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瓦發明於

瓦發明於

發布時間:2021-08-09 15:15:11

① 瓦 是哪個年代發明

瓦( clay tile)一般指粘土瓦。以粘土(包括頁岩、煤矸石等粉料)為主要原料,經泥料處理回、 成型答、 乾燥和焙燒而製成。中國瓦的生產比磚早。
從甲骨文字型中,知道3000多年前的屋脊有高聳的裝飾或結構構件,但尚未有實物陶瓦的發掘發現。故可知此種構件可能是木製——已腐爛,或銅制——尚未被今人識別,但沒有覆蓋燒制的陶瓦。
陶瓦或於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年)開始用於屋頂,從岐山遺址可見遺存,判斷當時僅用於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時期的遺址,較多發現板瓦、筒瓦、瓦當,表面多刻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可知屋面也開始覆瓦。
春秋早期,屋面覆瓦的建築還不多,《春秋》隱公八年: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會盟的地點是在周王朝的溫,但經中僅記為覆蓋有瓦的屋,可見這是在當時人人皆知的偉大建築。到了戰國時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瓦了。
到了秦漢形成了獨立的制陶業,並在工藝上作了許多改進,如改用瓦榫頭使瓦間相接更為吻合,取代瓦釘和瓦鼻。西漢時期工藝上又取得明顯的進步,使帶有圓形瓦當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簡化成一道工序,瓦的質量也有較大提高,因稱「秦磚漢瓦」 。

② 屋瓦的發明者是誰

可能是周人

③ 瓦特發明了....

瓦特在同年設計了一種帶有分離冷凝器的蒸汽機。按照設計,冷凝器與汽缸之間有一個調節閥門相連,使他們既能連通又能分開。這樣,既能把做工後的蒸汽引入汽缸外的冷凝器,又可以使汽缸內產生同樣的真空,避免了汽缸在一冷一熱過程中熱量的消耗,據瓦特理論計算,這種新的蒸汽機的熱效率將是紐可門蒸汽機的三倍。從理論上說,瓦特的這種帶有分離器冷凝器的蒸汽機顯然優於紐可門蒸汽機,但是,要把理論上的東西變為實際上的東西,把圖紙上的蒸汽機變為實在的蒸汽機,還要走很長的路。瓦特辛辛苦苦造出了幾台蒸汽機,但效果反而不如紐可門蒸汽機,甚至四處漏氣,無法開動。盡管耗資巨大的試驗使他債台高築,但他沒有在困難面前怯步,繼續進行試驗。當布萊克知道瓦特的奮斗目標和困難處境時,他把瓦特介紹給了自己一個十分富有的朋友--化工技師羅巴克。當時羅巴克是一個十分富有的企業家,他在蘇格蘭的卡隆開辦了第一座規模較大的煉鐵廠。雖然當時羅巴克已近50歲,但對科學技術的新發明仍然傾注著極大的熱情。他對當時只有三十來歲的瓦特的新裝置很是贊許,當即與瓦特簽訂合同,贊助瓦特進行新式蒸汽機的試制

④ 瓦是哪一個朝代發明的

瓦( clay tile)一般指粘土瓦。以粘土(包括頁岩、煤矸石等粉料)為主要原料,經泥專料處理、屬 成型、 乾燥和焙燒而製成。中國瓦的生產比磚早。
從甲骨文字型中,知道3000多年前的屋脊有高聳的裝飾或結構構件,但尚未有實物陶瓦的發掘發現。故可知此種構件可能是木製——已腐爛,或銅制——尚未被今人識別,但沒有覆蓋燒制的陶瓦。
陶瓦或於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年)開始用於屋頂,從岐山遺址可見遺存,判斷當時僅用於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時期的遺址,較多發現板瓦、筒瓦、瓦當,表面多刻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可知屋面也開始覆瓦。
春秋早期,屋面覆瓦的建築還不多,《春秋》隱公八年: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會盟的地點是在周王朝的溫,但經中僅記為覆蓋有瓦的屋,可見這是在當時人人皆知的偉大建築。到了戰國時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瓦了。
到了秦漢形成了獨立的制陶業,並在工藝上作了許多改進,如改用瓦榫頭使瓦間相接更為吻合,取代瓦釘和瓦鼻。西漢時期工藝上又取得明顯的進步,使帶有圓形瓦當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簡化成一道工序,瓦的質量也有較大提高,因稱「秦磚漢瓦」 。

⑤ 中國的瓦最早於哪個朝代發明

瓦說我發明是西周在建築上的 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築從 茅茨土階 的簡陋狀態進入了比較高級的階段! 我們課本上的。肯定是對的。而且製造瓦的技術是從陶器製作上發展而來的。純手打 望採納點贊!

