至取消了飛行員的防護鋼板,不用自封閉式油箱,這些都成為日後的致命缺陷。

一架隸屬訓練航空隊的 A6M1 准備起飛,全機塗成淺灰色

1939 年 3 月 16 日,三菱名古屋工廠完成了首架 12 試艦戰。原型機機鼻上層結構中安裝了兩挺 7.7 毫米 97 式機槍,機翼內安裝了兩門 20 毫米 99 式機炮。新機被運送到位於各務原的陸軍訓練機場進行飛行測試。1939 年 4 月 1 日,原型機由試飛員島勝藏駕駛首飛成功,試飛結果非常成功,僅僅在機輪剎車,滑油系統方面發現小問題;另外飛行時有輕微振動,在更換了三葉恆速螺旋槳後振動消失。1939 年 9 月 14 日,日本海軍認可了原型機,正式編號 A6M1,同時第二架原型機也完成了,十月通過了公司內部試飛。

A6M2 零式艦上戰斗機 11 型

前期發展與實戰

通過進一步的試飛後發現 A6M1 在 3,800 米高度時最大速度 490 公里,比規格書中要求的略低,所以在 1939 年 5 月 1 日,日本海軍命令三菱公司在 A6M1 第三架原型機和以後的型號中安裝中島榮 12 型發動機以提高性能。榮 12 型也是雙重 14 缸星形發動機,比瑞星 13 功率、重量、直徑都大一些。

三菱對使用競爭對手的發動機有些不情願,但也毫無辦法。換了新發動機的 A6M1 型號改為 A6M2。1940 年 7 月 15 日,首架 A6M2 在日本本州機場首飛成功,試飛員志摩勝三。由於發動機功率的加大,A6M2 的性能全面超過了日本海軍嚴苛的要求,整個試制計劃提前一個月完成。

A6M1 與 A6M2 機頭外形對比

侵華的日本海軍航空隊獲悉本土 12 試艦戰研製成功的消息,立即申請裝備新戰機。1940 年 7 月 21 日,15 架預生產型的 A6M2 在橫山保上尉及進藤三郎上尉率領下,編成兩個中隊,從九州直飛中國,加入駐漢口的第 12 海軍聯合航空隊。10 天後的 7 月 31 日,日本海軍正式裝備 12 試艦戰,定型為零式艦上戰斗機 11 型,眾所周時,零——代表日本紀年 2600 年。

漢口上空的 A6M2 11 型,隸屬第 12 海軍聯合航空隊

1940 年 8 月 19 日,12 架 A6M2 首次參戰,為 50 架轟炸重慶的三菱 96 陸攻護航,未發生空戰;1940 年 9 月 13 日,進藤三郎上尉率 13 架零式與保衛重慶的 27 架中國空軍波利卡波夫 I-15、I-16 戰斗機空戰,老舊的 I-15、I-16 無力抵擋,損失慘重。

1941 年 5 月,橫行中國戰場的 A6M2 11 型雙機編隊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零式共擊毀 99 架中國飛機,自身僅有兩架因為地面起火而損失。在中國服役的預生產型 A6M2 後來都被最初生產型所取代。

在零式投入中國戰場一年後,由於無法從戰場上搞到一架零式甚至是殘骸,中國空軍仍無法一窺零式的奧秘。克萊爾.李.陳納德,著名的飛虎將軍,時作為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軍官來幫助重新組織士氣低落的中國空軍。他注意到中國戰場上出的日本新式戰斗機,並立即向國內報告,但這份報告沒有引起當局的重視,盟軍仍然對零式一無所知。

1940 年 3 月 11 日,A6M1 第二架原型機在試飛時解體,機毀人亡。當時並未查清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設計小組歸咎於翼梁的問題。因此從第 22 架生產中的 A6M2 開始,機翼結構中引入了起加強作用的後翼梁。為了適應日本海軍航母升降甲板的尺寸;從第 65 架 A6M2 起,採用折疊翼尖,折疊部分大約 51 厘米長,由地勤手動向上折疊。採用這些改進措施的飛機被定型為零式 21 型;從第 128 架 A6M2 開始,副翼調整片配平機構連接到起落架收放裝置上,由於有了機械助力,高速飛行操縱副翼桿力大大減小,改善了高速時的操縱品質;從第 192 架 A6M2 開始,安裝改進的副翼調整片配平機構以修正副翼擺動的問題,零式就這樣邊改進邊生產。為了提高產量,1941 年 11 月日本海軍命令中島公司在其小泉工廠生產零式 21 型。這對中島公司來說是個極大的恥笑,三年前正是他們認為零式是天方夜譚。

