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元朝經歷了多少年共有幾個皇帝最有作為的一個是誰
最有作為的一個是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說1271年建立,定國號為元),又稱大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並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統一全國。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台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范圍內。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滅亡。北遷的元政權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國號,與明朝對峙,史稱「北元」。元朝自成吉思汗起歷經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國號起,歷十一帝98年。 帝王世系 元太祖 鐵木真 (1162-1227) 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元太宗 窩闊台 (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窩闊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後,由其四子拖雷監國一年,1229年才由窩闊台即位。1234年,聯合宋朝滅掉金國。又攻南宋,1241年,死時年56歲。 昭慈皇後---- (1242-1246)年稱制 昭慈皇後,姓乃馬真,窩闊台的第六皇後。窩闊台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後稱制。 元定宗 貴由 (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 欽淑皇後---- (1248-1251)年稱制 欽淑皇後,元定宗第三皇後。 元憲宗 蒙哥 (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憲宗,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父拖雷。即位後,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繼續擴張,1257年佔領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 廟號 謚號 汗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元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禪汗 孛兒只斤忽必烈 1264年~1294年 中統 元成宗 欽明廣孝皇帝 完澤篤汗 孛兒只斤鐵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兒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元仁宗 聖文欽孝皇帝 普顏篤汗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1312年~1320年 (皇慶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 元英宗 睿聖文孝皇帝 格堅汗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無 (泰定帝) 也孫鐵木耳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1324年~1328年 泰定 無 (天順帝) 阿里加巴孛兒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順 元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 札牙篤汗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歷 1328年~1330年至順 1330年~1332年 元明宗 翼獻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圖土孛兒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元寧宗 沖聖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1332年 至順 元惠宗 圖干鐵木耳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 1333年~1368年 (至順1333年 ,元統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元順帝
❷ 元朝經過了多少年有多少皇帝,各是誰,叫什麼
元朝歷代皇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於太祖鐵木真,終於元順帝,共15帝。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寬廣,但統治殘暴,致使王朝短命。元朝皇帝譜太祖鐵木真(1162-1227)1206年稱汗,在位22年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太宗窩闊台(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窩闊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後,由其四子拖雷監國一年,1229年才由窩闊台即位。1234年,聯合宋朝滅掉金國。又攻南宋,1241年,死時年56歲。昭慈皇後----(1242-1246)年稱制昭慈皇後,姓乃馬真,窩闊台的第六皇後。窩闊台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後稱制。定宗貴由(1206-1248)1246年即位,在位3年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欽淑皇後----(1248-1251)年稱制欽淑皇後,元定宗第三皇後。憲宗蒙哥(1208-1259)1251年即位,在位9年憲宗,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父拖雷。即位後,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繼續擴張,1257年佔領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溫,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滅南宋,定都大都。改國號「元」。死於1294年,時年80歲。成宗鐵木耳(1265-1307)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孫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稱為「善於守成」之君。死於1307年,時年42歲。武宗海山(1281-1311)1307年即位,在位4年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軍事實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死於1311年,時年31歲。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仁宗,名愛育黎拔力八達。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後利用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工具,並革除武宗的弊政。死於1320年,時年36歲。英宗(1303-1323)1320年即位,在位4年英宗,性奇渥溫,名碩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後進行革新政治。頗為振作。執法嚴明。於1323年,宮廷政變被殺。時年21歲。泰定帝(1276-1328)1323年即位,在位5年泰定帝,名也孫鐵木兒,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父甘麻拉。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於1328年,時年53歲。天順帝(1320-1328)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天順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兒子。在位1月,戰敗逃亡,不知所終。文宗(1304-1332)(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戰,勝利後即位。死於1332年,時年29歲。明宗(1300-1329)(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長子。在位八個月被毒死。時年30歲。寧宗(1326-1332)(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寧宗,名懿磷質班,元明宗次子。順帝(1320-1370)(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順帝,名妥歡帖睦爾,明宗長子。其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譴大將徐達率領明軍攻入大都,順帝出逃,元亡。1370年,順帝病死,時年51歲
❸ 元朝至今多少年了
元朝一共經歷162年。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由1206開始,中間忽必烈更改國號,在1368年正式結束,一共經歷162年。
元朝的簡介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首先,成吉思汗在1206年統一了蒙古各個部族,然後再先後攻下了西遼、西夏等政權。然後1271年,忽必烈稱帝,將國號改為大元,並再第二年將都城遷到了燕京。
但是在1368年,隨著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元朝也就退下了歷史的舞台。期間,元朝一共經歷了162年。
元朝距今大概七八百年,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元朝由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發布《建國號詔》,取自於《易經·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並非類似大漢,大唐那樣的尊稱,因為統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稱呼元廷的殘余勢力時又叫北元或殘元。