⑥ 瓦特發現什麼發明了什麼

瓦特觀察燒開了的水壺,發現了蒸汽,從而發明了蒸汽機。

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蒸汽機需要一個使水沸騰產生高壓蒸汽的鍋爐,這個鍋爐可以使用木頭、煤、石油或天然氣甚至可燃垃圾作為熱源。蒸汽膨脹推動活塞做功。

(6)瓦發明於擴展閱讀

瓦特1776年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符號W)。

瓦特在原有蒸汽機的基礎上發明的新式蒸汽機結構在之後的50年之內幾乎沒有什麼改變。瓦特蒸汽機發明的重要性是難以估量的,它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並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它使得工廠的選址不必再依賴於煤礦而可以建立在更經濟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賴於水能從而能常年地運轉,這進一步促進了規模化經濟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的同時也使得商業投資更有效率。

蒸汽機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藝保證各種機器包括蒸汽機本身的性能提高。經過不斷的努力,引入更高氣壓的蒸汽,蒸汽火車蒸汽輪船便很快相繼問世。

⑦ 瓦片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根據出土實物資料證明,我國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建築用瓦就出現了。磚也是在西周時期就開始使用在建築上。

在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制陶業進一步發展,陶窯室容量擴大,火膛加深,支炎道和窯箅孔眼加多,火力大而布熱勻,再加上封窯嚴實與最後階段採取灌水方法,使陶胚中的鐵質還原,製成比紅陶、褐陶硬度更大的灰陶與黑而光亮的蛋殼陶。這種制陶技術為後來磚、瓦、陶水管的出現,准備了條件。

70年代,在河北省藁城縣台西村商代中晚期遺址中發現用夯土和土坯混築的牆。土坯是以後燒磚出現的前奏。

50年代中期,在古周原中心的陝西岐山縣鳳雛村和扶風縣召陳村,連續出土了多座西周大型建築基址,並出土了大量的瓦及瓦當。從而以豐富的出土實物資料證明,我國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建築用瓦就出現了。這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進步。不過瓦的使用到春秋時代才逐漸普遍。

磚也是在西周時期就開始使用在建築物上。陝西省寶雞市文物普查隊在陝西岐山縣趙家台曾發現一批西周時期的空心磚和條磚,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磚。空心磚呈長方形,中空,外面拍印細繩紋,製作規范方正,長1米,寬0.32米,厚0.21米,壁厚0.02米,一端有口,另一端封堵。經考古學家現場勘察鑒定,確認出土空心磚的灰坑為西周時期標准灰坑。

出土的戰國時代的磚數量不多,其類型有空心磚、鋪地磚、小條磚等。在秦早期都城雍、棟陽、咸陽以及燕下都等戰國遺址曾出土了一些鋪地磚、大型空心磚等。空心磚中最長的可達1.5米,這么長的磚只有製成空心才能燒透,同時使重量減輕,便於搬動。在秦都咸陽遺址中發現了多種磚,質地堅硬,顏色多為青灰,製法一般為模壓成型,並模印紋飾。根據出土文物看,當時的制坯方法主要有「片作」法和一次成型法。"片作"法是將坯泥拍打成片,鋪在與磚坯同大的刻有紋飾的模板上拍打而成。以四塊泥片合成一個方筒,再用小塊泥片堵住一端,接縫處用軟泥抹合。一次成型制胚法,磚壁殼較厚,是用坯泥堆摔壘疊而成。磚角無接縫,磚面的紋飾是坯成之後再刻劃上去的。