正在港口吊裝的 A6M2 21 型,特徵是折疊的翼尖

零戰的頂峰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時的日本海軍已經擁有超過 400 架精銳的零式,大多數是 21 型。在偷襲珍珠港作戰中,零式從航母起飛,為第一波攻擊的 B5N2 97 式魚雷機和 D3A1 99 式俯沖轟炸機護航,掌握制空權後,零式也掃射機場跑道,防空火力點和其他一切目標。零式在空戰中擊落了 4 架美國戰斗機,還給珍珠港的地面設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此役中日本損失了 8 架 A6M2,大多數是被對空火力擊落的。

赤城號航母上的 A6M2 21 型,當時赤城號正在為偷襲珍珠港加緊訓練

太平洋戰爭第一年中,美國海軍的標准艦載戰斗機是格普曼 F4F 野貓式。A6M2 與 F4F 相比,無論在速度、爬升率和機動性上都全面占優,但野貓的火力更強,機體更堅固;兩者的俯沖速度旗鼓相當。A6M2 的翼載很小,轉彎半徑比野貓小得多,這使得 A6M2 在空戰中能搶先佔位,擊落野貓式。12 月8 日,日本進攻擊威克島,8 架野貓被摧毀於地面。剩下的野貓英勇抵抗了 2 星期,粉碎了日軍數次空中攻擊和一次海上入侵。不過,他們被優勢的日軍戰斗機所壓倒,12 月 22 日,損失了最後兩架野貓。

A6M2 21 型起飛直撲珍珠港

美國的野貓飛行員在付出慘痛代價後發展出對付零式的有效戰術。其中一種是「剪刀交叉」又稱「泰弛穿插」,得名於 VF-3 中隊指揮官約翰.s.泰弛少校。在這種戰術中,兩架野貓互相交叉飛行,互相掩護對方尾部,這樣零式即使咬住其中一架野貓式,同時另一架野貓也咬住了零式,頗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味道。另外在大編隊作戰中,野貓飛行員被提醒要盡可能保持高度,俯沖攻擊敵機編隊,然後利用俯沖的速度優勢脫離再爬高,准備進行下一次攻擊。總之:盡量避免與具有機動性優勢的零式近距空戰!

只要戰術得當,劣勢裝備也可以戰勝優勢裝備

珍珠港事件的後一天,12 月 8 日,駐台南的日本陸基航空兵大舉空襲菲律賓。84 架 A6M2 護送 54 架 G4M1 1式陸攻和 54 架 G3M2 96 陸攻襲擊了克拉克機場,美軍飛機緊急起飛迎戰,被擊落 15 架,另外還有 50 架被摧毀於地面。一天內日軍就基本消滅了美國在菲律賓的空中力量!這次奇襲中,零式採用低速省油飛行方式,直飛菲律賓,美軍完全沒想到日本已經擁有了續航力如此強大的戰斗機,大為震驚。在菲律賓上空首開紀錄的是坂井三郎下士,擊落一架柯蒂斯 P-40,這已是他的第三戰績了,前兩次戰績是在中國戰場取得的。兩天後,坂井又擊落了一架 B-17 轟炸機。到 12 月 13 日為止,美軍大勢已去,A6M2 開始使用機炮掃射地面目標,僅僅 3 天,零式就掌握了菲律賓的天空。(現在有一種說法,假如德國空軍當時的 Me 109 擁有零戰相同的航程,那麼整個歐戰將從此改觀)

台南航空隊的 A6M2 21 型,1942 年夏駐在臘包爾

在 3 個月內,日本海軍的 200 架 A6M2 在與荷蘭、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的水牛式,CW-21B,霍克 75A、P-40 戰斗機的空戰中大獲全勝,一是由於零式的傑出性能、二是由於日本有在中國戰場實戰過的飛行員,經驗豐富。1942 年 3 月 8 日荷蘭停止抵抗。隨後零式開赴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在這里 A6M2 除了 P-40 戰斧式外,還遇到了貝爾 P-39、P-400 飛蛇式陸基戰斗機。P-39 飛蛇式的表現令人汗顏,坂井三郎吹噓道:任何稍具經驗的飛行員駕駛零式都能輕易擊落 P-39!