(3)元朝經歷了幾年創造者擴展閱讀:
元朝的前身為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即尼布楚地區),經由歷代蒙古諸汗的經營及三次西征後,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
成吉思汗時期分封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鐵木真之弟,大多分封於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從屬性較強;西道諸王則是鐵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長子術赤於鹹海、裏海、巴爾喀什湖以北的欽察草原,後由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封次子察合台於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台汗國;三子窩闊台分封於乃蠻舊地,後由海都建立窩闊台汗國;塞北、漢地、東北、青藏及新疆東部則由幼子拖雷獲得,後由元朝直轄。
1279年,元世祖攻滅南宋一統中國,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記載,漢地、漠南、漠北、東(包括外東北和庫頁島)、新疆東部(元初據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蔥嶺)、青藏高原、澎湖群島、濟州島及南海諸島皆在元朝統治范圍內。
自滅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安南、爪哇等國有所沖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察合台汗國瓜分窩闊台汗國,元朝取得窩闊台汗國的漠西領土,國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緯55°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則有2267萬平方公里 。
❹ 元朝經歷多少年
元朝一共經歷了九十八年,元朝由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稱帝,公布《建國號詔》法令,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大元。一年後,在劉秉忠規劃下,元帝國建都於金國中原的大都。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稱呼元廷的殘余勢力時又叫北元或殘元。
(4)元朝經歷了幾年創造者擴展閱讀
元朝的統一,結束了自唐末藩鎮割據以來中國的南北對峙、五六個民族政權長期並存的分裂和戰亂局面,推動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蒙古滅南宋後,統治階層出現了以許衡為首的儒臣派與以阿合馬為首的理財派官員之爭。由於蒙古需要大量財寶賞賜予各封王,加上開支繁重,所以財政日漸緊張。
以儒臣派官員認為元朝應該節省經費、減免稅收。反之以色目人為主的理財派官員認為,南人藏有大量財物,應沒收以解決朝廷的財政問題。於是這個問題在朝中沒有停止。
忽必烈信任色目官員阿合馬,設立尚書省解決財政問題。而儒臣則以受漢化更深的太子真金為核心形成一派,與阿合馬抗衡。結果阿合馬被刺殺,而真金也於其後得病而死。忽必烈仍然先後任用漢人盧世榮、西藏人桑哥等理財派官員以之來解決朝廷的財政問題
❺ 元朝經歷了多少年 幾個皇帝
元朝(1271年—1368年),歷時九十八年。元朝共經歷11位皇帝(自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368年元惠宗妥懽貼睦爾止)。
元朝皇帝順序:
元世祖奇幄溫,忽必烈,1260年-1294年;元成宗奇幄溫,鐵穆耳,1295年-1307年;元武宗奇幄溫,1308年-1311年;
元仁宗奇幄溫,愛育黎拔力八達,1312年-1320年;元英宗奇幄溫,碩德八剌,1321年-1323年;泰定帝奇幄溫,也孫鐵木耳,1323年-1328年;天順帝奇幄溫,阿速吉八,1328年;元文宗奇幄溫,圖帖睦耳,1328年;
元明宗奇幄溫,1329年 (1329年陰歷10月文宗復位並在位至1331年);元寧宗奇幄溫,懿磷質班,1332年 ;元慧宗奇幄溫,妥灌鐵木兒(即元順帝)。
元朝由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取自於《易經·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並非類似大漢,大唐那樣的尊稱,因為統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稱呼元廷的殘余勢力時又叫北元或殘元。
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❻ 元朝一共多少年的歷史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
(6)元朝經歷了幾年創造者擴展閱讀:
領土:
元朝的前身為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即尼布楚地區),經由歷代蒙古諸汗的經營及三次西征後,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
1279年,元世祖攻滅南宋一統中國,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記載,漢地、漠南、漠北、東北(包括外東北和庫頁島)、新疆東部(元初據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蔥嶺)、青藏高原、澎湖群島、濟州島及南海諸島皆在元朝統治范圍內。
軍事:
元代軍隊包括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過著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戰時出軍,平時便屯聚牧養。在漢地,元朝軍士的來源採取從固定的軍戶中簽發的辦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規模籍戶時,已明確地區分民戶和軍戶。
❼ 元朝經歷了幾朝幾代
元朝皇帝譜
太祖鐵木真(1162-1227)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太宗窩闊台(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窩闊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後,由其四子拖雷監國一年,1229年才由窩闊台即位。1234年,聯合宋朝滅掉金國。又攻南宋,1241年,死時年56歲。
昭慈皇後----(1242-1246)年稱制
昭慈皇後,姓乃馬真,窩闊台的第六皇後。窩闊台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後稱制。
定宗貴由(1206-1248)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
欽淑皇後----(1248-1251)年稱制
欽淑皇後,元定宗第三皇後。
憲宗蒙哥(1208-1259)1251年即位,在位9年
憲宗,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父拖雷。即位後,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繼續擴張,1257年佔領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溫,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滅南宋,定都大都。改國號「元」。死於1294年,時年80歲。
成宗鐵木耳(1265-1307)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孫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稱為「善於守成」之君。死於1307年,時年42歲。
武宗海山(1281-1311)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軍事實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死於1311年,時年31歲。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愛育黎拔力八達。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後利用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工具,並革除武宗的弊政。死於1320年,時年36歲。
英宗(1303-1323)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溫,名碩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後進行革新政治。頗為振作。執法嚴明。於1323年,宮廷政變被殺。時年21歲。
泰定帝(1276-1328)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孫鐵木兒,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父甘麻拉。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於1328年,時年53歲。
天順帝(1320-1328)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
天順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兒子。在位1月,戰敗逃亡,不知所終。
文宗(1304-1332)(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戰,勝利後即位。死於1332年,時年29歲。
明宗(1300-1329)(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長子。在位八個月被毒死。時年30歲。
寧宗(1326-1332)(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寧宗,名懿磷質班,元明宗次子。
順帝(1320-1370)(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順帝,名妥歡帖睦爾,明宗長子。其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譴大將徐達率領明軍攻入大都,順帝出逃,元亡。1370年,順帝病死,時年5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