戰國晚期,我國出現了一種空心磚槨墓。1988年,在陝西臨潼東陵發現了兩座戰國晚期磚室墓,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的磚室墓。兩座墓一個由475塊磚平砌構築,另一個由155塊磚立砌而成。磚的規格約長42厘米,寬15厘米,厚9厘米,重18公斤。

秦代,磚已較多地用於建築,在秦始皇陵的遺址中,發現了三種條形鋪地磚和一種曲尺磚。秦代的磚主要由官營手工業生產。在秦始皇陵曾出土帶有"左司顯瓦"、"左司高瓦"戳印的條磚。左司為左司空的簡稱,秦代的左司空主要是造磚瓦。

西漢前期空心磚比較流行,在地面建築中用來鋪建階沿或踏步,在地下用來砌造墓室,。空心磚墓的結構可分為平頂箱子式和兩坡頂式。所用磚少則十幾塊,多則一百餘塊,有長方形磚、柱形磚、三角形磚等式樣。空心磚的形狀和尺寸按每塊磚所在的部位分別設計,制坯時還需刻劃編號,以免組裝時發生錯亂,這可能是最早的裝配式建築。空心磚一般都是素麵的或拍印有簡單的幾何圖案。但在河南有不少空心磚上模印有畫像,其內容豐富多彩,如樂舞、騎射、車馬、田獵、門闕、神話故事等。如1970年9月,在鄭州新通橋附近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漢代畫像空心磚墓。整個墓室用133塊各種不同形制的空心磚築成。全幕所用空心磚,除封門磚和鋪地磚為素麵外,墓頂和四壁的磚都印有精美的畫像。

西漢時期,制磚業除官營手工業外,民間生產也有發展。在遼寧遼陽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發現了7座磚窯,每窯約能容18000磚左右,窯旁多有水井。

由於空心磚製作復雜,不宜大量生產,而小條磚具有製作容易,承重性強,砌築方便,應用靈活等優點,至東漢時期,小條磚逐漸代替了空心磚。漢代小條磚尺寸逐漸規范化,長、寬、厚的比例約為4:2:1,使其在砌牆時可以靈活搭配。為配合條磚的使用,還創造了多種異型磚,如榫卯磚、企口磚、楔型磚、曲面磚等。

魏晉以後,小條磚的應用更為廣泛,產量也增加了。唐代,鋪地磚的使用比較普遍,在唐長安城大明宮龍尾道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素麵和蓮花紋方磚。據專家推測,在龍尾道平級鋪素麵方磚,在坡道則鋪蓮花紋磚。

瓦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它的使用始於西周早期。1976年,在陝西岐山縣鳳雛村發現了一組大型建築基址,其年代,根據對一根炭化木柱所做的放射性炭素測定,結果為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早期。在屋頂堆積中發現少量的瓦,推測當時只用於屋頂重要部位和部分屋脊上。同時,在陝西扶風召陳村也發現了大型西周建築基址群,從出土陶器判斷,上層建築是在西周中期修建的。在遺址中發現很多類型的板瓦、筒瓦、還有半瓦當。(板瓦是仰鋪在房頂上,筒瓦是覆在兩行板瓦之間,瓦當是屋檐前面筒瓦的瓦頭。)瓦上都有瓦釘和瓦環,用來固定瓦的位置。在陝西灃西客省庄發現一塊瓦殘片,斷面呈人字形,可能是用於屋脊上的脊瓦;還發現有尚未燒制的瓦坯,推測這里有專門燒制瓦的手工業作坊。在河南洛陽王灣、北京琉璃河董家林等處也發現了西周晚期的瓦。據此推測西周早期宮殿建築開始在房頂局部(可能在屋脊等處)用瓦,西周晚期至東周初期房頂大部分蓋瓦。當時的瓦都是用泥條盤築拍制的,製法是先用泥條盤築成圓周形的陶坯,然後將坯筒剖開,四剖或六剖為板瓦,對剖為筒瓦,然後入窯燒制。瓦的厚薄不均,反面有手摸痕,表面有粗而亂的繩紋。