A6M2 21 型

在那段日子中盟軍唯一的亮點就是飛虎隊——美國志願航空隊。1941 年 12 月 20 日,日軍空襲昆明時,飛虎隊首次參戰。飛虎隊的 P-40 都繪有嚇人的鯊魚嘴,藉以打擊日軍飛行員的士氣。P-40 機動性不如 A6M2,但平飛速度要快些。利用這項優勢,飛虎隊採用高速俯沖,打了就跑的戰術,避免與零式糾纏。在飛虎隊並入第 14 航空隊前,他們已經摧毀了 286 架日本飛機(包括空中與地面的),自己僅損失 13 名飛行員。

飛虎隊的 P-40

1942 年 7 月,法蘭克.麥考伊上校的情報小組給零戰分配代號「ZEKE」,後來知道了日本官方對零式的稱呼「零戰」後,音譯「Reisen」,也常用這個來代表零式,或者直呼「Zero」。

轉折點

1942 年 6 月 3 日,古賀忠義下士駕駛 A6M2 從部署在阿留申群島附近的龍驤號航母上起飛,此行的目的是襲擾荷蘭港。襲擾遇到的抵抗甚微,但在返航途中古賀發現了機身油箱上有兩個彈孔,還在不斷漏油。由於燃料不夠,他只能迫降在阿庫坦島上的沼澤中。迫降中飛機翻了身,飛機只是有些輕微損傷,但倒霉的古賀下士卻因脖子折斷而喪命。五個星期後,一支美國海軍的偵察部隊發現了這架倒扣在沼澤中的日本飛機,死去的飛行員仍被綁在座椅中。古賀的 A6M2 僅僅輕微損傷,被仔細包裝後用船運回美國本土。

古賀零式在迫降中翻了身,五個星期後,一支美國海軍的偵察部隊發現了這架倒扣在沼澤中的日本飛機,並留下了這張照片

古賀的零式經修理後能夠重新飛行,這可以稱得上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最重要的情報收獲之一。欣喜的美國人對它進行了徹底的分析,分析結果表明零式有很好的爬升率,能輕易超過 F4F 和 P-40,航程也優於盟軍任何一種戰斗機。零式具有卓越的機動性,在低速時與零式進行格鬥無異於自殺;但在高速時就不一樣了,這時零式機動性急劇惡化,副翼僵硬,動作困難。美國人還發現了零式機翼結構存在嚴重缺陷,俯沖速度受到限制。被咬住的零式能通過做高速俯沖或者小半徑轉彎輕易擺脫,所以盟軍飛行員一定要保持高速,避免陷入低速糾纏。零式為了減輕重量,沒有安裝自密封油箱和任何自動滅火裝置,飛行員也沒有裝甲保護,機體表面中彈就可能引起飛機著火,美軍為此特地研製了穿甲燃燒彈,這種子彈非常容易穿透零式的鋁合金蒙皮,並引燃整架飛機。

據說這就是古賀的 A6M2,塗上了美軍標志,珍珠港後,美軍把機徽中的紅點去掉,以免與日本機徽混淆

美國人找出了零式的缺點,本土的測試報告迅速傳送到太平洋戰場的一線單位,這些寶貴的信息幫助沮喪的美國飛行員改進戰術立足現有裝備最終擊敗稱霸太平洋上空 6 個月之久的零式。A6M2 的優勢被美軍的新戰術和新裝備抵消了。1942 年 10 月 26 日,A6M2 在聖克魯斯進行了最後一次空戰,隨後 A6M2 被 A6M3 所取代。淘汰下來的 A6M2 分配到二線單位和訓練單位。戰爭的最後一年裡,這些陳舊的 A6M2 大多被改裝成神風特攻機與狂熱的飛行員一起玉碎了。

⑹ 軍艦的來歷

軍艦發展歷經了數千年時期,還在二千多年前,在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代,吳國水軍就曾在浩瀚的江湖水面上,擺開戰場,與楚軍舟師決戰。在古羅馬時代,羅馬帝國的雙排槳戰艦,在地中海同樣顯過威風。
早期的軍艦發展主要有兩種路線,一種是西班牙式,特點是船樓比較高,船艉高,適合進行接舷戰,主要用於大宗的貨運,代表是西班牙運金船(寶藏船)對於抵抗海盜效果比較好。另一種是英國式,特點是沒有船樓結構,船艉很低,火炮比較多,適合進行炮戰,因為船艉低所以穩定性好,速度快,適合打劫西班牙的運金船(兩者有點像坦克和坦克殺手的關系)後來到了後納爾遜時代,英國人的戰艦證明了他們比較適合進行國家級別的戰爭。英國人按照他們的想法設計了巡洋艦,意為平時可以在殖民地海域巡視,戰爭時刻可以快速集結編組為艦隊。
設計演變
早期的軍艦稱為戰船,是在槳帆船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又稱槳帆戰船。國外著名的槳帆戰船有義大利「加利」型槳帆戰船、西班牙「卡里翁」 型風帆戰船、北歐的海盜戰船、英國的火炮風帆戰船。
接著是蒸汽船時代,英國人設計了用鐵甲覆蓋的戰艦,並設計了可以旋轉的主炮(這一設計來自帆船時代的臼炮式設計,臼炮並不是大航海時代里那種一艘船裝150門的那種,而是一般情況下一艘船隻有1到兩門臼炮,安裝在甲板上,因為是弧線設計,所以直接攻擊敵艦甲板威力很大)到了1890s,英國人又設計了君權級戰列艦,一種基本具有現代戰列艦性質的主力戰艦,自此,海軍設計進入了大炮巨艦時代。戰列艦和鐵甲艦的根本區別是封閉的迴旋炮塔,和新的發動機,此外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此後,英國人又設計了無畏級戰列艦,將戰列艦的主炮口徑統一,以便取得最好的射擊效果,減少了副炮,加厚了裝甲,無畏級戰艦基本設計思路是自身裝甲要能擋住同級艦主炮射擊。
無畏級之後,英國人為了鞏固其海權又設計了一種理想巡洋艦也就是戰列巡洋艦,即擁有戰列艦火力和巡洋艦速度的戰艦,為此該類戰艦犧牲了裝甲。事後的戰例證明,這種戰艦完全不適合大艦隊海上決戰,於是,各國船塢里的戰列巡洋艦紛紛被改裝為航母。只有德國人堅持了,結果是沙恩霍斯特級戰艦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戰中大放異彩。
日德蘭海戰後,戰列艦逐漸退出了海上主力艦的舞台,航母成了新的海上寵兒,(當然,也有人不相信航母,希特勒不信,墨索里尼也不信,日本人也造了大和武藏但還是把信濃改成了航母)其代表就是日本的聯合艦隊——一支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航母戰斗群和最精銳海軍航空兵的艦隊,但是,由於日本人的官僚作風,這支艦隊並沒有得到最好的指揮官,其結果就是接二連三的敗仗。總司令官兩度被刺殺(山本和古賀)1945年,日本投降,1947年,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下水隨後被拆毀(日本的飛鷹號,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設計的航空母艦,其他的航空母艦多是戰巡和戰列艦改裝的)(日本有兩個航母之最,一個是飛鷹號,另一個是信濃號,世界上服役時間最短的航母,第一次出海就被打沉)
從古代戰艦發展到現在軍艦,經歷過漫長的年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使得艦體材料、動力裝置、武器裝備發生了根本變化。艦體材料從木殼到鋼鐵裝甲;動力從人工劃槳和風帆動力發展到蒸汽輪機和核動力;武器裝備則從冷兵器到火器,終至核武器。軍艦的戰斗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最早的撞擊、接舷白刃戰發展到艦炮、魚雷攻擊,現代則使用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軍艦之間的戰斗已經不再需要面對面的形式了。航空母艦的出現與發展則讓海上戰斗的形式起了根本性的變化。現代海戰已經從水面變成水下、水面、空間的三維立體戰爭。

⑺ 誰知道中國海員亞丁灣大戰海盜的全過程

外國專家驚呼奇跡:中國船員亞丁灣巧斗海盜

12月17日早上當地時間8時。亞丁灣。「振華4號」整機運輸船船長彭維源舉起望遠鏡對四周海域進行瞭望。發現在前方五六海里處,有2艘白色小艇正在駛來,十分可疑。想起從振華總部發來的多份「防海盜安全預報」,他不由得提高了警惕:會不會是海盜?望遠鏡里,2艘小艇正直撲而來,果然是不速之客!