春秋末期和戰國時期,瓦的使用增多。在列國城市遺址中都遺存了很多瓦件,其中有許多帶圖案的瓦當。各國瓦當的圖案不同,反映出各國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等。如秦國流行各種動物圖案的圓瓦當,有奔鹿、立馬、四獸、三鶴等;趙國為三鹿紋與變形雲紋圓瓦當;燕國主要有饕餮、雙龍、雙鳥和山雲紋等半瓦當。戰國時期瓦的結構有了重要改進,就是把瓦釘和瓦身分離,這不僅增強了瓦的固結,而且使瓦坯的製作簡化。

秦漢時期是瓦的發展興盛階段。瓦當在戰國開始從半圓形向整圓形演化,至東漢時全部為圓形。秦漢瓦當圖案很豐富,並有很多文字瓦當。如漢長安地區建築的瓦當,有的以「長樂未央」、「長生無極」等吉語作紋飾;有的宮殿、官署往往用其名稱作紋飾,如「上林」、「左弋」等。王莽時期由於讖緯學盛行,而以四神象徵四方是讖緯學的內容,故王莽宗廟的四門,一般東門用青龍瓦當,西門用白虎瓦當,南門用朱雀瓦當,北門用玄武瓦當。1986年,遼寧省文物部門在綏中縣牆子里村發現了大型秦漢宮殿遺址,發現的瓦當直徑有52厘米,如此大的瓦當,可以想像當時建築的宏偉。

西漢中期,開始把輪制技術應用到制瓦業,泥條盤築法逐漸被淘汰。在洛陽龍虎灘村的一處北魏官府建築群遺址,出土了大批質密堅實,表面經刮磨,有光澤、製作精細的各種瓦件。包括板瓦、筒瓦、蓮花紋瓦當、獸面紋瓦當、扁平菱角形瓦釘、獸面紋脊頭瓦、鴟尾等,推測這是北魏官府手工業產品。在瓦上有刻劃或捺印的瓦工文字,根據刻劃文字可以知道,當時官府制瓦是以隧為單位,隧主是低級武職,隧主之下有技術工和若干種工人。技術工稱為匠,並分成輪(用陶輪制瓦坯)、削(分割瓦坯)、昆(打磨瓦)等工序。生產瓦件的匠、工可能是按軍事組織編制。

唐代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3種。灰瓦質地較為粗松,用於一般建築。黑瓦質地緊密,經過打磨,多用於宮殿和寺廟。例如唐長安城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出土的黑色陶瓦,大的直徑23厘米,大約用於殿頂;小的直徑15厘米,大給用於廊頂。還有少量的綠琉璃瓦片,大約用於檐脊。瓦當紋飾南北朝以後由於受佛教藝術的影響,多為蓮花紋。在唐長安城興慶宮遺址,發現的蓮花紋瓦當種類多達73種。

⑧ 瓦特發明了什麼

1776年瓦特發明了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符號W)。

1763年,瓦特得知格拉斯哥大學有一台紐科門蒸汽機,但是正在倫敦修理,他請求學校取回了這台蒸汽機並親自進行了修理。修理後這台蒸汽機勉強可以工作,但是效率很低。經過大量實驗,瓦特發現效率低的原因是由於活塞每推動一次,氣缸里的蒸汽都要先冷凝。

然後再加熱進行下一次推動,從而使得蒸汽80%的熱量都耗費在維持氣缸的溫度上面。經過不斷的改進,1776年,終於第一批新型蒸汽機製造成功並應用於實際生產。這批蒸汽機由於還只能提供往復直線運動而主要應用於抽水泵上。

(8)瓦發明於擴展閱讀:

瓦特是世界公認的蒸汽機發明家。他的創造精神、超人的才能和不懈的鑽研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瓦特改進、發明的蒸汽機是對近代科學和生產的巨大貢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導致了第一次工業技術革命的興起,極大地推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廣泛應用到紡織、冶金、採煤、交通等部門去,很快引起了一場技術革命。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用瓦特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英國人史蒂芬遜發明了用瓦特蒸汽機作動力的火車。瓦特的蒸汽機成為真正的國際性發明,它有力地促進了歐洲18世紀的產業革命,推動世界工業進入了「蒸汽時代」。