在賊艇距離「振華4號」大約4海里處,彭維源果斷拉響了全船警報!

(資料:「振華4號」船是6萬噸級特大件運輸船。這是振華港機公司專門運送港機(港口起重機等大型港口設備)的半潛駁船,半潛駁船一般用於運送海上鑽井平台之類,不過也可運送港機,因為干舷低,方便裝卸。船舷離海面的高度只有4.5米。這樣的高度,對善於攀爬上船的海盜來說十分容易。但是後段的船橋駕駛樓到主甲板有6米以上的高差,為船員防禦提供了一個堅固的堡壘。)

應急預案:應急啟動

「振華4號」是11月29日早晨5時30分駛離長興島,滿載4台集裝箱岸橋前往蘇丹港。12月12日當地時間早晨8時,「振華4號」從蘇丹港啟程回國。15日,進入海盜猖獗的亞丁灣,不僅船員們提高了警惕,遠在上海的公司總部也早早地給他們發去「防海盜安全預報」,向他們通報海盜經常出沒的海域,讓他們盡可能選擇安全的航路。沒想到,海盜們還是來了!

全船警報響起後,船上的30名船員立即按照防海盜應急預案,緊急行動起來:封閉全船艙門,尤其是駕駛樓下的生活艙的艙門,從裡面反鎖;用氣割割斷了從甲板前往駕駛樓的鐵梯。

這是因為「振華4號」本來船舷的高度只有12.3米,卸載後必須壓水航行,船舷離海面的高度只有4.5米。這樣的高度,對善於攀爬上船的海盜來說十分容易。因此「振華4號」的防海盜預案是:割斷從主甲板到駕駛樓的兩架鐵梯,利用主甲板到駕駛樓下生活艙有6米高的落差,建立起一道防線。

海盜的小艇越來越近了,歹徒們揮舞著手中的沖鋒槍、機槍和火箭筒,氣焰十分囂張。而「振華4號」全船沒有一槍一彈,危急時刻,船員們搬出空的啤酒瓶,往裡灌上易燃的「油漆水」,再用棉紗浸上柴油做導火索,准備了200多隻「土燃燒瓶」。船員們拉出了消防用的高壓水槍,還有的握起鐵棒,准備迎戰襲來的海盜!

所有的船員都知道亞丁灣里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某國40名船員被海盜劫持,海盜勒索每人贖金19萬美元,船長向本國發報求救,得到本國政府的答復是:你們就為國捐軀吧。

而「振華4號」遇險的信息,已經第一時間通過交通部、外交部、公安部向有關方面通報,一場跨越萬里的海空聯合救援立即展開!

但是,2艘小艇利用航速20多節的優勢,已經靠上了「振華4號」。

左側船頭,荷槍實彈的海盜真的爬上了船!

「土燃燒瓶」對陣沖鋒槍

「狹路相逢,勇者勝!」57歲的船長彭維源響亮地吼了一嗓子。已經當了25年船長的他,就像適應「無限航區」的「振華4號」一樣,經歷過五大洲四大洋的風浪,一邊向遠方的振華公司總部報告,一邊鼓舞員工士氣,帶頭操起了傢伙。

2艘小艇上總共有9名海盜,除各留下一個海盜守船外,其餘7名歹徒爬上了「振華4號」。他們沖過138米長的甲板,沖到駕駛樓下,發現鐵梯已經被割除,3名歹徒只能用爬船時自帶的輕便型鋁合金梯攀爬上來。但駕駛樓底層的生活艙門早已反鎖,而且是厚厚的水密門,歹徒怎麼也撞不開。惱羞成怒的歹徒,只能用沖鋒槍對准鎖孔亂射,雖然子彈橫飛,但反鎖的水密門性能良好,巍然不動。

就在歹徒進攻受挫的時候,船員們的反擊開始了。駕駛樓里8條高壓水槍從舷窗里有力地射出去,形成交叉火力,射得歹徒站立不穩。一隻只「土燃燒瓶」從天而降,雖然沒有強大的殺傷力,但足以嚇阻歹徒的進攻。

歹徒開槍時,子彈亂飛。彭維源一面提醒船員注意隱蔽,一邊扔出一個個「土燃燒瓶」。不料,子彈打在船體上,飛濺起的漆皮濺進了眼睛。

激戰中,一位船員急中生智扔出一枚船舶遇難時用的煙霧信號彈,煙霧信號彈四面射出的焰火嚇壞了3名進攻的歹徒,一個歹徒跌跌撞撞摔了好幾個跟頭才逃到了船頭,另兩名歹徒也退到了主甲板上。

危急關頭,馬來西亞反海盜中心來電告知:多國部隊的直升機趕來了。

亞丁灣時間11時09分,直升機抵達上空。振華港機總部的領導在與船長通電話時聽到船長報告:「直升機正在開火!」

狡猾的海盜立即將一艘小艇掛在「振華4號」船舷邊,讓直升機投鼠忌器,無法對小艇射擊。兩名原來守船的海盜也逃上了「振華4號」,另一艘小艇還來不及掛舷就被直升機擊沉了。

雖然直升機因為油料有限,滯空作戰時間有限,不一會兒就返回基地加油了,但它的出現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海盜們知道自己的行動已經暴露,而且處境不利:前有不屈的船員,後有國際援兵!

鬥智斗勇:歹徒豎起大拇指

直升機雖然飛走了,但「振華4號」上的攻防戰進入了「相持階段」。

困在主甲板的兩個歹徒,突然做著手勢、喊著向駕駛樓上的船員提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請求:給兩雙鞋子吧!

原來,主甲板上滿是「土燃燒瓶」爆炸後的碎玻璃,光腳的歹徒別說進攻了,就連逃命都沒法邁步。

海盜劫船,通常只是為了搶劫錢財或劫持人質勒索贖金。因此船員們在抵禦海盜的侵襲時,既要堅決抵抗,又要盡可能不殺死海盜,以防對方喪心病狂,報復殺人。

這不僅是勇氣的較量,更是智慧的較量。

於是兩雙鞋子扔了過去:穿上滾吧!

所有的歹徒都退回了船頭。

「振華4號」上的30名中國船員昨天在索馬裏海域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取得「海盜遭遇戰」的驚險勝利。

相持中,馬來西亞反海盜中心告知:多國部隊的直升機和馬來西亞的軍艦正在趕來。

馬來西亞軍艦正在葉門沿岸,離「振華4號」還有四五十海里,兩船必須相對而行,盡快會合。可惜軍艦的航速只有12海里,「振華4號」的航速只有9.4海里。

彭維源在馬來西亞反海盜中心指點下不斷調整航向:「轉010!」、「轉000方向!」

船員們將15箱沒有喝過的罐頭啤酒也當作自衛的「武器」。

亞丁灣時間12時45分,覺得苗頭不對的9名海盜灰溜溜地下船,乘上小艇逃走了。臨走前,兩個海盜無奈地向船員們豎起大拇指:中國人厲害!