1784年4月,英國政府授予瓦特以製造蒸汽機的專利證書。馬克思曾經評論說:瓦特的偉大天才表現在他所取得的專利的說明書中,他沒有把自己的蒸汽機說成是一種用於特殊目的的發明,而是把它說成是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發動機。

⑨ 瓦特發明了什麼

瓦特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

詹姆斯·瓦特,出生於1736年的1月19日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愛丁堡皇家學會院士,蘇格蘭著名的發明家和機械工程師。同時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人物。

1776年瓦特發明並且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然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的改良,使蒸汽機成為萬能的原動機,並且在英國的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

瓦特開辟了人類利用新能源的時代,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所以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用符號W表示。

(9)瓦發明於擴展閱讀:

小時候,瓦特看見奶奶做飯,爐子上有燒開水的茶壺,壺蓋上下跳動。他詢問奶奶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但奶奶無法回答。

於是,瓦特常常坐在爐子旁觀察,他發現是水的蒸汽將壺蓋頂開。長大後,瓦特不斷地研究這個問題,最終發明了蒸汽機。

1756年,瓦特出師後到英國城市格拉斯哥訪友,他的朋友正好需要幫格拉斯哥大學清洗修理一批天文儀器,瓦特接手了這項工作並出色完成,與這所大學建立了長期和良好的關系。

隨後,瓦特進入格拉斯哥大學擔任修理教學儀器的工人,這所學校擁有較為完善的儀器設備,瓦特在修理儀器時認識了先進的技術,開闊了眼界。

1764年,一台教學用的紐可門式蒸汽機損壞。修理過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機的構造和原理,發現了這種蒸汽機的缺點,萌生出了改進它的想法。

1765年,瓦特發明了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並於1769年取得了英國的專利。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他讓蒸汽機成為了萬能的原動機。改進後的蒸汽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帶領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恩格斯曾將蒸汽機稱為18世紀中葉起,工人用來震撼舊世界基礎的偉大杠桿。1819年,瓦特去世。在訃告中,人們這樣贊頌蒸汽機: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助並報償後代的勞動。

⑩ 瓦的發明和使用對中國建築的影響是什麼

瓦片,是咱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作為如今建築上最最基本的構件,它的出現對整個人類居住環境的改善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瓦,啥時候有的」
原始人最早是住在山洞裡或者樹上,後來好不容易搬到平地,建個屋子還基本都是用茅草搭一搭,這種茅草屋從居住環境和抵禦自然災害上來說都不好。
人的智慧是無窮的,無數代原始人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終於,他們發現了一個好東西――瓦!
在文獻資料里記載,說是:「昆吾式作瓦」(《古史考》)。
而據考古學發現,如今最早的瓦可能出現在西周早期,那時候的瓦是個「奢侈品」,僅僅用於屋脊、天溝部分。
而到了西周中晚期時,瓦片就被大量運用了,像春秋戰國時的很多遺址里就曾發現數量龐大的瓦片遺存。
「秦磚漢瓦」
說到瓦,當然得說說歷史上最著名的「秦磚漢瓦」,這說明,在秦漢兩朝,磚瓦的燒造工藝已經很厲害了,尤其是漢代的瓦當!小君前不久去西安時,專門去看了它,真真是極其精美的(如下圖)
(白虎瓦當)
它們上刻動物和吉祥話,例如青龍、白虎、玄武或者長樂無極等。
「瓦的作用是什麼呢?」
小小一片瓦,對於人們居住環境的改善作用非常大,總括起來,有這么幾點:
第一,它比茅草屋更防漏雨;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將屋頂的雨水排出。
第二,保暖性更好,密閉性也更好。
第三,有效隔熱,防止白天的太陽光直接照射至屋內。當瓦片交疊鋪設於屋頂時,可產生一個用於隔熱的空氣間距。
第四,美觀的作用。
據記載,南北朝時開始出現琉璃瓦,而在後世的演變中,琉璃瓦漸漸具有了「特殊的作用」,代表著封建等級。
比如明清兩朝,黃色琉璃瓦只能皇家或者神佛宮觀、孔廟使用:
綠色琉璃瓦則用在王府:
而一般老百姓只能用灰瓦:

閱讀全文

與瓦發明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