亞丁灣時間14時,「振華4號」才與接應的馬來西亞軍艦會合,30名船員無一傷亡。

北京時間21時,振華港機決定獎勵「振華4號」英勇的30名船員30萬美元,以表彰他們捍衛了中國海員的尊嚴。

⑻ 為什麼爐石傳說現在海盜戰越來越少了

數量少了,一般在15級-5級比較多。因為現在的都比較喜歡帶牆和解牌,AOE那些,那麼幾把下來,體驗就很差了,特別有些人故意帶海盜殺手蟹,那就沒得打了基本

⑼ 真正的 加勒比海盜

海盜知識
1,海盜的懲罰/船長的審判
在從前海上的日子裡,你知道嗎?船長就是法律!船員如果對船長不敬或是在戰時表現怯懦,他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以下是當時常見的刑罰。在海盜船上,船長的律令就是法律。海盜的懲罰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拋入海中:受到該項懲罰的船員被從行進中船中扔到海里,僅此而已。
拋入海中.改.拖曳:受懲罰者被一條扎牢在船尾的繩子拖曳向前。受懲罰者通常在死前要遭受數天的痛苦。
放逐:是指受懲罰者獨自丟在荒島。
放逐.改.「a man island」:在附近沒有島嶼的情況下,受懲罰者被置於舢板上獨自漂流,直到死於日照病或鯊魚之口。
貓的九條尾:這個怪異的名字指的是一種用九股塗過柏油的繩子製成的繩鞭。有些殘忍的船長還特地在繩鞭的末梢裝上魚鉤或是 火槍的彈丸,並且在受鞭打者的背部塗上鹽及醋來增加痛苦。
貓的九條尾•改•摩西之法:一種專為船長的侍從包的鞭打變化形式稱為摩西之法,通常在星期一執行。之所以有這個名字是由於耶酥送前也受過同樣的三十九鞭。大家相信這種刑罰能夠平息神的情緒並給下個禮拜帶來好天氣。
浸水:將受懲罰者殘酷地浸在水裡,再在刺骨的海風中將他懸掛在主桅下數小時。
浸水•改•船底拖曳:「浸水」的致命版是聲名狼籍的「keel hauling」(船低拖曳)」繩通過船底從右舷拉到左舷,將受懲罰者固定在船底的繩上,使其受到來自龍骨的摩擦。大多數的木製船底滿是剃刀般鋒利的毛刺與碎片。

海盜的等級,食品和飲料。

2. 海盜的等級

船長:想成為海盜船長,需有視死如歸餓冒險精神,孤注一擲的賭徒心理和生死關頭臨危不懼的膽略和勇氣。船長有決定重大決策,處置手下船員和決定俘虜生死的權利。
軍需官:軍需官在海盜船上的權利僅次於船長。
領航員:其職責是在船上負責領航。
炮手:其職責是在作戰中負責大炮和火葯。
還有船員,各有分工。

3. 海盜的食品

主食——發霉的麵粉與米飯(幾個月啊,想讓它不發霉也難);腌乳酪;
菜餚——鹹肉與魚;蔬菜;
飲品——不新鮮的淡水;在太陽下暴曬了數星期之久的陳啤酒;蒸餾提取的白蘭地;由白蘭地、茶、檸檬酒與各種香料調制而成的奇怪混合飲品(加入檸檬主要是為了避免壞血病與佝僂病);
水果——釘著鐵釘的木菠蘿、芒果、香蕉與蘋果(釘上鐵釘是為了在水果中加入鐵制來防止貧血);
非常時期的配菜——海鳥;貓;狗;老鼠與臭蟲;

17世紀,還沒有發明冷藏技術。無論多麼先進的商船、貨船、捕鯨船或者海盜船,船上都沒有冷藏設備。對海盜來說,他們常年四海為家,居無定所,有時幾個月都無法配備給養,食物之惡劣可想而知,一般情況下,海盜們能吃到發霉的麵粉與米飯、腌乳酪、鹹肉和魚。而在特殊情況下,那就只好以海鳥、老鼠等艱難度日。
而在加勒比海諸島上和太平洋島嶼上成群結隊的大海龜,其壽命可長達150至200歲,成熟的巨龜體重能達到135~180公斤。她們不僅肉味鮮美,且與所有的龜種一樣,有著驚人的耐飢能力,可以不吃不喝連續維持數個月的生命。有的龜甚至可以5年不進食。這種種的優點為它們引來殺身之禍,被許多海盜捉到船上,成了海盜們一年四季的新鮮食物。

⒋海盜的飲料

其實,海盜是沒有什麼固定飲料的。早在16~17世紀,人們還沒有發明飲料,當時,在加勒比海上的海盜們一年四季中嗜如命的「飲料」就是朗姆酒。
海盜時期,製作朗姆酒的機械。
據說,朗姆酒一能消毒傷口,二能驅寒,三能壯膽、忘記憂傷、驅散煩惱,所以,對海盜們來說,可以沒有金幣,但是不能沒有朗姆酒。
海盜們打仗時用的策略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在這一點上起作用的有作戰時間、作戰地點、船舶設備的發展程度、已方的武器狀況、敵方的軍事裝備狀況,還有其它許多因素。進行海盜戰形式和方法都是根據這一點來制定的。它們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里不斷地發展,變化,並獲得新的特色。
但是,在整部海盜史上還是形成了一些戰術方法,並幾乎一成不變地保存了下來,古代海盜使用過它們,現代的「成功的紳士」也同樣在使用它們。這些方法是:接舷戰;伏擊;各種誘惑花招;偵察。

⒌海盜之歌和海盜的標志——海盜旗

海盜之歌

我們是海盜

兇猛的海盜

左手拿著酒瓶

右手捧著財寶

我們是海盜

有本領的海盜

美麗的姑娘們

請你來到我的懷抱

我們是海盜

自由自在的海盜

在骷髏旗的指引下

為了生存而辛勞

我們是海盜

沒有明天的海盜

永遠沒有終點

在七大洋上飄盪的海盜.....
⒍海盜的標志之一:象徵符號和旗子

在各個時代和各個國家,船隻都在桅桿上掛各種不同的、標明它們的國別或其它屬性的標志——小旗、三角旗、大旗、軍旗。
海盜在這方面也不例外。他們在各個時代里都在自己的船桅上升旗。各種各樣的旗子都有,它們並沒有規定得很嚴格的功能,因此無法對它們作明確的分類。我們也無法十分准確地說出,加勒比海的海盜在自己的桅桿上掛些什麼旗子,而地中海的海盜掛的又是什麼旗子。 凡是想斷定哪些海盜升哪些旗子的人(好象他知道似的)定會徹底失望的。
例如,通常認為,所謂的「快樂的羅傑」——即畫著骷髏頭和骨架的旗子——是加勒比海的海盜或中世紀後期在其它海域行動的海盜們的「商行旗」。但是,最新的科學著作對這一個好象已被完全證實的事實提出了質疑。現在,從古代文獻資料出發,已經確定,奇里乞亞的海盜為了嚇唬敵人而在自己的船桅上升起畫看骷髏頭和骨架的旗子——即死亡的象徵符號。就這樣,結果發現,不止一次被謳歌過的「快樂的羅傑」有著多麼深遠的淵源。
但是,這一符號並非是各個時代和各個民族的海盜們的唯一標記。例如,羅馬海盜很樂意用墨丘利神的權杖來裝飾自己的船帆。在那個時代的多神教象徵符號,權杖是羅馬的貿易神墨丘利的標志物,他還會保佑機靈鬼、騙子和賊。因此,羅馬海盜並不是無緣無故地把墨丘利選為自己的庇護神的。但是他們這樣做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其他神明——用作海盜圖案的還有雅典娜的貓頭鷹、宙斯的鷹、黛安娜的鹿。⒎海盜的標志——海盜旗

即骷髏旗,也就是一個骷髏加上兩根交叉骨頭的旗幟,這絕對是海盜的標志。雖然來源已不可考,但很多人認為這個詞其實是來自法語單詞JOLI(即非常紅的意思),從前的海盜們用這個詞來描述船桅上高高飄揚的血紅旗幟。不管它源自何處,骷髏旗的作用是毋庸爭議的:將恐懼之箭深深射入海上獵物的心底。以前的海盜在平時使用稱為「假色」的任意國旗,而戰時則升起「真色」——骷髏旗,來恐嚇那些「獵物」
盜旗的一種:(骷髏旗)在18世紀時,第一面海盜旗由艾曼。韋恩船長在加勒比海升起。多數情況下,海盜在追逐獵物時,升起白色旗幟,表明身份。有時獵物會因此降下國王的旗幟而屈服;如果獵物拒絕投降,海盜們則升起黑白兩色旗幟,表明意圖;而若獵物繼續逃竄,或是海盜船長過於殘暴的話,紅色旗幟回在桅桿飄揚,意思是一旦捕獲獵物,不留任何活口。當然,海盜旗上的圖形也是為了表達其特定含義而被設計出來的:頭骨象徵的是死亡;帶有號角的整個骷髏,是指受盡折磨而死;飛標或矛的圖案暗示慘遭橫死;滴血的心臟比喻的是痛苦地慢慢結束生命;舉著匕首或水手的手臂預示嗜殺的習性。
比較奇特的做法也有:黑鬍子把上述這些主要的標志一個不漏地都放到他的旗幟上;傑克•拉克漢用雅緻的交叉長劍圖形代替了傳統的交叉人骨;托馬斯•提歐也模仿地使用了劍的圖案在他的旗幟上,找不到象徵死亡的圖案,但侵害他人的人,命運可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改觀。提歐爵士大概認為,用不帶有死亡含義的物件來描述他的暴力行動,會顯得禮貌些吧。

⑽ 海盜戰機和A7m烈風誰厲害

還是F-4U更厲害

閱讀全文

與海盜戰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